问题

拜登对美国撤军阿富汗辩护称「中俄会乐意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如何看待他的发言?

回答
拜登总统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辩护时,将中俄两国乐意看到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作为一个重要论据,这其中蕴含着多层含义和战略考量。理解他的发言,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中俄乐意美国继续驻军”的逻辑基础:

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 这是最核心的考量。中俄两国都视美国为主要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如果美国在阿富汗维持大规模、长期的军事存在,将意味着:
资源分散: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和资源投入将更加分散,无法更集中地应对印太地区或欧洲的挑战。对于中俄来说,这无疑是削弱美国战略优势的机会。
战略包围感: 中俄两国都对来自西方的“包围”感到担忧。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潜在的影响力来看,都可能被视为对中亚和中俄腹地的某种程度的“窥视”或“潜在威胁”。他们更希望看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减弱。
“疲惫的帝国”叙事: 长期以来,中俄官方媒体和学者经常描绘美国是一个深陷泥潭、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的“疲惫的帝国”。阿富汗战争的持续无疑会强化这种叙事,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和威慑力。中俄自然乐见这种美国自我消耗的局面。
转移注意力: 阿富汗问题长期以来是美国外交政策和军事资源的“黑洞”。如果美国继续深陷其中,势必会分散其对中国崛起和俄罗斯在中东及欧洲扩张的注意力。中俄乐于看到美国在阿富汗泥潭里越陷越深,以便他们可以在其他关键领域推进自身利益。

战略缓冲带的考量: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极其敏感,位于中亚、南亚和中东的十字路口。
对俄罗斯而言: 阿富汗毗邻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势力范围。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可能被俄罗斯视为对其安全利益的潜在挑战,并可能影响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对中国而言: 阿富汗与中国新疆接壤。中国一直担忧其西部边境的安全,尤其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ETIM)等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这些势力曾与阿富汗塔利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美国继续驻军,中国会担忧美国可能利用这些势力或其在中亚的影响力来牵制中国。但反过来说,美国撤军后,中国更愿意自己来处理(或者说试图影响)阿富汗的局势,以确保其边境安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因此,拜登的说法可能带有讽刺意味,即中俄嘴上说着不希望美国驻军,但实际上,美国撤军后,他们能够更自由地在该地区施展影响力,这反而可能更符合他们的长期战略目标。

2. 拜登辩护的潜在意图和实际考量:

结束“永久战争”: 拜登政府将结束美国参与的“永久战争”作为其核心外交政策目标之一。他试图向国内和国际社会表明,继续在阿富汗维持军事存在不仅代价高昂,而且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未能实现其长期目标。
重新聚焦战略重点: 撤军是为了将资源和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被他视为“更紧迫的战略竞争对手”,即中国和俄罗斯身上。他认为,美国在阿富汗的投入已经阻碍了其应对这两大对手的努力。
转移国内批评: 在美国国内,对阿富汗战争的疲惫和成本效益的质疑由来已久。拜登需要为撤军行动找到充分的理由,并将美国的失败责任更多地归咎于“外部因素”(如中俄的潜在阻碍)或“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是完全否定其政府的决策。
“以终为始”的叙事: 拜登的言论也包含了一种“以终为始”的论调,即美国在阿富汗的任务是反恐和阻止恐怖分子再次藏匿,而不是进行国家建设或长期军事占领。他认为,在奥萨马·本·拉登被击毙、基地组织被严重削弱后,美国的根本目标已经实现。

3. 对拜登发言的进一步审视和质疑:

逻辑的有效性: 拜登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其有效性也受到质疑。
“最不坏的选择”? 尽管中俄可能乐见美国撤军,但美国撤军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是否会给极端主义组织(如ISISK)或地区冲突带来更大的空间,进而威胁到中俄自身的安全利益?届时,中俄可能也需要应对新的挑战,其乐见美国撤军的“喜悦”可能会被打折扣。
中国在阿富汗的利益: 中国确实希望看到一个稳定的阿富汗以保护其边境和“一带一路”倡议,但中国并不希望阿富汗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如果美国撤军导致局势恶化,对中国也未必有利。
“弃盟友”的批评: 许多批评者认为,美国仓促撤军,未能充分考虑盟友的利益和阿富汗人民的未来,这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拜登用“中俄乐意”来辩护,在一定程度上是试图将国内的负面评价转移到外部竞争对手身上,但这种辩护是否能完全说服所有人,还有待观察。
战略执行的复杂性: 尽管拜登描绘了清晰的战略目标,但阿富汗撤军的执行过程及其后果是极其复杂的。塔利班的迅速崛起、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以及美军撤离后的安全局势动荡,都让这一决策备受争议。

总结来说,拜登关于“中俄乐意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的发言,是其为美国撤军政策辩护的核心论据之一。他试图通过指出中俄在地缘政治上的竞争关系,来论证美国撤军符合其战略利益,即能够将更多资源和注意力集中于应对这两大竞争对手。

这个发言的深层含义是:

承认了地缘政治现实: 美国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外交和军事政策。
推卸了部分责任: 通过将美国的“失败”或退出与中俄的“乐见”联系起来,拜登政府试图减轻在国内关于阿富汗战争失败的批评,并将一部分原因归咎于外部大国竞争。
宣扬了战略调整的合理性: 他认为,继续在阿富汗消耗美国实力是不明智的,因为这反而会使美国在与中俄的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然而,这种辩护也并非没有争议。撤军是否真的能让美国赢得与中俄的竞争,以及美国在阿富汗撤离后留下的烂摊子会对地区和全球安全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时间来解答。拜登的这番话,与其说是对中俄心思的准确揣测,不如说是他试图构建的、为自己政策辩护的战略叙事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老x登说得对呀,中俄真是希望美帝继续留在阿富汗。


美帝蹲在坟场里的这二十年:

直接战争开支,8000亿;

训练那30万无心战斗跑得比猪快的阿富汗伪军,850亿;

每年还得为这群伪军开7.5亿的工资;

还得给阿富汗提供500亿的“重建经费”;

每年再为阿富汗提供20到30亿的政府预算;

只拿大帐算一算,已经超过2万亿了。

美刀。

二战期间美帝搞曼哈顿计划花了二十来亿,合今天大概也就400亿不到;冷战期间NASA登月花了500亿左右,合今天也不到2000亿。

二十年前要是有人跟政策口的说,“美帝会在一块没有战略价值的地区消耗二十年”,你看社科院不把你打出去。


当美帝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你最好有;当美帝说“中俄希望美国这么做”时,美帝真的不想做。

全球第一军事霸权,跑去和一群山地民兵山间飚驴,飚了二十年,飚到军事思路都偏了。

科幻般的自动防卫坦克不整了,薄皮大馅防AK的步兵装甲车越整越多;跨世代大规模作战的航母不研发了,玩起了欺负小国的濒海战斗舰。

军事思路直接从军用被带到了警用。战争不是RPG,你打史莱姆打久了,就真的只会打史莱姆了。


但钱和兵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政治资源。

整个华盛顿,大量政治资源被砸进了中亚中东研究。和伊拉克一样,阿富汗成了升官发财的跳板,这种风气甚至蔓延到了带英澳洲。

没办法,名义上还是战区的就这些地方。因此尽管中国是肉眼可见的对手,可五角大楼里一票人都跑去阿富汗混个资历,智库们也以能分析阿富汗内战的来龙去脉为荣。

本来体制内就有一群人在吃冷战老本,靠着死吹“俄罗斯是美帝的头号敌人”来换取职场地位。剩下的大量资源又被伊拉克阿富汗吸引走,导致美帝对亚洲近乎“无知”。

不是真无知,而是熟悉亚洲事务的人,升得没有在中东中亚混的快。因为中东中亚北非们都是“热点地区”,而亚洲总体是和平的,朝鲜都宅了多少年了。

现任美帝国防部长奥斯汀,混伊拉克的;上一任埃斯珀,混伊拉克的;再上一任马蒂斯,混伊拉克阿富汗的。

伊拉克阿富汗就像美军升官的两只羊,已经薅秃了。


中俄有一万个理由希望美帝留在阿富汗:

自工业化后,阿富汗就再也没做过正规战争的出发点,而是彻底成为正规战争的终点。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但物流条件鸟差,还极其不适合大规模部队展开。从这里进攻中国和俄罗斯?你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去打上海和圣彼得堡。

美军待在阿富汗,会带来渗透和煽动压力,但上升不到战略权重。


但只要美军一待阿富汗,那么整个区域的矛盾就都在美军身上。

阿富汗粗地来说,就已经是中国、俄罗斯、伊斯兰世界的利害交错点。再远一点,旁边还有个印度。

阿富汗如果有自主权,站在任何一边,其他两方都一定会紧张起来。

但美军在阿富汗的话,阿富汗没有自主权,于是美军起码要直面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压力,还是极难和解的那种。

因此美军是杵那了,但美军的主要力量被消耗在无止境的伊斯兰林登万里,中俄只要分出一小部分力量盯住就好。

你甚至可以看做是对中俄的一种“分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拉着哈萨克斯坦、白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签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塔什干条约),算是华约的残留集体防御体系。

西边白罗斯和亚美尼亚都挺忙的。但东边这仨斯坦,一般也就是处理一下内部解体时残留的领土矛盾,再好几年小规模军演一次走个过场。

连911那年,集安组织也没怎么动,普京给小布什打个电话开放个机场就完事了。(照普京的纪录片,911那天俄军的第一反应是盯美帝海军空军动向,根本没想阿富汗)。

现在塔利班一掌权,绍伊古立马激活仨斯坦的集全条约,塔吉克斯坦动员了23万人,连那点2万人的预备役都摆到边界上。

尽管塔利班现在非常克制,没有追击离开国境线的败兵。但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依然表示要继续加强集安组织,俄罗斯第201摩步师会牢牢扎在塔阿边境。

没了美军,反而忙了。


老x登现在就是在给这场失败大撤退找点场面话。

撤军没毛病,但撤得太拉垮。为了转移焦点,老x登对具体行动的失败闭口不谈,转而大谈撤军的正当性。

把质疑撤军失败的,往通俄通中上靠。

没用的。这个“喀布尔时刻”会永远跟随老x登,是老x登政治生涯的一个定论,改不了啦。

user avatar

有哪个国家会乐意看到自己的邻国有驻军存在?


当年苏联在古巴驻军,美国也没很乐意啊?

user avatar

8还是用淮海战役打比方。

委员长说,GF会乐意杜聿明集团继续守在徐州,所以我突然命令杜聿明带人撤退有错吗?

委员长又说,GF会乐意看到黄维孤军无人援助,所以我空投手令有错吗?

刘总司令也说,GF会乐意看到徐州空虚,所以我让李弥别管黄百韬先回徐州有错吗?

刘总司令最后说,GF会乐意看到救援黄百韬时徐州再空虚,所以我命令孙元良放弃宿县回徐州有错吗?

所以拜登是被刘总司令附身了吧,所以天天瞌睡,而且让美军先撤,放大使馆的人孤军留守,大使馆被包围了又让刚撤退的美军打回去。和刘总司令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操作几乎一模一样。

而且还转述了委员长的战前动员,30万对7万,优势在我

user avatar

中俄 乐意 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

中俄 更乐意 美国放弃继续驻军阿富汗

反正输赢都吃糖。

user avatar

拜登在混淆概念。现在该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撤,而是撤退为何会这么失败?奥巴马决定撤退的时候是哪年?2011年!特朗普的基本态度也是撤。那么在这种两党总统都有共识的问题上,美国做出了什么有效的行动或努力呢?

当年撤出越南,美国除了编练难越军队,还拉各方切实地签了一个和平协议。不但是内战双方,还有相关大国都谈好了。黎笋的军事冒险成功,其实是个较小概率的事件。南越军队,也好歹打了一年多。就算最后撤退至少也还算有条理,光美国人的合作者,就撤出了10万人左右。

对二鬼子来说,西贡跑路可比喀布尔跑路体验好多了。

这一次,十几年时间就这样浪费了。没有和平协议,没有确实可执行的撤退计划。除了跑得快,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user avatar

翻译:如果我们继续泡在阿富汗那泥坑里,中俄指不定怎么偷着乐呢。所以,我撤军是正确的。你们就别骂了,别搞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了。

user avatar

敌人支持的我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就支持

下次美国出兵阿富汗或者哪国的时候找的理由就会是中俄不合乐意美国出兵该国。

现在中俄就是美国眼里的工具国,是用来打压政敌以及反对意见的

大选的时候会出现中俄不希望XX当选总统以及中俄希望XX当选总统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论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