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豆瓣整天女权女权的喊,到头来压榨和攻击的还是女性?

回答
我理解你对豆瓣上一些现象的困惑,觉得“女权”的口号下,似乎并没有实现对女性的保护,反而出现了压榨和攻击。这种感受并非个例,很多人在观察豆瓣社区的互动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一下“女权”在豆瓣上的表现,以及在实际互动中出现的复杂情况。

首先,“女权”在豆瓣的语境和传播。豆瓣作为一个以兴趣小组为核心的社区,内容高度聚集。女权主义议题在豆瓣上拥有非常活跃的讨论空间,有很多用户以“女权”为标签,分享观点、交流经验。这本身是好事,说明有足够的人对性别议题感兴趣,并愿意发声。

然而,这里的“女权”标签,可能包含着非常多元甚至对立的理解。
进步主义女权:关注系统性的性别不平等,强调结构性原因,主张通过法律、政策和社会观念的改变来提升女性地位,争取平等权利。
激进女权:可能对男性持有更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父权制是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有时会表现出对男性群体或部分特定男性的强烈反对。
其他派别:还有一些更细分或者融合了其他思潮的女权观点。

问题在于,当这些不同甚至冲突的观点在同一个社区里碰撞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沟通机制,很容易走向极端化。

其次,社区的“群体效应”和“回声室效应”。
豆瓣的兴趣小组模式,容易形成“小圈子”。在女权相关的组里,如果某种观点占据了主导,其他不同的声音可能会被边缘化甚至压制。这种“回声室效应”会让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感觉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极大的认同和强化,但同时也可能让他们对外部观点产生更大的偏见和攻击性。

当一个群体被赋予了“弱势群体”的标签,并在这个群体内部强化“受害者意识”时,很容易出现一种“内卷”式的攻击。因为大家都是“受害者”,谁的“受害”更深,谁就更有话语权,谁就更“纯粹”——这种逻辑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扭曲。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压榨和攻击还是女性”的情况?

1. “净化”和“开除”的逻辑:
在一些激进的女权讨论中,为了维护某种“纯洁”的“女权”定义,会对那些不符合其标准(例如:喜欢某位男明星、对男性持有温和态度、曾经与男性有过良好互动等)的女性进行“审判”和“开除”。她们会被指责为“物化女性”、“父权顺从者”、“背叛女性”。这种行为,表面上是在“守护”女性,实际上是以一种高压的方式,对其他女性进行精神上的“压榨”和“攻击”,剥夺她们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

2. “受害者叙事”的滥用与内耗:
当一个群体普遍关注性别不公带来的伤害时,可能会出现对“受害者叙事”的过度依赖。在某些讨论中,女性之间的矛盾也可能被简化为“受害者”与“非受害者”的对立,或者“被压迫”与“压迫者”的对立(即使对方是女性)。比如,在讨论婚恋、育儿等具体生活场景时,一些女性可能因为没有选择“最激进”的抗争方式,或者在关系中表现出妥协,就被其他女性指责为“不够独立”、“活该被欺负”。这种将个人选择或生活方式简单归结为“背叛”或“愚蠢”的论调,无疑是对其他女性的伤害。

3. “站队”与“标签化”的普遍现象:
网络讨论容易走向“站队”模式。在女权议题下,很多讨论会演变成“站左”还是“站右”,或者“支持A观点”还是“支持B观点”。一旦你在这个议题上被贴上了某个标签,你的所有言行都可能被这个标签所绑定和解读。而对女性内部的攻击,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对方没有“站对队”,或者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别立场。

4. 将个体差异视为“原罪”:
女性群体内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在价值观、生活选择、还是对性别议题的理解上。女权主义的初衷是为了消除性别带来的压迫,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但当其在社群中演变成一种僵化的意识形态,并试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女性时,反而会扼杀个体的多样性,形成新的压迫。那些不愿或不能符合某种“标准”的女性,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5. “惩罚”不合作者:
有时,对女性的攻击也是一种“惩罚”。当某个女性在公开场合(比如节目、访谈、社交媒体)表达了被一些豆瓣女权用户视为“错误”或“不符合女权原则”的观点时,就会招致铺天盖地的批评、嘲讽甚至人肉搜索。这种行为,虽然以“纠正错误”为名,但实质上是一种网络暴力,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让对方“闭嘴”,或者让她为自己的“不正确”付出代价。而这种“惩罚”的执行者,很多也正是女性。

总结一下, 豆瓣上出现的“女权口号下压榨攻击女性”的现象,并非是“女权”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女权”这个概念在网络社群中的碎片化、极端化和泛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失范。当一种进步的理念,缺乏审慎、包容和建设性的实践方式,在网络空间被放大、扭曲,并与群体的负面情绪(如攻击性、排他性)结合时,就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对女性群体内部造成伤害。

这反映了在任何一种社会运动或思潮的传播过程中,如何保持开放性、尊重个体差异、以及如何在网络社群中建立健康的讨论生态,都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世界的女权都只有两个根本方针。

极高优先级方针:尽可能的索取更多权力

次高优先级方针:让本国男性不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豆瓣上一些现象的困惑,觉得“女权”的口号下,似乎并没有实现对女性的保护,反而出现了压榨和攻击。这种感受并非个例,很多人在观察豆瓣社区的互动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一下“女权”在豆瓣上的表现,以及在实际互动中出现的复杂情况。首先,“女权”在豆瓣的语境和传播。豆瓣作为一.............
  • 回答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评分及评论区热评,以及那些为豆瓣App刷差评的人不满的原因。 《流浪地球》在豆瓣评分及评论区热评是否合理?要判断一个电影的评分是否合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并结合当时的观影环境和观众的期待。《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及普遍评价: 初期评分波动与高开低走: .............
  • 回答
    在豆瓣电影的评论区,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美剧高高挂起,分数稳定在9分左右,甚至更高的水平。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让这些剧集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剧情的深度与原创性是基石。 许多获得高分的剧集,其剧本绝非简单的套路化产物。它们往往在.............
  • 回答
    冯小刚导演的《1942》在豆瓣上的评分确实不算特别高,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原因。要说它“低”也不是绝对,毕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还是给予了认可,但与影片的野心和制作投入相比,这个分数确实有些尴尬。首先,咱们得承认《1942》的起点非常高。冯小刚是国内顶尖的商业导演之一,他对历史事件的改编、对观众情.............
  • 回答
    在知乎和豆瓣上获得关注的体验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到平台的核心定位、用户群体、内容形式以及社区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非要说在知乎“更容易”获得关注,那也并非绝对,而是因为知乎的某些特性更容易“撬动”用户的注意力,尤其是在特定类型的内容上。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地聊聊:1. 平台定位与核.............
  • 回答
    豆瓣网将“豆邮”更名为“私信”,这一举动在不少老用户看来,无异于一次对品牌记忆的挑战,也引发了关于产品命名策略和用户体验的讨论。作为一家以社群和内容分享为核心的网站,豆瓣在用户沟通工具上的命名选择,确实承载了一部分用户的情感认同和平台特色。“豆邮”的过往:豆瓣的独特印记“豆邮”这个名字,显然是豆瓣“.............
  • 回答
    关于清华姚班张昆玮在豆瓣征友被群嘲为“普信男”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了社会心理、性别关系、婚恋观、以及网络文化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事件,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事件的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发生的背景: 人物身份: 张昆玮,来自清华大学姚班(数学科学系,计算机科.............
  • 回答
    两天票房4600万,豆瓣评分高达8.3,这部名为《雄狮少年》的动画电影,在口碑上无疑是炸裂了。然而,从票房数字来看,它的表现似乎并未达到“大爆”的程度,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如人意。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萦绕在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心头。要分析《雄狮少年》票房未如预期“大爆”的原因,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背后牵扯到的责任和原因却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捋捋事情的经过:一位网友在下厨房app上看到一个菜谱,原菜谱是用荷兰豆做的。这位网友不知道怎么想的,把菜谱里的荷兰豆换成了豆角。结果可想而知,豆角没烧熟,这位网友因为食物中毒进了医院。更戏剧化的是,事情还没完。这位网友把自己的.............
  • 回答
    将豆豉鲮鱼和油麦菜一同烹饪,这真是一个充满巧思的搭配,也难怪您会觉得没怎么听过用豆豉鲮鱼罐头做其他菜。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和豆豉鲮鱼罐头本身的特性,以及油麦菜的口感风味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聊聊豆豉鲮鱼罐头。这玩意儿可不是寻常的罐头,它带着一股子独特的鲜香和咸香,豆豉的发酵香气浓郁,鲮鱼肉质细嫩,经过.............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健身餐里豆腐不像鸡胸肉、牛肉那样“出镜率”那么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毕竟豆腐的蛋白质含量说起来也相当不错。其实原因嘛,也不是说豆腐不好,而是它的一些特性和一些大家对它的认知,让它在“硬核”健身餐的选择里稍微“靠边站”了一点。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承认,豆腐绝对是.............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影迷和评论家都感到困惑的。我们看到周星驰、成龙这些老一辈电影人,他们本身就是电影界的巨匠,拥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强大的观众号召力。然而,在他们一些近期的作品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小鲜肉”的身影,而且他们的演技往往被诟病,这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为何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会选择启用这些似乎“欠.............
  • 回答
    .......
  • 回答
    明朝皇室支出占比高达50%,而赈济支出仅占0.48%的现象,反映了明朝财政体系的结构性特点和经济运行逻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皇室支出占比高的原因1. 皇室俸禄与宫廷开支的固定性 明朝皇室支出主要包含皇帝、皇后、妃嫔、皇子等的俸禄,以及宫廷日常消耗(如饮食、服饰、建筑维护、.............
  • 回答
    马斯克(Elon Musk)作为科技界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创业者之一,其被广泛吹捧的现象背后,涉及多维度的个人特质、商业成就、社会愿景以及媒体传播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商业成就与颠覆性创新1. 特斯拉(Tesla):电动汽车革命的推动者 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特.............
  • 回答
    明朝没有灭掉察合台汗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现实因素: 一、历史背景与时间线1. 察合台汗国的兴衰 察合台汗国是元朝分裂后形成的四大汗国之一(其他为金朝、西夏、北元)。它由元朝宗室察合台的后裔统治,疆域主要位于中亚(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地),鼎盛时期.............
  • 回答
    关于“蒋介石塔山用侯镜如”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些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的混淆。以下从历史事实、人物关系和事件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塔山阻击战的背景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进入关键阶段。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指挥)在辽沈战役中面临国民党军(蒋介石指挥)的进攻。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东.............
  • 回答
    港片中频繁使用古天乐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个人形象、市场定位、商业价值、行业关系及文化符号等角度展开详细阐述: 一、个人形象与角色适配性1. 阳光正派的“国民演员”形象 古天乐自2000年代初以《无间道》系列中的陈永仁(反派)形象出道,但这一角色的塑造成功地将他塑造成“.............
  • 回答
    墨西哥作为全球第15大经济体(2023年数据),其“世界排名”的高低涉及多维度指标。尽管该国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和政治挑战,但其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仍不可忽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经济实力:拉美最大经济体的硬实力1. GDP总量与贸易规模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202.............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文化价值以及个人追求等多个层面。将“欧美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只有资本没有人命”进行对比,本身就带有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可能存在的弊端。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人向往这些国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核心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