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无人机干坦克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回答
“无人机干坦克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及到了军事领域一个非常敏感、也极具争议的核心。很多人看到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对坦克造成的损失,觉得坦克“不堪一击”,预言它将走向消亡。但军事领域的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现实也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尽管无人机锋芒毕露,很多国家却依然对坦克情有独钟,并且对“坦克淘汰论”持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

首先,得承认,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的确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尤其是在侦察和对地攻击方面。

“眼睛”的优势: 无人机,特别是小型、战术级别的无人机,能够深入敌后侦察,发现目标,甚至实时引导炮火或导弹攻击。它们成本相对较低,部署灵活,不容易被发现。想象一下,一枚小小的侦察无人机在战场上空盘旋,就能把对方重装部队的位置、集结情况、甚至是单辆坦克的部署细节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就等于给己方部队装上了“千里眼”,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矛”的精准与致命: 现在很多无人机不仅仅是侦察工具,它们本身也装备了精确制导的弹药。无论是从高空俯冲的攻击无人机,还是飞抵目标跟前进行自杀式攻击的“神风”式无人机,它们都能有效摧毁或瘫痪坦克。特别是那些装备了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的无人机,能够有效地穿透坦克装甲薄弱的顶部和后部。俄乌战场上,那些从空中精准打击坦克顶部的画面,确实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么,为什么这还不足以让各国放弃坦克呢?这里面有几个关键原因:

1. 战场态势是动态的,单兵种的“神话”很难站住脚:
“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合适的战术”: 军事专家们总是强调这一点。无人机固然厉害,但它也有自己的弱点。例如,在复杂的地形(如城市环境、茂密森林)或恶劣天气(强风、大雨、大雪)下,无人机的侦察和攻击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无人机自身也非常脆弱,容易被防空炮、高射机枪甚至电子干扰设备摧毁。
反制手段也在发展: 随着无人机威胁的增大,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反无人机技术。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设备、专门的无人机拦截无人机等都在快速进步。当无人机成为主要威胁时,针对它的防御体系也会随之建立起来。这就像矛与盾的永恒较量,一方进步了,另一方也会随之调整。
战场是多维度的: 战场不是只有空中俯视。坦克在地面上仍然拥有强大的正面防护能力和直接火力输出。它们可以抵御来自侧翼和后方的攻击,并且拥有炮塔,可以全向射击。在没有无人机侦察的区域,或者在对方防空能力被摧毁的区域,坦克依然是战场上的“陆地巡洋舰”。

2. 坦克的固有优势,是无人机难以替代的:
强大的正面防护和生存能力: 坦克的装甲,尤其是正面装甲,是为了抵御其他坦克炮弹、反坦克导弹等陆地威胁而设计的。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要抵御从天而降、从顶部进攻的攻击。相比之下,坦克的主炮和机枪能够提供强大的直接火力支援,能够摧毁敌方步兵、轻装甲目标,甚至能与敌方坦克进行正面火力对抗。一枚炮弹打出去,威力是巨大的,而且一次射击就能消灭一个据点或一个目标。
持续的、大规模的火力输出: 坦克拥有大口径火炮,可以发射高爆弹、穿甲弹等多种弹药,其火力密度和威力是绝大多数无人机无法比拟的。当需要快速、大范围地压制敌方火力、摧毁坚固工事时,坦克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想象一下,数辆坦克组成冲击波,炮火轰鸣,履带滚滚向前,那种震撼力和压迫感,是无人机很难给予的。
作为“陆地堡垒”的意义: 坦克不仅是武器,它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的装甲堡垒。它可以载着乘员深入敌阵,为友军提供火力掩护,抵挡敌方的攻击,并在前线建立阵地。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敌方士气的打击,对己方士气的鼓舞。在攻坚战、城市战等复杂环境下,坦克能够提供强大的防护和火力支援,是步兵的可靠伙伴。

3. 技术发展并非“取代”,更多是“融合”和“升级”:
坦克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现代坦克的设计,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铁盒子加火炮”。各国都在大力推进坦克的智能化、网络化。未来的坦克会集成更多的传感器,拥有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可以与无人机、侦察系统、甚至其他坦克协同作战。
无人机与坦克的协同: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坦克与无人机并非是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配合。坦克可以搭载小型侦察无人机,在作战时释放出来,扩大战场视野,发现隐藏的威胁。无人机也可以为坦克提供目标信息,指引炮火攻击。这种“无人机+坦克”的模式,反而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装备更新换代需要时间和成本: 坦克的研发、生产、维护都需要巨量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各国军队的装备更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彻底淘汰一种主战装备,然后换上另一种。即使发现了新的技术优势,也需要多年的研发、测试、装备列装,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

4. 政治和战略考量:
战略威慑和国家实力象征: 坦克作为陆地力量的象征,在国际战略博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强大的坦克部队,往往被视为国家军事实力和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体现。这种象征意义,并非是技术参数能够完全衡量的。
军事工业的利益链条: 军事工业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坦克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维修保养单位等,都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的存在,也会对装备的更新换代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坦克“快被淘汰”的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和片面了。

无人机确实给坦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坦克的防护设计和作战模式。未来坦克的防护重点可能会更加侧重于顶部和侧面的防护,并且与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等更紧密地融合。但要说坦克因此就要被“淘汰”,我看离那一步还远着呢。

目前的现实是,坦克依然是陆地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它在火力、防护、机动性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各国军队更倾向于在现有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并且探索如何将无人机技术更好地融入到坦克作战体系中,形成新的作战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宣告坦克的“死亡”。

军事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线性取代,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和融合的过程。无人机和坦克,在未来战场上更可能是一种共生、协同的关系,共同构成陆地作战的骨干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说无人机了。

坦克的克星还少么?

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单兵武器,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水泥桩,实在不行,你挖一堆五米宽三米深的反坦克壕,也能让坦克欲仙欲死——我家有本70年代的《军事基础知识》,里面有一章专门教你怎么用三人战斗小组敲坦克,砍头断腿捅腚眼儿,那招数要多黑有多狠。

一战三大老古董杀器,飞机随着历史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战列舰最后的荣光在太平洋上被蜂群一样的战机变成了废铁,从此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唯独坦克,虽然从发明到现在从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叠厚甲挨毒打换粗炮”的过程,但是各个主要军事国家却似乎都没打算放弃这么个看上去就和提莫一样“团战可以输但提莫必须死”的集火目标。

为啥?

因为战场不是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老虎吃豹子豹子吃狼狼吃狗狗吃猫猫吃耗子耗子吃大象的斗兽棋,那是一个立体的,互相配合的体系,当某一个位置有更好的替代品时,那么你可以选择替代掉它——就像航母取代战列舰一样,但如果没有替代品就贸然裁汰的话,那么体系就会直接陷入崩溃。

打个比方,这就像你觉得你的保镖不如马东锡强壮,这没问题,你想换了他,也没问题,但在你没有找到新保镖的时候就直接辞了他,那死得迟早是你。

坦克也是一样——确实,现在有很多武器都能对坦克造成伤害,但是,却没有一种武器装备能和坦克一样,能够配合步兵突击的同时,为步兵提供持续的火力掩护和客串掩体。

至于那些所谓的“坦克克星”……它们照样有自己的天敌,假如你在战场上看到对面的“坦克克星”耀武扬威而你毛线办法都没有,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你没有它们的克星。

那怎么办?

去造啊!去买啊!和坦克熬膘算什么事儿?因为你没有克制敌方克制坦克的武器装备所以就要裁掉坦克?你是打算靠笑死对手获得胜利吗???

user avatar

鲁迅曾经亲口跟我说过:一种兵器是否会被战场淘汰,取决于有没有出现新的兵器取代它的战场功能,而不是有没有出现天敌。

在战争史上,出现过很多奇奇怪怪的理论,什么空军制胜论、导弹制胜论、潜艇制胜论、核制胜论……从哲学上讲,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就是用孤立、片面、静止的眼光在看待问题。

所谓无人机是坦克的天敌,所以坦克就应该被淘汰,这种观念实在不新鲜。坦克的天敌太多了,反坦克炮、坦克歼击车、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都是坦克的天敌,如果一种兵器有了天敌,就该被淘汰,那么坦克早该消失了。尤其武装直升机,还号称坦克杀手呢。

自然界很多物种都有天敌,但是真正被天敌灭掉的物种又有几个?猫是耗子的天敌,耗子就被猫消灭了?

那么为什么无人机(反坦克炮、坦克歼击车、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是坦克的天敌,但坦克却不会被淘汰呢?

原因太简单了:

因为战场需要呗!

《军语》上定义:坦克是由武器系统、防护系统、信息系统和越野机动平台组成,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的越野机动性、良好的装甲防护力,主要用于遂行地面突击和两栖突击任务的装甲战斗车辆。

讲的很清楚,坦克就是用来地面/两栖突击的。

你比如最常见的阵地进攻作战,进攻一方机动到出发地域,经过先期火力打击,进攻方展开攻击队形。防御方主阵地筑有坚固永备工事,现在经过先期火力打击,被进攻方消灭了70%的工事,经过敌野战抢修,复活了20%,阵地上还残存50%的工事,

有碉堡

有战壕

有三角锥

那你不用步坦协同突击,你怎么突破防御方的阵地?

在新的更好的地面突击兵器出现之前,坦克不会被淘汰。

尤其是59

user avatar

无人机干坦克优势明显,所以要淘汰坦克。

那野战防空干无人机优势明显,是不是要淘汰无人机?

坦克干野战防空优势明显,需不需要淘汰野战防空?

在你这答案应该是不需要,因为坦克之前已经被无人机淘汰了。

战争又不是回合制游戏,这边启动一辆坦克,我点下一架无人机。

啪一声,对面坦克没了,这一局我赢了拿下十分,等拿到一百分我就自动获胜。



一种装备到底行不行得看是不是符合设计之初的定位。

很多人诟病机场保卫者米格29航程短。

但问题是人家设计出来就是前线战斗机,目标是对地支援并在地面雷达的帮助下获得一定的制空权,任务就是配合大量的坦克加米24搞钢铁洪流推进的,航程短有问题吗?

再比如有人说A-10速度慢,航电不行,没有对空能力。

人家就是要一款低空低速性能过关,载弹量大皮实的对地支援飞机,要超音速巡航和对空作战能力干什么?


一样的道理,设计坦克的目的就在于快速机动部署+战场前线火力支援+自身有一定防护能力+可以给士兵当做机动掩体。

只要坦克符合设计之初的定位且米有更好的替代品,他就是再多一百个天敌也无所谓。

user avatar

我以为从二战开始,地面部队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分分钟会被敌人空军打得妈都不认识就应该是军事常识了??

你无人机都能一路突破我方空军+地面防空杀到我装甲集群头上了,我除了认栽还能怎么办嘛←_←

另外吧,攻击无人机发展起来,最先躺枪被淘汰的,是武装直升机、攻击机这些空军对地战术打击的主力,其次是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这些炮兵部队………

但坦克是什么?是一种火力、防护、机动、观瞄侦察和信息化设备等一堆东西凑一起然后妥协出来的多功能怪物。

这种东西有非常强的地形适应性、机动性、生存能力,可以活动在战场的最前线,凑合着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各种服务:直瞄火炮、移动碉堡、WIFI、侦察、扫雷、开路、破障、拖车……等等

明白了吧,一台载具一个车组能干了N种平台、N个车组的活,让情报部门不需要挠秃头去搞明白哪种专业装备确切要配多少,后勤部门只需要拉一种载具的补给,空军(包括陆航)不需要头痛一支足够给前线的每一个接触点都能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力量要怎么维护和安排……

想淘汰坦克,你倒是想个办法,解决一下,如果没有坦克这种多面手,怎么兼顾压缩部队规模和后勤难度,同时又能比较好地处理在混沌不清千变万化的战场环境上随时冒出来的各种状况和需求?

如果没有坦克的机动、生存和火力,有什么稳妥的办法可以阻止敌人装甲集群在空军和地面防空的掩护下以一天一两百公里起步的速度突击到你机场等重要战略节点?反坦克导弹?生存能力不足,依赖地形;地利、雷场等静态防御?容易被绕或者工兵破障;末敏弹之类的炮兵火力?对分散展开的机动部队效果不佳而且需要情报支持;武装直升机?作为空军要受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的限制。

哦还有,如果无人机真的如某些人吹的那样不可拦截,你还得想个办法,怎么处理双方无人机对拆机场和无人机发射车之后,双方空军都不能出动,演变成陆军对决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下,我记得朱日和的经验好像是轻装部队需要四倍以上的火力才能抵消重装部队的防护优势?

user avatar

我发现民航执飞人员的一大特点,就是永远瞧不起正规空中作战力量。如果不是因为又看到某个民航执飞人士睁眼说瞎话,还真不愿意在这种上下限差距极高的话题上浪费时间。

空中力量决定地面战争的胜负这一点,已经在二战中被证实,而且看起来也找不到什么可以推翻这一结论的证据。隆美尔就很瞧不上刚到西线的克鲁格,因为他还没吃过飞机的苦头,果然在盟军登陆3天后,克鲁格就没了刚到西线的那种狂妄。如果说二战期间的空中力量在对地效率上还有不足的话,那么现代空中力量对地面的效率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以美军2011年在阿富汗尝试的,以B-1B进行CAS任务为例,B-1B携带的500P制导炸弹针对固定目标已经可以做到1枚炸弹消灭一个目标的地步,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可吹的,可你要知道,这些目标都是在交战中才被发现,从地面确认目标位置到飞机投下炸弹前后不过5分钟,5分钟只怕还不够一辆坦克开过来。美国陆军对这次CAS非常满意,甚至认为B-1B使用的500P炸弹威力过剩(什么坦克炮弹能出现威力过剩?),建议空军下次改用250P炸弹(也就相当于1枚203炮弹的重量)。

这个战例似乎和无人机没什么联系?联系很大!因为在2011年,美国海军的X-47B无人作战飞机也在进行各种测试。你们以为的无人机是机翼下挂2枚“地狱火”、飞得又慢还需要人操控的“收割者”,现实中发展的专用无人作战飞机是具备隐身能力,弹舱内能携带2枚2000P或6枚500P炸弹的X-47B。

即使是经过技术大阉割后的X-47B,其作战半径仍超过800千米,如果不阉割,其作战半径可以达到2500千米——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敲错,最初的要求是从印度洋上起飞能飞到中国青海。看起来,才800多千米的作战半径,也不能做到24小时巡航嘛~可问题是,这玩意是自主飞行器,可以自己进行空中加油的,只要发动机可靠性高,它完全可以在天上飞几天不落地,足以满足一次战斗的需要。

这个玩意还是隐身设计。B-2的线形外加只有F-16一半的尺寸,你觉得现代防空系统得到多近才会发现它?对比个现实的战例:2019年以色列的F-35都临空投弹了,叙利亚的铠甲弹炮系统才发现以色列飞机。

能在敌人的火力外去消灭敌人的,为什么还要凑上去赌一赌装甲厚度?还是以叙利亚战争为例,俄罗斯的T-90那么小心的躲在房子后面跟反对派玩躲猫猫,不照样被一枚反坦克导弹从正面打得指挥舱口喷火?这还是防御能力最现代化的T-90,我就不提T-72了,或者被胡塞武装在野外干掉的沙特M1A2了。

真以为坦克在城市里很行?1973年中东战争,沙龙吃的最大的瘪就是拿装甲部队强攻埃及苏伊士城,结果打了个灰头土脸,对手可是你们都瞧不上的埃及军队哦,还是败局已定,进入了垃圾时间的埃及军队。何况现代坦克为了对抗各类步兵反坦克武器,在炮塔和车体周围挂满了爆炸反应装甲,你确认你想跟着这些坦克一起打巷战?别坦克挨了发火箭没事,你被坦克的爆炸反应装甲炸成几块了~我就不提1994年车臣战争里,车臣叛军怎么虐坦克的了,那可是纯步兵Vs坦克,直接把俄军打出了心理阴影,更惨的是,俄军发现了车臣人的火力点却毫无办法:坦克炮仰角不够!这时候要是来架带了对地武装的飞机,你信不信当时的俄军步兵会把你当成耶稣再世?

是不是有人想拿电子干扰说事啊?首先不说你怎么干扰自主决策、只对特定激光信号有反应的无人作战飞机,光一个干扰器是有工作时间限制的,就决定了电子干扰不能长时间用于一线战场:干扰器是主动信号源,学电子对抗(不会不知道这是军校技术专业之一吧)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况且电子干扰对双方都有效,你为了“可能存在”的无人机不停放干扰,下面的基层作战分队还用不用无线电了?真以为现代士兵都是拖着光纤到处跑的?

所以说,认为坦克马上就要被淘汰了,肯定属于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但无人机在战斗中的效率比坦克高这一点,已经成为很实际的现实了。有意思的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反而不是陆军,而是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航空兵,因为一旦自主无人机真的展示出了可以统治天空的潜力,他们肯定会比坦克早先一步被淘汰(有人机),所以,好消息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在2018年宣布X-47B项目正式下马,虽然该项目在此时已经完成了除了空战以外的所有科目的试验。

坏消息嘛~美国智库和国会研究团队均认为中国在作战人工智能方面目前是领先的~央视的某期采访J20飞行员的节目也间接证实了这个判断:该飞行员说J20可以指挥无人机作战~不会有人认为这个指挥作战是飞行员在座舱里看着小屏幕假装操作无人机吧?

user avatar

你看弱鸡的坦克不是被武直打就是被无人机打。

可是你知道坦克应该怎么用么?像美军这种陆战外行全靠钱堆的玩家就不列举了,就说苏联/俄罗斯。




大到集团军小到装甲连,远中近多层多批次防空网,就你那无人机能干啥?单兵防空给你带走。

为了防止这个防空网络压力过大,苏联还别出心裁的弄出了一个双中推中型机,专门为钢铁洪流提供空中掩护:

所以你一个菜鸡不会用坦克,怪坦克不好用了?

user avatar

因为:

你有机关枪,我有迫击炮。

你有迫击炮,我有火箭炮。

你有火箭炮,我有大坦克。

你有大坦克,我有直升机。

你有直升机,我有火箭筒。

你有火箭筒,我有轰炸机。

你有轰炸机,我有歼击机。

你有歼击机,我有飞毛腿。

你有飞毛腿,我有爱国者。

你有爱国者,我有五代机。

你有五代机,不好意思!你没有。

user avatar

如果无人机干坦克的优势真的这么明显

那快被淘汰的应该是武装直升机

user avatar

无人机干步兵更容易,也没淘汰步兵呀。

user avatar

机枪干人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承认步兵快被淘汰的现实?

因为双方步兵手里都有枪

坦克干机枪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承认机枪快被淘汰的现实?

因为双方都有坦克以及各种反坦克武器,而且机枪干人优势明显

反坦克武器干坦克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因为大家都明白没坦克还打个der的地面战


为啥无人机干坦克优势这么明显,为啥不愿意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因为这不是现实啊....坦克离淘汰还遥遥无期,地面部队永远需求一个有机动火力防御综合的载具

小国装备体系不全,只能依靠某一种装备打“有无战争”

就像美帝的炮艇机一样,那东西猛吧?可那东西和大国打有啥用?谁还没完善防空体系了

user avatar

能淘汰一种武器的方式不是这种武器被另一种武器压制,而是这种武器被另一种武器替代。

user avatar

无人机有个pi的干坦克优势,

只有"坦克无用论"的拥趸才会承认坦克要被淘汰。

但凡脱离了“唯武器论”的人都不会得出无人机淘汰坦克这种结论。

user avatar

刀枪弓箭干人类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人类快被淘汰的现实?

user avatar

淘汰战车的是骑兵,淘汰骑兵的是坦克,所以淘汰坦克的必然是同一生态位上的东西,而不是克制位的东西。就像压制奇蹄目的是偶蹄目而不是食肉目一样。

user avatar

你这个结论

是通过阿塞拜疆这个半吊子打亚美尼亚那个大傻子得出来的吧

要不你给阿塞拜疆换个对手

比如说几十年没打仗的兔子

99式带着防空步战车还有歼20啥的再打一仗

你看看你能不能得出

“无人机毫无用处,为什么要花钱研究”这个结论

现代战争已经是体系作战了

任何装备单拎出来都有天敌

所以根本不能以单一的结果来讨论好用与不好用

坦克如果没有防空力量的支持,在哪都是挨揍的货

这很正常啊.......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本身有两个衍生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坦克就不会被淘汰。

1、有人机时代干坦克同样优势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2、如果不用坦克,陆军在突破的时候用什么武器做突击队型的箭头?步战吗?到时候是不是又要问无人机干步战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步战快被淘汰的现实?然后这个问题可以继续循环下去。一直到步兵为止。那么无人机干步兵也是优势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步兵快被淘汰的现实?

最终一圈下来,除了防空武器以外无人机干陆军武器优势都很明显,为啥这些都没被淘汰……

user avatar

70年前航母在中途岛海战之前也是被这样误解的。

不管航空派、条约派军官怎么怎么写报告,抱歉没有当权者会给你负责任,把海军百年历史的核心作战力量扭转成航母。

原因有两点:

1.责任划分问题。

因为目前旧的就是标准,如果执行旧的标准错了,自己也没有多大责任,毕竟你已经是体系内的大佬了,提出新标准全面应用新技术新战法也没法让你变更大佬,官位基本到头了。

这点当年英美日德列强都一个鸟样,应当说英美当时还tm不如日本,日本虽然保守派势力为主造了大和武藏,但就那破国力在战前还攒出来了6条舰队航母和4条轻航母,并且一线舰队还能以航母和航空兵为作战核心。英美要论国力可全都对日本形成碾压,战前航空兵力对比可是被日本吊打的(但人家国力强,在战争期间明白了只有航母能赢的时候,全力生产,形成饺子海彻底达成兵力碾压)。

2.当权者老了。

很简单,你指望老人和年轻人一样关注最新技术是很难的,老人人能熟练用智能机的比率远低于年轻人,手机支付比率更是低?多少老人能很熟练的玩电脑?别说老年人了,BAT的35岁现象不能说明问题么?这些程序员被下岗的根源不是他们不能996了,而是他们接受新事物变慢了,这对于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生存的互联网企业是很极其致命的。

为什么我们以前军演一直喜欢用先进战机打火箭弹?因为之前的领导喜欢看,觉得这样的战斗力好。你拿新导弹远程打击目标,大老板在指挥中心进行观摩,不直观啊。


现在肯接受信息化作战,那是因为看到海湾战争上面的人才明白:再按照老办法玩,会被碾压死啊。想要扭转观念,不经过实战,没有血的教训,上面的人是不会有变化的。

毕竟当年舰队派也觉得:战列舰身上装甲厚重还有大炮,你不出动战列舰怎么打对面的大船?战舰还有那么多防空高炮组成的防空火力网,完全可以防住飞机。那些挡不住飞机的,都是没有制空权的弱国(加贺炸中国的时候),当大家都有制空权的时候,还不是要靠战列舰打水面战么?

结果呢?真打起来完全要靠航母,战列舰屁用没有,没了制空权就已经输了,非要硬上就和日本人一样。

user avatar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北约空袭南联盟,没有地面推进计划。那么战场就是距离地面几百米-几千米的天空,高开高走,扔一地炸弹或者导弹就完事了。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争夺纳卡地区,就是划下道,双方各凭本事,谁赢了拿走,谁输了滚蛋。俄罗斯场外招呼,谁不守规矩,擅自扩大战火,那就要挨整。这不是一场灭国之战,就是想展示一下战略雄心,输赢要认账。地面也好,天空也好,关键在于最后谁顶不住。亚美尼亚棋输一着,占不着便宜,又没有了继续打下去的勇气和实力,只好认栽。不然呢,亚美尼亚也可以自己搞无人机或者买啊,但是战场形势不等人。议会吵了几个星期,最后决定认输。这是意志和实力的较量,和装备根本没有关系。亚美尼亚的蠢货将领,居然图便宜买印度货,对于无人机这种高级货毫无认识,不输才怪。

如果一场战争必须要进行地面推进,实现完全控制该地区的战略目标,最有效的进攻武器就是坦克。

控制土地和展示力量,消灭地面抵抗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运输兵力,占领城市、乡村、工业区、组建军事治安力量,有比坦克更好的方案吗?

坦克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不是用来和空中力量硬怼的。军事装备的用途,和部队执行的任务有关,而不是为了和另一件敌方装备硬拼,战争不是斗兽棋,一物降一物。战争是全方面实施部署协调的复杂统筹工作。

现代战争实施地面推进的前提是什么?完全控制天空,敌方的远程火力大部被歼,地面推进部队基本上没有了空中的威胁,主要面对的就是敌方地面抵抗力量,肩扛式导弹,伪装式榴弹炮阵地,和地雷攻击,这个方法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已经示范过了,差不多这就是一个标准作战方案。跟随坦克部队一起前进的还有武直,己方无人机察打,三代机,地面防空履带车,卫星、预警机、地面信息部队。

只要这场战争需要地面部队向前进,要把兵力拉上去,那么坦克无可替代。

user avatar

一般来讲是这种心态。

臆想:哼,99A有什么用,过时装备,食我美爹无人机啦!

现实:中国是无人机第一制造和出口大国,也是军用无人机实战成绩第一大国。

user avatar

因为你根本没搞清楚武器淘汰替换的原理。完全是用玩游戏的逻辑看待这些。

你以为:A被B克制,所以A应该被淘汰。

实际上:A的功能被B替代,所以A被淘汰。

我先不扯什么制空权,制电磁权,我就假设你这个“无人机克制坦克”成立。那我问你,无人机能够用来占领城市吗?无人机可以用来推进战线吗?

这些都是无人机做不到的,但是坦克可以做到。你说坦克怕无人机,OK,那替代品是什么?高达吗?

战列舰被航母替代的原因是战列舰打不过航母?并不是,而是战列舰的夺取制海权功能被航母替代。为什么航母没有因为反舰导弹而被淘汰?不是因为出现了盾舰,而是因为没有其他东西能够替代航母夺取制海权,因此只能想办法增强航母舰队的防御导弹能力,这才做出了盾舰。

user avatar

信息战的话地面需要有信息节点,这个终端应该至少不比飞机的差。人是抗不动的,只能车载。

它需要越野机动性以便适应现代战场的节奏,需要一定的防护能力免得几发流弹或者破片就被报废了。同时为成员提供保护。

既然是武器,那自然不能光可以看,肯定要查打一体。战场上每一分钟都很宝贵。火力不能太弱,可以胜任基本都支援任务。什么掩体啊,对方的类似平台拉,发现既摧毁。

这些都有了,那么这玩意显然很适合充当地面部队的前锋,带头撕开敌人阵线……

哎?这说的好像就是坦克?

user avatar

无人机靠什么淘汰坦克?除了干坦克比较流啤以外,坦克能干的事情无人机能干哪个?

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二战里航母就是按着战列舰打,但是战列舰在二战后并没有直接消失。有众多高速战列舰的美国取消了蒙大拿,但是战列舰数量不足的英法依然完工了前卫和让巴尔,并且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的时候出动了他们。航母削弱了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地位,甚至霸占了主力舰的位置,但是并不能取代战列舰本身,战列舰能做的事情航母不能全部做到。真正导致战列舰退出历史舞台的是导弹,导弹的发展使得巡洋舰和驱逐舰都能做到类似甚至超过战列舰的打击能力。这才使得战列舰彻底的下岗了。

回到坦克这边,无人机打坦克是挺强。但是你如果无法把对面的坦克打干净的话,当对家剩余的坦克配合步兵推进的时候,你们的步兵准备用无人机来扛伤害吗?

user avatar

坦克有被淘汰的趋势,但和无人机无关。

坦克如果淘汰要么是作战模式的改变,要么有东西可以替代坦克。

无人机是可以吊打孤零零的坦克,但斗兽棋里的大象有被老鼠淘汰吗?

战争是打体系的,不是两种武器单独比较,谁弱就把谁取消。

在西方,坦克确实有被淘汰的趋势,美军的坦克长期没有换代,M1服役都40年了,数量越来越少,现役的M1A2可能连1000辆都没有。

但这和无人机有关吗?谁家无人机吊打了美军的M1?

美军的坦克之所以越来越少,因为其突击的能力被空中力量取代,美国陆军从重装化的主力,转为中装轻装打下手。

user avatar

你以为现代战争是两军对圆,你出个主战坦克,我出个直升机/无人机,两边单挑一下看谁赢吗?

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一种武器是否应该被淘汰,要看他是否对整个系统有作用,而不是看他有没有“天敌”。

无人机打坦克优势明显,坦克就该被淘汰。那坦克打步战车同样优势明显,是不是应该把步战车也淘汰?这么个思路走一圈,你看看你的体系里还剩下啥?

坦克的直瞄火力香不香?机枪压制香不香?前方敌人防线上多个火力据点压制我方步兵,你是用无人机发导弹一个个点名,还是呼叫火炮/空袭支援,还是叫两三辆坦克直接推过去?哪个更经济?哪个更能普及?另外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坦克真的没有作用了,为什么各国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搞出这么多反坦克武器呢?

坦克被无人机揍得惨,那你应该想办法对付无人机,掩护你的坦克。而不是谁被打了就把谁淘汰。

user avatar

现在这些人,有了上官婉儿就觉得老亚瑟不顶用了。全射手法师的阵容,是体验极差要重开的呀。

user avatar

坦克并非无法击毁的无敌兵器,别说现代的无人机了,即使在二战中也有专门针对坦克的坦克歼击车。哪怕在游戏里,坦克冲到空旷地带被发现了也是大多露头就死。众所周知坦克履带是相对最脆弱的,所以还有反坦克地雷,二战时甚至还有反坦克步枪。对抗坦克的武器多了去了,但是二战各国也没有说有就不造坦克了。这世界上本就没有无敌的兵器,出现一种强力的兵器,自然就会有研发出如何对抗这种兵器的相应方法。


每一款武器装备和类型都是术业有专攻,有自己强势的地方的,脱离了体系什么都不是,坦克强于地面进攻和攻坚突破,但疏于防空。但坦克也不需要什么都万能,防空自有专门的防空部队来负责。再怎么样也听过步坦协同吧?坦克甚至都是需要和步兵一起协同作战的,谁家的指挥官也不会只让坦克一窝蜂的往前冲,打仗不是单一兵种可以把活都干了的。


坦克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搞出一个无法摧毁的绝世兵器,更不是能打地能对空的全能武器,坦克当然是可以摧毁的,但是并不是能轻易摧毁的,这就足够了。毕竟要这么说,轰炸机炸步兵优势更大呢,也没说步兵被淘汰啊,该服兵役还得去服兵役。


德国虎式坦克


就算二战时的坦克也并非都玩命叠甲,主力大多还是轻型坦克。即便是喜欢重型坦克的苏德双方也都是以轻型坦克为主。所以才有库尔斯克会战中,虎式坦克连续击毁苏联红军22辆坦克,而自身却毫发无损的光辉战绩。


苏联SU-100坦克歼击车

重型坦克听起来老牛逼了,甲厚口径大,想想都过瘾,但是对付重型坦克的坦克歼击车也蓬勃发展起来,比如苏联的SU-100坦克歼击车,德国的“猎豹”坦克歼击车等等。去研发制造重型坦克的人力物力耗资巨大,被打掉了损失也大,轻型坦克打掉一辆后面工厂直接造两辆出来了,甚至会出现越打越多的情况。


所以尤其喜欢大威力和厚装甲的德国,反倒被苏联打垮。因为精英作战单位比不上人海战术。正是因此,在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国因为精英部队损失惨重,导致再也无力扭转东线战局。而苏联虽然纸面上损失更大,但是损失的大多都是普通部队,后续补充士兵立刻就能开展反攻,直接扭转战争的主动权。


淘汰一样兵器,靠的不是能够有什么其他的兵器可以击败它,想淘汰一样兵器要么是出现了更强性能的兵器导致这种兵器失去战术价值被淘汰,要么是战场环境改变导致这种兵器已经失去战术价值被淘汰。



所以坦克如今依然还在不断发展,而二战时那些显赫一时的坦克歼击车才真的被全面淘汰了,甚至早于无人机干坦克之前。正是因为空中打击的发展,没等到无人机去克制坦克,各种反坦克兵器已经把声名赫赫的坦克歼击车淘汰了,现在也只能在《坦克世界》里看到坦克歼击车的身影了。同样想要体验二战时期重型坦克在轻型坦克里开无双的战况也只能在《坦克世界》里面了。说起来最近《坦克世界》有活动,新用户注册有礼包,给大家个链接玩玩看,真坦克开不了,游戏里开坦克总还能体会一下坦克的魅力:




我军的防空导弹车

虽然有各种可以摧毁坦克的武器,但是在战场上,自古以来从来都是多兵种配合作战,无人机也好,武装直升机也好,空中打击确实可以摧毁坦克,但是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重要性只怕是公园里的老大爷都能跟你扯上一大通。没有任何指挥官会让己方坦克暴露在敌人空中打击下还往上冲这种事。装甲部队肯定要配备防空导弹车,后方也得有负责战场防空遮断的地空导弹部队,甚至步坦协同,步兵还有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呢!无人机打坦克有优势,但是无人机一样也不是无敌的,对付无人机的更重武器战术也是层出不穷,中小口径速射高炮和小直径导弹,就是专门用来拦截巡飞导弹和小型无人机的。还有各种型号的干扰车,依靠强电磁复合干扰,电磁干扰,通信截止,阻断卫星信号,信号屏蔽等多种电磁信息干扰手段对无人机通信控制链路进行超强全频率干扰。想击毁无人机可比击毁坦克简单多了,那是不是也得把无人机淘汰掉?


没有配合兵种,坦克当然是活靶子。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率先击毁了伊拉克所有的雷达设施,使得伊拉克的战机就如同瞎子一般,根本无法升空作战,而在失去制空权后,伊拉克的装甲部队则彻底沦为靶子,伊拉克最精锐的的军队共和国卫队的麦地那师的第10装甲旅,是伊拉克军队王牌中的王牌,结果在美军的空袭之下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连给美军造成一点阻碍都没能做到。


但是坦克在战场上攻坚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没有坦克掩护,靠步兵去打掉敌方重机枪的阵地,你拿人命填都填不过来。就为几个机枪阵地用导弹轰炸吗?一颗导弹的钱够买几卡车的重机枪了。号称战场绞肉机的巷战,来个狙击手躲楼上就能挨个点名,指望无人机点名狙击手,不用我多说,各位自己也能明白非常不现实。但是来一辆坦克呢?坦克炮塔转过去的瞬间,狙击手是很绝望的。就算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中有着绝对的制空权,想要占领阵地一样需要陆军上,美军一样需要坦克来掩护陆军进行占领。如果美军没有坦克,进入巴格达无疑如同进入绞肉机,和伊拉克打巷战那美军的伤亡将会非常大。



反观美军,美军依靠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30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率先突入巴格达市区,比较顺利的就完成了对伊拉克首都的占领。而且在整场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只损失了9辆M1A1坦克,而且除了一辆是从桥上坠入河中造成4名乘员死亡外,无其他人员伤亡。美军依靠制空权,在大量飞机导弹的掩护下,坦克部队就能发挥如此大的功效。


在对等作战中,装甲部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防空体系以免沦为敌方空中火力的鱼肉。这其实和斗兽棋类似,相生相克、任何兵种都是相互配合才能打赢一场战斗的,就比如在《坦克世界》的游戏里,重型坦克虽然甲厚,轻型坦克打上去都是各种无法击穿对方装甲的提示音,但是也不可能全出重型坦克往外冲,重型坦克移动速度慢,缺乏机动,同时视野也较为狭窄。轻型坦克虽然装甲薄火力偏弱,但是跑得快机动性强,跑起来很难瞄准打中,视野也更广阔,跑一圈把重型坦克位置标记出来,后面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的炮火就覆盖过来了,重型坦克也扛不住。自行火炮可以超远程输出但被坦克近身基本等于死亡,坦克歼击车火力强大但极度依赖队友,没有坦克歼击车自己冲锋陷阵的。中型坦克是万金油单位,但是全能也代表全不突出,装甲不如重型坦克,火力不如坦克歼击车,射程不如自行火炮,机动性也不如轻型坦克。没有完美的兵器,不同的坦克也是有不同的定位,一样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战场形式判断和技巧来发挥不同战车的特点扬长避短,才是坦克世界这款游戏的魅力所在。



我玩《坦克世界》的时候,最大的感受也是什么围墙、房子、铁丝网,坦克开过去都成平地。哪怕坦克被击毁,残骸都能作为其他人的掩体来继续进攻。这种作用是飞行单位无法代替的。无人机不行,武装直升机也不行,《黑鹰坠落》大家都看过吧,直升机被击落,数辆“悍马”和卡车被击毁。如果当时美军出动坦克,那么显然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损失。所以坦克对于陆军作战中的功能目前来说没有其他兵器可以替代,如果不出现新式的比坦克各方面都更强的兵器,比如高达,那么只要陆军不会被淘汰,坦克就不会被淘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无人机干坦克优势这么明显,为啥都不愿意承认坦克快被淘汰的现实?” 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及到了军事领域一个非常敏感、也极具争议的核心。很多人看到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对坦克造成的损失,觉得坦克“不堪一击”,预言它将走向消亡。但军事领域的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现实也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咱们就来掰扯掰.............
  • 回答
    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最近的冲突中,无人机(特别是攻击型无人机)对坦克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打击,这确实引发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否还有用武之地?无人机对坦克的致命打击:直观的震撼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场景:原本被认为是陆战之王的坦克,那.............
  • 回答
    坦克作为陆战之王,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其装甲防护、火力输出和机动性结合,至今仍是地面作战的核心力量。然而,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反坦克武器的不断进化,坦克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单兵反坦克导弹、车载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无人机,这些武器中的哪一个,或者哪几者.............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和触及人性的问题,触及了战争的残酷性、个体的无辜性以及集体责任的界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句话所隐含的观点和引发的思考:1. 核心论点:“原子弹下无冤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所有在原子弹爆炸中死亡的人,无论他们的个人意愿或行为如何,都不能被视为“冤魂”。这里的“冤魂”可.............
  • 回答
    说上海本地人普遍觉得家里有房有车无贷就可以“随便干干”了,这话说得有点儿绝对,但背后确实能触碰到一些上海本地人生活状态和心态的侧面。别误会,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想,很多上海人一样努力奋斗,追求事业上的成就。但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流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的真实想法,主要还是跟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
  • 回答
    “无人机真的领先中国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一个非常热门也常常引发讨论的领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审视,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尤其是消费级和部分行业级市场,无疑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显著的领先地位,但提及“领先”二字,也需要界定清楚是在哪个细分领域,以及领先的程度和维度.............
  • 回答
    说到无人机,你脑子里是不是就闪过几个画面:送快递的?拍婚纱照的?还是巡逻边境的?这些都挺实在,但要是来点脑洞大开的,那才叫一个劲爆!别以为无人机只能干点“正经事”,它们的好玩之处,才刚刚开始被我们挖掘呢!想象一下,你住在一个古老城堡里,每当夜幕降临,那些隐藏在墙壁里的密道和房间就变得神秘莫测。这时候.............
  • 回答
    当然,无人机完全有能力拍摄星空照片,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在这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不过,要拍出令人惊叹的星空照片,可不是简单地按下快门那么容易,它需要合适的设备、精心的准备以及一些技巧。无人机拍摄星空的优势:首先,我们得承认无人机在拍摄星空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独特的视角: 这是无人机最显.............
  • 回答
    无人机驾驶员,或者更通俗地说,“飞手”,这个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在我看来,绝对是相当光明且潜力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它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想想看,曾经我们对“飞手”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航拍爱好者或者军事用途上,但现在,无人机已经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这.............
  • 回答
    无人机在现代应急救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还在不断拓展。与其说是它“被用于”,不如说是它“正在彻底改变”应急救援的方式。想想看,在那些人迹罕至、地形复杂、甚至极端危险的环境下,人类救援队伍面临的挑战有多大?这时候,无人机就像是解放双手的“眼睛”和“手臂”,带来了前所未有.............
  • 回答
    无人机,特别是攻击无人机,近年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性能也日益强大。这自然会引发一个问题:无人机最终能否完全取代武装直升机(武直)和攻击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无人机、武直和攻击机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它们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无人机的崛起:精准、持久与低风险首先,我们来看看无人.............
  • 回答
    无人机和VR全景摄像机的结合,听起来就像是将空中视角和沉浸式体验完美融合,理论上应该能创造出惊艳的产品。然而,现实情况是,市面上似乎并没有成熟的、像大疆那样形成规模化产品的存在。这背后的原因,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涉及到技术、成本、用户体验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技术上的门槛:不是简单的“加”首先.............
  • 回答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一场颠覆性的战役,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态。它们不再仅仅是侦察的工具,而是集侦察、攻击、电子战、甚至心理战于一身的“空中幽灵”。一、侦察与情报收集:战场上的“眼睛”这是无人机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作用。在开战初期,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投入了大量的无人机来执行侦察任务.............
  • 回答
    “无人机时代无革命论”,这个说法或许有些武断,但细想之下,确实触及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否真的站在一个由无人机驱动的、颠覆性的“革命”前沿,还是仅仅进入了一个更高级、更高效的工具应用阶段?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革命”这个词的分量。它往往意味着基础性的、系统性的变革,能够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回答
    .......
  • 回答
    无人机致人死亡,且找不到具体责任人(主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起诉无人机公司,这是一个复杂但并非没有可能的法律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和法律依据。核心问题:无人机公司的责任在于何处?无人机公司并非直接操作无人机导致事故的“主人”,但它们可能因为其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
  • 回答
    美国无人机操作员大多是电子游戏玩家,仅需四个月的训练就能掌握生杀大权,这种筛选机制确实引人深思。它触及了几个核心层面的问题:技能迁移与实际操作的鸿沟、道德伦理的考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首先,从技能迁移的角度来看,将电子游戏经验作为筛选标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许多现代电子游戏,特别是那些模拟类或.............
  • 回答
    小米无人机和大疆无人机之间的差距,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总的来说,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依然是领先的,尤其是在专业级和高端消费级市场。而小米无人机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不错,但在整体技术实力、产品线丰富度、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上,与大疆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无人机(攻击2)之所以不能以编队飞行的形式接受检阅,主要是出于技术限制、安全风险、以及阅兵的目的和性质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考量。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技术限制方面的考量1. 通信和协同能力(通信延迟与带宽限制): 高度同步的编队飞行需求: 接受检阅的编队飞行对无人机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