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狮子路易要把大量王室领土分封给几个幼子呢?

回答
在理解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常被称为“圣路易”)为何将大量王室领土分封给他的幼子们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以及法兰西王国的具体情况。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分家产”,而是牵涉到权力巩固、国家稳定、家族利益乃至当时盛行的封建制度的复杂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量王室领土”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法国国王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其直接控制的“王室领地”(domaine royal)相对有限。大部分的土地实际上掌握在各大诸侯手中,他们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自行征税、铸币、招募军队。路易九世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在努力加强王室的中央集权,但他依然需要依靠分封领地来拉拢和控制贵族,尤其是他自己的直系亲属。

那么,为什么选择分封给“幼子”呢?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原因:

1. 维护长子继承制的稳定,防止王国分裂: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在中世纪,尤其是在法国,长子继承制(primogeniture)尚未完全固化并成为绝对的法律。虽然已经有这样的倾向,但理论上,国王的继承权可能会被多个儿子瓜分。路易九世是一位虔诚且极度重视王国统一和稳定的君主。他深知,如果把所有领土平均分给几个儿子,王国很可能因此分裂成几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削弱王权的整体力量,甚至引发内战。

因此,他选择将王位最优先地、最完整地传给长子。而对于其他的幼子,并非是让他们“继承”王位,而是通过分封一部分王室领地,让他们成为拥有一定权力和资源的诸侯,但同时仍然要效忠于国王(也就是他们的长兄)。这是一种“恩赐”式的分封,目的是让他们在王国框架内获得地位和保障,而不是成为独立的统治者。

2. 培养和安抚 royal kin (王室成员) ,防止潜在的威胁:

国王的亲属,尤其是他的儿子们,既是王权的天然继承人,也可能成为权力争夺的潜在对手。通过分封领地,路易九世可以:

给予他们体面的生活和政治影响力: 让他成为一个有份量的诸侯,而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王室成员,能满足他们的野心和地位需求。
让他们在地方建立权威,但受控于国王: 这些被分封的王子们,虽然拥有自己的封地,但他们是国王的直系后裔,其封地来源和地位都与国王紧密相连。国王可以任命亲信担任他们的重要官职,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施加影响。
让他们成为对抗其他强大诸侯的工具: 在复杂的封建政治中,国王经常需要平衡不同诸侯的力量。让自己的儿子们在某些地区建立势力,有时也能帮助国王制衡那些对他构成挑战的强大公爵或伯爵。

3.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军事行动:

中世纪的国王需要大量的助手来管理国家,尤其是在司法、军事和行政方面。被分封的王子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有责任和义务为国王效力,比如:

率领军队参战: 在国王需要时,他们可以调集自己的封地内的兵力,为王室服务。
参与司法审判: 在自己的领地内,他们可以充当国王的代表,处理地方的司法事务。
维持地方秩序: 确保封地内的安全和稳定,也是对国王的贡献。

4. 彰显国王的慷慨与仁慈,巩固统治合法性:

路易九世以其虔诚和正义的形象闻名。通过对儿子们的慷慨分封,他不仅能展现作为父亲的慈爱,也能在整个贵族阶层中树立一个“公正”、“仁厚”的君主形象。这有助于提升他的声望和统治的合法性,让其他人更愿意追随他。

具体到路易九世的情况:

路易九世有11个孩子,其中有5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确实将一些重要的封地分封给了他的几个儿子,例如:

长子菲利普(后来的菲利普三世): 继承了法国王位,自然也继承了大部分王室领地。
次子路易: 在1260年被封为波旁公爵,但他英年早逝。
三子菲利普: 被封为法兰西亲王,通常被认为是未来继承人的“陪衬”,也可能在某些重要事务上协助国王。
四子罗伯特: 被封为克莱蒙伯爵,他的后裔后来成为波旁王朝的祖先之一。
五子查理: 被封为安茹伯爵,后来通过联姻和军事行动,成为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开创了另一个重要的王室分支。

需要强调的是:

分封并非“全权”: 这些分封的领地,虽然赋予了王子们一定的统治权,但他们仍然是国王的臣属。国王保留了对其封地的最高管辖权,可以在必要时干预,甚至收回封地。
分封的土地并非“全部”王室领土: 王室领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路易九世时期,他也在努力收回一些被侵占的王室土地,并扩大王室的直接控制范围。分封出去的是其中一部分,或者是一些新的、由国王新获得的土地。
家族内部的权力平衡: 这种分封也是一种家族内部的权力再分配,目的是在王室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期达到整体的稳定。

总而言之,路易九世将大量王室领土分封给幼子们,并非是对王权的削弱,而是在当时封建体制下,为了维护长子继承的统一性、安抚潜在的权力竞争者、培养王室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以及巩固自身统治合法性的一种深思熟虑的策略。这是一种在维护中央集权大方向下,对家族内部权力进行精细化分配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Hansen 邀请

这是个好问题。

首先我得指出一点:很难说存在一个贯穿历代法王的意识,例如扩大王室领地之类的做法,并不是贯穿始终的。或者说不同的国王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价值取向,所以题主所说的“历代法王扩大王室领地的初衷”并不能说是一个准确的描述,只能说从结果上,他们基本上一直在扩大自己的领地。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给长子之外的子女分封土地是否是一种特别的做法呢?显然并不是。尤其是对于国王这样的大领主,给自己的儿子们找条出路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无论是给他们分封土地还是为他们安排有利可图的婚姻,抑或是把他们送进教会成为高级神职人员,都是可行的道路。

而从另一个角度,把财产分给所有的儿子也是法兰克人的一种传统。

例如英格兰的亨利二世,他有四个成年的儿子。在他的继承计划中,打算把祖产安茹诺曼底和英格兰交给自己的长子小亨利;把妻子的领地交给在阿基坦长大的次子理查;布列塔尼则通过联姻给予三子杰弗里;而最小的儿子约翰一时还没有领地可供继承,因而被人们称为the lackland。

类似的还有指挥法兰克骑兵跟随威廉征服英格兰的布洛涅伯爵尤斯塔什。他作为威廉的盟友在英格兰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因此他计划让长子继承祖产布洛涅,把次子戈弗雷送去英格兰继承新获得的土地,而幼子鲍德温送去修道院出家。结果由于和征服者威廉爆发了冲突,尤斯塔什在英格兰的地产被威廉没收,才没有能够贯彻他的继承计划。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将领地分封给自己的孩子并不是罕见的行为,而且我们回溯卡佩家族的历史,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虔诚者罗贝尔攻取勃艮第公国之后,将其分封给了自己的幼子长者罗贝尔;菲利普奥古斯都也把布汶会战后获得的布洛涅伯国封给了自己和第三任妻子生下的儿子菲利普于佩尔。

路易八世在遗嘱中计划分封给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们的土地确实数量巨大(阿图瓦、安茹+曼恩、普瓦图),尤其是相比于之前的法王们分封给儿子们的土地。这是因为腓力二世和路易八世在长期的平定不服从自己的诸侯的战争中没收了大量的封地,因而路易八世可以更慷慨的赠予土地而不会动摇主支的地位。

——————————————————————————————————————

接下来是一点私货。

我个人推测国王们除了重视王室领地的扩大,也重视王室的开枝散叶。而1225年立遗嘱的时候路易八世最大的儿子路易也才11岁,其他的儿子年龄更小,安茹的查理此时大概才刚刚怀上(他是遗腹子),他立下这样的分封土地的遗嘱,或许是为了确保所有的儿子们的地位,如同他在立遗嘱时找来了四位重臣(布汶会战法军右翼的指挥官桑斯主教,也是医院骑士团的成员盖兰便在此列)监督遗嘱的执行的目的一样。1225年有人假冒国王的舅舅,前弗兰德斯伯爵与拉丁帝国皇帝鲍德温(就是头盖骨被保加利亚tsar做了酒杯的那位)在弗兰德斯煽动叛乱应该也促使了路易八世的决心,或许他觉得只有让封建领地有人主持,才能避免这样的叛乱,这也是他决定释放(在他死后才得以执行)在布汶会战中被俘的弗兰德斯伯爵菲迪南的原因。

事实上由于路易八世的早逝,确实带来了几年主少国疑的危险期,如果不是卡斯提尔的布兰卡手腕高超,又有民众对国王的拥护(1227年的加冕之路的归途上正是凭借民众的拥护国王和太后才得以破坏贵族们的阴谋),路易九世又很早熟(不满16岁就带兵出征平定了布列塔尼的叛乱),法国王权或许又要受到打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路易八世这时遗嘱中分封安排的合理之处。

另一个角度,中世纪的人们十分重视封君封臣关系,路易八世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其他儿子的隐藏前提是要求他们向他们的哥哥路易宣誓效忠,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是最重要的契约关系,日后路易九世和英王亨利三世的巴黎和约,也是以给予英王一笔钱和一些普瓦图地区的地产为代价,换取了加斯科涅和英王的效忠(加斯科涅在此前一直未被纳入法兰西王国的封建体系之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理解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常被称为“圣路易”)为何将大量王室领土分封给他的幼子们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以及法兰西王国的具体情况。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分家产”,而是牵涉到权力巩固、国家稳定、家族利益乃至当时盛行的封建制度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大量王室领土”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法.............
  • 回答
    关于狮子尾巴末端那撮特别的毛,其实,这并非狮子独有的特征,只是在大型猫科动物中,它最为显眼和众所周知。其他一些猫科动物,比如猎豹和美洲狮,它们的尾巴末端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毛发的聚集,只是相对不那么浓密和突出罢了。那这撮毛究竟是什么来的,以及为什么它在狮子身上显得如此特别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可能的解释.............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狮子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如果还能顺便啃两口草,那不就无敌了吗?想象一下,面对食物短缺时,还能有“备用粮”,岂不是生存无忧了?但现实却是,狮子并没有进化出吃草的能力,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生物进化中非常深刻的逻辑和权衡。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释:.............
  • 回答
    狮子为何不攻击坐在敞篷车中的摄影师?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值得深究的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些自然界行为与人类观察的微妙互动。别以为这是什么固定不变的定律,实际上,狮子是否攻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情况,但确实存在一些因素让摄影师在敞篷车里相对安全。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狮子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它们的生存策略,.............
  • 回答
    你的感受非常普遍,很多人觉得老虎比狮子“可爱”得多。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原因,包括:一、外貌特征的感知: 条纹的魅力: 老虎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们身上那富有规律、色彩对比鲜明的橙黑条纹。 视觉吸引力: 条纹在视觉上非常醒目且具有艺术感,它们打破了纯色毛发的单调感,创造出一种动态.............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引人深思的问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狮子”这个词,也知道它是威风凛凛的动物,但为什么在中国本土的自然环境中,却几乎找不到野生狮子的踪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穿越回历史的长河,好好捋一捋“狮”字的来龙去脉以及狮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短暂“旅居史”。“狮”字.............
  • 回答
    说到狮子猫,很多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市面上哪来这么多猫咪品种?其实,这里的“狮子猫”并非一个科学分类上的猫咪品种,它更多的是一种俗称,或者说是大家对某些拥有着特别外貌特征(比如蓬松的长毛,酷似狮子鬃毛般的毛发)的猫咪的一种泛称。那么,为什么有些被大家叫做“狮子猫”的猫咪,价格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觉得咬合力大就一定更厉害,但鬣狗和狮子的对决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定论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说说你提到的“咬合力”。确实,根据科学家的测量,斑鬣狗的咬合力在单位面积上比狮子要强。这主要归功于鬣狗独特的骨骼结构和发达的肌肉。它们的头骨更宽,下颚骨也更.............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进化最核心的驱动力和方向。简单来说,袋鼠有袋子是为了适应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而老虎和狮子没有“机关枪”是因为进化并不会朝着我们人类的科技思维去发展,它讲究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化生存和繁殖的优势。咱们先聊聊袋鼠的袋子。袋鼠属于哺乳动物,而且是非常特别的一类——有袋类动.............
  • 回答
    关于这个人如何用一卷卫生纸吓退狮子,这听起来像个传说,而且说实话,在现实世界中,用一卷卫生纸正面挑战一头狮子,基本上是自寻死路。狮子是顶级掠食者,力量、速度和攻击性都远超人类,而且它们对微小的、无威胁的东西几乎不会有任何反应,更别说害怕了。所以,如果真的发生了类似“用卫生纸吓退狮子”的事件,那背后一.............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其实,很多人觉得透明胶带最里面一圈印有狮子图案,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小小的“误解”或者说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认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并非所有透明胶带最里面一圈都印有狮子图案。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市面上各种品牌的透明胶带,你会发现图案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可能没有任何图案,有的印着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种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的、非常微妙的感受。为什么狼,尤其是野狼,有时候会比老虎、狮子这些体型庞大得多的猫科动物,更能带来那种让人心底发凉的压迫感?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品一下:首先,是那种“我们”对“它们”的认知差异。老虎和狮子,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遥远的、如同神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仔细想来,会发现飞行生物确实鲜少出现我们认知中陆地顶级掠食者那种绝对力量型的代表。这背后原因很多,而且相互关联,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首先,得从飞行生物自身的生存需求和优势说起。飞行本身就是一项极其耗能的活动。想想鸟类,它们需要轻盈的骨骼、发达的胸肌、高效的呼吸系统,还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动物认知、艺术表现以及神话传说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中国古代将长颈鹿称为“麒麟”是源于对来自遥远西方(特别是非洲)的奇异动物的描述和想象,而石刻雕塑的“麒麟”则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艺术创造,融合了多种瑞兽的特征,并非对具体动物的写实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作为哺乳动物的一些基本差异,以及我们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不同道路。你想啊,猫、狗、狮子和老虎,这些动物,它们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对水的熟悉感,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想想看,它们祖先的生活环境。很多食肉动物,比如狼(狗的祖先)、猎豹(和狮子老虎有点亲缘关系,但不是直接的),它们.............
  • 回答
    老实说,古代打仗不让老虎狮子这些猛兽上阵,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多了去了。这不是什么“AI觉得”或者“AI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逻辑和经验摆在那儿。要说为什么,咱们得一桩桩、一件件地掰开了说。首先,你想想,这虎啊狮子啊,它们是野兽,不是咱们家养的牛马。你说要养它们?得费多大劲儿才能把它们喂饱?狮子一天能吃.............
  • 回答
    有些人面对老虎、狮子这类看起来就具有极大杀伤力的动物时,反而能保持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敬畏;可一旦看到一条小小的蚯蚓爬过,或者一条无毒的蛇、一只毫不起眼的蜈蚣,他们的反应却是惊恐万状,甚至尖叫逃窜。这实在令人费解,毕竟从“威胁程度”上来说,老虎狮子才是真正的“丛林霸主”,它们一口就能毙命。那么,为何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狼图腾这本书里,主角陈阵确实尝试驯服过狼,但终究没能成功。而我们知道,历史上人类确实驯服了狗,狗的祖先就是狼。这中间的门道,其实挺复杂的。首先得明白,“驯服”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是不一样的。 书里的“驯服”: 在《狼图腾》里,陈阵追求的“驯服”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征服和融合。.............
  • 回答
    民生频道“大参考”节目,尤其是记者如“狮子”和“小莉”等,其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犀利、直击痛点,背后原因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犀利报道的根基:记者团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首先,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是前提。“狮子”、“小莉”们之所以能做到犀利,是因为他们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