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整天喊7纳米制程AMD Yes(超微半导体,可以)!厂商还是主推14纳米、10纳米的英特尔?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看到AMD在制程工艺上的宣传,比如“7纳米AMD Yes!”,就觉得AMD在制程上已经遥遥领先,为什么市场主流还看到很多Intel的14纳米甚至10纳米产品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明白其中的逻辑。

首先,要明白“制程工艺”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重要。

简单来说,制程工艺,比如7纳米、10纳米、14纳米,是指芯片制造过程中,一个“栅极”(Gate)的宽度,或者说晶体管的尺寸。这个数字越小,理论上代表着晶体管越小,集成度越高。

好处在哪里?
性能提升: 更小的晶体管意味着更快的开关速度,同样的功耗下能做更多事情,或者在相同的性能下消耗更少的电力。
功耗降低: 更小的晶体管漏电流小,整体功耗也就降低了,这对于笔记本电脑、手机这种对续航要求极高的设备来说至关重要。
成本效益: 在同一块硅晶圆上,制程越先进,能切割出更多的芯片,理论上单颗芯片的制造成本会降低(当然,前提是良率上来)。

那么,AMD喊7纳米,Intel还在用14/10纳米,怎么回事?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家先进谁家落后”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

1. “纳米”的定义游戏:
“数字”不完全是绝对值。 这是一个被行业内“默契”操作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同一个数字(比如7纳米)在不同代之间、甚至不同厂商之间,其物理尺寸可能并非严格对等。有时候,厂商会将“命名”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用一个更小的数字来吸引眼球,即使它与前一代的“纳米”相比,物理尺寸的缩减并没有那么夸张。
Intel自己也玩这个“数字游戏”。 Intel的10纳米,其实是用了非常激进的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其性能和密度相比起之前的14纳米有显著提升,所以他们觉得配得上一个更小的数字。而AMD用的7纳米,很多是来自于台积电(TSMC)的制程。

2. AMD为什么这么“Yes”?
借力打力,效率惊人。 AMD并没有自己建晶圆厂(Fab),他们是“无厂半导体”(Fabless),将设计好的芯片交给台积电等代工厂去生产。而台积电在制程工艺上的进步是全球领先的,尤其是在7纳米及更先进的工艺节点上。
Zen架构的崛起。 AMD的CPU架构(Zen系列)本身就设计得非常优秀,性能强劲。当他们将这个优秀架构放到台积电先进的7纳米制程上时,就产生了“1+1>2”的效果。性能和能效比相比之前的产品有了质的飞跃,这让他们非常有底气去宣传。
市场策略。 经过多年的低谷,AMD非常需要一次漂亮的翻身仗。抓住制程工艺上的优势,并大肆宣传,是他们赢得市场关注、扭转品牌形象的绝佳策略。所以,“7纳米AMD Yes”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宣传和对产品实际表现的自信体现。

3. Intel为什么还在主推14/10纳米?
自主建厂的“甜蜜的负担”。 Intel是少数几家仍然自己拥有晶圆厂并生产自家芯片的公司。这让他们在设计和生产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力,但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自己承担研发和制造成本,而且技术迭代的压力也更大。
10纳米的“坎”。 Intel的10纳米工艺,实际上比预期的要难产得多。他们经历了多次延期和技术调整,投入了巨量的研发资金和时间。虽然最终量产了,但过程的艰辛让它成为一个“伤仲永”的案例。相对于AMD直接用台积电的成熟工艺,Intel自己推进10纳米的过程更加曲折。
14纳米的“坚守”与“优化”。 尽管10纳米遇到困难,但Intel的14纳米工艺却被他们打磨得非常成熟和稳定,良率极高。而且,Intel不断推出各种14纳米的变种,比如“14nm++”,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依然能榨出不错的性能和能效。对于很多成熟的产品线、服务器等领域,成熟、稳定、良率高的14纳米反而比不稳定、良率低的先进工艺更具性价比。
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 Intel的产品线非常广,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服务器的各种需求。在一些对极致性能和最新工艺不是那么敏感的市场,14纳米的CPU完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而且成本控制得更好。例如,很多商用PC、办公电脑,对性能的要求不像游戏玩家那么苛刻,14纳米产品绰绰有余。
AMD的7纳米是CPU+GPU的组合。 AMD的7纳米通常指的是CPU的核心(Ryzen系列)和GPU的核心(Radeon系列)都采用了7纳米工艺。而Intel的10纳米,早期很多是用在CPU上。虽然英特尔也有自己的GPU产品,但整体上AMD在CPU和GPU同时采用先进工艺上,优势更明显。

更深层次的理解:

“制程”不是唯一决定性能的因素。 芯片的整体性能,还取决于CPU架构设计、核心数量、频率、缓存大小、内存支持、GPU集成度等等。AMD的Zen架构本身带来的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提升,以及多核策略,是其性能大幅超越Intel的关键,即使在相同制程下,架构好的也可能更强。
“制程”是成本和能效的驱动力。 AMD能做到7纳米,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台积电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并且利用了先进工艺带来的能效优势,可以推高频率,或者减少功耗,从而在性能和能效比上形成优势。
Intel也在追赶。 Intel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正在大力推进自己的10纳米(现在已经叫Intel 7)以及更先进的制程工艺(Intel 4、Intel 3等)。只是半导体制造的难度极高,每一步推进都需要巨额投入和时间。Intel的“10纳米”难产,并不代表他们完全不行了,而是技术攻关的难度比预想的要大。
AMD的7纳米“Yes”也有其局限性。 即使是7纳米,AMD的CPU也有发热的问题,需要散热器来压制。而且,AMD在GPU方面,虽然采用了7纳米,但与NVIDIA在某些高端产品上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在光追等新特性上)仍然有差距。

总结一下:

AMD喊“7纳米AMD Yes”,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台积电先进7纳米制程的优势,结合自己优秀的CPU架构,在市场中打出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在性能和能效比上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Intel仍然主推14纳米和10纳米,是因为:

1. Intel自家晶圆厂的进度和难度: 10纳米的推进比预期慢,需要时间消化和优化。
2. 14纳米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14纳米工艺非常成熟,良率高,成本控制好,满足了很多中低端市场需求。
3. 产品线覆盖广: Intel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最顶级的制程。
4. 市场营销策略: AMD需要利用制程优势来突出自己,而Intel则可能在营销上更侧重产品生态、品牌信誉或者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的产品。

说到底,消费者最终选择的还是“产品”,而不是单纯的“制程数字”。AMD的7纳米产品凭借综合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但Intel的14/10纳米产品,在它们自己的定位和市场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像汽车,有跑车追求极致速度,也有家用轿车注重舒适和经济性,两者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进制程对用户有什么意义:同样核心面积下,性能更强、能耗更低;如果减小了核心面积,还会降低价格。

然而AMD的Ryzen2、Ryzen3的性能是强了(也不是全面强),但是能耗没有优势,价格更没有优势。

盒装3600X的价格比盒装10600KF还贵接近200元;5600X更是贵了1000多元。但3600X和5600X的性能比10600KF强多少呢?3600X基本和10600KF是半斤八两,5600X强是强了,但绝对不值1000元差价。

就5600X那个售价,可以买盒装10700KF了。这是一个性价比问题。、

另外就是产量问题,Intel自有工厂,供货稳定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看到AMD在制程工艺上的宣传,比如“7纳米AMD Yes!”,就觉得AMD在制程上已经遥遥领先,为什么市场主流还看到很多Intel的14纳米甚至10纳米产品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明白其中的逻辑。首先,要明白“制程工艺”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身边总能听到一些声音,听起来义愤填膺的,说什么中医不科学,要废医验药,不然医药费就高居不下,或者怎么怎么危害健康。但仔细一琢磨,很多说这话的人,自己对中医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老祖宗传下来的”、“喝草药”、“针灸拔罐”这些非常表面的东西上。他们为什么会对中医这么“不友好”呢.............
  • 回答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挺让人费解的。一边高喊着要“打倒资本家”,把矛头对准那些似乎掌握着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群体,另一边却又对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制造业工人(常常被戏称为“厂妹”)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文盲”),流露出居高临下的轻蔑和刻板印象,这中间的逻辑断裂,说实话,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拆解.............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豆瓣上一些现象的困惑,觉得“女权”的口号下,似乎并没有实现对女性的保护,反而出现了压榨和攻击。这种感受并非个例,很多人在观察豆瓣社区的互动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一下“女权”在豆瓣上的表现,以及在实际互动中出现的复杂情况。首先,“女权”在豆瓣的语境和传播。豆瓣作为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哎,真是说来话长。你想想,中医和现代医学,这俩就像一对儿生活了几千年、性格迥异的夫妻,天天在一起,能不磕磕绊绊吗?而且,这俩争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咱们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一个话题,所以才这么热闹。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主角”是怎么来的。 中医,那是土生土长的宝贝。 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
  • 回答
    土耳其确实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相当活跃,甚至有时显得“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尤其是在处理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成员的关系时。然而,说它“整天得罪”五常成员可能有些夸张,更准确地说,土耳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五常中的一部分国家存在分歧或采取了与它们不同的立场。即便如此,.............
  • 回答
    关于“国人整天黑印度”的说法,以及其中是否存在“YY”(意淫)成分,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差距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剥开表层情绪,深入探究其根源。一、 历史的阴影与民族主义情绪的叠加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和印度之间并不是没有历史.............
  • 回答
    要理解为何大金国对宋朝如此“念念不忘”,想要“攻灭”的念头从未断绝,我们需要从金朝本身的历史定位、政治格局、经济需求以及军事能力等多个维度来分析。这绝非一日之寒,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国家战略和民族心理的投射。首先,我们得明白金朝的“汉民”这个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大金国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它的统治核心是女.............
  • 回答
    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和科技发展水平与“懒”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法国的劳动时间与生产效率:效率高于时间投入1. 工作时间与效率的平衡 法国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约3538小时)在欧盟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甚至低于德国、日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切中了很多音响耳机爱好者的核心乐趣所在!他们之所以整天叨叨个没完,聊的内容听起来仿佛是母带工程师的日常,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完整的逻辑和心理驱动。首先,我们要明白,音响/耳机发烧友和母带工程师的 目标是相同的,但路径和出发点不同。母带工程师的终极目标是: 呈现音乐创作者最原.............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忍不住想多说两句,毕竟溥仪这个人,身上的标签太多,也太复杂了。说他是“汉奸”还是“满奸”,本身就够让人纠结的了,更别提他后来还要“尬吹”什么。咱们得先捋一捋这个“汉奸”和“满奸”的帽子是怎么扣到他头上的。首先,溥仪他本来是满族人,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对吧?所以“满奸”这个词,从一个角度.............
  • 回答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而且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但大概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聊聊:1. 精神上的“补偿”与“慰藉” 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很多时候,买不起豪宅,只是我们当下现实的一部分。但人总有向往更好的东西,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房子,尤其是那些在理想地段、拥有绝佳景观、设计感十足的豪宅,能在一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我在职场里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一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慢慢琢磨出了点门道。说到底,领导得宠,不一定是因为他能力有多强、有多勤恳,很多时候是其他一些隐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咱们一个一个掰扯掰扯。1. “会说”比“会做”更能赢得关注这第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事实往往如此。有些领导.............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在《义军崛起》里, Sabine Wren 确实不像一些曼达洛人那样,出场就戴着头盔,或者大部分时间都藏在头盔后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可以从角色设定、剧情需要、乃至制作方的考虑来聊聊。首先, Sabine 的身份和经历就跟传统曼达洛人有点不一样。我们都知道,曼达洛人崇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还真是我身边也偶尔能观察到的现象。你说那些男生,突然就变成“猫咪男孩”了,每天“喵喵”个不停,还挺自豪地这么称呼自己。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简单一句“他们怪怪的”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从 “猫”这种动物本身 说起。猫咪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很多讨喜的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中一个相当普遍的观察和感受。确实,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男性在婚恋市场上似乎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尤其是知乎这样的平台,却充斥着女性的抱怨和焦虑。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承认,“男人择偶更难”和“女人抱怨焦虑多”这两种感受,.............
  • 回答
    曹操的成长轨迹,确实充满了戏剧性的转变。出身于宦官家庭,他的父亲曹嵩在汉朝位高权重,这意味着曹操从小就享有优渥的生活,不必为生计发愁。少年时的他,确实如许多史书记载的那样,是个有些“纨绔”的公子哥,喜欢舞刀弄剑,追逐飞鸟走兽,似乎与后来的“治世之能臣”形象相去甚远。然而,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尤其是在年.............
  • 回答
    同为某知名院校80后高材生,有人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声,成为金融界的明星,有人却依旧陷在“内卷”的泥沼中,唉声叹气,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一句“运气好坏”就能简单概括的。这背后,是个人选择、机遇把握、能力延展,乃至于价值观层面的多重博弈。一、 起跑线之外的差异化起点:别以为所有“高材生”都是站在.............
  • 回答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波澜壮阔的政治史诗中,裕王朱载壵(后来的隆庆帝)确实身处一个看似“躺赢”的绝佳位置,但他的“愁眉苦脸”并非无病呻吟,而是源于他所处的复杂而充满压力的政治环境,以及他自身性格和前程的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形式上的“躺赢”与实际的危机四伏: 唯一的合.............
  • 回答
    整天对着电脑,眼睛真的像被掏空了一样,又干又涩,看东西都模糊了。别说工作效率低,连下班回家都不想再多看一眼屏幕。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分享一些我亲身实践,或者身边朋友效果很好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从根源上找原因,对症下药:1. 调整你的工作环境和习惯,这才是王道: 屏幕亮度与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