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腾讯推出宣称性能优于谷歌 webp 的新图片格式 TPG?

回答
腾讯推出宣称性能优于 Google WebP 的新图片格式 TPG,这是一个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领域都颇受关注的事件。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TPG 的基本信息与腾讯的动机

首先,TPG(Tencent Pictures Graphics)是腾讯基于现有的图片压缩技术和自身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大量实践经验所开发的图像格式。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拥有海量的用户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例如微信、QQ、QQ空间、腾讯视频、腾讯游戏等等。在这些场景中,图片的使用量巨大,图片加载速度、图片质量以及图片文件大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流量成本和服务器资源消耗。

腾讯推出 TPG 的核心动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优化用户体验: 更快的图片加载速度意味着更流畅的网页浏览和应用使用体验。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减少等待时间,提升满意度。
2. 降低流量成本: 更小的图片文件可以显著降低用户和平台双方的流量消耗。这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尤其重要,可以节省用户的流量费用,也能减少腾讯自身的内容分发成本。
3. 提升图片质量: 在保证文件大小优势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图片视觉质量,避免失真和伪影,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图像。
4. 技术创新与行业影响力: 作为技术领先企业,腾讯希望通过自研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行业内推广自己的标准,甚至可能挑战或补充现有的行业标准。

TPG 相较于 WebP 的宣称优势分析

腾讯宣称 TPG 在性能上优于 Google 的 WebP,这种优势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压缩效率(文件大小): 这是图片格式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TPG 可能采用了更先进的编码算法、更精细的像素分析和更优化的数据结构,从而在同等视觉质量下实现比 WebP 更小的文件体积。这可能得益于腾讯在视频编码、机器学习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例如,一些新的编码器可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图像的空域冗余、频域冗余,或者采用更先进的预测和变换技术。
编码速度: 尽管用户更关心解码速度(即加载速度),但编码速度对于内容提供商(如腾讯)来说也很重要。如果 TPG 的编码速度显著快于 WebP,将有助于腾讯更快地处理和发布图片内容。
解码速度: 最终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图片的解码速度,即图片在浏览器或应用中显示的速度。如果 TPG 的解码算法更高效,能够更快地渲染图像,那么用户就能更快地看到图片。
支持的特性: 现代图片格式不仅仅是静态图片。TPG 是否支持动画、透明度、EXIF 数据、色彩空间(如 HDR)等特性,并且在这些特性的支持上是否比 WebP 更优秀,也是重要的考量。
兼容性与普及度: 这是 TPG 面临的最大挑战。WebP 是由 Google 支持并得到广泛浏览器(Chrome, Firefox, Edge, Safari 等)和操作系统原生支持的格式。要让 TPG 普及,需要获得更多生态系统的支持,包括浏览器厂商、操作系统开发者、图片编辑软件以及其他内容平台。

可能的技术实现细节推测(基于通用图像编码原理)

虽然腾讯并未完全公开 TPG 的所有技术细节,但我们可以根据图像编码的普遍原理进行一些推测:

更先进的变换域编码(Transform Domain Coding): WebP 在此基础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 TPG 可能采用了更复杂或更优化的变换(如基于小波变换的某些变种,或者针对特定图像内容优化的变换)。
更智能的预测模型(Prediction Models): 图像编码通常依赖于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TPG 可能采用了更强大的上下文自适应预测(ContextAdaptive Prediction)或者机器学习驱动的预测模型。
更精细的量化与熵编码(Quantization & Entropy Coding): 量化是将变换域系数映射到离散值的过程,影响视觉质量和文件大小。熵编码则将量化后的系数转化为比特流。TPG 可能采用了更具适应性或更低比特率的量化策略,以及更高效的熵编码算法(如改进的算术编码或霍夫曼编码)。
更优化的块划分与模式选择(Block Partitioning & Mode Selection): 将图像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块,并为每个块选择最优的编码模式,这是现代视频和图像编码的关键。TPG 可能采用了更灵活或更智能的块划分策略,以及考虑更多局部特征的模式选择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压缩技术发展迅速。TPG 可能部分或全部利用了深度学习技术,例如使用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预测、残差编码,甚至端到端的压缩。这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压缩率提升,尤其是在牺牲少量视觉感知质量的情况下。
色彩空间与 HDR 支持: 如果 TPG 在色彩还原精度或支持高动态范围(HDR)图像方面有突出表现,那么在视觉质量上的优势会更明显。

TPG 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 TPG 在技术上可能拥有诸多优势,但其推广和普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生态系统兼容性: 这是最大的障碍。WebP 已经深度集成到现代 Web 标准和主流软件中。要想 TPG 被广泛采用,需要说服浏览器厂商、操作系统开发者、主流内容分发网络(CDN)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平台将其集成进去。这需要巨大的技术推动和行业合作。
浏览器和软件的实现成本: 集成新的图片格式需要开发和维护相应的解码器,这会增加浏览器和软件的开发成本和复杂度。
标准化进程: 如果 TPG 要成为一项真正有影响力的开放标准,需要经过复杂的标准化流程,并获得社区的广泛认可,这可能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赢家通吃”效应: 在图片格式领域,往往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WebP 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并随着 AVIF、JXL 等新格式的出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TPG 需要证明其价值远远超越 WebP,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的友好度: 除了技术性能,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是否容易使用 TPG,是否有便捷的转换工具和工作流程,也会影响其普及。

与同类新格式的对比(如 AVIF, JXL)

理解 TPG 的价值,也需要将其与当前其他新晋的图像格式进行对比:

AVIF (AV1 Image File Format): 基于 AV1 视频编码器,由 Netflix 和 Alliance for Open Media (AOMedia) 推出的开放格式。它在压缩效率和功能上(如 HDR、透明度、动画)表现出色,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浏览器支持。
JPEG XL (JXL): 由 JPEG 标准委员会(ISO/IEC JTC 1/SC 29/WG 1)和 Kalle Olavi 的工作组联合开发,目标是取代 JPEG,并整合 AVIF 等格式的优点,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广泛的特性支持(如 HDR、动画、渐进式加载、无损压缩、矢量图形、跨平台兼容等)。然而,近期 Google 宣布将停止对 JXL 的原生支持,这对其推广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TPG 需要在上述这些新兴格式的夹击下,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能够说服业界接受它。

总结

腾讯推出 TPG 是一项有野心的技术尝试,旨在解决互联网图片传输效率的痛点,并可能在行业内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如果腾讯能够充分展示 TPG 在压缩效率、编码/解码速度和视觉质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并能有效地推动其生态系统兼容性,它有可能成为 WebP 的一个有力竞争者,甚至在特定场景下取代 WebP。

然而,技术性能的优势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生态系统的接纳程度。在已经有 AVIF 等强有力竞争者的情况下,TPG 要想获得广泛的应用,需要腾讯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推广和整合其技术,并可能需要与其他行业参与者合作,共同推动新的开放标准。最终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目前来看,TPG 的普及程度远不如 WebP,也面临着与 AVIF 和 JXL 竞争的局面,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仍有待观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WebP 牛逼的地方主要不在于其性能优越,而在于其是 royalty-freeopen source 的。jpeg2000 就是因为专利因素而无法取代传统 jpeg。

随着技术进步,图片格式的性能总是能越来越好的,但是要大规模普及和替代过去的流行格式如 jpeg/png/gif 之类的,性能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要说性能,Better Portable Graphics 也号称比 webp 有更好的性能,且只是一个程序员做的。

我不是说不能赞美腾讯,但是请找对比较的 level —— Google。为什么 WebP/WebM 当初震动了世界?绝对不是因为性能(WebP/WebM 刚出来的时候都被诟病性能)。

BTW,目前来看,新图片格式里符合我前面讲的,大概是 FLIF - Free Lossless Image Format 。人家不仅是性能牛逼,也是 royalty-free 和 open source(LGPL 3)的。


【当然腾讯可以仅仅把 TPG 用于他自己的产品,那么他怎么吹我都不关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