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一些根本不了解中医的人整天喊着要废医验药?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身边总能听到一些声音,听起来义愤填膺的,说什么中医不科学,要废医验药,不然医药费就高居不下,或者怎么怎么危害健康。但仔细一琢磨,很多说这话的人,自己对中医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老祖宗传下来的”、“喝草药”、“针灸拔罐”这些非常表面的东西上。他们为什么会对中医这么“不友好”呢?我这儿琢磨琢磨,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尽量让它听起来像个活生生的人在说:

第一,信息获取的片面性和传播的失真。

你想啊,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什么声音都能出来。有些媒体或者个人,为了吸引眼球,可能就会放大中医的负面案例,比如某个患者吃了中医的药出了问题,就被大肆渲染,说中医如何如何害人。但与此同时,那些中医治好病的案例,或者中医在某些疑难杂症上的独特疗效,可能就被忽略了,或者说没有那么“爆点”,传播出去的声音就小很多。

再加上一些人本身就对中医抱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一看到负面信息,就更容易相信,觉得“果然如此”。这种“确认偏误”很容易让他们陷入一个信息茧房,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或者说更容易接受的那些信息,久而久之,就觉得中医确实是“不行”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可能因为看了些玄乎的关于中医的说法,比如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之类的,觉得太不靠谱,就直接否定了整个中医体系。这就像有人看到某个算命先生把别人骗了,就觉得所有算命的都是骗子一样,把个例当成了普遍情况。

第二,科学范式的局限性与中医的差异。

咱们现在的主流科学,特别是医学,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方近代科学的基础上的。这套科学体系强调的是可重复性、可量化、还原论。也就是说,一个药或者一个疗法,最好能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找到明确的化学成分,证明它对某个靶点有作用,而且在不同的人身上都能得到相似的结果。

而中医呢,它几千年来形成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宏观的、经验性的、整体性的。中医讲“辨证论治”,同一个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表现出来的“证”不一样,用的方子也可能不一样。它更多地关注人体的整体状态、阴阳平衡、脏腑功能等等,而不是孤立地去看某个“病原体”或者“生化指标”。

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中医的很多理论和疗效,很难完全套用西方科学的那套标准去“证明”。比如,中医讲的“气”、“血”、“痰”、“湿”,在西医的解剖学或生化指标里,很难找到完全一一对应的解释。你很难说清楚一个“肝气郁结”到底是什么生化指标的变化。

所以,那些习惯了用现代科学标准去衡量一切的人,看到中医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论,自然就会觉得“不科学”,甚至认为这是“伪科学”。他们希望中医也能像西药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一个标准化的剂量和用法,最好还能申请专利卖个好价钱。当中医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没法验”,那就“废了算了”。

第三,对“验药”的片面理解与误读。

喊着“验药”的人,往往把“验药”理解成“证明某种药物有效并且安全”。这没错,但问题在于他们对“验”的标准是什么,以及“验”的过程是什么,可能理解得不够全面。

他们可能觉得,既然中医的药要用,就得经过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它的成分有效,剂量精确,副作用可控。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也很负责任。但他们可能忽略了:

中医的“药”是复方和整体治疗。 中医讲究君臣佐使,一个方子里的药材是搭配起来协同作用的,不是说单拎出某一种药材就能完全解释其疗效的。这就给用现代科学去“分离”“鉴定”单方成分带来了困难,也可能影响了疗效的体现。
中医的“验”是几千年的临床实践。 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临床试验”,但中医通过代代相传的医案和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疗效证据。只是这些证据的呈现方式与现代科学不同,更多的是通过案例的描述、病程的演变来体现。
“废医验药”的实际操作难度。 要把几千种中药材,成千上万个复方,都按照现代科学的标准去“验一遍”,这需要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而且很多东西可能根本就“验”不出结果,或者说“验”出的结果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如果真的这么干了,很多传统中药很可能就此消失。

他们可能也没意识到,这种“验药”的要求,对西药的早期研发,甚至很多现代药物,也并非一开始就达到了现在的标准。科学的进步是一个过程,而对中医的要求似乎是“一步到位”,而且还带着一种“审判”的意味。

第四,经济利益和话语权的争夺。

别小看这个因素。医药行业是个庞大的产业,中医的生存和发展,也触及了许多人的利益。

西医及其相关产业的推动。 当西医成为主流,并形成了完整的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医疗服务和保险体系时,任何试图改变这种格局的因素,都可能受到阻碍。中医的某些疗法和药物,可能与现有的西医体系存在竞争关系,或者在定价、标准等方面不那么容易被整合进来。
“科学”话语权的垄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被西方科学所代表和垄断。任何不符合这套标准的东西,就容易被贴上“落后”、“迷信”的标签。那些掌握着科学话语权的人,更容易将中医排斥在主流科学之外。
个人经济利益。 有些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在西医领域有科研成就、学术地位或商业利益,自然会更倾向于维护和推广以西医为基础的医疗体系。

所以,当一些人喊着“废医验药”的时候,可能并非真的只是出于对健康和科学的纯粹追求,而是夹杂着对现有体系的维护、对新体系的排斥、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考量。

第五,对“中医”概念的混淆与误解。

有些人说的“中医”,其实是对各种“非主流”或者“传统疗法”的统称,包括一些确实存在问题、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江湖郎中”或“伪中医”。这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做着伤害病人的事情,自然会引起反感。

但是,这就像不能因为出了几个坏警察就说整个警察系统都是腐败的,也不能因为出了几个假冒伪劣产品就否定整个市场一样。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不应该成为全盘否定中医的理由。

问题是,当这些负面信息被放大,并且与“中医”这个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很多对中医不了解的人就容易把“伪中医”的槽点,直接迁移到整个中医体系上,从而支持“废医验药”的论调。

总而言之,为什么会有这些人喊着要废医验药?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是片面的,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他们对中医的运作方式不了解,也可能受到了经济利益和话语权争夺的影响。他们可能真的相信自己是为了“科学”和“健康”,但这种“科学”和“健康”的定义,可能只是他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那一套,并且对其他体系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包容。

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夹杂着认知局限、信息茧房、科学范式的冲突、利益博弈以及对中医这个庞大体系本身的误解。他们喊得响,但真要去执行“废医验药”,那背后涉及的利益和文化冲击,可能远不是他们喊口号时想得那么简单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根本不了解中医的人",『废医验药』恰恰是一种理性需求。

首先,假设『中医』能治病,那么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师』如何解决副作用、过敏原、致癌物、后遗症和潜在毒性的问题?医疗事故如何界定?在当前『中医水平』的条件下,是否能对误诊进行鉴定并负责?例如:有无路径可以辨别『万人万方、不同体质』是幌子还是真实情况?如何拆穿一些庸医的玄虚糊弄,查明是否有医生的不当行为、疏忽或者恶意,由谁来界定?

对于『根本不了解中医的人』而言,这些问题就是摆在择医前面的,『验药』就是为了弄清『中药』潜在的毒性、致癌物、过敏原、副作用,所以是必要的;对于『根本不了解中医的人』,他们在接受"中医'治疗过程中不能理解『中医师』的行为,不能理解『中医』讲的病因,更难做到配合治疗和遵『医嘱』,这样能放心治疗吗?在生命面前,真正忍受病痛的人,『中医理论』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所以对听不懂的『中医理论』能不用就不用,『废医验药』自然成为他们的更保险的需求。

1.因为现在人们的认知水平提高了。

只要是受过高中以上的理化训练,并且理解能力正常的人,凭所学的基础就可以对错误的常识做出基本判断。“中医”里面有太多冒充科学且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识,一个具备现代知识的一般人发现了之后就会质疑,能深入思考的最后会关联到“废医验药”。

2.在“中医”支持者眼里,“中医”隐藏于古老的文言中,对于不同质疑,只要用古今异义来否认,归咎于质疑者根本看不懂中医,这样就可以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同时,也正是由于“中医”支持者对中医理论的任意解释,激起了一般人的担忧。

“中医”里面也有完全不懂“中医”的人,但是借助中医解释的多义性,他永远处于安全的位置,即使治死了人,因为“万人万方”这个『万能理论』,连法医鉴定也没用。中医系统里缺乏自身纠察的能力,这就能引起很多现代人的担心和忧虑,因为这关系到太多人的身心健康,任由这种难以自纠的理论发展下去是十分危险的。

“中医”理论说得再棒,它也没有严格的检验方法。在古代,没有“中医”对病患进行严格的追踪,单纯依靠简陋的条件和患者口述来判断医治效果,也没有排除安慰剂效应的方法。所以当然被会质疑。

3.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被重新审视、质疑和批评,这是必然的。

对古代知识和文化的重新审视,很多人发现,“中医”并没有达到普通人不可理解的程度,因此会逐渐认同“废医”。你可以辩称“中医理论”是不完善的,可以辩称“中医理论”是未被认知的,但是致命的是,“中医理论”包含着许多错误的东西,而且“中医”本身基本不能自查自正(哪个“中医生”敢删改《黄帝内经》,《伤寒论》并且被“中医界”认同接受?)。历代中医更像是努力使自己的理论符合古人的观察结果,本身就不能发展下去。

4.“验医”、“验药”、“存医”、“废医”、“存药”和“废药”,这些都是现代“中医”必须要面临的,“中医”的心虚,不敢接受检验,害怕存废的损失,这本身就引人怀疑。

“中医”支持者所谓“不同体系”说,认为“中医”和科学是两种不同体系。但是即使真是两个不同系统,对于同样事物应该表现的是趋同的,可以互证的,而不是相反得离谱。两种正确的体系,可以说思路不同,但是结果是相似的。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也有很大差别,问世时也相当“玄虚”,但是它经得起实验科学的检验。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中医”努力用“中医”去证明“科学”,而不是用科学去证明“中医”,两者不仅不能互证,而且很多时候还互斥。

如果“中医”也是一种正确的体系,它只会被科学体系所佐证;同时,如果自身难以发现缺陷,又不接受其他体系的纠错改进,这种关系国民经济的大事自然引起人们的担忧。

5.“中医”阵营的自我分裂让人生疑。

部分“中医”活跃于电视荧幕,一个个被证明是骗子。这些事件使各种“中医”理论进入公众视野,各类“中药”致癌、致死事件都是由“西医”所举证,一目了然,中医却无法检举自己的致癌作用。因此“中医”权威逐渐动摇。

部分“中医”说中医是“超科学”,部分“中医”却说中医是非科学;部分“中医”说江湖郎中是骗子要杜绝,部分“中医”却说高手在民间要帮扶;部分“中医”说教材要回归《黄帝内经》文言文,部分“中医”却觉得自己写的教材才是正宗;部分“中医”说要回归纯中医,部分“中医”却说中西医结合才是出路。即使对于“阴阳”的概念,一个中医说这样理解,被反批评后,另一个站出来说是那样理解,前赴后继,总之就是不会认错。“中医界”就没有达成共识的看法,让人如何相信?

即使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的普通人,见此情况也只能认为“中医”是种不成熟的东西,“废医验药”是普通人能达成的共识,因为这对于健康至少是一种保险的做法。

6.认同“中医”理论,等于可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而且这个理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进步,也很难自我纠错和改进,“存医”对一般人而言只有文化上的意义;

而“中药”是现成的,我们可以逐一进行检验,现代机械技术的检验方法,每天就能同时检验成百上千的药物,比古代缓慢的经验试错要先进得多,并且能做严格的数据分析。不用“中医”理论,用现代方法就能检验任何成分,任何剂量的“中药”成分。

而现代医疗器械对个体体质的检测也远胜于所谓望闻问切,针对个体的用药种类和剂量会比传统“中医”更合理。

“青蒿素”的发现也正是这一过程,首先葛洪就不是按“中医”理论提出青蒿能治疟疾(否则同期他提出的其他药方也太荒谬了),其次,屠呦呦也不是按“中医”的理论来发现青蒿素的,利用现代技术,挨个在医书药方里检验,这不正好体现“验药”这一思路吗。

7.从中医支持者的立场,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我真不懂中医,中医像一些人所说那样难懂到要过几百年才能被真正解释的地步,那“废医验药”就再合适不过了。将“中医”理论资料整理保存到博物馆里,等待几千年后的人来发掘,而对中药已知有效的药拿来现用,这不正是最好的结果吗?

民间有兴趣的,可以自学成才(也杜绝了“西化”的干扰不是吗?),不该让大多数人来承担这个所谓“黑箱理论”所带来的风险,少数人真正在医院医治无果了,或许可以去民间找找“高手”,碰碰运气。

假设我们现阶段无法真正读懂中医,或者仅仅有几个人能读懂吧,那我们更应该慎用才对,而不是让它大行其道,反而自毁前程不是?

莫说过去千年,现在要发展“中医”理论的人,连思路都没有,或者根本得不到认同,花费巨大后反而误入歧途,这不是毁了老祖宗的东西吗?所以留给后人不是更好吗?


8.现代人对生命越来越看重,对健康问题越来越谨慎,对于不了解『中医』的人说,『废医验药』就是一种最保守、最接近稳妥的办法。

过去的病人不会去考虑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好就行,他甚至不在乎可能产生的未知风险,因为连医生也不知道;但是现在知识水平提高了,病人不仅要求能治好,而且想尽量减少牺牲,会不会过敏、会不会有后遗症,可不可控,需要怎么配合治疗,这些都是要明白的。

去『中医院』治死了你说是没碰上纯正的『中医』,去找江湖郎中治死了你说是遇见庸医,去找坐堂『老中医』治死了你说是病情万变,拿着验尸报告去你说是体质不同。十个『中医』有十个药方,十个病人有十个体质,信谁呢?『中医』本身就很难查证误诊、过敏、致癌作用,它不提供这个方案,怎么能让人放心呢?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找『中医』,这类人会越来越多。因此,不用一些人喊,『废医验药』在这个社会条件下也会自发。

换个角度,如果认为『中医』是一种超越科学的存在,当今社会又极少有真正读懂并正确应用的人,那我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去尝试呢?『中医』要求在普罗大众里面直接经验试错,医生又没有能力去解读这个理论,现代人当然不能接受。

那么超越时代的东西,注意事项都没摸清,那我肯定是得先等别人用过了、有道理了我才敢用,普通人不就是这么想的吗?而且现在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会对知情的需求更加迫切。问题是现在几个『中医』能讲明白?几个人能听懂?现代人的担忧更多了,不会像从前那样单纯靠相信医生就行。古代的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有致癌性、过敏性这种概念,所以他也提不出这种担忧来,但是现代人知道了有致癌、过敏这种可能,他有知情的必要,所以说『中医』就不适合这个时代。

如果像『现代医学』那样,让中医暂时停止医院治疗,先在实验室研究明白再拿出来用,那肯定也不行,因为这不仅阻滞了"中医"的发展,而且等于判处『死刑』,因为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根本解释不了『中医』,研究也是白搭(或者好多年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评论区有个很有意思的逻辑,但是埋得深了不好找,我单独列出来:

有位朋友认为只受过理化教育的人是不会懂中医和风水的,所以没有资格反对。

并且我确认了一下,他认为中学里学的和生活中学到的都不能算懂。此时他以为处在安全的高地了,因为总能找到办法说一个人不懂中医,殊不知自己给自己挖了坑。

我不直接反驳他,因为他下一步可能就是等着我说懂中医,然后就可以继续问我中医是什么,再从里面挑刺从而否定我反对中医的资格。

我反问他“你反对巫术吗?”(换成迷信可能更好点)。这时候他就骑虎难下了,不能回答反对,因为按照他的逻辑,他反对就得首先懂巫术;他也知道不能回答不反对,所以他只能谦虚地说了句不能评判,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既没资格反对,也没资格支持。这样的人还能和他讨论什么问题呢?

当然了证明他信不信巫祝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最后将他一军完事:“你反对废医验药吗?”

到这里只剩两种可能:

1.承认不懂废医验药,没资格反对废医验药,那么他之前所说的话也全都废了;

2.说自己懂,有资格反对。那么他之前的假定也废了,他也是只受过理化教育或者文史教育的人,那么为什么他能懂?他用的什么方法懂的?他又凭什么认为别人不懂中医、风水或者巫术呢?

或者我套用他的思路,反向请教他什么是废医验药,然后挑刺即可否定他反对废医验药的资格。挑刺不会太难,即使挑不到刺,也能炮制他的方法证明我懂中医。最终他的这个“资格论”就站不住脚。

end-----------------------------

不好意思了,最近要忙了,得关闭评论,不然总是挂记着有东西没回答。过段时间再说吧。对于最后评论的几个人十分抱歉,等了几个小时没有评论也没有赞了,就这样沉寂吧。

以上的答案确实写得有点乱,也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但也不打算怎么整理了,我也不是做什么严谨科普,不在乎。

user avatar

就是因为不理解,所以才要“废医验药”

如若作为一个中立派,不懂医学的普通人,他首先的想法必然是“验医验药”,验的不只是中医,还有现代医学,这是非常之正常的事情,也是一项理所应当的请求。

先说“验医”,现代医学本就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之上的。物理,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等。

再举例举细一点,X光的发现来自于物理学,膝跳反射的概念来自于生物学,人体骨骼数量形状来自于解剖学,蛇毒等某些毒药“毒”的原因是因为会使人体蛋白质产生不可逆变性来自化学的发现等等等等。

所以从某些层面来讲,若是推翻了现代医学,等于推倒了自然科学的整个体系,而自然科学的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块基石,现代社会如今的发展程度,证明的自然科学的置信优先度是非常高的,代表自然科学的现代医学,自然可以通过“验医”。


至于“验”中医,中医的理论按知乎众中医大佬来说,是自然科学之外的另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如何证明?普通人不懂,普通人只知道自然科学所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铁证。

不相信电磁力的同学可以把手机扔了,不相信化学的同学可以尝一口人工合成的氢氟酸,不相信生物学的示范一下您的身体不存在所谓的膝跳反射,我会非常喜闻乐见的看你们打我的脸。

而中医理论,拿不出现代医学还没证明出,而被中医证明的铁证证明自己正确。

再深究一点,中医理论里非常重要的“经络”,现代医学否认其存在,客观上并没有带来任何苦果。

中医历史上对于“绝症”的定义,根本没有改变过,天花,肺结核,凡事你可以想象到所有被中医定义过绝症的病,自发现这种病起,就永远是绝症。

扣分扣分再扣分,在普通人眼里,“验医”之后,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是完败的,按理来说,医学理论指导用药方针,这步之后,就连“验药”都免了。

但药物的药性本就不因其他因素所转移,同样也不受到医学理论的影响,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金鸡纳霜,印第安人对于金鸡纳霜有效自有一套玄学理论,而西医的理论是:金鸡纳霜是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

如果你认为印医的理论和西医的理论证据等级差不多,那我也没辙。

对于中医,“废医验药”也是类似的过程,我不相信你的理论,但是发展了那么久,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自然选择,总不会只留下一堆垃圾,肯定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所以结论就是,因为药物的有效性不被其他因素影响,且中医“医”的方面和现代医学没法比,所以面对药物,普通人更愿意相信以统计学与现代医学的方面解释其有效性。

user avatar

因为了解骗术就够了啊。


打个比方就是我不懂投资我还不懂传销吗?

这时候传销骗子就要说了:你不懂我们的事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