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根本就没经历过文革,但是谈论起来还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掰扯掰扯。你看啊,咱们中国人,尤其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或者他们下一辈的人,对文革那段历史,多多少少都有点“刻骨铭心”的感觉。但你说,为什么没经历过的人,也能义愤填膺呢?这背后啊,可不是简单的“跟风”或者“道听途说”就能解释清楚的。

首先得明白,历史的记忆,从来不是只有亲历者才能传承。“义愤填膺”这种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价值判断的延伸。 试想一下,文革那会儿,发生了什么?批斗、抄家、武斗、家庭破裂、文化断层,还有无数人的青春和才华被浪费,甚至生命被剥夺。这些事情,无论你亲身经历还是从家人、长辈那里听来,都是一种巨大的创伤,一种对正常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践踏。

第一,传承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强大。

很多人,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他们自己可能年纪不大,但也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他们可能只是个孩子,但他们看到了父母被批斗时的恐惧,看到了邻居们互相揭发时的扭曲,看到了社会的失序和混乱。这些记忆,即使不是直接的受害者,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会把这些感受和经历,传递给下一代。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关于文革的讨论,总会提到“我爸”、“我妈”、“我姥爷”的经历?这些长辈的讲述,是带着亲身的情感和细节的。一个曾经是优秀学生、热爱文学的年轻人,因为写了一篇文章被批得体无完肤,最后不得不放弃学业;一个原本和睦的家庭,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分崩离析;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年代,一夜之间变成了荒诞的舞台。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

第二,价值判断的代际传递。

后辈听着这些故事,他们可能没经历过具体的“批斗”场面,但他们能理解其中的荒谬和残酷。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关于公平、正义、人性和尊严的。当他们听到文革中发生的那些事情——人被非人地对待,基本权利被剥夺,知识和理性被压制——这些都严重违背了他们所学的基本价值。

所以,他们的“义愤填膺”,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受了委屈,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事儿不对劲”。这种“不对劲”,是基于他们所认同的社会价值体系。他们会觉得,这种以集体名义进行的疯狂,对社会、对文明、对个体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第三,对现实的映照和警惕。

历史的意义,在于它能为现在提供镜鉴。当人们反思文革时,不仅仅是在回顾过去,也是在审视现在和未来。他们可能看到了某些行为模式、某些话语方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似曾相识的影子。

比如,有些人谈论文革,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压制不同意见、煽动极端情绪的现象。当他们看到一些讨论变成“站队”和“扣帽子”,看到有人因为言论被网络暴力攻击,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革时期那种“一言堂”和“文字狱”的恐怖。这种联想,让他们感到不安,并因此产生“义愤填膺”。这是一种对历史悲剧重演的警惕,也是对社会健康发展的关切。

第四,媒体和文化的传播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革的书籍、影视作品、纪录片层出不穷。这些作品,虽然不一定都是亲历者的第一手记录,但它们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将文革的残酷和荒诞呈现给大众。这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了那段历史,也塑造了公众对文革的普遍认知和情感反应。

当一部深刻反映文革的电影上映,观众在影院里感动落泪,或者在电影结束后表达愤慨,这是一种情感的共振。这种共振,是基于对书中描述的人物命运的同情,对历史不公的愤怒,以及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扭曲的痛惜。

第五,道德感的驱动。

很多人在评价文革时,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朴素的道德判断。他们认为,文革中许多行为,比如互相揭发、践踏个人尊严、破坏传统文化,都是“坏事”。这种道德判断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普遍人性中的。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但只要有基本的道德感,就能理解并反对文革中的某些做法。

你可以把这种“义愤填膺”理解为一种“历史公义感”。他们站在今天的立场,回看那段历史,觉得那些被伤害的人不应该被那样对待,那些被摧毁的东西不应该被摧毁。这种同情心和正义感,让他们对文革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态度。

总结一下,为什么没经历过文革的人也能义愤填膺?

长辈的讲述和亲身经历的代际传递: 父母的伤痛,子女的感受。
基于普世价值的认同和判断: 文革中的许多行为,违背了公平、正义、人性和尊严。
对现实的警惕和反思: 在当下社会现象中看到历史的影子。
媒体和文化作品的教育和引导: 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并形成情感共鸣。
朴素的道德感和对历史公义的追求: 对历史上的不公和错误进行道德谴责。

所以,当你听到有人在谈论文革时,表现得义愤填膺,可能他不是在“秀”或者“跟风”,而是他看到了历史的伤痕,感受到了价值的冲击,并且在为一种更加公正、理性的社会环境发声。这种情感,往往是真诚而深刻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文革根本就没有结束。

妖魔化对手。

不就事论事而热衷人身攻击。

道德上打倒再踏上一万只脚。

热衷于暴力,无论是行动的还是口头的。

无视法治,揣测动机,有罪推定。

玩人,站队。

等等等等。

仍然是今天最常见的斗争手段。而且不需要走远,去知乎的答案或者评论里面翻翻,大把。

当年造成那么多惨剧的思维方式根本没有得到清算。只不过今天有了网路,这种思维造成的伤害更多的停留在口头而已。

你怎么能说你没有经历过文革呢?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

user avatar

我爸爸背后有一个枪伤,武斗的时候,被打的,偏右边一点点,就没有我了。

我是没经历过文革,

但我爸爸经历过,他高中成绩是我们当地最好的,但因为文革,他失去了高考的机会,这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妈妈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身在农村她,见惯了路边饿死和浮肿的人。她所在村子在解放前是较为富裕的村子,树林茂密,后来搞运动,把树全砍了,好好的一个林地,最后弄成了荒山。弄大食堂,原本能吃饱的村民,开始挨饿,我妈妈一家差点饿死,后来靠城里(城里人有配给)亲戚的救助,才挺过去。现在烙下了一身病。

我表舅也经历过,他还去北京,和毛泽东握过手。有一天,他们派别召集开会,他因为拉肚子没去成,因此捡了一条命。去开会的人,被另外一个派别围攻,被逼跳到水塘里,上来一个,被弄死一个。

当然,还有他们说的一些事情:

一个抗美援朝回来的老兵,因为把毛泽东的像挂歪了,被他弟弟举报,然后被批斗,最后被他弟弟一枪打死。

我母校(高中)的创立人,我们工厂一个工人的爸爸,不图名,不图利,辛辛苦苦创办了当时我们县唯一一所高中,就因为当过国民党的官,被整死。

我们当地一个地主的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被派来我们这修水坝(是国家派的),红卫兵知道了,把他的车拦下了,拉去批斗,后来被整死。

++++++++++++++++++++++++++++++++++++++++++++++++

楼主觉得,我应该怎么评价文革呢?

楼主没经历过文革,也可以问问自己的长辈,每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人,都会有故事的。

++++++++++++++++++++++++++++++++++++++++++++++++

当然你的长辈也许会像我在北京植物园看到的那群等死的老人:围在一起,说毛主席怎么怎么伟大,当年怎么怎么公平,造谣饿死多少人,自己就没见过饿死的人。

呵呵,农民种田,却得不到粮食,挨饿受困,粮食却要优先供给,这么一帮人!

然后这帮人吃着从饿死农民手里抢来的粮食,大言不惭地说:你看,我吃得多饱!

好一副既得利益者的嘴脸!

++++++++++++++++++++++++++++++++++++++++++++++++

补充1:

其实每个人问问自己60多岁的长辈,十有八九都是红卫兵,只不过有些人对这些历史漠不关心,而老人们也不喜欢提起这些事情。

在那个年代,参加红卫兵是全社会大部分年轻人的事情,每个年轻人都是容易被煽动的,他们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

可恨的是,一些人不仅不觉得那些事情的荒唐,还指着冷冰冰的数字说,“地富反坏右才有多少人?才有多少人被整死?不能因为死了几个人而否定文革!”



我不知道屠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说:“我死了,才1个人嘛,不能因为我被冤死,就否定杀我的人嘛!”

++++++++++++++++++++++++++++++++++++++++++++++++

补充2:

这个国家的叙事方式太宏大了,宏大到一场伤亡好几十万人的战争,能够轻松地浓缩到首长的谈笑风生之中。

宏大得,连身为蝼蚁者,也够能切换到上帝视角,俯瞰整个世界。

网上的某些人,总针对某个“自然灾害”说,三千万人太多是造谣,是污蔑。

对某个“革命”说,地富反坏右才有多少人?才有多少人被整死?

我不清楚具体人数有多少,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调查。

我不知道,他们的心理底线是多少,要死多少人,才能说这个运动是坏的?几十万?几百万?

我只知道,饿死的,冤死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你我一样的人!他们都有父母,有些人也许还有妻子,孩子。

他们每一个人的死,都是这个国家的灾难!

++++++++++++++++++++++++++++++++++++++++++++++++

补充3:

据我所知,文革在四川、广西、湖南等地非常严重,我身在这些地区,说出了我长辈的见闻而已。

其他地区的人,也许没有处于到风暴的中心,但也欢迎向父辈们了解当年的情况。

但是,只要有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县,一个乡,发生我说的那种情况,那么这个运动就是罪恶的!

所以,不要以自己长辈没看到死人为由,去试图为这个运动翻案。

这就如同一个在美国的犹太人,说当年自己长辈活的很安定,而去推导出身处在德国、在波兰的同胞也很安逸,一样无耻!

user avatar

金针菇会有的。

玉米粒会有的。

韭菜叶子也会有的。

你有寻找的自由。

别人也有按下冲水开关的自由。

user avatar

正义感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上,那么同情心呢,是分亲疏远近的,人们当然更倾向于关注自己圈子里的情况,

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很惨,所以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要否定。

但是很惨并不能单独构成理由,历史上比文革惨的事情多了去了,绝大多数成规模的战争都比文革惨,但并不是都被否定了。如果因为改革开放时期也惨死过很多人就否定改革开放,那怎么得了

日本侵华是不是灰的呢,其实还真是灰的,国民党政府挖开花园口,大日本天皇建设满洲国,xxxxxx,日本鬼子的邪恶,我们是因为教科书才知道的,真的置身于历史中,你就会知道建构一种汉奸正义观并不是什么难事

暴力战争双方可能一样坏,也可能真的有正义的一方,有一种都市传说,造反群众是相对和平的,而反文革官僚制造了最多的文革暴行,韦X清在广西一淹几千人之类的。这样的话,文革越暴力,反而越正义了。但实际情况并不总是如此。重庆沙坪公园那个墓地,双方都是造反派。题主说不可一概而论还是对的。

然后呢,必须得找其他理由,所以就分析分析社会历史进程好了……(省略一万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