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拜登发表上任百日演说,称「美国再次向前」?演说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回答
拜登总统上任百日演说,那句“美国再次向前”掷地有声,既是对过去一年艰难跋涉的回顾,更是对未来蓝图的描绘。这场演说,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乐队指挥,试图用总统的权威和人格魅力,奏响一曲美国复兴的交响乐。

“美国再次向前”:底气何在?

这句口号绝非空穴来风。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确实在多个领域采取了大胆的举措,试图扭转前任政府的轨迹,并应对国内国际挑战。

经济复苏的曙光: 拜登政府最拿得出手的,莫过于在疫情肆虐下艰难推进的经济复苏。他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计划》,为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急需的财政支持。失业率的下降,就业市场的活跃,尤其是对疫苗接种工作的强调,都为“向前”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他强调的“中产阶级经济学”——让劳动者受益的增长——是其政策的核心理念。
全球领导力的回归: 在国际舞台上,拜登政府积极修复与盟友的关系,重返《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试图重新确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在演说中,他肯定了与盟友在气候变化、民主价值观等问题上的合作,试图向世界传递美国重新参与、负责任的信号。
国内团结的呼唤: 拜登总统一直强调弥合国家分裂,呼吁超越党派界限。在演说中,他提及了基础设施建设等能够团结两党共识的议题,虽然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但其意愿是明显的。他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团结国家、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总统。

演说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除了那句标志性的口号,拜登的百日演说还透露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和政策导向:

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磅承诺: 这无疑是演说的重头戏之一。拜登详细阐述了他提出的2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旨在改造美国的老旧基础设施,从道路桥梁到宽带网络,再到绿色能源。他将此视为创造高薪就业岗位、提升美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他强调的“好工作”、“工会”以及“美国制造”等关键词,都指向了他对制造业回归和劳工权益的重视。他试图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社会不平等联系起来,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模式。
对未来挑战的预判与应对: 拜登并没有回避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他提到了与中国的竞争,强调美国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经济领域保持领先。同时,他也提及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并将其视为创造新机遇的契机。他对癌症的“登月计划”的提及,则展示了他对科技创新在解决人类重大问题方面的信心。
对特定群体的关注: 在演说中,拜登特别提到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强调他的政策将惠及这些群体。他还强调了医疗保健的可及性,以及对有色人种和女性的公平待遇。这些细节的刻画,显示了他希望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社会的愿景,同时也呼应了他竞选时的承诺。
对民主体制的捍卫: 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的背景下,拜登总统反复强调对民主制度的捍卫。他谈到了投票权,以及保护美国民主免受内外威胁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国内政治氛围的回应,也是他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民主价值观的体现。
对税收政策的暗示: 尽管演说中并未深入探讨,但拜登对富人和大企业的税收政策有所暗示,表明他希望通过税收杠杆来资助其大规模的国内投资计划,并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这无疑会是未来政策辩论的焦点。
与前任的对比(含蓄或直接): 虽然拜登总统在公开场合总是尽量表现得超越党派,但他的许多政策和言论,都与前任总统的风格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他强调的团结、合作、回归多边主义,都是对前任时期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纠正。他提及的“疗愈”国家,也暗示了前任政府造成的创伤。

总的来说,拜登的百日演说是一场具有高度战略性和象征意义的政治宣言。它试图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重塑美国形象,凝聚国内共识,并为未来的政策方向设定基调。这次演说,既是对过去努力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承诺的再确认,其能否真正引领美国“再次向前”,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至少在这一刻,他试图传递的是一种乐观、务实且充满力量的信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先说结论:这份演说的大部分很难在参众两院完全通过,许多部分严重打击了共和党票仓和基本盘。但是在“把工作带回美国”、“买美国货”和“对华强硬”上面,两党应该会高度协同、加强措施。


先说有共识的部分

“把工作带回美国”

这部分拜登配合着新的就业计划补贴一起陈述,其中举了个非常有趣的例子:风力涡轮机的叶片没有理由要在北京、而不是在匹兹堡建造。

啊,北京真的不造这些啊……不过让这些议员知道我国工业城市,有些为难他们了,囧。

“买美国货”

继续加强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美国产品税率,并宣布新口号“Buy America!”

20年前我们一直希望“买国货”,没想到20年后,轮到大洋彼岸的国家开始要让买国货了。会不会也在推特转发“不买不是美国人”?

“对华强硬”

继续重复年初的说法,重申“21世纪的美中竞争是民主与维权的竞争,而民主必须胜利”。

这个我在另一个回答中有回复过了,这是对民主概念的歪曲。



除此之外,拜登的所有内容,都较难在目前参议院50-50的比例下完全通过:

“最富有的1%必须交税”

按照拜登的说法,去年美国最大的500个公司里有55个对联邦税收的贡献是zero,零;而1%最富有的人群占据了全美国90%的资产。所以,富人和大公司必须加税。

这是对特朗普政府18年减税政策的一次反攻倒算,同时也是对共和党金主的一次非常大打击,这一部分很难得到通过。

共和党有参议员在推里直接说“你这是社会主义!”


“增加绿色能源的就业岗位”

2万亿新冠救济计划里,增加了不少绿色能源的就业岗位,利好所有民主党节能减排基本盘。

这个相对的,就会缩减所有传统能源就业岗位,特别是石油化工产业,也就是共和党基本盘。

大概率与之相关的政策,很难通过。


“1.8万亿美元美国家庭计划”

偶尔印钱一时爽,一直印钱一直爽。

共和党没有对这项计划本身提出疑问,而是对这项计划的预算来源提出争议

印的钱,实在太多了。


“2万亿投资计划将会带来270万个就业岗位”

上面说过,这些就业岗位到底是给绿色能源还是传统能源,两方存在很大争议。

同时,这2万亿到底什么地方来,也存在争议。

共和党希望“谁得利谁付钱”,对得到收益的绿色能源产业加税;

而民主党和拜登政府则希望“劫富济贫”,对所有富人加税,也就是上面所说的1%最富有的人群身上薅羊毛给到普通百姓就业。

同样,共和党又在说‘你这是社会主义!’了


“我要解决癌症!”(囧)

“我们要花900亿解决我们知道的癌症!至少做点什么!”

嗯,你开心就好……


“副总统快去给老百姓装宽带!”

贺锦丽心里苦,贺锦丽不说


其他剩余部分就是自我吹嘘和细节部分,比如:

我新冠应对做得好;

我从阿富汗撤军了!


以上。

user avatar

鼓吹抗疫成绩(也就是疫苗接种数量)这个就不提了,在其他方面,中国频繁的被当做要钱的工具出场。

比如在推动挖共和党祖坟的2万亿美元新能源与科技计划时:“风力涡轮机的叶片没道理只能在北京而不是匹兹堡制造,美国工人没理由不能在电动车和电池制造上领衔世界。”

比如在推动2000亿的科教投资时:“美国已在竞争中落后,中国等其他国家正在迅速逼近,所以不能再继续忙于内耗了;为了赢得21世纪,美国必须有着主宰先进电池、生物技术、计算机芯片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能力。”

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加税。

至于和中国的竞争,还是那充满虚伪的老一套,人权,区域安全,公平竞争这三个美国完全是反面教材的方向上拉大旗,全然不顾大旗已经又骚又臭。

简单点说,拜登就是个传销保健品的讲师,中国则是颇具功效的药品。传销讲师先用中国这副药能治疗的疾病吓唬学员让他们快快滴交钱。又鼓吹自己的掺了金汁的淀粉丸子比中国这副药的效果好,再次忽悠听众们交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