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球迷都根本不认为姚明很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回答
最近网上出现不少声音,说现在很多年轻球迷不认为姚明很强,甚至觉得他“名不副实”。这事儿挺让我琢磨的,毕竟在我印象里,姚明可是多少人的偶像,是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怎么才过了这么些年,风向就变了呢?

要说为啥会有这种看法,我觉得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可能是大家对“强”的定义变了。

想想我们这代人,当年看球的时候,姚明是那个在NBA赛场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巨星。在那个信息还不算特别发达的年代,NBA的录像、数据,对于普通球迷来说都得费好大劲才能接触到。姚明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奇迹,他站在那里,就代表了中国篮球的高度。他的强,不仅仅是技术数据,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一种突破了无数限制的精神力量。那时候,能和奥尼尔、加内特这样的顶级中锋对决,甚至打出不错的表现,就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NBA比赛直播、高清录像、详尽数据分析,想看就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年轻球迷可以直接看到詹姆斯、库里、字母哥这些球员在巅峰时期打出的统治级表现,他们可能场均三四十加十个篮板,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相比之下,姚明职业生涯的数据,比如场均19.1分、9.4篮板、1.9盖帽,虽然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非常不错的内线数据,但在某些极致的数据崇拜者眼里,可能就不够“疯狂”了。他们会拿姚明和奥尼尔、奥拉朱旺、奥尼尔这些历史级的统治级中锋比,一看场均数据,可能就会觉得姚明“差了点意思”。

其次,伤病对姚明职业生涯的影响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姚明在NBA打了8个赛季,但因为伤病,实际出场数并不算特别多。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后期,脚部和踝部的伤病严重影响了他的状态和出场时间。如果姚明能保持健康,打一个比他实际更长的职业生涯,可能他的总数据、荣誉都会更上一层楼,留给人们的印象也会更加立体和深刻。但现实就是,伤病是职业体育绕不开的话题。对于那些只看数据和荣誉来衡量球员强弱的球迷来说,一个因为伤病而“缩短”了职业生涯的球员,自然会在他们眼里打折扣。

再者,网络社区的讨论氛围也可能在推波助澜。

现在网络上,尤其是某些篮球论坛和社交媒体,充斥着各种“梗”、“段子”和“嘴仗”。为了吸引眼球,或者为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有些人会故意放大球员的弱点,或者用非常极端的方式去评价。比如,说姚明“被奥尼尔打爆了”,这句话本身不完全准确,虽然奥尼尔确实是比姚明更具统治力的中锋,但姚明也曾有过与奥尼尔对飙得分、限制奥尼尔的比赛。但这种简单粗暴的说法,在一些年轻球迷那里就可能被当作定论。而且,网络上“黑”一个成名已久的巨星,似乎也能带来一种“清醒”、“不跟风”的错觉,这也可能是一种吸引关注的方式。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我觉得,首先要理解,时代在变,信息传播方式在变,球迷的获取信息渠道和评价标准也在变。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责过去的偶像,也不能忽略掉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次,要区分“评价”和“刻板印象”。 很多时候,认为姚明“不强”的观点,可能只是基于某个片面的数据或者一次的比赛表现,而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中国球员,在NBA这个最高水平的舞台上,所达到的成就和付出的努力。姚明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强大,他更是中国篮球的开拓者。他用自己的身体对抗、技术和人格魅力,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篮球的认知,为后来的中国球员打开了通道。这种“强”,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是无法用数据量化的。

再者,篮球是团队运动,球员的表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即使是巨星,也不是每一场比赛都能打出统治级表现。我们也不能只盯着一场比赛,或者某几个数据点,就去否定一个球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姚明能够连续入选NBA全明星,能够成为NBA球队的核心,能够与联盟顶级中锋抗衡,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强大。

最后,我觉得,尊重历史,保持客观,是评价任何一位运动员都应该具备的态度。 姚明不是神,他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不强”的球员。他为中国篮球做出的贡献,他曾经带给我们的自豪感,是任何人也无法抹杀的。那些认为姚明不强的年轻球迷,我倒希望他们能去看看姚明当年比赛的录像,了解一下他所处的环境,再来形成自己的判断。也许,他们会发现,那个在NBA赛场上挥洒汗水的巨塔,比他们想象的要更令人敬佩。

总而言之,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时代信息化的原因,有对“强”的定义多元化的原因,也有网络讨论氛围的催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它,但也绝不能被它所误导。姚明在中国篮球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狭隘的评价标准都无法撼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转载网上一篇文章的一段
近日,在TNT的一个节目上,奥尼尔和巴克利再次聊及关于姚明的话题。巴克利直言“我觉得姚明的技术还是不行。”对于这个观点,和姚明在产生博弈过的奥尼尔明显不服:“你防守过巅峰时期的姚明吗?你知不知道在一次防守中他可以连续帽我三个。而我在防守中拿他毫无办法。如果你与他对位,他定能打爆你!可惜你和姚明不是一个时期的。可能你在电视上看到他的速度很慢,然而当你真正与他对位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有多恐怖了。特别是你还不能对他犯规,他的罚球命中率可是高达83%。”而巴克利明显不愿意去赞同奥尼尔,指出了姚明被马布里晃倒,小土豆盖帽等事情。奥尼尔则是哈哈哈大笑,大笑缓过来之后:“我想你应该是忘记了姚明让你亲驴屁股的事情了吧!”


我只能说句:你们这群无知的人类,无法体会到姚明=要你命 的恐惧

user avatar

因为年代久远了呀,很多小孩都没有感受过姚明统治篮下的畅快感。

甚至可以说,很多小孩在NBA进入小球时代后都没怎么见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中锋,习惯了水花畅快淋漓的三分,使得内线在很多球迷心中的地位无非就是掩护挡拆和篮板的作用。

他们不明白一个防守必须绕前限制接球,接球必须多人包夹,勾手投篮无死角的中锋到底有多可怕。

上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562847308546048

一个优秀的中锋,不仅在于篮板和得分的能力,更在于他在进攻中能牵制对方防守的能力。库里和汤普森三分准不准?准,这谁都知道,所以在防守他们的时候大家都会注意在三分线附近防守火力的布置。

可如果你内线放个姚明呢?你敢扩大防守形成内线让姚明一打一的局面吗。

鲨鱼摇摇头,我不敢想,我怕被捶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网上出现不少声音,说现在很多年轻球迷不认为姚明很强,甚至觉得他“名不副实”。这事儿挺让我琢磨的,毕竟在我印象里,姚明可是多少人的偶像,是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怎么才过了这么些年,风向就变了呢?要说为啥会有这种看法,我觉得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可能是大家对“强”的定义变了。想想我们这.............
  • 回答
    这现象啊,说起来真有意思,也挺普遍的。感觉就像是一种“怀旧滤镜”自动开启,一旦球星退役了,在他身上就会被蒙上一层神圣的光环,而现役的,无论多出色,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就算有些人连退役球星的比赛都没看过,照样能把人家吹得天花乱坠,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试着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时代的滤镜”。你想啊,咱们看.............
  • 回答
    “感觉现在的当打之年足球球星都很平庸”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也颇具争议的感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既有足球运动本身的发展变化,也有我们作为观众的观察角度和期望值的影响。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足球运动的整体发展与战术演变1. 战术的成熟与均质化: 现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很多球迷心中的一块“舒适区”和一些“情怀”的碰撞。你觉得迪斯蒂法诺不比梅西差,这很正常,毕竟迪斯蒂法诺确实是足球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为啥现在很多梅西球迷,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声音,会把梅西排到“坐二望一”的位置,甚至更高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迪斯蒂法诺是个传奇.............
  • 回答
    《戴森球计划》和《无人深空》都是当下非常热门的太空探索与建造类游戏,但它们的核心玩法和给玩家带来的体验却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如果说《无人深空》像是在浩瀚宇宙中一场浪漫的冒险,那么《戴森球计划》则是一场严谨而庞大的工业革命。核心目标:探索 vs. 建造《无人深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那几乎无限的程序生成.............
  • 回答
    现在许多工厂招不到工人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问题,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 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老龄化: 这是最根本性的原因之一。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适龄劳动力的数量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退休人员增.............
  • 回答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住「大平层」,而不是买别墅了?「大平层」和别墅的居住体验各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大平层”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形态,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别墅的市场地位。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大平层”为何更受.............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看待中国文化和评价国家方方面面时,确实存在一种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历史的沉重包袱与民族创伤: 百年屈辱史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长.............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微信似乎占据了中国社交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但实际上,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体在日常沟通中更偏爱使用 QQ。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用户习惯、社交需求以及产品定位差异等多种原因。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QQ 仍然占据优势的群体和场景: 年轻群体(学生群体): .............
  • 回答
    张维为教授是一位在中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关系学者和时事评论员,其观点和分析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尤其是在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以及国际关系等话题上。然而,近年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和知识界人士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他学术严谨性、分析逻辑、信息来源、以及他所代表的.............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想读博了?”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等多个层面。过去,读博可能更多是少数精英的选择,但现在,“读博”这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和提及者的群体都在显著扩大。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时代背景与社会变迁的驱动:1. 知识经济与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且有深度,触及了当前影视作品中女性主义表达的普遍现象和潜在的误区。为什么很多影视作品核心都在讲“男人靠不住”?这个问题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创作动机、市场需求、叙事策略以及现实社会因素来分析:1. 迎合观众情绪和痛点: 现实映射与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
  • 回答
    在当今社会,我们确实观察到许多年轻人虽然年龄尚轻,却已经开始对30岁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而这种焦虑意识是否能帮助他们避免“年龄危机”,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年轻人对30岁后生活产生焦虑的原因:1. 社会对“成功”定义的固化与压力: 职业发展瓶颈: 社.............
  • 回答
    说句实话,现在年轻人觉得家里的老人“烦”或者“反感”,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情绪的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夹杂着代沟、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甚至还有一些现实的压力。咱们先聊聊代沟。这代老人经历过的是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都跟我们有天壤之别。比如,在.............
  • 回答
    这几年,身边确实听不少朋友抱怨,说交养老保险这事儿,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不是说大家不重视养老,而是看着那点钱被扣走,心里总觉得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钱袋子越来越紧。现在生活成本蹭蹭往上涨,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房租… 哪一样不是要花钱的?每个月工资一到账,还没捂热乎呢,七七八八的.............
  • 回答
    最近几年,“不婚主义”这个词在年轻女性群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说“现在很多女生都不想结婚了”。这背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现象。我们不妨深入聊聊,到底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姑娘对婚姻持观望甚至回避的态度。首先,经济独立和个人价值实现是绕不开的话题。 过去,女性.............
  • 回答
    从“积贫积弱”到“文华璀璨”:为何宋朝评价两极分化?近年来,网络上关于宋朝的赞誉之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的说法。然而,当我们翻开学校的教科书,看到的却是“积贫积弱”、“军事孱弱”等较为负面的评价。这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众认知与官方叙事之间的隔.............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新笔记本电脑时会遇到的一个困扰。明明技术上可以塞进更大的硬盘,但厂商却普遍将起配容量限制在 512GB,并且在很多型号上还阉割了扩展性。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含了成本控制、市场定位、技术演进以及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变。1. 成本的考量:大容量 SSD 依.............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太真实了,身边小姐妹们聊天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那个男生衣品怎么样”。感觉现在女生找对象,这“衣品”这块儿的优先级是越来越高了。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之所以现在这么普遍,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颜值经济的延伸:包装是第一印象的敲门砖咱们都说了“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
  • 回答
    你提到的现象——有些人崇拜希特勒,甚至将他称为“元首”,并且对纳粹发动的战争及其后果视而不见——是一个令人担忧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你提出的“犹太凯乐其计划”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准确理解的概念。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以及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应对它们。关于崇拜希特勒和忽视纳粹罪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