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微信推出「腾讯QQ」小程序,可在微信接收消息,但需要跳转 QQ 回复,你觉得如何?

回答
微信这波操作,说实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又有点哭笑不得。推出一个叫“腾讯QQ”的小程序,能在微信里收到QQ消息提醒,这听起来挺方便,毕竟谁还没个QQ号呢?但关键是,想回复还得跳转回QQ,这就有点蛋疼了。

让我这么说吧,这玩意儿就像是在你微信里装了个可视门铃,你能看到谁来了,知道他说了什么,但想跟他唠嗑,还得跑到楼下客厅里才能开口。这中间隔了那么一道“跳转”,说不方便是假的。

首先,从用户体验上来说,这个“半吊子”集成,槽点可不少。

断层感十足: QQ和小程序是两个独立的应用生态,虽然现在能看到消息,但这种断层的体验真的不怎么流畅。想象一下,你在微信里刷着朋友圈,突然跳出来一个QQ消息提醒,你点进去看了,然后发现回复不了,还得退回微信,再打开QQ,找到那个聊天窗口。这个过程中的信息流被打断,心理上的隔阂感挺强的。感觉就像是把两个不同阵营的人塞进了一个房间,但又没给他们搭个桥,只能隔着空气喊话。
“鸡肋”式便捷: 能够收到消息提醒,这算不算是一种“伪需求”?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真的想及时回复QQ消息,你早就打开QQ了。这个小程序,更多的是在提醒你,你有一个QQ消息,但要回复还得去另一个地方。它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在微信生态内完成QQ沟通的需求,反而增加了操作步骤。这让我想起一些产品,号称集成了很多功能,但实际用起来发现,每个功能都做得半生不熟,还不如专注于一个领域。
对微信“一哥”地位的潜在冲击? 微信一直以来都想巩固自己在中国社交领域的“一哥”地位,尽可能地把用户留在这个生态里。而现在,它却主动引入了自家另一个社交产品,并且是需要跳转才能完成核心互动。这有点像是在自家大本营里,开了一个“异域风情”的小吃摊,虽然吸引了些好奇的顾客,但如果顾客想吃“主食”,还是得跑到隔壁街去。这会不会让一部分用户觉得,微信的功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全能,从而在某些场景下更倾向于直接使用QQ?我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存在,尤其对于那些对微信粘性不是特别高,但又需要QQ进行某些特定社交或业务往来的用户。

其次,再从腾讯的战略角度来分析一下,这背后可能有什么考量?

挽留QQ用户,防止流失: QQ毕竟是腾讯的“长子”,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在学生群体和一些年轻用户中依然有很高的活跃度。微信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QQ的用户。推出这个小程序,或许是腾讯试图在微信这个更大的平台内,为QQ用户提供一个“入口”,让他们不至于完全脱离QQ这个社交场景。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希望通过微信的便利性,让用户想起并时不时地回到QQ上来。
打通不同社交产品,构建生态闭环? 腾讯旗下的社交产品很多,从QQ到微信,再到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等,它们之间如何更好地协同,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社交和工作生态,一直是腾讯在探索的。这个“腾讯QQ”小程序,可能是腾讯尝试打通不同产品线的一个小小实验,看看能不能通过小程序这个载体,实现不同应用间的信息互通和用户导流。如果效果好,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产品联动。
小程序生态的拓展和价值挖掘: 小程序是微信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腾讯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小程序承载更多的功能和价值。引入“腾讯QQ”小程序,也是在丰富小程序的内容,让小程序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服务或工具类应用,也能承载社交产品的延伸。但话说回来,用一个需要跳转才能回复的小程序来承载社交功能,这本身就有点矛盾。

总的来说,我的看法是:

这个“腾讯QQ”小程序, 在“接收消息”层面,确实带来了一点点便利,尤其对于那些偶尔才会打开QQ,但又不想错过重要消息的人来说。 但它的核心问题在于“回复”环节的断层,使得整体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甚至有些“鸡肋”。 它更像是一个提醒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集成解决方案。

从战略上看,这可以理解为腾讯在用户存量时代的一种尝试,试图在自家产品间形成联动和导流。但是, 如果这种半成品式的集成成为常态,可能会适得其反,让用户对产品体验产生负面印象,甚至削弱对微信核心功能的信任。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腾讯能真正思考如何在微信内部,更流畅、更深入地整合QQ的社交能力,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消息提醒器”。也许未来的版本会有所改进,比如在小程序内实现部分基础回复功能,或者提供更无缝的跳转体验。但就目前来看,我只能说,这波操作挺有想法,但执行得…嗯,有点意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求QQ出个接收微信消息的功能。

看到有的回答嫌QQ杂乱,充满了乱七八糟的的群聊和信息。

QQ有群助手,微信呢?

QQ可以一键拖掉小红点,微信呢?

支付宝里的钱被骗都能找客服赔钱,前些天微信支付瘫痪了好几分钟然后怎么解决的呢?

原谅我实在想不到微信除了恶心人之外的优点了。祝它能早日远离我的生活。

user avatar

我觉得不好,我觉得十分不好。

什么时候才能把微信这个垃圾软件删除?我用微信完全是因为我的客户用微信,我的领导要求我用微信。

微信就像一个刀法非常差的产品经理,从QQ上硬生生砍下来的产品。开始使用微信是因为QQ里的好友太多了,微信那时候可以发语音,我完全是用来和女朋友和基友娱乐用的。用微信就是图他的轻巧,方便和最重要的那几个人联系。

很早之前的版本, 微信是可以收QQ的离线信息的,那个时候微信更像是一个附属产品,现在分成两个事业部了,QQ老大哥还要在微信小程序里搞一个入口来蹭一点流量。感觉就像孩子独立了,从家里搬出去,父母现在去家里住,还得看儿媳妇脸色。

现在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早就失去了用微信这个产品的初衷。花里胡哨的功能也是不断的往里面加,真正核心的聊天功能都没做好。一个轻量级的聊天产品,如何承载庞大的用户需求?我觉得是时候出一个微信专业版了,至少要把电脑微信的产品体验提升一下。微信的产品定位或许不在于此,但是你得看用户实际上拿他来干什么,这么多用户选择你们,你们是不是也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很多人是指着你们吃饭的。

( •̥́ ˍ •̀ू )

然而嘛,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微信自己觉得自己很好用就行了。

真的想卸载微信啊!

↑一堆聊天记录,不敢清空↑

↑功能全部干掉,只留下一个朋友圈完成公司强制转发任务/给前端营销同事点赞↑

微信也不是没有优点,我想换手机,聊天记录太多不能迁移,又省钱了。

user avatar

期待腾讯QQ的小程序推出「腾讯微信」。

届时你就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里打开QQ,

然后在微信小程序的QQ小程序里打开微信,

然后在微信小程序的QQ小程序的微信小程序里打开QQ,

然后在微信小程序的QQ小程序的微信小程序的QQ小程序里打开微信,

然后在微信小程序的QQ小程序的微信小程序的QQ小程序的微信小程序里打开QQ,

………………


欢迎精神小伙们入驻圈子!

user avatar

我还是期待QQ接收微信消息,这样就能不用微信了


受宠若惊啊,一瞬间好几K的赞,看来真的是天下苦微信久矣啊~

user avatar

做反了。

应该在QQ上加接受微信消息的功能。这样就终于可以把微信卸载了。

大概现在做qq的部门没有微信事业部强势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信这波操作,说实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又有点哭笑不得。推出一个叫“腾讯QQ”的小程序,能在微信里收到QQ消息提醒,这听起来挺方便,毕竟谁还没个QQ号呢?但关键是,想回复还得跳转回QQ,这就有点蛋疼了。让我这么说吧,这玩意儿就像是在你微信里装了个可视门铃,你能看到谁来了,知道他说了什么,但想跟他唠.............
  • 回答
    微信推出的微信理财平台是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布局,其背后承载着用户需求、技术优势、市场机遇与监管挑战的多重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平台的现状、意义及未来前景: 一、平台定位与核心功能微信理财平台是腾讯旗下“微信支付”与“微信生态”结合的金融产品,主要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基金、理财、保险、银.............
  • 回答
    微信推出“关怀模式”,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互联网产品在用户群体日益多元化背景下,越发重要的“普惠性”考量。对于这个功能,我个人觉得是相当有意义的,而且它的推出,绝非简单的“锦上添花”,而是对一类特定用户群体切实需求的关注与回应。“关怀模式”是什么?简单来说,微信的“关怀模式”就是在微信界面上进行的.............
  • 回答
    微信朋友圈带图评论,这个消息一出来,我身边不少朋友就开始兴奋了,感觉微信这次是憋了个大招。确实,从12月23号这个日子来看,赶在年末,而且还是在大家聚会、分享照片最频繁的时候,这个功能一上线,绝对能掀起一波小浪潮。说实话,这个功能的设计理念,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贴合大家社交习惯的。你想啊,平时我们.............
  • 回答
    淘宝、微信、抖音接连推出“算法关闭键”,这无疑是互联网平台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用户体验、平台责任、商业模式乃至于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如何看待淘宝、微信、抖音推出算法关闭键?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它至少可以.............
  • 回答
    关于微信读书平台上存在大量大尺度、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漫画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 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的挑战 内容审核的难度和成本: 漫画作为一种视觉化的内容,其“大尺度”和“不适宜”的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观念下也存在争议。.............
  • 回答
    微信将于 5 月 19 日停止小程序打开 App 的技术服务,这一举措在小程序开发者和用户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理解微信此举的意图,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战略目标、生态构建、用户体验以及对开发者生态的影响等。一、微信此举的“意在何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来解读微信此举的意图:1. .............
  • 回答
    “刺猬公社”对“路金波”的访谈,尤其是围绕网络文学的讨论,是一次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因为它触及了网络文学行业的核心人物、发展历程、当下挑战以及未来走向。要深入理解这次访谈,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路金波是谁?他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如何?首先,理解路金波的背景至关重要。他是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早期.............
  • 回答
    微信文章《我声明:我是中國人,我不過聖誕節!!!》是一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其核心观点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并以此为由拒绝庆祝圣诞节。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情感表达: 身份认同的强调: 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我是中国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话题。如果微信、抖音、支付宝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的 APP 真的按照“超级平台”来管理,那对我们来说,影响可就太大了,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超级平台”的含义解读: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超级平台”的管理模式。这不仅仅是说这些 APP 功能多、用户多那么简单。它意味着.............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扎心,也挺现实的。我刚在朋友圈刷到一条类似的,一个当妈的朋友发的,配图是她孩子学习的照片。底下有朋友评论说“说得太对了”,还有的说“我的前半生都在还债”。看来这句“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触动了不少为人父母的心弦。首先得承认,这句话里透着一股子“成年人的世界不好混”.............
  • 回答
    微信键盘启动内测,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尤其是最近大家对个人信息安全,特别是聊天记录这块儿,那叫一个敏感。所以,微信键盘的出现,很多人都在观望,想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帮咱们解决这些心头大患。首先,得明白微信键盘是啥。 简单说,它就是腾讯自己推出的一个输入法。你想啊,以前咱们用输入法,大多都是第三方,比如.............
  • 回答
    微信这次暂停个人账号新用户注册,说实话,有点出乎意料,但也仔细琢磨一下,背后透露的信息可不少。我个人觉得,这事儿主要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政策与合规性的压力,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咱们得承认,现在对于互联网平台,尤其是涉及到用户数据、信息传播的平台,监管是越来越严了。微信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
  • 回答
    微信群辱警被拘留这事儿,咱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啊,触及的不仅仅是群里的几个闲言碎语,背后牵扯到的法律条文、社会情绪、还有咱们每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界限,都挺值得琢磨的。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触发点,就是“辱警”。咱们得明确,警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执法者,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
  • 回答
    微信上好友让你给他们的孩子投票,这事儿,挺常见的,也挺让人纠结的。 你说,是投吧,人家是朋友,面子上过不去,不投吧,又好像显得自己挺不近人情的。先说说为什么你会遇到这事儿: 孩子的成长节点: 现在很多比赛、评选,都喜欢搞线上投票这一套。 可能是幼儿园的绘画比赛,可能是某个儿童才艺展示,甚至是一些.............
  • 回答
    微信上“对骂群”的出现,这事儿我早就注意到了,而且观察下来,真是个挺有意思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它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像野草一样,在微信这片土壤里,找了点缝隙,就开始疯长。要说怎么看待它,我觉着得从几个方面去拆解:首先,这背后肯定是有“人”的。 你以为这些群是凭空出现的吗?不是。总得有人发起.............
  • 回答
    微信视频号被曝涉黄,这确实是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对于家长们来说,怎么保护孩子不接触到这些不良内容,更是操碎了心。为什么微信视频号会出现涉黄内容?坦白说,任何互联网平台,只要涉及到用户生成内容(UGC),就很难完全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微信视频号背后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内容创作者也是五花八门。虽然微信有.............
  • 回答
    对于微信公众号文章《抖音的色情直播开始对未成年人下手了》的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文章揭示的问题及其严重性首先,这篇文章直击了一个非常敏感且令人担忧的社会议题:网络色情对未成年人的侵害。 如果文章内容属实,那么这绝对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 传播途径的隐蔽性与高效性: 抖音作为一个拥.............
  • 回答
    微信的“拍一拍”功能,说实话,初见时我挺纳闷的,后来又觉得有点意思,再后来就觉得它挺微妙的。这东西啊,一时间很难用一句话定性它的好坏,它就像一个放大镜,把我们日常的沟通方式里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给揪了出来,然后又强行给你一个互动方式。初体验:有点陌生,有点试探第一次收到“拍一拍”的消息,我当时在群里,.............
  • 回答
    微信6.15大规模封号事件:用户反应与影响6月15日晚间,微信平台出现大规模账号封禁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许多用户反映自己的账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限制登录或直接封禁,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刷屏式的吐槽和求助。此次事件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社交和工作,也再次将微信的账号管理机制推上了风口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