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朝没有灭察合台汗国很正常,这是明朝的需要决定的,明朝在新疆不是一无所获,相反得到了不少东西。而且古代人和今天中国人关于“中国”的范围和定义不完全一样,提这个问题未免有用今天的观点强奸古人的思想之感。
首先,我们今天大脑中“中国”的范围,是八十年代谭其骧画的地图,以满清1820年的版图为标准。但历史上中国人是不是这么想呢?不完全是,历史上的中国人不但把新疆西藏看成中国国土,也把越南朝鲜看成国土。朝鲜是商朝箕子后代,越南是汉朝旧交趾郡。在明清时期中国人历史观点里面,那就是中国。而不是今天中国人脑子里的,新疆西藏是中国,朝鲜越南是外国。
如果按传统的观点,满清和明朝都没有完全统一中国。明朝有越南还维持住了朝鲜的册封关系,但对新疆西藏影响力不大。满清倒是有新疆西藏,但满清没有在越南统治过一天,设过一个郡县。到了甲午战争被日本剥夺朝鲜宗主权力,还被霸占台湾。这和明朝征服过越南,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在越南还有越南都统司这个行政单位。立国两百年还能击溃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平的说,明朝东边行,满清西边凑合。如果明清皇帝见面,他们谁也不敢说自己统一了全中国。真的远迈汉唐,同时拥有新疆西藏和越南朝鲜(汉唐同时有新疆朝鲜越南,唐在朝鲜半岛有安东都护府,西藏也是名义的臣子)
托近代满清的鸿福,越南朝鲜都已经是完全独立的国家。我们不可能同时拥有新疆西藏和越南朝鲜。只能按谭其骧画的范围谈主权。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历史事实。不要用80年代才有的观点看古人。
第二,我再谈谈为什么明朝东边行,西边却不行。这得要感谢大元朝啊。经过元朝上百年的征服战争,西北和中原已经是赤地千里。惟一有点人口的就是被破坏的最小的东南部,原南宋地区。其实今天的汉人,不管是东北的汉人还是江浙的人,很大概率都是南宋人的后代,金国汉人早就在和元人战争中消耗掉一大半了,骂南宋等于数典忘祖。
元朝人口密度图
因此明朝三百年,都在做一件事情。用东南人口填上西北,我们如果去青海去甘肃,往往会惊奇的发现,某人祖先是南京人,被流放到西北。这种情况下,恢复汉唐伟业,恢复西域,再建个版图到波斯的安西大都护府,你觉得可能吗?
而且明朝不但不灭察合台,甚至发展到出现了和元军察合台军交战,明明取得胜利。也不占据疆土,反而将当地居民掠夺走带回中原的例子。
如明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十四年几次战斗,
[四月,甲申],都督濮英练兵西凉,袭虏故元柳城王等二十二人,一千三百余人,并获马二千余匹,遣使以所获符印来上。
[丁亥],都督濮英复请督兵略地,开哈梅里之路,以通商旅。上赐玺北日:“报至,知所获人畜。略地之请,听尔便宜,但将以谋为胜,慎毋忽也所获马二千,可付凉州卫。”
文中柳城就是鲁陈,也就是今天新疆吐鲁番的鲁克沁,当时属于东察合台汗国版图。明军已经攻破了鲁克沁,俘虏了故元柳城王(东察合台的鲁克沁领主,明朝把元朝和东察合台都称为胡元余孽)和一千多蒙古回鹘奴隶,并且明将濮英还高兴的提出了开哈梅里(哈密)商路。如果是汉唐时期,肯定会非常高兴的要设西域都护府。但明太祖却反映冷淡,却对濮英捕获的奴隶和牲畜颇有兴趣。如果不考虑当时明朝西北人口稀疏的情况,很难解释明朝的反常行为。
而明朝后期在新疆也不是完全没有作为,起码明成祖把自己的奴隶提拔成了哈密王,在哈密维持了一百多年统治。后来嘉靖二十五年,吐鲁番汗国哈密领主马黑麻王子为了对付哥哥沙汗可汗,主动投降明朝,明朝再设哈密卫。明朝至少维持住了新疆最东边的统治。但是明朝没有机会再建都护府,因为西北人口恢复要等到清朝了。
至于征服西域,灭东察合台。对于汉人真的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且不说明朝俘虏过东察合台鲁克沁领主。我就说说满清末年汉人英雄徐学功吧,一个民团首领,领着五千多个拿大刀片子的汉人,没有任何支援,在新疆顶住阿古柏和妥德璘攻击,割据乌鲁木齐南山和吐鲁番,撑了十三年。最后等来了左宗棠大军,一起剿灭了西域反贼。大明一个堂堂的大帝国,如果甘肃人口多点,不会比同为汉人的徐学功差吧?
首要原因是无能,次要原因是没想法
很多人(主要是X粉)认为开拓西域就是派兵沿河西走廊向西进军,击败敌人占领西域就完事了。
这帮人就没想过蒙古高原的敌人会南下河西切断后勤吗?
真要是读过汉唐清开拓西域史,就会发现这三朝全部都是按照先解决漠南再解决漠北再进军西域这个顺序走的。不解决漠南就不能解决漠北,不解决漠北河西走廊随时都可能被切断。
你大明别说解决漠南了,永乐朝就被蒙古人堵在顺天府隔燕山对峙了
与其问大明为何灭不掉察合台,不如问问大宋为何灭不掉西夏!
明粉:因为西北人口少,后来经过三百年,西北人口多了(不是说好的满清杀了2亿人吗),才让满清摘了桃子。阿桂听了一脸懵逼,去新疆跟河西走廊有什么关系?
清朝八旗兵去新疆都是走外蒙的!
汉武帝时霍去病才拿下甘肃河西走廊,然后汉武帝派大废材李广利把远在中亚南部的大宛揍了,抢了大量战马回国(大部分死在路上了)。
两代人之后汉宣就建立西域都护府,汉朝才开始统治西域。
明朝是非常典型的高开低走王朝,也是个典型的“相信后人的智慧”的失败案例。
朱元璋有实力,但是“威服西域”后就不想要了。朱标一死他只能相信朱允炆的智慧(朱元璋:算逑,拉倒吧,保住皇位就算成功)
朱棣有后人的智慧,但是把打仗当工作,五征漠北但没有啥实质性战略进展。反而事实上造成了大量的“成祖弃守地”,卫所制度的失败和崩溃算是注定了。
到了明宣宗好圣孙朱瞻基的时候,朱瞻基因为财政原因,反复举棋不定,等到安南彻底独立已成事实,只能顺水推舟大举缩边。
明宣宗认为缩边确实可以让明朝财政喘口气,只要后来人有钱了,就能再改土归流。选择相信“后人的智慧”。
嗯,结果就是明朝边防消耗更大了。
然后就是土木堡,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