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度?

回答
区分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度,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观察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看一个人是否“不开心”就能判断的,而是需要关注一系列持续存在的、影响个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症状。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如何识别,并尝试去除那些让文章显得生硬的痕迹,让它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观察者在分享。

首先,要明白“抑郁症”是一个医学诊断,它有其专业的标准。普通人通过观察,更多的是一种“识别”或者“觉察”,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身边人的状态,并在必要时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一、 核心症状:情绪的低落与兴趣的丧失

抑郁症最核心的两个特征,是情绪上的显著改变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两点如果持续存在一段时间(通常是两周以上),并且影响了日常工作、学习或社交,就需要引起注意。

持续的情绪低落: 这不仅仅是偶尔的伤心或沮丧。你可以观察到他/她:
情绪的稳定性: 以前可能是有起伏的,但现在长时间处于一种低沉、空虚、悲伤或烦躁的状态。有时候这种低落是难以名状的,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不开心。
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常常面无表情,或者表情显得疲惫、哀伤。眼神可能黯淡无光,说话的语速变慢,声音低沉,缺乏活力。即使在应该高兴的场合,也难以表现出积极的情绪。
对事物反应迟钝: 以前能引起他们笑声或关注的事物,现在可能都波澜不惊。

对日常活动的兴趣或愉悦感的丧失: 曾经让他们感到快乐或有成就感的事情,现在都变得索然无味。
爱好和社交的改变: 如果一个人以前喜欢阅读、看电影、运动或者和朋友聚会,但现在却完全提不起兴趣,宁愿一个人待着,这可能是一个信号。
丧失动力: 即使是一些过去习惯性的活动,比如起床、洗漱、吃饭,都可能变得异常困难,需要消耗极大的意志力。

二、 其他常见的伴随症状:

除了核心症状,抑郁症还常常伴随其他一系列身心方面的变化。这些症状的出现频率和强度,也直接反映了抑郁的程度。

睡眠障碍:
失眠: 难以入睡、睡眠浅、夜间频繁醒来,或者过早醒来(比如凌晨三四点就醒了,而且再也睡不着)。
嗜睡: 有些人则会表现为睡眠时间异常延长,白天也总是想睡觉,但睡醒后仍然感觉疲惫。

食欲和体重的改变:
食欲不振: 饭量明显减少,对食物失去兴趣,导致体重下降。
食欲增加: 少数人则会表现为食欲异常旺盛,尤其想吃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导致体重上升。

精力下降和疲劳感:
持续的疲惫: 即使睡了很长时间,也感觉浑身没劲,做什么事情都觉得筋疲力尽,缺乏体力。
反应迟钝: 思考问题变得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忘记事情。

自我评价的改变:
过度的自责和内疚: 经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为一些小事感到极度内疚和自责,甚至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
丧失自信: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敢接受新的挑战。

思维和认知方面的改变:
消极思维: 看待事物总是偏向消极和悲观,倾向于关注负面信息,忽略积极方面。
犹豫不决: 即使是简单的决定,也变得非常困难,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自杀意念或行为: 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信号之一。可能表现为对死亡的渴望、反复出现“不如死了算了”的想法,甚至有具体的自杀计划或尝试。这一点尤其需要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务必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生理症状:
身体不适: 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解释的身体疼痛,如头痛、胃痛、胸闷、心悸等,但检查后又找不到具体的病因。
焦虑和烦躁: 有些抑郁症患者也会伴随明显的焦虑、坐立不安、易怒等情绪。

三、 如何区分抑郁症与普通的情绪低落?

关键在于“持续性”、“普遍性”和“功能损害”。

持续性: 普通的情绪低落通常是暂时的,会随着事件的改变或时间的推移而缓解。而抑郁症的症状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且不易自行好转。
普遍性: 普通的难过往往有明确的诱因,比如失恋、工作不顺。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或者即使有诱因,其反应也远超一般人应有的程度。而且,这种负面情绪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功能损害: 这是区分抑郁症与普通情绪低落最重要的标准。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会显著影响他们工作、学习、社交和维持基本生活的能力。例如,他们可能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对家庭责任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完全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

四、 如何判断抑郁的程度?

抑郁的程度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量表可以简单套用,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粗略地评估:

症状的数量和严重性: 出现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越明显和持续,其他伴随症状越多且越严重,则抑郁程度可能越高。
功能受损的程度:
轻度抑郁: 可能只是对某些活动提不起兴趣,但还能勉强维持正常生活,只是不那么快乐。工作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但基本能完成。
中度抑郁: 症状比较明显,明显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交。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睡眠或食欲问题。日常活动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重度抑郁: 症状非常严重,对生活完全失去兴趣,无法工作学习,甚至难以照顾自己。可能出现明显的自杀意念,生活功能几乎丧失。
病程的长短: 如果抑郁情绪持续的时间越长,也可能意味着抑郁的程度越深,越不容易自然恢复。
是否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如果伴随有这些症状,则属于重度伴精神病性特征的抑郁症,情况更为严重。
是否有自杀的念头或计划: 这是衡量抑郁症严重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越具体、越有计划的自杀念头,危险性越高。

需要强调的是:

个体差异: 每个人表现抑郁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可能表现得更“沉默”,有些人则可能表现为烦躁易怒。不要用刻板印象去套用。
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对人生的影响也越小。
不要自行诊断: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观察和判断只能是“识别”和“猜测”,最终的确诊和治疗方案,必须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来完成。如果你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可能患有抑郁症,最重要的一步是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可以从与医生沟通,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开始。

总而言之,识别抑郁症和判断其程度,是一个综合考量“情绪状态”、“行为模式”、“思维内容”以及“对生活功能的影响”的过程。这需要我们保持一份敏感和关怀,同时也需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试图隐藏他们的抑郁。一些精明的人甚至能够巧妙地伪装好他们的症状,带着一张开心的面具与他人相处,几乎与正常人无异。这些人不想承认抑郁的严重性,他们坚信:只要继续生活下去,抑郁就能自然而然地消散掉。


此外,我们的文化也常常教导我们,面对那些情绪的黑洞,我们应该学会隐藏。我们不应频繁地讨论自己的抑郁,或者把这些情绪变成负能量,散发到朋友圈,传递给身边的人,成为别人的精神负担。



在个别的情况下,隐藏情绪并希望它“自我痊愈”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对大多数人而言,隐藏你的抑郁,只会将你悲伤与孤独的情绪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且得不到解决。


但是,同面对抑郁相比,普通人经常会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自己的至亲或好友遭受到抑郁的折磨,但他们可能一直在隐藏、伪装,不让别人发现。


我们识不破那些掩饰,不能施以援手。


我们爱莫能助。


在这里,我们给你六个小小的提示。虽然它们不是绝对,但当你和亲友相处时,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些情况,请敲响你脑海里的警钟,认真分析一下,Ta是不是可能抑郁了?


1. 睡眠、饮食习惯跟此前有所不同

当一个人开始改变他们睡眠或者饮食习惯时,事情就很有可能不对劲了。睡眠是良好的精神与身体健康的基础,当一个人开始频繁性地失眠,或者每天睡的越来越多时,很可能就是抑郁的征兆/症状之一。


还有一些人会利用饮食或者酒精来压制他们的情绪。他们可能会暴饮暴食,即便他们已经吃的很饱,因为疯狂进食可以帮助他们弥补内心情感的空虚与无助。酗酒则可以帮助掩盖那些因抑郁而伴生的悲伤、痛苦与孤独。有时候,一些人也会选择另一个极端:对进食失去一切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进食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也丝毫带来不了乐趣。


2. 戴上一副强颜欢笑的面孔,且借口越来越多


我们都见过那种试图强颜欢笑的人,我们自身也时常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跟那些带着面具的人呆得越久,那层面具就会越来越薄,也越能被识破。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试图隐藏自己抑郁情绪的人,都会尽量不跟别人在一起呆的太久。除非是迫不得已,他们一般都能迅速搬出一些已经准备好的借口来拒绝社交,哪怕是与朋友一起逛街,吃饭等等。


识破那些抑郁之人所带的假面具并不那么容易。有时候你会在某一个瞬间瞥见一丝征兆,你也有可能在和对方某个谈话的间隙发现端倪。总之,警觉一点。


3. 开始更多地讨论哲学问题

当你和那些隐藏了抑郁的人一起相处时,你可能会发现,他会越来越多地在你们的谈话中跟你讨论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生命的意义,他自己的生命抵达到了哪一个阶段。他们甚至直接承认自己偶尔有伤害自己或者死亡的想法。他们还会谈论生命旅途中的幸福之路等话题。


这一类的话题常常预示着这个人正在跟内心的各种黑暗想法做斗争,而他又不敢直接把这些想法分享出来,因此会曲折婉转地跟别人讨论类似话题。


4. 会短暂地寻求帮助,然后立即停止


那些隐藏着自己抑郁的人,往往也在跟这种“隐藏”的行为作斗争。有时候,他们会放弃这种隐藏抑郁的努力,跟某些人谈论它。他们也可能会试着迈出第一步,预约一个医生或者治疗师。


但是,当第二天来临时,他们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得“太远了”。因为抑郁而去寻求帮助,正是表明他们承认自己真的抑郁了,而这恰恰是那些试图隐藏自己抑郁的人所不愿意面对或承受的。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脆弱不应该被别人看见。


5. 会比平常更消极一点


这一点很显然易见。心理学家们将这个现象称之为“抑郁现实主义”,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现象的存在。一个有着抑郁情绪的人,会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更现实的认识,他们对于自己的影响力也有着更现实的认识。那些不抑郁的人,往往更乐观一些,也有着更多不切实际的愿望。比如他们在一个实验任务中会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够获得高分,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6. 情绪比平时更紧张


那些隐藏自己抑郁情绪的人,在情感上比别人更具紧张感。比如说,可能平时他并不是一个爱哭泣的人,但在某次看电视或者电影的过程中被戳中了要害,会突然爆发哭泣。又比如,他本身并不爱生气,但他会在开车时突然大声怒骂某个超车的司机。又或者他是一个并不经常表达亲密感的人,却突然对你说他很爱你。类似的这些情况,都值得关注。


要知道,当一个把自己抑郁绝望的情绪紧紧地打包在一个“盒子”里时,他的其他情绪会更容易从缝隙里泄漏出来。他需要一些出口。


但是, 然后呢?


当你看到了朋友的“伪装”,请理解他的痛苦,不要带着挑剔的、质疑的、训诫的眼光或语气与他谈论问题。请静静地坐下来,好好和TA谈一谈。


又或者,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正是那个试图对别人隐藏自己抑郁与痛苦的人。那么,请面对它。


简单心理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平台,点击「jdxinli.cn/2ukmmb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