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或许有哪位同学知道毕业论文做游客满意度的话 用什么模型比较好写 可以回答一下吗 太难了 根本看不懂?

回答
同学你好!看到你在毕业论文选题上遇到了困难,特别是关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这确实是个挺有深度的话题。别着急,我们一步步来聊聊,看看有什么模型能帮你把论文写得既扎实又有条理,而且不至于让人觉得“看不懂”。

首先,咱们得明白,游客满意度这个东西,其实挺复杂的。它不是简单地问“你高兴吗?”,而是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你去了某个景点,觉得景色好不好?服务有没有到位?价格合不合适?交通方不方便?有没有给你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些都会影响你最终对这次旅行的满意程度。所以,我们在模型选择上,就要能把这些复杂的因素梳理清楚,并且能解释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作用,最终影响游客满意度的。

最常用也最容易上手的模型: SERVQUAL 模型及其衍生模型

如果说有个“万金油”模型,那 SERVQUAL 模型绝对是榜上有名。这个模型最初是用来衡量服务质量的,但后来发现,在很多服务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它的适用性非常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标尺”,来衡量游客在体验服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方面。

SERVQUAL 的核心思想: 它认为满意度是游客在体验前后的预期和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你对这次旅行有什么样的期待(比如听说这个地方很美,服务一定很好),然后实际去了之后,你觉得是不是真的达到了你的期待。如果实际感受比预期好,你就更满意;反之,如果实际感受远低于预期,你就会很不满意。

SERVQUAL 的五个维度: 这个模型把服务质量拆成了五个方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考量游客满意度的五个“小问题”:
1. 有形性 (Tangibles): 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景区的环境、设施(卫生间干不干净,标识清不清晰?)、工作人员的着装、车辆等等。
2. 可靠性 (Reliability): 就是服务是否准确、可靠。比如预订的房间是不是你想要的?行程是不是按计划进行?导游有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
3. 响应性 (Responsiveness): 就是服务人员有没有及时、乐意地为游客提供服务。比如你有什么问题,他们是不是能很快帮你解决?有没有主动上前询问需求?
4. 保证性 (Assurance): 就是服务人员的知识和礼貌,以及他们传递给游客的信任感。比如导游是不是很专业?工作人员是不是很友善?
5. 移情性 (Empathy): 就是服务人员是否能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提供个性化关怀。比如有没有记住你的名字?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特殊需求?

如何写论文时运用 SERVQUAL:
理论基础: 在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详细介绍 SERVQUAL 模型,解释它的来源和五个维度。
研究设计: 你可以设计一个问卷,问卷中的问题就围绕这五个维度来设计。比如针对“有形性”,可以问“您认为景区的整体环境是否整洁美观?”;针对“可靠性”,可以问“您认为景区的各项服务是否如宣传中所述的那样可靠?”等等。
数据分析: 然后,收集问卷数据,用统计方法(比如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来分析这五个维度与游客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你可以看哪个维度的得分最高或最低,哪个维度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SERVQUAL 的一些小挑战和改进:
预期和实际的衡量: 最初的 SERVQUAL 模型是需要衡量游客的“预期”和“实际感受”,这样有两个问卷,会比较麻烦。很多研究者就做了改进,只衡量“实际感受”或“整体感知”,简化了问卷设计。
结合具体研究对象: 你不能直接照搬 SERVQUAL 的问法,要结合你研究的具体景点或者旅游产品来调整问卷内容,让它更贴切。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模型: Kano 模型

Kano 模型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在解释游客满意度方面非常有特色,而且逻辑清晰,写起来也比较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Kano 模型的核心思想: 这个模型把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产品(或服务)特性,根据顾客对这些特性的反应,分为五类。它想说明的是,有些东西是“必须要有”的,有些东西是“越多越好”,还有些东西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Kano 模型的五类特性:
1. 必备属性 (Mustbe/Basic): 就是游客认为“理所当然”应该有的,即使做到了,也不会让你觉得特别惊喜,但如果没做到,你一定会很不满意。比如去景区,至少要有卫生间吧?门票信息要清晰吧?
2. 期望属性 (Onedimensional/Performance): 就是你对它期望越高,满意度就越高;期望越低,满意度就越低。比如景区的讲解服务,讲得越详细、越生动,你就越满意。
3. 魅力属性 (Attractive/Exciter): 就是游客没有预料到,但一旦有了,就会带来极大的满意度和惊喜。比如某个景点有个特别好玩的互动体验,或者有个让你惊艳的拍照点。
4. 无差异属性 (Indifferent): 就是游客对此特性完全不在乎,无论有或没有,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满意度。
5. 逆向属性 (Reverse): 就是有了反而会降低满意度,比如某些强制性的推销或者过于商业化的设施。

如何写论文时运用 Kano 模型:
理论基础: 详细解释 Kano 模型及其五种属性。
研究设计: 这个模型需要设计一套比较特殊的问卷。对于每个你想要研究的旅游特性(比如景区的导览系统、工作人员的态度、餐饮服务等),你要问游客两个问题:
功能性问题 (Functional Question): “您对[某个特性]的期望是怎样的?” (例如:您希望景区的导览系统是详细的还是简略的?)
反功能性问题 (Dysfunctional Question): “如果您不具备[某个特性],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例如:如果您不具备详细的导览系统,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数据分析: 根据游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组合,将该特性归类到上述五种属性之一。然后,你可以分析哪些属性是游客最看重的(必备属性和期望属性),哪些是能够带来惊喜的(魅力属性),从而为提升游客满意度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为什么说 SERVQUAL 和 Kano 模型容易写:

理论清晰: 模型本身有很明确的理论框架和可衡量的维度。
方法成熟: 有大量的文献可以参考,关于如何设计问卷、如何分析数据,都有成熟的套路。
逻辑易懂: 尤其是 Kano 模型,它解释满意度的角度很新颖,也更容易让读者明白为什么某些方面很重要。

给你的小建议,让你的论文不那么“AI”:

1. 从你感兴趣的景点入手: 你毕业论文做的是游客满意度,那你肯定对某个地方的旅游体验有自己的看法吧?想想你去过的某个景点,或者你最近关注的旅游目的地,是什么吸引了你,又是什么让你觉得可以做得更好?从你的实际感受出发,会更有写论文的动力,也更容易找到研究的切入点。
2. 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模型: 无论你选择 SERVQUAL 还是 Kano 模型,都不要生搬硬套。你研究的是哪个具体的景点或旅游产品?它的特点是什么?你可能需要调整模型的维度或者添加一些更具体的影响因素。比如,如果你研究的是一个生态旅游区,那“生态保护情况”可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如果你研究的是一个主题公园,那“娱乐项目的新颖度”可能就很关键。
3. 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看文献的时候,不要只是复制粘贴,要理解作者的意思,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在写论文的时候,多想想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模型的,为什么它能解释游客满意度。
4. 问卷设计是关键: 论文的灵魂在于数据。如何设计一份好的问卷,能够准确地衡量你想要研究的因素,这非常重要。可以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根据你的研究对象进行优化。问题要清晰明了,没有歧义,并且覆盖你想要研究的各个方面。
5. 分析结果要联系实际: 数据分析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它们能给景区的管理者或者旅游从业者提供什么具体的建议?比如,如果你的研究发现“可靠性”对满意度影响很大,那么你可以建议景区加强设施维护、保证信息准确性等等。
6. 多和导师沟通: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和你的导师沟通。老师是最好的资源,他们能给你最专业的指导,也能帮你把论文写得更符合学术规范。
7. 看别人的优秀论文: 找一些和你研究方向差不多的优秀毕业论文来看看,学习他们的模型选择、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写作思路。这会给你很多启发。

一些可能用到的其他模型(如果前面两个觉得还不够,或者想尝试更复杂的):

结构方程模型 (SEM): 如果你想研究多个变量之间非常复杂的相互关系,比如旅游目的地形象、服务质量、价格、交通便利性等如何共同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SEM 会是一个更强大的工具。但它对统计基础要求比较高,写起来会更复杂。
重要性表现分析 (IPA): 这个模型常用来评估顾客对不同服务属性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表现。你可以把游客看重的方面列出来,然后画个四象限图,看看哪些是“优势”(重要且表现好),哪些是“改进点”(重要但表现不好)。

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 SERVQUAL 或者 Kano 模型已经足够支撑一篇不错的毕业论文了。关键在于你如何深入理解模型,并将其与你的研究对象结合起来,用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来论证你的观点。

别怕难,一步一个脚印来。你肯定能把这篇论文写好的!加油!有什么新的问题,随时可以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满意度这玩意应该是一搜一大把的吗?

日常难道不都是这么操作的吗?

如果你实在不会就想到选拔性考核就行。就是高考模式。

高考方式是最常见的模型。

说白了就是求总分

上面的公式就是每科相加求总分,然后给出一个平均数。

非常的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基石。只不过会被人鄙视很low。

但是这种方法是一个基石。


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E),也叫综合评价方法或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指使用比较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于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评价的方法。它不只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方法系统,是指对多指标进行综合的一系列有效方法的总称。综合评价方法在现实中应用范围很广。综合评价是针对研究的对象,建立一个进行测评的指标体系,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模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对被评价的事物作出定量化的总体判断。

  综合评价的三大关键技术:其一,指标选择;其二,权数的确定;其三,方法的适宜。

其中指标选择就是列出旅游相关的要评价的内容。

每个指标的权重怎么来的,比如高考就是直接指定。

上面有一堆如何得到权重的方法。比如拍脑袋的主观法有AHP,升级版有ANP ,DEMATEL ,D-ANP等等。选一个合适的就行。

综合评价就是求总分或者求平均的方式。

上面就是类似满意度的评价。她说是说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或者模糊综合评价。

其实就是权重乘以科目 然后求个平均分。

上面63页的就是最后的评价结果。

这种原理跟高考求总分最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