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每当一个孩子年满12周岁时,家长都会郑重的将手机交到他手中:
“今天开始,你将正式成为一名玩家!”
孩子热泪盈眶,表示一定遵循父母的教诲,当场立下誓言: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不然还能怎么看呢,身份验证+人脸扫描=小学生群体从此以后彻底远离网络游戏了。
没游戏可玩的小朋友该怎么找乐子呢?
他们会热情投入短视频的怀抱。
如果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觉得短视频内容比网络游戏更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话,无所谓咯。
总不能短视频也要求人脸扫描认证一下资质吧。
……
作为一个从小在‘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死宅动漫’三大精神鸦片“毒害”下成长的90后。
我真的极讨厌这种‘一刀切’的措施。
幼小的心灵里没接触过一点‘黑暗面’,真等长大了一个泰山压顶盖过来,如何能承受。
……
突然!
我明悟过来,原来这是一种以身作则,我们从小就要教导孩子,这个世界是非常残酷的。
大人的世界是不讲道理的。
……
针对评论的一些补充:
本来就是想吐个槽,然而确实不能忽视这个问题下有一些需严肃看待的问题。
一、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是根本在于家庭活动的缺失,各位家长在批评游戏,小说,动漫,短视频让孩子沉迷的同时,麻烦思考一下,你有多少时间来陪孩子玩耍。
评论里有为朋友提到,有些家庭监管的就很到位,家庭监管不到位的孩子就会沉迷游戏,所以要一刀切的加强监管。
但你要的仅仅是孩子不玩游戏么?他不玩游戏还能沉迷短视频,沉迷动漫,沉迷小说,甚至严重一点说,他可以跑出去玩到你满世界疯找,这中间他会不会误入歧途,现实中例子太多,我就不明说了。
如果家庭环境无法提供给孩子更好的选择,单纯的禁止,无法改变任何现状,因为游戏和可代替品实在太多了。
二、手机游戏禁了也好,单机游戏品质更好?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品质是以你的标准和爱好来选择的,王者和吃鸡拥有大量未成年用户不是偶然,手机游戏市场里也存在大量有趣的,适龄的,益智的游戏。
你所喜爱的,是孩子所喜爱的么?
如果一款为孩子量身定做的高品质游戏,却吸引不了孩子的兴趣,收获的只有家长的肯定,那这款游戏在本质上就是个失败品。
你拿着生化奇兵:无限跟孩子说这是第九艺术,不比王者荣耀好玩,孩子是会欣然接受,还是会翻白眼?
除此之外,所有人都忽略了游戏这种东西,好玩不好玩是一回事,有没有朋友一起玩则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所有孩子都在玩王者荣耀,一个孩子在玩巫师3,这是异类,而被认为是异类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除此之外,孩子玩游戏,重要的是能够和朋友一起玩,只要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撒尿玩泥巴都能沉迷,这跟是什么游戏无关。
最后,一刀切的问题,真不想讨论这个,实在没意思的很…
一块饼,横着切,竖着切,总归是要被想吃的人吃到嘴里的…
一味认为游戏是地狱,孩子可能就会跟你说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阿弥陀发,施主你着相了。”
面对监管的一刀切甩锅。看看美国多少主流网站禁止不满 13 岁的用户注册就很容易明白了。因为美国有专门一套法律(COPRA)保护未满 13 岁的用户隐私,限制比普通用户多得多,违法风险更大,于是各大网站就禁止 13 岁以下用户注册,法律风险不粘锅。
举个例子,在某一个时期如果你注册 Gmail 的话,一上来就要先选国家。选美国的话,接着问出生日期,不够 13 岁直接不让你注册。选中国的话,不问出生日期,直接进度后面的环节。现在 Gmail 注册已经不是这样子,全世界都要求 13 岁,否则会让父母先登录,然后在父母的账号里面创建受监管的子女账号。
Facebook 更狠,不仅仅不让注册,还在帮助文档里写着「如果你遇到了(使用虚假信息注册的)未满 13 岁的用户,请举报他们。如果你自己未满 13 岁的子女注册了,请让他们自行删号。」
如果腾讯已经预见到未满 12 周岁的小学生游戏市场会迎来非常严厉的监管,甚至已经获得内幕消息知道会是怎样的监管,算一笔账下来可能扔掉这个市场更划算。
这事儿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完全就是撂挑子的气话,就怕上头真信了
“我们就是让你背个小黑锅,你怎么能掀桌子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