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的经济政策与特朗普有何不同?会对美国及各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拜登和特朗普在经济政策上确实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塑造了美国国内的经济格局,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领域来审视。

一、 财政支出与政府角色的定位

特朗普时期:减税与放松管制

特朗普总统的核心经济理念是“减税与放松管制”。他于2017年签署的《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是其标志性政策。这项法案大幅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降至21%。其主要论点是,降低企业税负可以鼓励企业在美国本土投资、创造就业,并提高竞争力。同时,他也主张放松对金融、能源和环境等行业的监管,认为过多的监管阻碍了经济增长。

拜登时期:投资与社会支出

与特朗普形成鲜明对比,拜登总统则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人力资本(如教育、医疗保健)领域。他推出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和《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是重要的体现。

《美国救援计划》 旨在应对新冠疫情及其经济后果,包括向家庭提供直接纾困金、延长失业救济、支持疫苗分发和公共卫生。这是一种典型的凯恩斯主义财政扩张。
《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 则旨在重建美国的道路、桥梁、宽带网络,并投资于清洁能源技术,以期提高长期生产力、创造高薪就业,并应对气候变化。

主要区别:

目标不同: 特朗普侧重于为企业和个人减税,相信市场力量会带动增长;拜登则侧重于政府直接投资,尤其是在公共领域,旨在解决结构性问题和促进包容性增长。
资金来源: 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拜登的投资计划也增加了赤字,但其部分资金计划通过提高企业税和对高收入人群增税来弥补,尽管这些增税措施的实际影响仍有争议。
政府角色: 特朗普倾向于缩小政府在经济中的直接作用,相信私营部门是增长的引擎;拜登则认为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纠正不平等问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 贸易政策

特朗普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与“美国优先”

特朗普政府奉行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核心是“美国优先”。他认为过去的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对美国不公平,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和贸易逆差扩大。

关税战: 对来自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加征关税,尤其针对钢铁、铝、中国进口商品。他认为关税是一种谈判工具,可以迫使其他国家做出让步,保护美国产业。
重新谈判贸易协定: 用《美墨加协定》(USMCA)取代了NAFTA,该协定在汽车原产地规则、劳工标准等方面做出了一些修改。

拜登时期:强调盟友合作与战略竞争

拜登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了更为审慎和多边主义的立场,但并未完全放弃竞争。

保留部分关税: 拜登政府基本保留了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大部分关税,并表示将继续评估这些关税的有效性,将其作为对华战略竞争的工具之一。
重视盟友合作: 拜登政府强调与盟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挑战,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非市场行为”。他试图修复与欧洲等伙伴的关系,以形成更一致的立场。
供应链韧性: 拜登政府高度关注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尤其是在半导体、关键矿产等领域,通过国内投资和国际合作来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
关注劳工和环境标准: 在新的贸易协定中,拜登政府更注重纳入劳工和环境条款,试图在贸易中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和可持续性目标。

主要区别:

工具选择: 特朗普更依赖单边关税作为主要工具;拜登则更倾向于关税与其他工具(如补贴、投资、盟友协调)相结合,且更重视多边框架。
目标侧重: 特朗普的目标更直接地集中在减少贸易逆差和保护特定产业;拜登的目标则更广泛,包括战略竞争、供应链安全、以及将劳工和环境纳入考量。
对华政策: 两者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但在具体策略上有所不同。特朗普采取的是直接的贸易战,而拜登则更侧重于建立联盟,并在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进行全方位“战略竞争”。

三、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短期增长与减税效应: 减税政策在短期内确实刺激了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尤其是在20172019年期间,美国经济保持了温和增长。失业率也达到了历史低位。
贸易战的负面影响: 关税战导致美国进口成本上升,消费者物价受到影响。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美国企业(如农产品出口商、制造业企业)也受到了报复性关税的打击,面临出口困难。全球贸易摩擦的增加也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不确定性。
财政赤字扩大: 减税政策在没有相应削减支出的情况下,导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显著增加。
监管放松效应: 放松监管在某些行业(如能源)可能短期内促进了生产,但也引发了对环境和社会公平的担忧。

拜登政策的影响:

刺激经济复苏: 《美国救援计划》在疫情初期有效地为家庭和企业提供了支持,减缓了经济衰退的深度,并为后续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与长期增长潜力: 《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有望在中长期内提高美国的生产力、改善交通运输效率、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通货膨胀压力: 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叠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能源价格上涨,被认为是导致20212022年美国通货膨胀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支出与赤字: 拜登政府的投资计划虽然有增税计划作为配套,但仍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
产业政策的再工业化效应: 拜登政府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措施,积极推动美国本土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旨在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并提升国家竞争力。

四、 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二战以来形成的自由贸易规则,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很多跨国公司不得不调整其生产布局。
多边贸易体系受损: 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质疑和挑战,削弱了多边贸易规则的权威性。
新兴市场承压: 贸易战的阴影笼罩,以及美国加息政策,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
盟友关系紧张: 在贸易问题上与盟友(如欧盟)的争执,也给全球经济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拜登政策的影响:

多边主义回归(有限): 拜登政府试图修复与盟友的关系,并重返国际组织,这有助于稳定全球贸易环境。然而,他保留的关税政策表明,美国并非完全回到过去。
全球供应链重塑加速: 拜登政府对供应链韧性的强调,以及对“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鼓励,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和多元化,对一些依赖出口的亚洲国家产生影响。
绿色转型与能源市场: 拜登政府对清洁能源的大力投资,可能加速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对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国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国家带来机遇。
战略竞争的长期影响: 美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对华战略竞争,不仅影响中美两国,也可能迫使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进行选择,或在不同领域采取更加自主的策略,从而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和技术扩散。
“国家主义”的新形式: 尽管拜登强调多边,但他在推动国内产业(如半导体)、提供巨额补贴(如《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绿色技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具有“国家主义”或“产业保护主义”的色彩,可能引发新的贸易摩擦或投资限制。

总结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以减税、放松管制和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旨在通过“美国优先”来刺激美国经济,但其单边主义措施也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拜登的经济政策则更侧重于政府在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以及通过多边合作来应对全球挑战。

拜登政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竞争的姿态,但在具体手段上有所不同。他试图通过联合盟友来形成合力,同时在国内大力投资以提升美国长期竞争力。然而,其大规模财政支出也带来了通胀的挑战,其产业政策和补贴措施也可能引发新的国际贸易争端。

两者政策的长期效果仍在显现,并且受到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理解这些差异,对于分析美国经济的走向以及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一下,本人的水平大概是业余没摸到门。分析此类问题只是能够用自己有限的见识尝试着谈一谈。至于有人要跟我抬杠我不反对,只希望言之有物。

我对拜登总体上不抱任何希望,他当选之后许多国内“亲美”派开始变得极为乐观。什么拜登可以联合盟友集体遏制中国,什么拜登能够成功防疫,什么拜登可以开启大基建,什么拜登能够抚平伤口弥合撕裂……

我就一句话,你们想多了!

我虽然非常讨厌特朗普,但是讲句心里话,我认为在当前这个局面下,特朗普连任对美国更好!因为像美国这种体量的国家,如果不怕牺牲,不怕吃苦,万众一心要做一件事,那么讲句实话,这个地球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与之相抗衡。

特朗普防疫当然是一塌糊涂,可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都能连任,那么在下个任期,特朗普几乎可以确定能够彻底贯彻他的意志。

那么特朗普的意志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不断对外找茬,对移民找茬,倒逼国进行利益重分配。另一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维持金融稳定,股市向好。这两手双管齐下,一方面让这些大公司也有利可图,另一方面让中下层也能得利,此外通过排外来团结人心。都是歪路子没错,但是在不改变美国体制的前提下,这些歪路子是目前能够看到唯一有效的办法。

简而言之就是,用短期兑现帝国霸权来作为保障,而后用对外政策来引导改变国内经济结构。当然,特朗普的路子虽然说没有太大问题,不过这个老兄的行政能力确实有些太差,所以一方面兑现帝国霸权有很多太贱卖,另一方面嘴太欠,得罪太多人。

那么拜登呢?目前拜登的经济政策还不明朗,不过跟特朗普减税不同,拜登估计是要加税。这种事情我非常怀疑他能否做成!发钱容易,可是收钱……如果没有意外参议院大概率还在共和党手里,你要加税?能加成吗?

然后就是民主党心心念念的全民医保和给底层提高教育机会,这种事情首先想在立法层面得到承认就几乎不可能。如果是以行政命令或其他形式,那简直是灾难。再换个总统,一声令下又会被废除。更麻烦的是,这种政策它的作用是无法立竿见影的,至少要有个五年十年才能初见成效。此外,奥巴马医保在执行的时候怎么被下面的保险公司玩残的,搞得怨声载道,我不必多说。哪怕初衷再好,因为这是直接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所以毫无悬念,就算上有政策也是下有对策,肯定不得人心。

还有大基建,这也被拜登的一个助手提到过。可是我很怀疑!特朗普之所以没有在第一任期把大基建推出来,那是因为特朗普忙于贸易战,弹劾案,新冠疫情,而拜登的情况丝毫不必特朗普要好,新冠疫情至少至少也要再过一年才能慢慢平复,这已经是最最乐观的看法了。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在接下来四年里肯定还会给他添堵,而且不出意外会持续不断地制造麻烦,最最麻烦的中国还有可能在未来四年里梧桐台湾。更加麻烦的是,在美国2020财政赤字超过3万亿,国债要达到32万亿的情况下,大基建进一步的增加财政赤字,增发国债,会不会导致多咪牌效应,成为压倒牛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从美国防疫工作如此混乱来看,美国已经不再是100年前的美国,这个时候用类似的办法真的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吗?

所以大基建是从制定计划,通过决议到执行都充满荆棘,以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几乎是拜登前四年都不可能做成的事。如果拜登或者贺锦丽能够再来四年兴许可能,只是那时候,如果没有意外,懂王应该就回来了。

所以,目前从宏观方面来看,拜登八成还要接着放水,接着降息,接着印钱。然后在明年再发两笔钱,至于加税,要么加了跟没加一样,(还有各种隐含的避税条款),要么就是托着最后死活通不过。

对中国的关税应该不会降,对25%的关税不会降,因为美国政府实在太缺钱了!这时候降这个税好像也没啥太多好处。如果要降估计还要跟中国有个什么交易。而那个奥巴马站台的TPP可能会接着去谈,不过也就是谈谈而已。

总之,在我看来拜登无论想干什么基本上都干不大成。以奥巴马当时的声望,民主党8年都没搞出什么花来。拜登能在这种时候力挽狂澜?是不是有些太不可思议?

而且说句更加讽刺的,如果拜登真的敢在这四年对美国的顽疾开炮,他将会引爆所有特朗普,奥巴马时代的闷雷,直接就会把美利坚给炸上天!我反正从拜登身上看不到那种玉石俱焚的气概,如果所料不错,八成接着划水,然后击鼓传花再埋一颗雷传给下一任。

我想到的最好的划水结果就是,拜登让美联储量化宽松4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