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警告普京称若「入侵」乌克兰,俄罗斯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如何评价拜登这一主张?

回答
拜登政府对俄罗斯发出严厉警告,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其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这一表态是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潜在军事行动表达担忧和决心的一种重要外交手段。评价这一主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主张的依据与潜在的制裁工具:

拜登政府的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的经济制裁工具和对俄罗斯经济的了解:

1. 金融制裁的深度与广度:
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排除: 这是最引人注目的潜在制裁之一。SWIFT是全球银行间信息传递的标准系统,被排除意味着俄罗斯主要银行将难以进行国际支付,这会严重阻碍其贸易往来和金融交易,对进出口贸易造成巨大冲击。考虑到俄罗斯高度依赖能源出口,以及进口各种商品和技术,这一制裁的打击力度将是巨大的。
冻结资产与旅行禁令: 针对俄罗斯的个人(包括寡头、官员)和实体(包括国有企业)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可以有效切断其在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个人活动,削弱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
限制主权债务市场准入: 防止俄罗斯政府和国有企业在西方资本市场发行或交易债券,会显著提高其融资成本,限制其发展和维持经济运行的能力。
限制对关键技术和半导体的出口: 俄罗斯在现代军事和经济发展方面依赖于先进技术,特别是半导体。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关键技术和产品,将对其军事工业、航空航天、通信以及高科技产业造成长期且深远的损害。

2. 能源出口的依赖性: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这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西方国家通过限制对俄罗斯能源的采购,或限制俄罗斯能源的出口渠道,可以直接打击其经济命脉。虽然欧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但两国在寻求替代能源方面都在进行调整,这也为制裁提供了空间。
此外,对俄罗斯金融机构的制裁也会间接影响其能源交易的支付和结算。

3. 汇率与资本外逃:
大规模的制裁将引发对俄罗斯经济信心的丧失,导致资本加速外逃,卢布汇率大幅下跌。这将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侵蚀居民购买力,并可能引发金融不稳定。

4. 全球经济协调与盟友的配合:
拜登政府的警告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基于与欧洲盟友(如欧盟、英国、加拿大等)的密切协调。这些国家在经济和金融上与俄罗斯有着广泛的联系,其共同参与的制裁行动,其影响力将远大于任何一个国家单独行动。

二、 “毁灭性打击”的定义与程度:

“毁灭性打击”是一个强烈的措辞,它暗示着制裁将对俄罗斯经济的正常运转、发展潜力以及民众生活水平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可能包括:

经济衰退和深度衰退: GDP大幅下降,失业率飙升。
通货膨胀失控: 商品价格飞涨,购买力大幅下降。
金融体系崩溃或严重受损: 银行破产,支付系统瘫痪。
工业生产停滞: 无法获得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生产线被迫停工。
民生困难加剧: 物价上涨、失业、收入下降,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长期发展受阻: 无法获得国际资本和技术,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受阻。

三、 评估拜登主张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有效性方面:

威慑作用: 明确的经济制裁威胁可以对俄罗斯决策层产生威慑作用,迫使其重新评估“入侵”的成本和收益。
团结盟友: 强硬的立场有助于巩固西方盟友的团结,形成统一战线,增强集体应对俄罗斯挑衅的能力。
国际道义与合法性: 对侵略行为进行经济制裁,符合国际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普遍原则,能够获得国际道义支持。
对俄罗斯经济的实际打击能力: 如前所述,美国及其盟友掌握着对俄罗斯经济施加重大压力的多种工具,特别是在金融和技术领域。

局限性或潜在风险方面:

俄罗斯的反制措施: 俄罗斯并非坐以待毙,它拥有应对制裁的经验,并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例如:
发展独立支付系统: 如SPFS(俄罗斯央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以减少对SWIFT的依赖。
加强与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 如中国、印度等,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融资渠道。
利用能源供应作为武器: 威胁中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以此来反制制裁。
国内经济调整: 鼓励进口替代,加强国内生产能力。
制裁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效应: 西方国家在实施制裁时,自身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例如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等。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应需要权衡。
制裁的长期性与有效性: 制裁的效果往往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并且俄罗斯的经济韧性可能比预期的要强。而且,如果制裁未能阻止军事行动,那么其威慑和惩罚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地缘政治风险升级: 严厉的经济制裁可能被俄罗斯视为直接的对抗,从而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甚至可能导致局势螺旋式升级。
对俄罗斯民众的负面影响: 制裁的“毁灭性打击”很可能会对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在道义上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四、 结论:

拜登政府警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导致其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主张,是基于其掌握的强大经济制裁工具和对俄罗斯经济弱点的深刻认识。从理论上讲,这种制裁的潜在威力是巨大的,足以对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并可能对其国家发展构成长期威胁。

然而,这种主张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

制裁的执行力度和范围: 是否能真正做到全面和严厉。
盟友的配合程度: 各国是否能保持一致并协同行动。
俄罗斯的反制能力和韧性: 俄罗斯能够多大程度上规避或抵消制裁的影响。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 其他宏观经济因素是否会放大或减弱制裁的效果。
地缘政治的走向: 事态是否会朝着更广泛的冲突发展。

总而言之,拜登的警告是一种严肃的外交声明和经济威慑策略,其背后有扎实的经济工具支持。但经济制裁的“毁灭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最终效果需要与俄罗斯的应对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动态相结合来评估。它既是一种潜在的强大武器,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拜登用无情的事实证明了,就算是普京这样的大帝,面对80岁老头来碰瓷,也毫无办法。

user avatar

美国人的RC135W已经在乌克兰上空巡航了,不过打肯定是打不起来,真打起来,俄国人那点家底经不住花,好不容易修好的北溪2肯定黄,不值当。

乌克兰人也是奇葩 你都猜不到他抱的大腿是哪里:土耳其!

仗着土耳其的无人机 和经济支持,今天打打迫击炮,明天捶捶榴弹炮,小日子惬意的很。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4051981752619008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4051823309467648

最讨厌的是克里米亚被俄国人占领之后, 还把运河断了,造成整个半岛缺水,

克里米亚北部因为缺水导致逐步荒漠化:

在苏联时代,克里米亚有多达 400000 公顷的土地耕种。这一数字在 2013 年缩减至 140000 公顷,并在 2014 年下降至仅 17,000 公顷。

如今,克里米亚半岛第二大城市辛菲罗波尔平日每天取水三个小时,周末取水五个小时。公寓楼的居民争先恐后地洗澡。

从接近枯竭的水库和受污染的井中抽取的水有时很脏。住在辛菲罗波尔南部一栋九层公寓楼的医生埃德姆·库尔特维利耶夫:“我有一次装满浴缸,水是白兰地的颜色。”

当局宣布了数百万个从含水层抽水的项目,但承认水危机的唯一长期解决方案是建造昂贵的海水淡化厂.“海水淡化是唯一的出路,”克里米亚亲俄领导人谢尔盖阿克肖诺夫在去年 12 月告诉俄新社。

海水淡化厂也无法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至于跨海管道??天才的想法!

在上边年乌克兰准备对东乌动武后,普大帝调了100个营屯到乌东边境(当然可能不满编,大概为90000多 战斗部队,和2万多支援部队),准备一次性把这事情解决:普京希望他的部队攻击到第聂伯河,以夺取一条陆路走廊,兵解决水问题!

后面就是北约炸锅了,2008年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名义上已经加入北约了,你打他,我帮还是不帮!?帮?那就有可能得面对战术核弹洗地!不帮那我这北约是不是个摆设,波兰人瑟瑟发抖!美国人也是骚,派的是国民警卫队帮助训练游击战!然后卖了不少标枪给乌军,就差没明着告诉你去打城市巷战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北约不会为了乌克兰动武,基于2019 年兰德公司的兵棋推演得出的结论。北约的战术核武器对俄罗斯没有威慑作用,因为与俄罗斯相比,欧洲在战术核交换中的损失要大得多。文章有点长截一段总结:

推演中最重要的见解:也是我们(北约)被认为是拥有优势,但是北约缺乏战争升级优势。相反,俄罗斯享有升级优势。一旦使用核武器,在这场博弈中,北约将遭受了更多的持续核攻击。其在欧洲的高价值目标远比俄罗斯的多:机动部队、机场、集结和支援区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其他目标。在使用 NSNW 之后的任何时候,北约都有更强的动机求和。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PS:俄罗斯最近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基础”明确没有区分战略核武器和非战略核武器(Kremlin.ru,6 月 2 日;见EDM,6 月 4 日)。然而,在鲜为人知的 2017 年“2030 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海军政策基础”(Kremlin.ru)的第 37 条中明确提到了NSNW,2017 年 7 月 20 日)。后一份文件澄清说,在冲突升级的情况下,使用非战略核武器表明愿意诉诸军事力量将是一种有效的威慑措施。更简单地说,莫斯科准备在常规冲突中首次使用 NSNW。尽管这种示范性的、首次使用的核打击不太可能造成重大或决定性的破坏,但爆炸的目的是使对手士气低落。

user avatar

没错,这个冬天每冻死一个德国人,俄罗斯就要损失至少五万卢布卖天然气的钱,所以拜登决定务必要让俄罗斯赔到破产。

user avatar

虚假的内宣:乌合麒麟

真正的内宣:拜登

user avatar

目前,美国政客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选举,不是为了具体做事。

本来普京约拜登,谈北溪二号管道的事情的,结果拜登强行加戏,约的事情不谈,就表达一下强硬。就像和我国的几次谈判一样,不管我们说什么,美国就是王八念经不听不听,反反复复说自己的观点,不厌其烦的说说说,明知道没结果还继续说。这都是为了给国内听众说的,为了塑造一个强硬的形象,一切为了选举。

选举政治的游戏规则就是,我下台以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大家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的:

拜登:你敢揍乌克兰,我就使劲整你。你打呀,你快点儿打呀,你不打我怎么整你啊!你快打啊,打了我好整你啊!

普京:你不在乌克兰架设打我的炮架子,不把乌克兰划到你家篱笆里面,我就不打。我就不打,看着你着急,你有本事来人架炮啊,你有本事划篱笆啊!

拜登:我就不画,我就不架,我就等你主动打人我好召集一堆人整你!

普京:反正你不敢架,不敢画,也找不到理由打我,我就是不打乌克兰,我就是支持乌克兰东部独立。动作悄悄的,打架的不要。

约翰逊:我爹都说了让你打,普京你快打啊。

马克龙和朔尔茨:你们吵吧,天然气也想便宜,打架我也不想。谁打架我就不支持谁。

乌克兰:衣带已宽床已暖,美爹蹂躏我吧,不要怜香惜玉。

东乌:毛子大哥护着,还怕你西边的镖字?好好烧天然气等着过年吧。

user avatar

普京老哥在俄乌边境陈兵十万枕戈待旦,总不可能是让阿兵哥去那庆祝圣诞吧?这场仗打不打的起来另说,就说在边境摆开这么多军队起码算得上是对乌克兰严重的军事威胁了吧。

军事威胁当然要以军事手段去应对才有用,俄罗斯的坦克开进基辅几天就够了,真要保乌克兰怎么也得准备同样多的几天就能开进基辅的坦克才可以啊。

经济制裁根本无法有效限制军事威胁,经济制裁发挥作用够快的话应该可以赶得上给泽连斯基烧周年。

俄罗斯都大军压境了美国还在用“经济制裁”吓唬俄罗斯,这实际上不就是在说北约肯定不会派兵的意思吗。

这就像打牌,你手里捏着的大牌才会斟酌要不要打出去,美国手里捏着个“经济制裁”都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该不该打,那充分证明对于乌克兰问题美国的手牌里根本就没有“军事手段”这么一张牌。

别说军事手段了,登子连句“你出兵我也出兵”的狠话都不敢放,前有阿富汗、后有乌克兰,登子卖队友的速度和水平可以说是美国总统第一人了。

塔利班跟美国打生打死这么些年不仅没被灭反倒是重登大宝,伊拉克政府军唯美大人马首是瞻最后被人包了饺子。俄罗斯鲸吞克里米亚陈兵顿巴斯也没原地爆炸,反倒是舔美魔怔人泽连斯基快被挂路灯了,这可真是现实版的“当美国的朋友比当美国的敌人更危险”。

登子叫美稀宗不太严肃,应该叫美卖宗才对。

user avatar

阿登的话翻译一下就是:

1。让我们直接军事干预那是不可能的,毛熊要是硬来的话,小兰子麻利点直接躺平挨~就好了。

2。但是我们可以制裁一下毛熊,给小兰子出口气。

3。制裁这事吧,咱老鹰主要作用是动嘴,具体执行时还需要欧洲兄弟们主动挨下冻,配合制裁。


我们看一下俄罗斯的贸易结构:

2017年,俄罗斯外贸总额为5876 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24.7%,顺差1306亿美元;其中,出口3591亿美 元,同比增长24.8%;进口2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4.5%。
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商品。2015年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1.7%、11.5%和6.3%,为1773.2亿美元、330.1亿美元和179.6亿美元,分别减少40.0%、18.3%和15.5%,矿产品出口以矿物燃料出口为主。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俄罗斯以出口矿物燃料为主(大约在出口额中占一半份额),并且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19,20年顺差也在1000亿美元以上)。


我们再看看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国:

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前十五大出口国除了中国和土耳其、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乌克兰自己之外,其它的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

这十个国家2018年总共从俄罗斯进口了不到1700亿美元的产品,其中一半以上是天然气之类的能源产品。

今年由于疫情总体更少一些,但也基本差不太多。

美国自己只从俄罗斯进口了125亿美元,制裁俄罗斯的话,就算全部停止进口也只是挠痒痒。

如果让欧盟及日韩等九个国家全部停止进口,那对俄罗斯倒真是个打击。

但毁灭性肯定算不上,填平1000亿的顺差后,剩几百亿美元中国一家就能给填上,没多大事儿。

甚至,如果普京大帝让利足够,中国一家就能把1700亿美元的窟窿全部填满。

中国以更好的价格得到能源供应,还能卖出更多的商品给俄罗斯,俄罗斯度过难关,双赢。


问题是,事情根本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现在已经进入冬天了,日韩就罢了,反正对俄的能源依赖性不强。

西欧北欧的那一票国家,特别是荷兰德国,想制裁俄罗斯,是准备全家挤一个被窝过冬吗?

人家荷兰德国能干吗?肯定不干啊,宁愿跟老美闹翻了也不可能干这事的。

所以吗,睡王也只能是口嗨一下,让欧洲国家制裁俄罗斯,是典型的伤敌一千,自损三万。


所以开头的翻译还得再加上两条:

4。由于欧洲的兄弟们不愿意挨冻,所以制裁就算啦,那就委屈一下小兰子,你就从了毛熊吧。

5。但是我们还有CNN、BBC, 我们可以从舆论上给予俄罗斯毁灭性打击!

user avatar

拜登发出的威胁没有搞对。

他应该说,如果普京入侵乌克兰,那么美国会大规模空袭白俄罗斯(但绝不会主动碰俄罗斯);如果普京不入侵乌克兰且过一段时间后乌俄双方备战程度大为削减,则美国可以解除对白俄罗斯的经济外交制裁。

普京主动攻击乌克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如果乌克兰军力弱到一定程度或者内政乱到一定程度,那么俄国背景的“民间武装”或者白俄罗斯出手的话乌克兰也是可能吃大亏的,比如大量部队被得到俄国战略情报支援的白俄罗斯消灭。别忘了2014年乌克兰军事上有多烂。这种事发生的话北约会非常被动,因为白俄罗斯立威后周边反俄诸国恐怕谁也不敢上去和白俄罗斯硬碰硬了。而白俄罗斯也就此获得了自己的国家新定位---俄国的打手。由于白俄罗斯人口少,俄罗斯扶植白俄罗斯还是咬咬牙能做的。再往下想一步,如果卢卡申科想传位于自己挑选的继承人,那么进行了上述操作从而得到普京保驾护航之后,他的这个政权交接工作恐怕也能稳很多。因此,美国不仅要防俄国,也要防俄国支援下的白俄罗斯。拜登的这个威胁可以震慑白俄罗斯。

另一方面,如果美国采取只打白俄不打俄罗斯的策略,对普京来说是现实得多的也难处理得多的威胁。如果白俄罗斯受到重创,普京固然可以去打一打比如说波罗的海三小国作为报复,但普京的小弟比美国的小弟少太多了。这种兑子式的消耗普京是消耗不过美国的(前提是美国有政治定力)。 而且由于绝对不碰俄罗斯只碰白俄罗斯,触发三战的风险要小很多。

至于说俄国不入侵乌克兰美国就同白俄罗斯改善关系, 这一条其实可以理解为拜登政府抢功。前面说了普京入侵乌克兰的可能性本来就小,大概率过一段时间又能平息的。如果拜登什么也没有做,大家可能认为是普京其实也不想打乌克兰。如果拜登做了对白俄罗斯妥协这件事情,反倒容易炒作说是拜登以同白俄罗斯修好的代价换取了对乌克兰的保护。这样一想,政治上可能反倒有利。 这个其实有点反直觉,但我认为是经得起推敲的。如果你付了一个不算大的代价而获得了好处,会让人觉得你是靠着实力取得了好处。如果什么都不做事情就过去了反倒容易出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式的被人忽视。

当然了,和白俄罗斯修好拜登也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但说实话,本来美国和白俄罗斯的矛盾就是很小的事情。如果连这么一点小妥协都办不了的话,那美国政府的对外妥协余地也太低了。哪怕从进行外交政策调整之战略测试的角度看, 拜登也应该以此为借口试试对外缓和。如果缓和成功了,以后可以试试更大的调整。

user avatar

我的消息有限

可是这个结果其实就是,西方硬不过中国 打算拿俄罗斯开刀。

而俄罗斯目前的应对绝不是对乌克兰动武,而是应对北约在白俄罗斯的军事部署。

这是挽救西方经济一种手段,企图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俄罗斯应该认识很清楚

所以俄罗斯才会对美国军舰发动导弹威胁。

所以主战场应该在波兰与白俄罗斯。

美国怎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彻底掐死中国的中欧班列。

迫使中国在经济问题上做出让步。

所以战争应该会来临的,而中国要做好如何在战争中,绕开美国控制下的海洋通道,开辟另一个通道,保证到西方的商路畅通。

不然只能打破美国在太平洋优势地位。而这就是拜登的算盘。他是喝出去了。孤注一掷。

中国不策应,俄罗斯很难在短时间获得战争胜利。

而一旦中国做出什么举动,美国人就会立刻调转枪口,对付中国,而在欧洲孤立无援的俄罗斯根本无法策应。

反正这个以攻为守策略,中国想打破很难。

除非在亚太地区又有什么突发事件,让美国人不得已,回到亚太。欧洲人难以独立对抗俄罗斯。最后和平结束危机

不然即便是俄罗斯先发制人,在白俄罗斯发起进攻,打破北约的部署。作为邻国的中国也非常容易被美国以及盟国定义为敌人的盟友,而开始制裁中国。

所以这里面俄罗斯到底应该怎么办?

目前他们策略是,去威慑美国在黑海势力存在。逼迫美国自己退缩,这是釜底抽薪。美国如果不退让。后果依然是战争。

而这样的战争,中国必然无法抽身世外。到底是帮俄罗斯,还是美国呢?这是利益最大化结果

user avatar
问题是拜登准备做什么?他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做...

下面开始详细分析:

突然想起了一个梗:

“北欧,我劝你别去!”

这是国内公知圈内的一个梗,是阴阳怪气者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意思是这些阴阳怪气者羡慕北欧的高福利,想Run(跑路)北欧。

但是又害怕北欧高福利的情况被泄露,导致其他阴阳怪气党也来北欧,这样就内卷了。

于是他们就反向宣传说:“北欧,我劝你别去!”

虽然北欧我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看见现在的乌克兰局势,我只想对西方说:

“乌克兰,我劝你别去!”

现在乌克兰确实有点“小纠纷”一触即发的趋势,但是责任主要是在西方。


壹:乌克兰现在什么情况?


6月,在北约峰会发布的联合公报中称,北约支持乌克兰加入该组织,但没有提出具体时间表。

随后俄罗斯回复:“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是俄方的“红线”。

9月左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见了拜登,然后拜登就开始撺掇二毛搞事情。

11月初,乌俄开始在边境对峙,普京在边境部署了10万俄军,泽连斯基说有亿点害怕。

于是11月14日,乌克兰马上就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大约80吨弹药,随后马克龙也拱火说法国准备保卫乌克兰。

这时候乌克兰可能觉得自己真能行了,11月末泽连斯基居然说:

“今天面临一个威胁,即明天就会发生战争”

“如果俄罗斯决定调遣军队跨过乌边界,基辅已完全准备好应对局势升级。”

“我们需要依靠自己,依靠我们的军队,它很强大。”

泽连斯基认为,如果开战美国肯定支持自己。

而普京的回应反而很平淡,只是冷冷的问西方,或者说做了一个的最后和平努力。

如果西方要俄罗斯保证不“入侵”乌克兰的话,那就必须给我写书面保证,保障乌克兰绝对不会加入北约,否则就采取军事措施,而西方并没有保证。

也就在同时,因为西方颜色革命,白俄罗斯彻底倒向了俄罗斯,宣布开启一体化进程,军事上绝对支持俄罗斯。

就此,整个斯拉夫民族,已经彻底进入全面备战的状态!

事已至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你要战,就陪你战到底。

于是拜登,我选择放弃...

12月9日美国媒体披露,拜登向乌克兰政府施加压力,就乌东部问题妥协,以免遭俄罗斯“入侵”,大白话意思就是说,算了,乌克兰你割让点领土吧,大家相互道歉即可。

不过这个事被美国官方否认了,但是拜登最新已经声明了,绝对不会参加乌克兰战争。

这下泽连斯基傻了。

拜登玩一半说肚子不舒服,回家上厕所不玩了,但是普京那边可是已经上膛了啊。

现在甚至连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个事,都成了问号?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回答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时表示:

“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乌克兰的道路只能由乌克兰和盟友决定,俄罗斯无权决定乌克兰的道路。北约与乌克兰的关系将由30个盟友和乌克兰来建立,而不是俄罗斯。”

意思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北约成员国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就不能加入。


贰、乌克兰局势,绷不住了


现在来看,今天的美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现在所有的报道都在预示着,俄罗斯可能准备真的去“入侵”乌克兰了。

乌克兰议员公开承认:与俄开战,俄军最多7天就能击溃乌军。(可能过于自信了)

乌克兰军情局长布达诺夫称,俄罗斯计划在2022年1月底或2月初入侵乌克兰,并已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9.2万名士兵。

包括大规模调动100个营的战术群,最终总共估计有17.5万名人员,以及装甲、大炮和其他装备。

美国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俄罗斯军事专家罗伯特·李表示,如果俄罗斯真的想释放其常规能力,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破坏,非常迅速地摧毁东部的乌克兰军队。可能用30-40分钟就结束战争了。(不知道和我们的台湾省相比,谁更能打破记录?)

于是七国集团全部跑出来劝普京冷静,千万不要入侵乌克兰,否则会有严重后果的,还敦促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刚开始是俄罗斯希望谈判,希望美国给自己一个保证,说绝对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现在这...反转了?

当你说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候,西方是不会理你的。

但是当你说,我不管了,乌拉!我要平推了乌克兰,拿下整个乌克兰!

这时候西方人立刻会来调和,不仅仅是愿意开窗了,连开后门都愿意了!

美国媒体马上就放出了希望割让乌克兰领土,换得普京停止入侵的消息(随后又马上辟谣)。

这样既维护了美国对乌克兰的面子,舔狗泽连斯基知道自己可能即将被卖,也不敢点破。

同时也给了普京一个信号,我错了!求你别拿下整个乌克兰,我割地赔款还不行吗?!(反正割的是乌克兰)

目前拜登也好,整个西方也好,还真拿普京没办法。

乌克兰局势,台湾省局势,都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双方都在激烈的对峙中,观察对方的落子。


叁、破窗效应和“极限博弈”


美国现在依旧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都不可能单独对抗美国,但是会存在“破窗效应”。

在让子弹飞中,假的黄老爷被杀以后,真黄老爷的威望马上就彻底被粉碎了,而事实上真黄老爷从头到尾实力并没有变弱,这就是人心。

美国之所以强大,一方面是美国军事实力强大。

另一方面是美国盟友众多,而每一个盟友,都并不是心甘情愿服美国的,而是迫于美国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不得不屈服。

但是如果全世界美国盟友都开始集体反抗美国,美国是镇不住的,所以需要破窗效应。

“极限博弈”也在于此!

俄罗斯、中国的综合实力确实不如美国,但是足以毁灭人类。作为核大国的超能力就是,军事实力不如美国,但是我们有能力掀桌子!

二战以后,五常至今核平相处,无论在怎么矛盾深刻,在怎么吵架,五常之间都是相互绝对不会打起来的,因为真的打不起。

乌克兰是东欧大平原的一部分,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对于俄罗斯是事实上的亡国,北约军事入侵莫斯科将没有任何阻碍,所以我把普京“入侵”乌克兰打了引号。

俄罗斯几乎没有退路了,如果莫斯科都失守,难道继续退到西伯利亚去?那和俄罗斯亡国灭种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普京刚刚上台的时候,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强硬。

比如:“9·11”事件发生后,普京是第一个给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打电话的外国领导人。

在随后美国开启阿富汗“反恐战争”之际,普京主动向美国提供了阿富汗反恐所缺乏的情报信息,默认中亚盟友向对抗塔利班的“北方联盟”提供军事援助,并一度默认美军在中亚盟友国家开辟反恐军事基地。

苏联解体后,普京觉得都过去了,大家和平相处吧,好好过小日子,这些举动是非常具有善意的,完全理解了美国在恐袭以后的痛苦和愤怒。

但是换来的是什么?是北约不断的东扩,是不断的颜色革命,是西方兵临城下。

普京并不是一个对西方强硬的人,但是他是和西方打交道的第一线,在长期的交锋中,被西方一巴掌、一巴掌“扇”到如此强硬。

杨洁篪外长说,我们把西方人想的太好了!这句话绝对是实事求是的。

相比西方殖民者的罪恶,我们的想象力是极其有限的,就比如新冠肺炎的起源,顺藤摸瓜以后,居然发现真的有可能是美国制造的,这不是我乱说,这是中国官方媒体,全世界都广泛报道的啊。

把我们对西方殖民者最险恶的揣测 X 一万倍,可能都有点美化了!

我们的台湾省问题亦是如此,美国最近的挑衅越来越险恶。

而没有中国人会接受分裂的,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军队还叫解放军,而不是国防军?因为台湾还没有解放。

这个问题是不能留给下一代的,如果留给下一代,我们就愧对先辈,这方面,我相信国家自有合理的规划,听党指挥。

但是我们的心,和俄罗斯的情况是很类似的,甚至更“心痛”!

之前我看见一个视频,忘记是哪里的了,乌克兰这边对俄罗斯说,我们再也不是什么亲兄弟了,大意就是说要一刀两断过去,现在我们是敌人。

这就让我忍不住想到台湾省,台湾省绿媒疯狂的去中国化,诋毁中国传统、诋毁中国历史、诋毁中国文化,他们何尝不是在叫嚣说,我们再也不是什么亲兄弟了...

但是我们和台湾省并不是亲兄弟的关系,历史上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有过一体化,但是也是比较松散的自治关系。

中国大陆和台湾省,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这是更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们也是无路可退,如果不能这一代人收复台湾,国人死不瞑目。

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不会退了。

在台湾上,中国更是不存在“退”的选项,只有统一、统一还是统一的必选项。

这是两个国家都会“赌上性命”的事情。

相比其他所有的因素,最重要就是——“信念”!

面对台独,中国真的会动武,核爆来了都拦不住!俄罗斯亦是如此。

而目前俄罗斯对乌克兰,各方报道来看,似乎真的可能有动手的意思了。这恰恰是美国最尴尬的事情,拜登被普京将军了。


肆、无论谁先落子,结局都是霸权不再


如果普京真的“入侵”了乌克兰,你美国动不动?

现在的美国是苍老的美国,相当于一个破房子。

破房子是经不起敲敲打打的,美国如果真去了乌克兰,就是意味着两个核大国开战。

首先美国是绝对没有这个勇气的,其次,就算美国有这个勇气,而且假设双方也都约定不用核武器的话。

俄罗斯还是赚的。

因为俄罗斯不需要真的打赢美国,俄罗斯是一个穷国,大家都知道,所以俄罗斯输了美军也没什么,大家对他预期没有美国这么高。

但是美国是世界霸权,如果美国在战争中丑态百出、狼狈不堪,甚至因为对俄作战引爆了国内的内乱,把不能暴露的问题全部暴露了...

那就一定会出现破窗效应。

只要全世界看见了一个狼狈、疲于奔命的美国,心目中那个绝对不可能战胜的美利坚形象就已经社会性死亡了,相当于黄老爷的替身死了。

这样就算美国势力其实依旧强大,但是他所有的盟友都会开始不听话的,全部给美国拆台,趁机独立自主。

你看日本就是典型,最近安倍叫嚣“台湾出事”就是“日本出事”,也就等同于“日美同盟”有事。

这绝对不仅仅是针对中国,更多方面就是针对美国的。

如果台海开战,日本早就做好了和美国一起战败的准备。

中国无法在全球打败美国,但是绝对可以保证在本土打败美国。

美国介入台湾问题,面对的绝对不只是什么中国航母战斗群,而是整个中国大陆的军事投射能力。

什么东风-41、巨浪-2型等弹道导弹、东风-17型可携带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中程导弹等等,一股脑都可以堆上来。

在中国海域附近,美国航母战斗群是没有用的,他补给根本跟不上,因为你可以把整个中国大陆想象成为一个超级巨无霸宇宙母舰。

整个大陆的火力,全部可以投射到近在咫尺的台湾,甚至都不用出动搭载战斗机的航母,而是全部的战斗机、轰炸机直接起飞过去。

美国打不起这种战争,日本是无法承受,日本本土没有战略纵深,他会化为一片火海的,但是日本乐于把美国拖进来,然后自己投降。

如果美国战胜,日本还是狗。

而只要美国战败,日本的狗链就破了,他就可以幻想有机会做一个正常人。

这也是为什么,12月7日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80周年。

当天,居然有包括9名副部长级政府官员在内、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99名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究竟最恨谁?很明显是美国人。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肯定会遭遇各方疯狂针对的,但是我前面说了,这就是一个决心问题,就好像一个死亡轮盘,看谁有承受更大代价的意志力。

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割肉问题,不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美国妥协的空间很大。

就算美国不妥协,被俄罗斯耗死,一样还是霸权瓦解。

但是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再大的代价也必须承受,已经无路可退。

相比乌克兰,三毛白俄罗斯确实更聪明,卢卡申科对西方说,如果北约胆敢前出部署核武器,那么白俄罗斯非常欢迎俄军将核武器前出部署到白俄罗斯境内,以此来和北约威胁实现对等。

现在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台湾省,只要有一个破局。

崩塌的绝对不仅仅是美国失去一块势力范围这么简单。

当美国的“盟友”们看见美国只要有1%的无力,他们是不会帮助主人的,而是会马上开始分食美国的肌体。

就好像现在拜登被架在火上烤,国内的特朗普不仅不会伤心,甚至可能还乐于看见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彻底失败,来方便自己以后的夺权。

而美国的盟友德法日,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拜登敢参合进去,那打吧,只要你美国可能会输,甚至你优势不够明显,那么你的这些“盟友”,他们保证会捅你一刀来加速。

最后,有一说一,下面俄罗斯媒体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拜登怎么办?哭呗,嘤嘤嘤。

俄罗斯带个头,也不是坏事。

其实这还是不是最惨的。

如果伊朗同时开始解放巴勒斯坦,美国怎么办,难道不救以色列?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笑死,已经可持续性遭受毁灭性打击多少年了

user avatar

主张是主张,现实是现实。

这么说吧,如果俄乌大规模开战。

毛子的军队攻克基辅,占据了乌克兰右岸,然后你觉得乌波边境的欧洲军队会无动于衷么?

那么只要德波两者中的任意一方介入到了乌克兰战争,那么你觉得其余欧洲国家会看戏么?

那么如果大半的欧洲盟友介入到了乌克兰战争,使得乌克兰战争变成了欧洲战争,你觉得美国会看戏么?

另外说一句——

如果到俄罗斯安全吞并乌克兰,整个北约都在看戏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整个欧美,将无人阻止俄罗斯的扩张。

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可以肆意的向东,向南进行出兵,甚至于可以在美国军事基地旁巡逻,美国都会假装看不见。

因为乌克兰被吞并,那就意味着欧美霸权的完全解体,那么既然都没霸权了,该让出来的东西也就都该让出来了。

PS:

要是毛子真的吞了乌克兰我们还不对台湾下手的话……那么真的可以和铁血大宋划归一类了。

user avatar

拜登利益所在,二总早有评价。

美国印象

俄国印象

如上图所示,在二总那美俄两国都是以官方及旅游信息为主,符合一般国家的宣传规律。

那么乌克兰呢?

好像也算旅游信息?

那和拜登有什么利益关系呢?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看到很多人以己度人,拿我国情况对比俄罗斯,得出俄罗斯不怕制裁的结论,我觉得这是大错特错的。

中国和俄罗斯的最大共同点就是财政收入来源单一

可是中国依赖的是房地产,以国内市场为主。外部力量想要靠外力爆破中国房地产(不是自爆),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是工具很少,需要大费周章和巨额代价还不能保证百分百见效,只能等自爆。并且在此种情况下,中国也会有很多政策工具用来对抗外部干预。

俄罗斯依赖什么?石油出口。只要设法把国际油价压到俄罗斯的开采成本20美元每桶以下,真的可以让俄罗斯政府财政收入腰斩,几年内财政崩溃的。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工具可就太多了。

至于俄罗斯有办法对抗这种干预吗?苏联告诉我们:这就是束手无策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有外汇管制,14年美国能让俄罗斯卢布一天之内贬值一半的(而我们没有)原因。

这句威胁,可能真的不是空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拜登政府对俄罗斯发出严厉警告,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其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这一表态是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潜在军事行动表达担忧和决心的一种重要外交手段。评价这一主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主张的依据与潜在的制裁工具:拜登政府的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的经济制裁工具和.............
  • 回答
    拜登政府警告“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考虑直接制裁普京本人”这一表态,无疑是美国对俄罗斯发出的一系列强硬信号中非常关键且具有标志性的一环。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信号的直接解读与历史背景: 直接制裁普京的可能性: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具冲击力的信号。历史上,对一个国家.............
  • 回答
    彭斯副总统在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短暂访问中,向在华盛顿特区戒备森严的国民警卫队士兵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他们是捍卫美国民主的盾牌,而即将到来的权力交接——特别是拜登副总统的就职典礼——是他们工作的核心。这次意外之举,发生在这样一个紧张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解读,尤其是关于他是否在暗示潜在.............
  • 回答
    拜登提名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连任美联储主席,这一人事任命对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鲍威尔连任后的潜在影响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可能走向: 一、鲍威尔连任的政治与政策连续性1. 政策延续性 鲍威尔自2014年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以“数.............
  • 回答
    拜登关于普京已决定进攻乌克兰的表态,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信号,透露出多方面值得高度关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1. 信息来源和拜登的判断依据: 情报评估的可靠性: 拜登总统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通常是基于美国情报机构(包括CIA、NSA、DIA等)长时间、多渠道收集和分析的俄.............
  • 回答
    拜登总统在接受采访时关于对俄的两选项——“制裁或者开启世界大战”的表述,释放了多重复杂且强烈的信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而是包含了对当前俄乌冲突局势的评估、对俄罗斯行为的定性、对美国及盟友政策的宣示,以及对未来走向的警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些信号:一、 对俄罗斯行为的定性与升级的警示.............
  • 回答
    拜登政府签署行政令,解冻并分配 70 亿美元阿富汗在美资产,其中一半(约 35 亿美元)将赔偿给 9·11 受害者家属,另一半则计划用于阿富汗的人道主义援助,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决定,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解冻资产的背景与原因: 阿富汗央行资产被冻结: 在塔利班.............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美俄关系完全破裂”的表述,虽然措辞严厉,但更多的是对当前严峻现实的一种确认和定性,而非全新的局势开端。然而,这种公开的定性确实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朝着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方向发展:一、 加剧地缘政治紧张与阵营化 强化对抗态势: “完全破裂”意味着双方之间.............
  • 回答
    拜登总统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辩护时,将中俄两国乐意看到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作为一个重要论据,这其中蕴含着多层含义和战略考量。理解他的发言,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中俄乐意美国继续驻军”的逻辑基础: 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 这是最核心的考量。中俄两国都视美国为主要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如果.............
  • 回答
    拜登政府首度明确表态不支持“台独”,并表示“完全了解其敏感性”,这在处理台湾问题的表述上,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相对明确的政策调整或表述重申,尤其是在其过往的表述中,虽然也强调不支持台独,但这次的措辞和语境可能带来更细致的影响。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台海局势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 回答
    拜登总统与日本首相菅义伟在2021年4月16日(日本时间17日)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实在提及台湾问题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是自1969年以来,美日两国领导人联合声明中首次明确且详细地提及台湾。这次联合声明释放出的信号是多方面的,其重要性和深远影响值得详细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声明的突破性:.............
  • 回答
    关于拜登是否“拉裤兜子”的问题,网络上流传着一些不实信息和猜测。事实查证:目前没有可靠的、公开的证据或官方声明证实拜登总统有过“拉裤兜子”的情况。这类说法通常源于对某些视频片段的误读或断章取义,也有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传播。关于网络流传的视频或截图:您可能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拜登行动的短视频或.............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和英国首相约翰逊会晤期间记者被要求离场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这个事件通常发生在两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晤,特别是涉及一些敏感议题或需要进行私下交流的时候。在G7峰会、北约峰会或其他国际场合,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双边会谈”是常见的环节。这些会谈通常会有一.............
  • 回答
    有些人可能认为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公开场合有一些“怪异举动”,并将其与潜在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需要明确的是,作为AI模型,我无法进行医疗诊断,也无法确定任何人的健康状况。以下信息是基于公众观察和媒体报道的讨论,不构成医疗建议。关于“怪异举动”的说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言语或口齿不清: 有时拜登的.............
  • 回答
    拜登政府在巴以冲突问题上采取了更为复杂和 nuanced 的立场,这反映了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利益、国内政治压力以及国际道义责任之间的多重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拜登总统“呼吁降级但坚定支持以色列自卫权”的立场:1. 战略与现实考量: 地区稳定与避免升级: 拜登政府深知,巴以冲突的.............
  • 回答
    乔·拜登作为美国第46任总统,他的连任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要详细评估他有多大希望成为总统(在此语境下,是指他连任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现任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 现任总统的平台和知名度: 拜登拥有现任总统的身份,这意味着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媒体曝光度和施政平台。他可以通过公.............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宣布“伊斯兰国”(ISIS)最高头目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库雷希(Abu Ibrahim alHashimi alQurayshi)在美军袭击行动中自杀身亡的声明,除了核心信息本身,还有许多值得深入关注的细节,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次行动的意义、影响以及背后的复杂性。以下是一.............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误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呼为“特朗普”,这一事件,以及近期他出现的一些其他口误或被认为状态不佳的情况,引发了关于“拜普会”(指拜登总统与普京总统的会晤,虽然这里实际是拜登在讲话中出现的口误,而非与普京的直接会晤)后美国总统状况的广泛讨论。要详细分析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
  • 回答
    拜登政府授权向乌克兰输送价值近 2 亿美元的美国库存武器,这无疑是美国持续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侵略的又一个重要举措。这次援助的时机和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将对乌克兰的军事力量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则取决于武器的类型、乌克兰的实际需求、以及它们如何被整合进现有作战体系。总体影响分析:从宏观层.............
  • 回答
    拜登总统签署的向乌克兰提供价值 6 亿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备忘录,是当前乌克兰战争局势下,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最新一次体现。理解这一举措的未来影响和美国意图,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未来局势的可能发展这笔 6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将直接影响到乌克兰战场上的动态,并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1. 战场态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