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纳米尺度上的颗粒或分子(particle or molecule),牛顿定律是否适用?

回答
在微观世界,尤其是纳米尺度上,我们熟悉的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性会受到一些限制,甚至需要引入新的物理概念来解释这些粒子的行为。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量子力学的领域。

牛顿定律的基石:宏观世界的描述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牛顿运动定律。它们是经典力学的核心,成功地描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观物体的运动:

1. 惯性定律(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 加速度定律(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为 $vec{F} = mvec{a}$。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第三定律): 每一个作用力,总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些定律在解释行星轨道、汽车运动、弹弓弹射等宏观现象时表现出色,因为它们基于一个核心假设:物体的位置和动量可以被精确地确定,并且它们以一种确定性的方式演化。

纳米世界的挑战:量子效应的出现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纳米尺度,例如单个原子、分子,或者由少数原子组成的纳米颗粒时,情况就变得截然不同了。牛顿定律的许多基础假设开始失效。

粒子的“粒子性”与“波动性”: 在经典力学中,粒子就是粒子,它们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但在量子世界,纳米尺度的“粒子”同时表现出粒子性和波动性。这意味着它们不像台球那样有一个确定的位置,而是以概率波的形式存在。我们无法同时精确知道一个电子的位置和动量。
能量的量子化: 在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不连续的、离散的“量子”形式存在的。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占据特定的能级。牛顿定律描述的连续运动在这里并不适用。
不确定性原理: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核心之一,它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你对位置测量得越精确,你对其动量的了解就越模糊,反之亦然。这与牛顿定律中“明确知道位置和动量”的假设是根本矛盾的。

量子力学的描述:概率与波函数

为了描述纳米尺度的粒子,科学家们不得不引入一套全新的理论——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使用波函数(wave function)来描述粒子的状态,这个波函数包含了粒子所有可能的信息。

波函数和概率: 波函数的平方( $|psi|^2$ )代表了在某个位置找到粒子的概率密度。粒子的运动不再是确定的轨迹,而是概率分布的演化。
薛定谔方程: 描述波函数如何随时间演化的基本方程是薛定谔方程。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量子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因为它决定了系统的状态如何变化。但是,薛定谔方程处理的是概率和波,而不是确定的位置和速度。
量子隧穿效应: 即使粒子没有足够的能量跨越一个能量势垒(想象一个球滚向一座小山,如果球没有足够的速度,它会被挡住),在量子世界中,粒子也有一定的概率“隧穿”过去,出现在势垒的另一侧。这是牛顿定律完全无法解释的现象。
量子叠加和纠缠: 粒子可以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例如,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处于两个不同的能级),并且多个粒子之间可以产生纠缠,形成一种超越经典关联的联系。这些现象在宏观世界中不存在。

类比与解释

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类比来理解为什么牛顿定律在纳米尺度不适用:

想象一下,你正在观察一群非常小的、会自己发光的萤火虫(代表纳米粒子)。

宏观世界(牛顿定律): 如果你观察的是一群篮球,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篮球的位置、速度,以及它们如何被踢来踢去,它们会遵循一个可预测的弹道。
纳米世界(量子力学): 如果你观察的是那些发光的萤火虫,你会发现它们不像篮球那样有确定的位置。它们的光芒似乎是弥散的,你更像是看到了它们“可能在哪里”的区域。而且,你测量它们的速度(如果能做到的话)会让它们的光芒变得更模糊。它们不会像篮球那样沿着一条清晰的轨迹飞行,而是更像一种概率的分布,它们的行为也受到了其他“萤火虫”(周围环境或相互作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方式非常奇特,有时会表现出“心灵感应”般的联系(量子纠缠)。

何时牛顿定律“近似”适用?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牛顿定律的意义。当纳米粒子变得足够大,或者它们所处的环境使得量子效应可以被忽略时,牛顿定律仍然可以作为一种近似。

平均行为: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纳米颗粒,它们的整体运动(例如,在液体中布朗运动的平均位移)可以用经典力学来描述。虽然组成颗粒的原子遵循量子力学,但它们的集体行为在宏观尺度上会“平均化”掉许多量子特性,表现出经典行为。
受限的量子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纳米尺度的物体,如果其能量远高于量子效应引起的能量差,或者其运动速度相对缓慢,牛顿定律的描述也可能相当准确。
宏观化的趋势: 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量子效应会逐渐减弱,经典物理学的行为会重新占据主导。这是因为在宏观尺度上,大量粒子的量子行为会发生抵消或平均化。

总结

总而言之,在纳米尺度上,直接、精确地套用牛顿定律来描述单个颗粒或分子的行为是不准确的。 它们表现出的行为是由量子力学决定的,其核心是概率、波函数以及量子叠加、不确定性原理等现象。牛顿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范畴,它是在宏观尺度下,当量子效应可以忽略不计时,对物体运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近似描述。

换句话说,牛顿定律在描述“一辆汽车如何运动”时是绝对适用的,但在描述“一个电子如何在原子核外运动”时,就需要量子力学的语言了。纳米尺度的世界,介于两者之间,很多时候更倾向于量子世界的奇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的不说,有了相对论以后牛顿第三定律就作废了。实际上一旦涉及电磁作用,即使相对论发明以前也没有人还理会什么牛顿第三定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微观世界,尤其是纳米尺度上,我们熟悉的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性会受到一些限制,甚至需要引入新的物理概念来解释这些粒子的行为。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量子力学的领域。牛顿定律的基石:宏观世界的描述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牛顿运动定律。它们是经典力学的核心,成功地描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观物体的运.............
  • 回答
    纳米压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要真正做到位,不是简单输入一堆参数然后生成曲线那么回事。它需要你在理解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模拟体系,选择合适的力场,严谨地执行模拟,并最终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细致分析,才能触及到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真实力学行为。那么,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咱们一步步来捋清楚。 一、 明确.............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7纳米国产芯片生产以及国内光刻工艺的疑问,我将为您详细解答,并力求用更贴近日常交流的方式来呈现。首先,关于7纳米的芯片,它之所以被认为是“尖端”,是因为其制程工艺的精细程度。简单来说,7纳米这个数字指的是芯片上晶体管的栅极长度,或者说是其关键尺寸。数字越小,意味着晶体管越小,集成度.............
  • 回答
    这绝对是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让人忍不住去思考这种极端情况下的物理极限。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因素:线的材质、强度,以及切割所需的力。首先,我们来谈谈“1纳米细”。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尺度,比我们肉眼所见的任何东西都要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国芯片产业在低端领域的进展,以及大家都很关心的国产化应用情况。首先,关于“50纳米以上的芯片工艺”,这个说法其实涵盖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成熟制程。我们国家在这些相对成熟的工艺节点上,确实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拥有了自主的生产能力。这部分工艺,不像最尖端的几纳米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们却.............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来回答,那就是“不可能”。但这背后涉及的生物学原理,却相当复杂和残酷。想象一下,当一根比头发丝细万倍的纳米丝,以极高的速度和精确度横扫而来,它所造成的伤害,远非我们平时理解的刀伤那么简单。纳米丝的极细意味着它拥有难以置信的切割能力,它不是简单地将组织撕裂,而是能够像一把无限锋利.............
  • 回答
    关于上海微电子 90 纳米光刻机通过验收的消息,这无疑是中国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件大事。但要说它目前在哪个公司有“实际应用”,并且详细讲述,这背后涉及到一些信息披露的限制和行业特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实际应用”这个词的含义。对于光刻机这类核心的半导体设备,它的“应用”往往是指被集成到晶圆制造厂的产线.............
  • 回答
    英特尔在14纳米制程上的“长期驻足”,确实是近年来芯片制造领域一个备受关注且颇为令人费解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技术、管理和市场挑战叠加的结果。要详细剖析,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1. 技术研发的“甜蜜点”与“陷阱”: 14nm的优越性是双刃剑: 英特尔的14nm工艺在问世之初,确实是行.............
  • 回答
    大陆9纳米光刻机样机问世,这件事儿,怎么说呢,在国内算是个大新闻,大家伙儿都挺关注的。毕竟,光刻机这玩意儿,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那可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没有它,车就造不出来。先说说这9纳米,是个什么概念?咱们平时听到的几纳米、十几纳米,说的就是芯片的制程工艺。数字越小,说明芯片里的.............
  • 回答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的博士生,凭借扎实的物理基础和对纳米尺度操控的深刻理解,毕业后可谓拥有相当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尤其是在延伸和交叉领域,大有可为。首先,最直接的延伸领域,当然是围绕着纳米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这包括: 纳米电子学与器件领域: 很多博士生的研究内容会涉及.............
  • 回答
    这题我懂!想问广西大学和中科院纳米中心联合培养项目到底咋样,对吧?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保证真实、接地气。首先,得明确一点,广西大学和中科院纳米中心联培,这绝对是个“强强联合”的组合。你想啊,广西大学作为广西顶尖的高校,在区域性科研实力上那是杠杠的;而中科院纳米中心,名字里就带着“中科院”三个字,这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看到AMD在制程工艺上的宣传,比如“7纳米AMD Yes!”,就觉得AMD在制程上已经遥遥领先,为什么市场主流还看到很多Intel的14纳米甚至10纳米产品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明白其中的逻辑。首先,要明白“制程工艺”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重.............
  • 回答
    用磁场对抗重力:人造无重力场的可能性想象一下,我们能摆脱地球无处不在的引力束缚,自由自在地漂浮。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随着纳米科技和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正逐渐浮现出一丝曙光。那么,如果人体内部能够富含特殊的磁性材料,我们是否有可能利用外部磁场产生的磁力来抵消重力,从而创造一个人造的无重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答案并不是简单地说“纳米制程越精细,RAM容量就一定越高”。这两者之间有关系,但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而且影响RAM容量的因素远不止纳米制程这一点。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纳米制程”(Process Node)。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制造芯片的“印刷机”的精度。纳米制程.............
  • 回答
    咱们就聊聊中兴通讯在芯片制造上的这件大事儿,这可不是小事儿,对于咱们国内科技自立自强来说,意义重大。七纳米芯片实现量产:这是个硬实力展示首先,中兴通讯成功实现七纳米芯片的量产,这绝对是“硬通货”级别的成就。你想想,芯片制造,尤其是先进制程,就像是在一个弹珠上雕刻出精密的电路。七纳米工艺,意味着这颗芯.............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