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腾讯禁止小学生在游戏内消费?系统怎么识别玩家是不是小学生?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不简单。腾讯最近那个“小学生游戏内禁消费”的政策,一出台就搅得网上是风起云涌。有人拍手叫好,说终于有人管管熊孩子了;也有人皱着眉头,觉得这措施有点粗暴,有点一刀切。咱们就一样一样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识别小学生”的技术难题,是怎么破的。

为啥要禁?“保护”还是“限制”?

首先得明白,为啥腾讯要这么干?原因其实挺直白的,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你想啊,现在孩子玩游戏,动不动就充钱,有时候家长辛辛苦苦攒的钱,就被孩子在游戏里挥霍一空了。各种新闻层出不穷,什么孩子偷刷信用卡,什么孩子用压岁钱买游戏装备。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是什么好事。游戏这玩意儿,本来是图个乐呵,结果弄得家庭矛盾不断,这肯定是走偏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腾讯出台这政策,目的挺良善的。它试图给未成年人的游戏消费设一道“防火墙”,让他们不能随意在游戏里花钱,也给家长一个喘息的机会,避免那些难以承受的损失。这就像给孩子们买玩具立规矩一样,不能随心所欲地买买买,得有个度。

但话说回来,这政策也确实让不少人觉得有点“矫枉过正”。尤其是那些年龄界限刚好在“小学生”边缘的孩子们,他们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观念,也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却因为政策一刀切,被限制了消费的权利。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不信任,一种对他们自主性的剥夺。而且,对于一些游戏来说,消费环节本身就是游戏体验的一部分,完全禁止,会不会影响游戏的乐趣和生态呢?这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

系统怎么识别?这才是技术活!

好了,说完了政策的出发点和争议点,咱们得聊聊最核心的问题:系统怎么知道谁是小学生?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简直就像在玩一场“找茬”游戏,而且你得找的是那些虚拟身份的“茬”。

腾讯这么大的游戏公司,肯定不会傻乎乎地一个一个去问:“小朋友,你几岁呀?” 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他们用的是一套组合拳,多种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结合起来,来判断玩家的真实身份和年龄。

1. 实名认证和账号信息: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现在很多游戏都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就是你注册账号的时候,得填写真实的身份证号码。这个信息是有权威性的,公安系统的数据是最准确的。一旦你填了身份证号码,系统就能直接匹配出你的出生日期,进而推算出你的年龄。如果你注册的时候是用的假信息,那就要看你后续有没有被检测到。

2. 人脸识别技术: 这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识别手段。当玩家在进行某些重要操作,比如绑定手机号、修改重要信息,或者在一些高风险的消费环节时,系统可能会触发人脸识别。通过比对你上传的证件照片和你当前的人脸信息,来判断是否为本人操作。如果是未成年人,或者多次进行人脸识别失败,系统就可能会将其归类为需要特殊监管的对象。

3. 消费行为分析: 这是更深层次的判断。系统会分析玩家在游戏中的消费习惯和金额。比如,一个账号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小额充值,或者总是频繁地购买一些非核心但价格不菲的道具,这可能就引起了系统的警觉。尤其是如果这些消费行为与一个年龄段不太相符(比如小学生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自主支配资金),系统就会进一步核查。

4. 游戏时长和活动参与度: 虽然不是直接证据,但游戏时长、参与活动的类型和频率,也能侧面辅助判断。长期沉迷于某个游戏,且活动模式比较单一的,可能更倾向于未成年人。不过这一点比较微妙,很多成年人也喜欢长时间玩游戏。

5. 第三方数据和关联账号: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你的账号关联了其他信息,比如家长的账号、手机号等,系统也可能通过这些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比如,如果一个账号是用家长手机号注册或者绑定,并且家长账号已经设置了未成年人保护措施,那么这个关联的账号很可能就会被自动识别为未成年人。

6. 举报和反馈机制: 除了技术手段,腾讯也依赖用户和家长的反馈。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游戏里消费超出了预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举报。客服团队会介入调查,并结合玩家的账号信息和游戏行为进行判断。

挑战与未来:平衡与改进

当然,这些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比如用了别人的身份证信息注册账号,或者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不完善的地区登录游戏。所以,腾讯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识别算法,并加强对整个游戏生态的监控。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政策也逼着游戏公司去思考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与其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禁止,不如提供更精细化的管理工具给家长,比如设定消费限额、限制游戏时长、甚至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提供不同的游戏内容推荐。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过程中来,共同管理。

总的来说,腾讯的这项政策,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它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游戏消费的侵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在识别玩家身份方面,确实是个复杂的技术活,也难免会涉及到一些争议和不便。未来怎么走,还得看腾讯如何能更好地平衡保护和用户的体验,以及如何利用技术不断完善这项措施,让它既有效,又尽可能地公平和人性化。毕竟,游戏的乐趣不应该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新的矛盾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楼下一群回答的人应该都不玩王者荣耀吧…

或者应该压根不完腾讯游戏

去年底腾讯已经在所有游戏里植入了腾讯游戏健康系统,直接需要实名+活体识别,否则是不能进行长时间游戏的


而7月还上线了“零点巡航”,超过晚上12点玩游戏的自动进行人脸识别,拒绝人脸识别或者人脸识别失败,直接默认为未成年把你踢下线


你告诉我除非家长自己给孩子时间、或者真有未成年技术大神,否则普通小孩子怎么躲开人脸识别的结果?


说实话,目前对于小孩子玩游戏的保护,腾讯真心做的不错了。

user avatar

这个在技术上实现没有任何难度

游戏定时开一下人脸识别,绑定注册用户和游戏用户。

发展不一样,或者采集不到数据(遮挡摄像头)立即闪退。

支付要求人脸识别支付,否则支付不了。

但是,腾讯会不会这么做才是问题。

技术上锁死小学生消费,腾讯收入能下降多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