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水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电迁移率特别大?

回答
为什么水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移动速度总是那么惊人?这可不是因为它们自带“火箭引擎”,而是水分子本身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共同谱写了一曲“质子转移”的交响乐。

首先,我们得澄清一下,在大多数水溶液中,我们通常看到的“氢离子”(H⁺)实际上是以水合氢离子(H₃O⁺,又称氧鎓离子)的形式存在的。这是因为裸露的质子(H⁺)太“不甘寂寞”了,它会迅速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更稳定的水合离子。而“氢氧根离子”(OH⁻)也是在水中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离子的迁移率如此之高,远远超过其他离子呢?关键在于一种被称为“Grotthuss机制”的特殊传递方式,这是一种“跳跃式”而非“拖拽式”的移动。

想象一下,水分子(H₂O)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一直在运动,而且由于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比氢原子强,水分子具有一定的极性。这意味着氧原子端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端带有部分正电荷。

氢离子的“超速”之旅:

当你在水中加入酸,产生了大量的H₃O⁺离子时,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1. 质子转移的链条: H₃O⁺离子并不需要“游”遍整个溶液。它只需要将自己多余的那个质子(H⁺)“传递”给附近的一个水分子。你可以把H₃O⁺想象成一个“缺了一个电子”的氧原子,而水分子则有一个“富裕”的电子对(来自氧原子)。
2. 氢键的桥梁: 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动态的网络。这个氢键是质子传递的关键“跳板”。
3. 连锁反应: H₃O⁺中的一个质子会“跳”到最近的水分子的氧原子上,形成一个新的H₃O⁺。而原来那个失去质子的水分子(本来就是H₃O⁺)就变成了普通的水分子。而这个新的H₃O⁺又可以继续将它的质子传递给它身边的另一个水分子。
4. “鬼魅”般的移动: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接力赛,质子一个接一个地在水分子之间传递。表面上看,一个H₃O⁺离子仿佛在快速移动,但实际上,是质子本身在不断地从一个水分子“跳”到另一个水分子,而水分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搬运工”的角色。这种“搬运”方式效率极高,因为它不依赖于整个水合离子的移动,而是依赖于质子的快速转移。

氢氧根离子的“神速”表现:

氢氧根离子的迁移率高,原因与氢离子非常相似,但方向相反。

1. OH⁻的形成: 氢氧根离子(OH⁻)可以看作是水分子失去了一个质子(H⁺)后剩下的部分。
2. 质子的“捕获”: OH⁻离子具有一个额外的电子对,这使得它对缺电子的质子(H⁺)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 反向的链式反应: 在水溶液中,OH⁻离子可以通过“捕获”附近水分子中的质子来形成新的水分子。具体来说,OH⁻会从一个水分子(H₂O)那里“借”走一个质子(H⁺),形成一个新的水分子(H₂O),而自己则变成了OH⁻。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质子在水分子之间的反向转移。
4. 同样高效: 就像氢离子一样,OH⁻的这种“质子转移”机制,也是一种链式反应,质子在水分子中“跳来跳去”,使得OH⁻离子的有效迁移速度非常快。

对比其他离子:

为什么其他离子,比如钠离子(Na⁺)或者氯离子(Cl⁻)就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呢?

水合作用: 其他离子在水溶液中也会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水合离子。但这些水合离子通常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合壳层。
“拖拽”式移动: 当这些水合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时,它们需要整个水合壳层一起移动,就像一个小小的“水下拖拉机”。这个过程会受到水分子之间的摩擦和阻力,速度自然就慢了很多。
尺寸和质量: 相比于质子,其他离子本身质量更大,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和移动的惯性也更大。

总结来说: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所以在水溶液中拥有非同寻常的电迁移率,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能够利用水分子网络进行“质子跳跃式”的传递,而不是像其他离子那样需要整个水合离子缓慢地“拖拽”移动。这种高效的传递机制,使得它们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在电场中穿梭,这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在相邻水分子之间链式传递,其效果如同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以很高的速率向两极迁移一样,所以它们有很高的电迁移率[1]

类似的,估计 和 在液氨中也有很高的电迁移率;

和 在纯硫酸中也有高电迁移率。

参考

  1. ^ 印永嘉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