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发表电视讲话称「现在美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国际局势会有哪些变化?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美俄关系完全破裂”的表述,虽然措辞严厉,但更多的是对当前严峻现实的一种确认和定性,而非全新的局势开端。然而,这种公开的定性确实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朝着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方向发展:

一、 加剧地缘政治紧张与阵营化

强化对抗态势: “完全破裂”意味着双方之间几乎没有了进行实质性对话和合作的可能,这会进一步固化“美国及其盟友”与“俄罗斯”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各方在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摩擦和博弈将更加公开化、直接化,对抗的烈度可能进一步升级。
推动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巩固与重塑:
北约的进一步强化: 在“完全破裂”的语境下,北约作为防御性军事联盟的性质将更加凸显。成员国可能加大军费开支,加强军事一体化和联合作战能力,同时在东欧前线部署更多兵力。芬兰和瑞典的加入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其他国家申请加入,都将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欧盟的战略自主呼声: 欧盟可能会更加重视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在安全和外交事务上的依赖,尽管目前其仍需美国的支援。欧盟内部在对俄政策上可能会出现更强的一致性,以维护自身利益和欧洲的安全架构。
中俄关系的影响: 拜登的表述可能会促使中俄进一步拉近关系,深化“无上限”伙伴关系,以应对共同的外部压力。这种合作可能体现在军事演习、经济往来(如能源交易)、科技合作以及在国际组织中的协调等方面。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将受到更多关注,其对俄的支持程度可能受到西方国家的密切审视和潜在制裁的威胁。
其他国家的选择与站队: 许多国家将被迫在美俄之间做出更明确的选择,尤其是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的投票、对俄制裁的支持与否等问题上。这可能导致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分化。

二、 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风险与重塑

持续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 美国及其盟友将继续并可能加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涉及金融、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俄罗斯也将继续采取反制措施,例如能源供应的限制、金融市场的波动等。
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动荡: 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国。制裁和地缘政治紧张可能导致能源价格波动加剧,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尤其是在欧洲国家。
美元主导地位的挑战与应对: 俄罗斯及其可能寻求的盟友可能会加速尝试建立独立的金融体系和支付网络,以规避美元结算和西方金融制裁的影响。这可能会对美元的长期主导地位构成微妙的挑战,促使各国更加关注数字货币、非美元货币结算等替代方案。
能源市场的重塑: 欧洲国家为了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将加速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来源。这可能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格局。

三、 军备控制与核不扩散的挑战

现有军控条约的进一步瓦解: 美俄在军备控制领域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完全破裂”的表述可能意味着剩余的条约(如《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未来命运)将岌岌可危,或者甚至无法执行。
新的军备竞赛风险: 各国可能认为有必要通过增强军事实力来应对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特别是在核武器和高科技武器领域。
核风险的上升: 随着两国之间公开对抗的加剧,军事误判的风险,甚至核冲突的风险,都可能被认为有所上升。虽然直接核冲突的可能性仍然较低,但战略层面的担忧会加剧。

四、 国际治理与多边主义的困境

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效力受损: 在美俄关系破裂的情况下,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平台上的否决权将使许多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恐怖主义等需要全球合作的领域,进展可能会放缓。
国际规则和秩序的挑战: 俄乌冲突以及美俄关系的破裂,都在挑战现有的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根基。各国对主权、领土完整等原则的解读和维护方式可能出现分歧,导致现有秩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
“文明冲突”论的再抬头: 在某些论调中,“完全破裂”可能被解读为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体系之间的冲突,从而加剧意识形态的对立。

五、 科技和信息领域的竞争加剧

科技脱钩与供应链安全: 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向俄罗斯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并推动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以削弱俄罗斯的战略能力。这也会促使俄罗斯和可能与之结盟的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寻求自主或合作发展。
网络安全与信息战: 网络攻击和信息战将成为两国博弈的重要战场。虚假信息、宣传战的强度可能会增加,对全球舆论和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总结来看,拜登关于“美俄关系完全破裂”的表述,标志着一个更加不稳定、更加分裂的国际环境的到来。

短期内: 紧张局势会持续,双方的军事和经济活动将更加针锋相对,盟友关系将得到巩固,但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长期: 可能会加速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塑。各国需要重新评估其战略定位,供应链将更加多元化,能源结构将加速转型,而全球治理体系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国际社会将不得不适应一个“新常态”,即大国竞争成为主导,多边合作面临挑战,而地缘政治风险则持续高企。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关系“完全破裂”,双方仍然会有有限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在避免直接冲突(如核战争)方面。但是,这些沟通将极其艰难,且其效用大打折扣。这种表述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示,旨在凝聚盟友、回应国内政治压力,并向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但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且充满不确定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可能是欧盟与欧元的衰落,可能是后冷战时代的结束。


美帝借乌克兰问题打断俄欧靠拢的目的已经实现;

美帝受实质影响较小,美联储加息预期不会改变;而欧洲投资收益率普跌,资本外流与债务风险拉高成定局,欧洲央行已没有回旋空间;

不加息要面对通胀,加息要面对货币流动放缓。现在有大量资本流入,美联储的加息成本,欧洲买单了;

出于对油价及大宗商品的通胀担忧,欧盟内部在对俄决策上出现巨大分歧,欧盟主动一致的政治意志很可能不复存在。


冷战后的第一个直接获利者是谁?

美帝?中国?日本?

是欧洲。

89年的德洛尔报告,计划在2010年实现欧共体的货币一体化;91年苏联解体后,99年1月1日欧元发行。

苏联的消失,意味着庞大的苏东资产和市场被欧洲资本贱价吞噬,成为了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燃料。

新诞生的欧元受巴尔干半岛和伊拉克战争的冲击(一个是周边战争风险,一个是欧洲海外投资受挫),但在08年次贷危机中站到了历史高位。

之后在09年的欧债危机里,欧元又开始下跌。靠着欧洲稳定机制的糊裱匠,以及美刀滥发的同行衬托,欧元勉强站住。

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里占20.48%(21年),仅次美刀(59.15%);跨境贸易支付里欧元占比38.52%(21年),离美刀的41.71%非常接近。

中国开往美帝的货轮,去的时候是满的,回来时是空的。为了弥补回程运费,甚至不得不装点美帝的垃圾(字面意义)运回来;

而被视为陆路运输成本高昂的中欧班列,回程的空置率已经降至5%以下。

金融资产结算里仍然是美刀的一家天下。但在实体贸易里,欧洲是中端制造业(当然还有高端)的大国,与亚洲板块形成产业链互补。这有助于稳步从实体交易角度扩张欧元的影响力。

18年川皇制裁高潮期,向全球加征关税,欧洲开始主动加速欧元的国际化;去年1月欧盟开始拉高欧元计价的债务比例,开放发展中国家进入欧元支付体系。

今年1月,法国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马克龙表示要“进一步推动欧元国际化,保护欧盟企业免受美国通过美元及美式标准施加的长臂管辖”。

马克龙此刻大概是进退维谷。


几年前川皇搞中美贸易战时,我提过一个想法:

中美产业链其实是互补的,服装厂玩具厂离开了中国也是去越南墨西哥,不会有助于美帝的就业回归,这只是个政治口号;

但美欧产业链是高度重合的,存在实质竞争。因此美帝真正的决策方向应当是做空欧洲。不仅是形成相对的避风港刺激资本回归,还能直接削弱美帝产业的竞争压力,直接扩张美企市场,最终形成美帝中高端企业的产业垄断。

当时只是个猜想,因为当时俄欧——尤其是德法与俄罗斯之间——一直在眉来眼去。

普京二十年前就说“俄罗斯不可能是欧洲的敌人”,类似的话施罗德希拉克默克尔都说过。欧洲不能再来一次冷战了,俄罗斯也承受不了对美帝欧洲两方的共同对峙。

几年前有人问:俄罗斯是在衰退吗?我回答:是,但老毛子在忍受、等待机会,老毛子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当时我想象的老毛子崛起,是依托对华友好和分裂欧美。

但现实的剧情永远能突破任何编剧的想象力:

老毛子选择了政治经济成本极高的手段突围北约。从克里米亚,到乌东两国,到现在的越过切尔诺贝利逼近基辅;

而美帝还是实现了以俄制欧。


总之,我国的国际回旋空间在收缩。

中欧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在走高;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会增长,但存在被关联制裁的风险。

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会高企。在全球贸易总量不稳定的环境下,生产成本长期高位对我国是一把软刀子。

全球进入滞涨与资本回流美帝的过程里可能导致大量新兴发展国家的债务引爆,加上粮价上涨,海外投资的收益率可能走低。

最大的机会大概就是2024年之前。美帝在此期间不仅是经济调整,也是两党党争与政治倾向调整。最核心的是消化美帝国内的新孤立主义情绪。

这段时间是我国南下扩张产业空间的良机。在此之后,亚洲地区就该开启新一轮的对峙了。

user avatar

本人原文转发:




1991年我亲眼目睹苏联走了。


现在我好像又要亲眼看它回来?

造化弄人啊…



当然了,苏联诈尸是不可能滴,是胡说八道滴,但是乌克兰事件发展到今天预示着“后冷战时代”的结束

所谓“后冷战时代”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时代,从1991年到2022年这30年,从进入现代以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尴尬的一个年代。从拿破仑战争开始以后,没有一次世界大战或者世界规模的争霸结束以后,居然连一纸协定都不签署就完事儿的。现在我们都说一战之后到二战之前这个“间战期”十分的尴尬,这都没有冷战结束这30年尴尬,两个世界级霸权争霸结束、一方以解题告终,却连一纸协定都没有留下来,这是十分不正常的。

冷战结束没能留下任何有约束力的协定,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结束了,对结束之后的世界秩序没有进行任何安排,各方都没有就此达成任何共识,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混乱,这30年就是各方基于自己利益出发,各凭本事的30年。强者恒强,弱者自然也不甘示弱,实质上是现代史上相当混乱的30年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冷战一方干净利落的投了,整个苏联既没有任何反抗,又没有为自己尽力争取利益,就这么投了;

二是联合国机制还在,基于联合国机制的国际秩序也还在,苏联解体之初大家相信联合国机制可以保证基本的国际秩序。

三是冷战阵营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已经解体了,华约这边要明显得多,北约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大家早就开始自谋生路了。

但是这种状况毕竟是不正常的,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为冷战各方并没有就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达成协议,结果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边是美国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既然斗垮了苏联那么当然当之无愧的就是“世界领袖”,什么都要他说了算,你不服气就给你安排个明明白白

另一边是地区性国家对此并不服气,苏联不是你一个人斗垮的,凭什么胜利果实就是你一个人的?

对于中国来说,阿富汗、越南算是怎么回事呢,放了苏联那么多的血,结果胜利了果实却没有我的一份,你当我是一战结束后的北洋政府吗?这肯定不行。北洋政府认了怂结果就是完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谁也不是傻子看不到。

对于欧洲来说,整个冷战期间这里就是前线,老毛子分分钟要打到英吉利海峡的地方,第一时间要扛老毛子的就是我,完事儿了你给安排个明明白白这算怎么个说法?

你就看看欧洲这都是被老毛子吓成了什么怂样了?这么大的压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胜利果实怎么都有人家欧洲一口的。

在国际上玩儿“背黑锅你来送死你去”这一套不是不可以,就是必须要面对反噬,好处你一个人吃完了那是早晚都要出问题的,《凡尔赛和约》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更何况你这冷战打完了连个合约都没有呢?

现在反噬来了。



整个乌克兰局势貌似是老毛子冲在最前面,其实背后体现的是整个世界对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不满,以及联合国机制的部分失效。

老毛子当然是冲在前面,他是冷战的失败方头子,冷战结束后一纸合约都没有,他是最吃亏的。北约作为冷战中西方成立的军事同盟,冷战结束后不但不解散反而蹬鼻子上脸,不断东扩非要了老毛子的老命不罢休,他岂能坐以待毙?你把老毛子想简单了。

几千年前有个温和可爱的中国人说过这么一段话:

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这人叫鲁肃,这话是劝主公孙权的,意思就是:您是老大,您是领头的,您的小弟还有投降这么个选项,您自己是没有得,您投了,必死无疑


冷战中华约体系的小弟还有投美的可能,唯独俄罗斯自己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人是不可能有的,这一点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讨论,为什么美国不愿意放俄罗斯一马?这没什么好讨论的,几千年前鲁子敬就明白的道理,也明明白白的说了,而且语文课上都教过你了,有什么好拿出来讨论的?

乌克兰可以投,波罗的海三国可以投,白俄罗斯、中亚各斯坦都能投,因为他们只是小弟;

你俄罗斯是没有“投降”这个选项的,要么打,要么死,要么打到死



欧洲一方在冷战中就开始失去自主能力,被“北约”这个吸血鬼吸走了灵魂,就现在欧洲这些废物点心,放在二战之前给欧洲那些政治家拎包都嫌膈应得慌。整个欧洲从领导人到民间都成了美国人的傀儡和工具,让往东就不敢往西。

想一想默克尔在希特勒面前是个什么形象?

正邪先不论,元首很可能一耳光给她抽集中营去喂淋浴室。

但是你要说欧洲内心里就是驯服的,那也不现实,只不过在哪里破局,现在还看不出个端倪。



中国在结束冷战中居功至伟,在北边硬扛苏联百万大军还抽空搞了个改革开放,硬生生在冷战夹缝中生存下来还发展起来了。虽然主观上并没有指望苏联一夜变天,但是客观上在阿富汗、在越南也是给苏联人放了不少血,造成了极大的消耗,苏联后期国内轻工业崩盘、民生崩盘,不可能不说有中国很大的功劳。

结果,紧跟着冷战结束而来的是“银河号事件”、“96台海危机”、“轰炸大使馆”、“南海撞机”,国际环境急剧恶化。

这就有点过分了。

作为主要在90年代接受教育的娃,对此的憋屈感是格外的强,在懵懂初开的年纪发现自己的国家到处吃亏受委屈,这种植根于思想深处的危机感是时刻都无法忘记的。对于“老大哥”的蜕变,苏联放弃了理想走向民族主义的一意孤行,以及最终结局的凄惨自然是唏嘘不已。但是更对冷战结束后利益分配的不公、世界格局的动荡感触颇深,“911”事件发生当晚整个宿舍楼的沸腾,那种被人慢慢绞死都快断气一瞬间绳子居然突然断了的感觉,一辈子都忘不掉。

反噬终于来了。



美国现在对乌克兰局势都还没反应过来,老毛子跳起来就咬人确实看起来挺突然的,但是作为历史深厚的中国人对此不应该太惊讶:题中应有之义

2022年之后的世界局势就是“冷战后”格局的结束,美国携冷战胜利之威在全世界为所欲为的历史结束了,各方必然会各显神通。

俄罗斯要活命;

中国要自己该有的地位;

欧洲不甘心当傀儡;

联合国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该解决了。

前一段时间,世界主要核大国联合宣言不是说着玩的,这不,过场唱完了,正戏很快就上演,底线是不发生核大战,至于底线之上那就不好说了。

user avatar

美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一不断交、二不出兵,甚至连一点实际援助都不给正被俄罗斯侵略的盟友。完全破裂意味双方关系恶化到底限,不会再恶化了。

美国这个“完全破裂”的话,更像是看客觉得毛子不够投入,在一边加油打气“赶快占了乌克兰、再陈兵波兰立陶宛,这样本老爷才能把欧洲的科技公司与人才划拉走呀”

user avatar

以前觉得川建国老自称懂王,啥也不懂。现在发现,至少他懂普京啊。一直都骚操作不断,但是正儿八经逼人上绝路的事儿真没干过。

user avatar

一超现象在国际政治上本来就属于极少见的情况,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把一超现象视为永久,主要是这群人生在一超时代。

拜登刚刚才发布的“印太新战略”现在回头看看多么的可笑。就不说别的,印度在这次事件中和中国态度几乎一模一样,而美国的这个框架印度占据绝对举足轻重的分量。

美国制定战略的那批人生活在幻想之中。

如果北约连俄罗斯都动不了,跑到东南亚和中国对抗?是什么让他们产生了这种幻觉?

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依托,缺乏硬实力的威慑,软实力一文不值,再多的“论坛”“抱抱”“会议”“活动”“女权”“LGBT”都改变不了。

辩经辩久了,是不是觉得辩经是第一生产力?

美军迄今为止在海权确实有优势,很不好意思的是:亚洲部分,是陆权说了算,航母开不到喜马拉雅山。

俄乌开战,乌克兰是主权国家,迄今为止没有严厉制裁俄罗斯的能源,甚至都不敢把俄罗斯踢出SWIFT,那么对于比俄罗斯块头大十倍的国家呢?如果这都不算纸老虎,那么什么叫纸老虎?

中国是脾气最好的大国,和中国处不好关系,和任何强国都处不好关系。

user avatar

拜登在讲话中批评俄罗斯“赤裸裸地入侵乌克兰”将为其带来沉重的经济和战略代价,还称要让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国际舞台上的贱民(pariah)”。拜登称,“普京是一个侵略者,他选择了这场战争。现在他和他的国家将承担后果”。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经过数周的外交斡旋之后,俄罗斯此次“入侵”改变了拜登的口风。此外,拜登在当天的讲话中,还宣布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严厉制裁,包括冻结俄罗斯在美国的所有资产,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做生意的能力等。

拜登表示,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和限制。拜登称,估计美国和盟国对俄的制裁将切断俄罗斯一半以上的高科技进口产品和技术。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24日证实,作为对俄罗斯驱逐美驻俄使馆二号外交官的回应,美国驱逐了俄罗斯驻美使馆的二号外交官(公使衔参赞,职位仅次于大使),该官员表示,该外交官被要求在几周内离开美国。

同一天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对外透露称,在拜登的指示下,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已下令向欧洲增派约7000名军人,这将包括一个装甲旅级战斗队,他们将被部署到德国,以保证北约盟国的安全,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预计相关部队将在未来几天内出发。

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士兵 资料图丨新华社

拜登:冻结俄罗斯在美所有资产 对俄实施更严厉制裁

拜登24日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同盟友一道,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做生意的能力。

拜登还称,美国将削弱俄罗斯在21世纪高科技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美国将对俄罗斯金融业发起制裁,受到制裁的俄罗斯大型银行共持有约1万亿美元的资产,美国还将立即冻结俄罗斯第二大银行VTB的资产。金融制裁还包括切断俄罗斯最大的金融机构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及其25家子公司与美国金融体系的联系。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是俄罗斯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资产约占俄罗斯整个银行业资产的三分之一。美国还计划对俄罗斯最大的国有企业实施新的限制,阻止它们从美国和欧洲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

拜登表示,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和限制。拜登称,估计美国和盟国对俄的制裁将切断俄罗斯一半以上的高科技进口产品和技术。

拜登还表示,美国和盟国出台的制裁“将需要时间”来产生影响。“普京在测试西方的决心,想看我们是否保持一致,我们会证明这一点的”。当前的乌克兰局势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冲突”。

拜登表示,美国能源公司不应该利用目前的时机提高燃料价格。他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美国将从战略石油储备库(SPR)中释放更多石油。

拜登称,目前没有计划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沟通。

此外,关于是否就禁止俄罗斯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一事,拜登表示,“我们实施的制裁超过了(使用)SWIFT。”

user avatar

你跟你老公没动手,就吵架。

你说离婚,他说离就离。

然后也没冷战,还时不时的吵两句。

要说,你们两个当天晚上睡在一起搞锻炼,我也信。

user avatar

天下大乱开始,俄罗斯到底有多厉害,这点美国之前的所有官员,总统都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叶利钦时期,俄罗斯虚弱成那个样子,美国人都没有如今天一样咄咄逼人。

为什么这个有80岁高龄的美国总统不知道?

理论上不可能,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他还就是向美俄决裂上面去了。

这就是就是一个赌徒在梭哈,

而这个赌徒就是美国总统。

既然大战不可避免,中国自然也不会独善其身,毕竟中国还有统一大业要完成。

所以诸君还是打起精神,为中国崛起而努力吧!

既然美国在欧洲抽不开身,他们在亚洲自然也没有时间顾忌他们的盟友与小弟,在这样的情况下,善良而弱小的的亚洲各国,必然要聚集在一个可靠大国的庇护之下,寻求安全。

那么怎么多国家都来了,大家当然是要排坐次,比高低远近的。这其实又回到了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中,而对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至少,日本,韩国,越南,阿富汗,缅甸这些国家是没有非议的。

他们要有志一同,其他亚洲国家,基本上也就默认了。还能怎么样,最坏也就是这个结果了,还能比在西方主导下更坏吗?

大概率以美英主导世界格局已经过去了。

user avatar

知乎上的观点一个都不能信

“只要中国不撤侨,就打不起来”

user avatar

美军跨过白令海峡前看都不看

user avatar

从昨天想写点什么起,已经24小时了。足足24小时,我没有等来北约天兵。

等来了只有一句“美俄关系完全破裂”,稍微不留神都能翻译成“我要心碎了”。乌克兰都要没了,你来句这个。怎么着,俄罗斯的龙脉给别你裤裆里了?

全球整六百多个军事基地杵着,把自己不容侵犯的底线推到别人家门口,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tower rush了。结果战争危机一来,24号美国说的最狠最斩钉截铁的话是“任何情况不会出兵乌克兰”。

这话听起来就像“我老婆今天就算是打死我,我也绝不说她一句不是”一样,硬气得很,但不对劲儿。

是,我不否认美国拉满弦后的制裁会有效果,即使是在已经被制裁多年之后依然可以1小时22分打到基辅的俄罗斯。我不怀疑穷逼俄罗斯变得更穷逼。

但问题是,新纳粹敢杀害无辜群众,西方都渲染出三战危机的情况下人家西乌敢先开炮,背后依仗的幻觉,不是你美国要经济制裁俄罗斯的承诺,而是你实实在在的“王师”。总不能自己尸骨都凉了,然后魂体在天上看着俄罗斯受穷,在屏幕里看着互联网的美国支持者宣称自己又赢了。

制裁能让俄国的履带停下来吗?能让伞兵自己挂树上吗?能让自己的海军浮上来吗?能让自己的空军碎片拼回去吗?能让96个富豪回国呆着,而不是现在才开始禁止18-60岁公民出国吗?

我现在极度怀疑。

他们都不傻,他们要的就是这个。

不要说这是只有乌克兰受伤的世界。错,只有欧盟受伤。


乌克兰说不定想变成一个“云国家”。

实体层面期待有残兵和俄罗斯人打巷战,有国际上援助给他们输血,并且靠经济制裁给俄罗斯放血。另一方面,以泽连斯基为“脸部界面”持续的对外发话,想流亡流亡,想地下地下,反正政府班子早就被西方渗透得不成样子。连拜登的儿子都去那边发财。谁还不是个“国际公民”呢?所以他们即使被打跑了也能靠着西方给的资源维持着一种体外政府的幻象。

能持续多久就持续多久。当领导不行,当演员还是专业对口的。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泽连斯基你这内核够大的。


其实现在就很有这个趋势。军事目标被接连摧毁,然后不妨碍乌克兰政府线上募捐,还一遍播报着伤亡,以表示自己的政府职能还没瘫痪。

只可惜天兵天将一个都没有去,但是灯光秀可是给你三种颜色的了。线上可有为你们祈福,上次公寓倒塌时所剩下的福愿之力还没用完,剩点给你。打俄罗斯的狠话虽然没帮你说,绝对不出兵的狠话可是说了的。目前为止硬核的帮助,真是一点也没看到。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除帮助之外的一切支持。

这样的日子能撑多久,实在不好说。


虽然我也没想到普京那么敢打,北约那么敢退。

但美国的战略目标还是很明确的,他们需要一个在政治上跟倒向自己的欧洲,也需要经济上更破败的欧洲。你说,好事怎么都能让你占了呢?其实吧,乌克兰这事如果掌握好火候,理论上这个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你说冷战之后,北约失去意义了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都来问问能不能加入北约呢。北约当然要东扩,因为它在冷战后的意义,就是让欧洲以美国盟友的身份被其削弱。所以俄罗斯长期以来就像一块抹布,需要的时候就这擦一下,那抹一下。(东扩一下)

欧洲也不是不知道。只不过知道又能如何,你自己有可以抗衡俄国的兵么?对,你马克龙是喷北约脑死亡。北约的替代物是什么?还存在脑部的那些听从统一号令的欧洲军?能怎么办?现代战争什么样子大家也看到了。我就想问欧洲各国那不俗的纸面军力,能在突然开战后1小时22分钟内商量出该听谁的不?

所以我们看见了人间奇景:

西方社会都在渲染三战,俄罗斯大军压境。

仿佛大家都在等黄历一样,乌克兰率先开火打平民。

怎么着?美国给的都是临期弹药,不打就过期了?还能不能行了。


这里面有多少离谱判断,我已经数不清了。乌克兰、欧盟、美国,他们为谁而战,为谁而逃?一两句话难说清楚,但一定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声称的那样。

也许是为了和平吧,就当是为了和平吧。

乌克兰先攻,是担心让这场战争错过黄历,就着良辰吉日以避免最大死伤。

欧盟任由美国在欧亚大陆上拱火,而不敢造次,是以大局为重。

美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战略定力,以避免自己预言的三战,给北约带了个好头,让我们谢谢北约。

对了,大局为重,大局为重…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没什么变化。

二战以后,战胜国的首领们,反省了国联崩溃导致二战的深刻教训,组建了联合国。

联合国组织的最根本制度目的:

1、把所有国家拉到谈判桌上。

2、绝不通过突破主要国家底线的任何议案。

从制度上保证大国不掀桌子。保住全球持久和平。

但是苏联解体后,美国胆子越来越大,怂恿北约军事联盟东扩,无视甚至乐见欧洲内斗,极大突破俄罗斯的底线。俄罗斯绝对不能加入北约,俄罗斯周边国家都可以加入北约。

俄罗斯不能在联合国否决北约东扩。最终掀了桌子。

但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美国用北约制造问题,却不敢用北约解决问题,反倒跑到联合国提出议案谴责俄罗斯。对此,俄罗斯的态度是:就这????

这件事证明:

对五常来说,北约没有足以军事震慑的威势。涉及五常的大事,最终还是要靠五常在联合国框架下商che量pi。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