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克里姆林宫称「俄罗斯即使被制裁也能找到足够多的能源买家」,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

回答


克里姆林宫的表态“俄罗斯即使被制裁也能找到足够多的能源买家”透露了多个关键信息,涉及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地缘政治博弈、经济韧性以及国际制裁的应对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能源出口多元化:摆脱对欧洲的依赖
欧洲市场受制裁影响:西方国家(如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严格限制,包括禁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甚至限制运输通道(如通过波罗的海的输油管道)。这直接威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
转向亚洲和中东市场:俄罗斯可能通过中国、印度、中东国家(如阿联酋、卡塔尔)等替代市场弥补损失。例如:
中国:俄罗斯与中国签署的能源协议(如2022年《能源合作备忘录》)表明,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买家,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
印度:印度正在扩大能源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能成为其替代来源。
中东国家:部分中东国家(如阿联酋)可能通过“第三国”(如中亚)转口俄罗斯能源,以规避西方制裁。
地缘政治策略:俄罗斯试图通过“去西方化”,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合作,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同时削弱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控制。



2. 替代运输路径:绕过制裁的“红线”
海运与管道并行:俄罗斯可能通过海运(如黑海、波罗的海)或第三方国家管道(如中亚、非洲)绕过制裁。例如:
黑海输油管道:俄罗斯曾提议通过黑海输油管道(即“北溪2号”被制裁后,可能通过其他路线)向欧洲输送石油,但因制裁被限制。
中亚和非洲港口:俄罗斯可能通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或通过非洲港口(如安哥拉、南非)转口能源,规避西方制裁。
技术调整:俄罗斯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如加密支付、区块链追踪)绕过制裁,确保能源交易的隐蔽性。



3. 能源产能与储备:维持供应能力
产能储备: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石油储量约45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35万亿立方米),且具备强大的炼油和输油能力,能够维持出口。
价格策略:俄罗斯可能通过低价销售(如对亚洲买家降低价格)吸引买家,同时利用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如美国页岩油产量下降)提高议价能力。
长期供应计划:俄罗斯可能通过扩大产能(如在中亚建设新管道)或增加库存(如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地储存能源)来应对制裁。



4. 地缘政治与经济韧性:制裁下的“生存策略”
经济韧性:俄罗斯能源出口占其GDP的约30%,即使被制裁,能源收入仍能支撑其经济,但需依赖其他领域(如军工、农业)的收入。
政治博弈:克里姆林宫的表态可能意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具有韧性,西方制裁无法彻底切断其能源出口,从而削弱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
削弱西方影响力:通过能源出口多元化,俄罗斯可能削弱西方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控制力,甚至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如通过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间接影响欧洲能源价格)。



5. 国际制裁的局限性
制裁的“漏洞”:西方制裁主要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如限制石油出口、禁止天然气进口),但未能完全切断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链,因为: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市场分散,且买家多为非西方国家。
俄罗斯的能源生产能力和储备足以支撑长期供应。
地缘政治对抗:制裁可能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但同时也可能促使俄罗斯与非西方国家(如中国、印度)深化能源合作,形成新的国际能源格局。



6. 长期影响与风险
能源价格波动: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稳定性可能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尤其是对欧洲能源市场(如天然气价格)产生冲击。
国际能源市场重构:俄罗斯可能通过能源出口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推动“亚洲能源圈”(如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能源合作。
风险与挑战:若制裁持续,俄罗斯可能面临能源出口收入下降、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压(如美国页岩油竞争)等问题,但短期内仍具备应对能力。



总结
克里姆林宫的表态反映了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战略韧性:通过市场多元化、替代运输路径、产能储备和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能够应对西方制裁,维持能源出口收入。这一表态不仅是对制裁的回应,也是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格局中重新定位的信号,表明其试图通过能源出口维持经济独立性,并削弱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控制。然而,长期来看,俄罗斯仍需平衡能源出口与国际政治博弈,以确保经济和地缘政治的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史明智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后,除了当时中国的所谓“唯一合法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的法币外,国民政府地方当局、日伪地方当局和中国共产党根据地也发行了许多货币。

这篇文章在草稿箱里躺了一个多星期了,今天偷得浮生半日闲,配两张图发出来,算是个小篇。

典型的如晋察冀根据地的“边币”,山东根据地的“北海币”。侵华日军占领当局的“军票”和伪政府的中储券、联银券。国民党地方当局发行的各类省币、县级辅钞等。

在这些货币当中,大部分都属于“核动力印刷机”滥发货币(蒋)或者干脆就是用废纸掠夺人民财富的(日伪),因而货币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一落千丈。

但相比较而言,中共根据地的货币信用普遍不错,甚至在国统区、日伪区都较为坚挺——奥妙无他:中共边币、北海币等是棉、盐、油、粮、布、煤本位货币,市场波动时可以投入大量生活必需品稳定币值。

1944年开始八路军的大反攻扩大了根据地和人民武装,控制了大量粮食产区和工矿区更是为根据地货币赋予了信用背书。

自然而然地,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广大根据地做信用保证、能够换来实打实生活必需品和物资的中共根据地货币比起准备金到位情况成疑、货币狂发滥印,代表的政府又兵败如山倒的法币、日伪币坚挺很多。

而无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根据地/解放区的经济状态也比国统区健康的多,就更不要说沦陷区了。


接下来是我们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环节:如果这次俄乌战争是又一场大乱之世的开端,那么根据抗战货币史我们能总结出来的一个简单道理就是:

谁有充足的农产品、矿产品、能源供应和储备;谁能保证大众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生产和供应——在这个动荡不安、群雄逐鹿的年代,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这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在长时间里相比其他国家就能维系一个较为坚挺的态势。如果有庞大的黄金/贵金属储备和军事力量做背书则更为可靠。

我甚至有个感觉——赢麻的人民币(经济稳健,第一大工业国)自不用多说,这两天输麻的俄国卢布极有可能会止跌转涨……(天然气石油霸主,农业也已经恢复到苏联水平)

(很荣幸预言成功,卢布还真涨了)

user avatar

它真的想多了。

这个买家不就是兔子吗?兔子好不容易从贸易战种缓过了口气,现在老美又以兔子支援毛子的理由制裁兔子,兔子怎么可能乖乖往里跳?

而且兔子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能源,就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了话语权,如果转而进口毛子的能源,就会丧失在这些地区的话语权,你都不买人家东西了,谁还看你脸色?

我的态度一贯明确,像毛子这种臭名昭著的国家,它能带给我们的利益,永远要比我们因此而失去的多的多,趁早和它切割,才不会被它拖得越陷越深,贪图它一时的支援,却不料把它所有的敌人都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

user avatar

3月1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形成一个行动计划,在2027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也就是说,就算欧盟具备超强的执行力,也只能在2027年才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而到那个年份,世界王座上是不是美丽贱,毛子王座上是不是普京,谁知道呢。

user avatar

3月25日更新

今天采购发现,超市的食用油、面、卫生纸。已经没货上架,什么都没有了。油只有橄榄油……



突然感觉到有点慌,我俩屯的好像不太够……

————————————

德国

汽油柴油平均上涨了70%,电价上涨了60%,燃气我们还没拿到新账单,据同事说也涨地特别狠。

照片上价格分别是柴油,92,95,98。

没涨价前我记得柴油是1.4x


1L的菜籽油和葵花籽油,0.95欧涨到了1.79欧,货架全空(不要纠结油品种……这两种油在德国的地位和我们国内家庭用的普通油是一样的,属于最便宜的那一档。葵花籽油国内又不常用贵点很正常。同理豆油国内特便宜,德国1L要3欧,花生油1L要5欧。)

1kg包装面粉,0.35欧涨到了0.89欧

1kg白糖,0.49欧涨到了0.79欧(基本稳住了)


1kg猪里脊,5.99欧涨到了9.99欧,又降回到了5.49欧

1kg五花肉,4.39欧涨到了6.99欧(稳住了,排骨也是6.99)

1kg牛腿肉,6.39欧涨到了8.99欧(牛腿又涨了5毛,汤肉从7.5欧涨到了9欧)


十颗一盒的鸡蛋,原来1.29欧,现在1.69欧

法国武器大涨价……

卫生纸也涨了(涨了6毛)……


现在每天从医院回家路上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各家加油站的柴油和汽油啵啵啵地跳。

欧洲: 咱俩这是谁制裁谁啊……

综上所述,我觉得克里姆林宫说的没错。

不过还好,人民币也涨了。

————————————————

单开一个区域,蔬菜水果价格







无力吐槽。

————————————————

一些有意思的小东西和价格

————————————————

统一回答下吧。

  1. 为什么德国粮油肉这类商品便宜?

因为有政府补贴,要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最低收入的人能买得起生活必需品。据说这边工作的华人说现在的猪肉养殖都是工业化生产,我理解和中国的鸡鸭养殖应该是一样的,量大所以就便宜了。超市经常会有0.99欧一个的冷冻披萨,便宜吗?便宜,难吃吗?真难吃。属于饿不死就算成功的一类商品。味道和国内披萨店差不多的一个,怎么也得2点多到3点多欧上去了。

2. XXX比国内/国外贵!

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市场决定价格,产量大的东西自然就便宜了。我还羡慕国内3块RMB一个的琵琶腿呢,这边不仅贵还不给你拔干净毛,yue。德国又不是瑞士...难民那么多,物价要是跟瑞士看齐,这些人都不用活了。叙利亚那边的粮价好像也不便宜,还经常缺货(一个叙利亚的难民员工跟我说的,不确保真实性),导致他们CPI特别高。

3. 这么贵为什么你还在国外?你给我回来!

我们还有一年才能毕业...

而且一毕业就会回国,我和我爱人的爸妈都在国内等着我们照顾呢。

4. 德国人收入高,不怕这个。

我们这德国员工平均收入大概是在1500-3500这个区间(税后)。清洁工,从事低端体力劳动(超市收银员之类的)以及刚到德国的员工工资一般在1500-2000+;5年以上或者在大厂、学校工作的员工(机械师、白领、码农之类的职业)2000-2700;医生是我见过收入最高的(没机会接触律师教师),普遍3000+,目前还没见过4000以上收入的普通员工(也可能是他们不愿意跟我说收入,哈哈哈)。

德国的小工具、交通费、房租以及和房屋一切有关的东西都普遍贵得离谱(3000人民币>2000欧,大成立)。房租+水电等杂费,不算吃喝的话500欧/人每月,德国保险属于死贵死贵的那种,本来想去研究一下,结果发现根本买不起,还好我的所有保险都在国内,只交医疗险负担不重。得到一个消息,现在打仗了,好房子被中介压在手里不想卖了,分析一下可能是怕大漂亮来这边割韭菜吧。

德国人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存钱,亚裔普遍存款率确实都高,但是也很少听说有哪个德国人因为欠银行信用卡还不上,被制裁的。虽然受消费主义影响,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存的钱肯定没中国人多,但是一段时间的吃喝应该还是能保证的(敏感话题,我问和回答的都比较隐晦)。

总之中国和德国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活法,没必要踩一捧一。

5. 你怎么知道“蚌埠住了”。

废话,我才来德两年...

6. 担心我的朋友

非常感谢。除了有时候街上能碰到一些不友善的SB以外,别的还好。物价对我影响不大,我不挣这儿的钱,也不在这交乱七八糟昂贵的保险,省了一大笔,手头还算是宽裕。每月支出主要还是房租占大头。

7. 税的问题

德国超市的商品都是含税的,不存在临结算又加一笔交易税的情况。

————————————————

伏特加充足 @先吃饭再说

————————————————

1.5升的百事0.99欧,可口可乐1.02欧,只剩0°和light,原味的没货了

————————————————


最后我的购物车和价格

user avatar

这句话是表态,对制裁式参战的回应。

这类制裁方式,和美国贸易战里加关税的措施类似,这类措施都是对本国有间接负面影响的。

之前贸易战里,美国增加了对我国的关税,结果促进了国内物价的上涨,因为即使上涨了 20%,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还是在那,你只是让消费者多付了钱。

制裁能源类商品也是一样,你需要的石油、天然气总量是不会因为你制裁别人有什么变化的,那么欧美制裁了直接购买,就促进了间接购买。

比如说德国对俄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占比四分之一上下,不从俄罗斯这里直接买,大概率就会变成,买比如说土耳其从俄罗斯买来的天然气。

有了中间商赚差价。

对于历史形成的大宗交易,其必然性,或者说不可或缺性都是非常高的,不然为什么俄国和德国要斥巨资建“北溪2”天然气管道呢?如果随随便便就有替代供应方,那这个交易任何成本的上升都会带来交易本身的不稳定才对。

西方国家,这几年一直在打民主的牌,讲自由民主,如今瑞士银行都来没收俄国人资产,快餐店都要撤出俄国市场,这类行为都是非常不自由民主的手段,千年中立国干这个很伤害商誉。快餐店退出只不过是让出市场份额,相当于纯粹的认亏行为。

我们国家在建国以来遭受的技术封锁,说成是被严防死守一点也不为过,还是一样在各个领域走了出来。

不怕制裁,就怕依赖。

user avatar

温知识:我国每年进口原油九亿吨,俄罗斯每年出口原油两亿多吨,如果毛子想要完全依赖中国养,阿冲的确养的起。

user avatar

台上:我欧洲就是饿死冻死也不要你俄罗斯一点能源。

台下:俄哥,刚才外面人多,是我不对,我给你跪下了。

user avatar

欧盟肯定还是大买家。上班喊着乌克兰加油,下班就去加俄罗斯的油。

user avatar

大家先看这三条新闻,按顺序看



“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大明正统美利坚,你们这帮人为啥不好好的饿死,为啥要毛子粮食,你看,涨价了吧。

user avatar

战国策玩坏了的:

示之以得,利诱之。胁之以害,威逼之。

个人可能会考虑道德,因为大多数人没有了解道德是长远的利害,所以以为道德高于利害,而且好用,所以用上了。

但到了“衣食足知礼仪,仓禀知道德”的层面:

没油、没燃气,瑟瑟发抖、抱团取暖,有个P的礼仪道德。

user avatar

以为中国是俄罗斯的天然后盾。实际上我们忽视了一个邻居,与我们、俄罗斯一起构成了三体关系(请原谅我是刘慈欣的三体爱好者)。

我给你看从苏联到俄罗斯时期发行过的系列邮票,你就能知道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买家的存在。为这个东方大国发行纪念邮票最多的国家就是苏联/俄罗斯,而不是以为中的盟友英国和美国。

这个东方大国在本次联合国特别会议制裁俄罗斯时投了弃权票,让西方世界一片哗然。

这一东方大国并不是宣称友谊无上限的中国。

这个国家加上中国的人口可以逼近世界的1/2。

1961年印度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

1964年,印度政治家尼赫鲁逝世

1972年,苏联纪念印度独立25周年

1976年,纪念巩固苏联和印度的友好合作

1977年,纪念 印度独立30周年

1980年,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访问印度

1984年,纪念英迪拉甘地。

1984年,苏联印度联合宇宙飞行

1987年 ,印度联欢节。

1989年,纪念印度总理尼赫鲁。

1990年,苏联和印度儿童绘画

1992年 画家韦列夏金画 印度世界遗产

2017年与俄罗斯联合发行民族舞蹈

2017年 印度政治家英迪拉.甘地诞生

2021,阿尔纳西印度旅行250年

苏联曾经为李大钊和孙中山发行过邮票,但是并没有为中共、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发行邮票。

一个国家的邮票,反应一个国家的文化意识。

PS,我在知乎回答历史、文化和汽车方面的问题,喜欢这些话题的朋友可以在站内关注我。

我在小红书为有孩子的妈妈写科普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小红书搜索“王洪浩”

最近我跟斯坦福毕业的学霸爸 @张戎业余时间写了很多科普文章。我们发现我们周围孩子的妈妈经常被小屁孩问奇怪的问题,妈妈总让孩子找爸爸去。最开始我特别烦,后来我发现一个家庭里爸爸付出和承担得太少了。教育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尤其是偏科学、科技方面的知识,妈妈常常束手无策。欢迎大家提问题,我们未来定期帮妈妈们回答问题。

我最新的科普回答

3 月 11 日晚北京夜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光圈?是什么物理现象吗?

我TM小时候也不是一个太省心的孩子

到目前为止,你做过的最「骚」的操作是什么?

我是一个特别怀念妈妈的人

父母有没有做过一瞬间戳中你泪点的事?

我喜欢研究历史地理

苏联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战争有多烧钱?

地理学得好的人,可以多牛逼?

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我也喜欢

有哪些让人不慎暴露身份的行为?

user avatar

现在下单,两年后,第一艘大型LNG船就能交货啦!

要满足欧洲全部取暖靠美国气,也就需要十来二十艘吧!

韩日中国全线开工,十来年后船队就建成啦!

欧洲的老百姓只要挨过10个严冬,像前年冬天一样的好日子就来啦!感恩!

user avatar

像矿石就是硬通货。

矿石,上根本没有字,说是俄罗斯的。

也就是只要你的矿石价格比别人便宜些,就有人做中间商赚差价,或者自己开个马甲公司做中间商。

如果矿石目标大了,可以加工成初级原料,这样再出口。

所以像矿石这种关键是价格。


只有价格低到能赚差价,就会出现大量的中间商。

像以前美国在贸易战中制裁中国,很多中国公司在东南亚设置一个空壳公司,做倒卖,或者是在东南亚做一个最后产品的组装,再出口,这样美国制裁就没有啥用了。

在计算机中,这种技术叫代理,你上不了网,可以找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在那个电脑上开个代理,你然后通过代理中转,也可以上网。

这个原理同样可以使用在商务,产品销售上。

user avatar

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买家从来都不是中国,14年被骂当凯子和被认为下大棋的订单,总量不到欧洲一年订单的三分之一。

而且中国供暖的大头依然是煤,而不是天然气。

发电的大头也还是煤而不是天然气。

这个能源买家怎么说都不会是中国。

user avatar

美国:你做梦,我把欧洲冻死饿死也要穷死你。

user avatar

这不沙特要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这不就是和俄罗斯抢市场么。。。

user avatar

因为全球能源市场,需求和供应都在那里摆着,不是谁想要供就能有的。

在这种平衡下,要么就是多倒几次手,要么就是互换交易对象。

欧洲玩“政治正确”和“站队”玩上头了,根本不讲什么实事求是。

user avatar

俄罗斯说这番话的底气在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比黄金更具实用价值的全球硬通货。

当年美元与黄金脱钩,选择的锚定物就是石油。

所以,俄罗斯手握优质油气资源,怎么可能卖不出去?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本就违背市场规律。禁俄罗斯油气,不可避免会造成国际市场油气短缺,价格大涨,各国生产成本上扬,进而引发全球通胀。让整个世界为美俄争斗买单,以美国现有实力,它根本就做不到。

伊朗与委内瑞拉,石油都是其经济命门。美国高举制裁大棒多年,这两国都还活得好好的。想通过禁售油气斗垮俄罗斯,基本属于白日做梦。

user avatar

不是买家数量够多,

主要是单一买家的量够多,

这个单一买家是东方神秘大国,

虎踞亚洲,人口众多,内需旺盛,

财力雄厚,购买力强,

综合实力超群,不惧美国制裁,

与俄罗斯有着传统的友谊,

它就是——

……

印度: 正是在下。

user avatar

俄罗斯和美国是世界上唯二的能源和粮食能够实现完全自给的国家,也就是全世界孤立封锁这两国,这两国也能挺得过去,也能玩石油农业。而且这两国也没有本土安全焦虑,这两国还是核大国,有杀手锏的。

哎……我们都做不到,还要进口石油。

当然,实际上俄罗斯朋友还是挺多的,而美国为首的匪帮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团结。老毛子带头怼北美匪帮,还是件挺喜庆的事嘛。蛙蛙们哭天喊地支持美匪,要救乌克兰傀儡政府,谁在意?大国棋盘上,那个岛也就蛙蛙们觉得有价值,核大国愿意为她开战,哎……

西方想完全通过封锁迫使俄罗斯屈服多少有点异想天开了,俄罗斯只要 别着了颜色革命的道,稳住还是不成问题的。

user avatar

这句话无疑是一剂春药,互联网马上燥热得不行,感觉如果不抓住身边的菊糟蹋一下泄个火,会把一帮人烧死。

赞美战争,崇拜战争狂,吃颗花生就当过年,月收入过不了4000元,红卫兵大爷一个逻辑,无知暴民!!!

user avatar

带英:死光最后一个印度人前决不投降!

米帝:冻死最后一个欧洲人前绝不后退!

共轭父子了属于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克里姆林宫的表态“俄罗斯即使被制裁也能找到足够多的能源买家”透露了多个关键信息,涉及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地缘政治博弈、经济韧性以及国际制裁的应对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能源出口多元化:摆脱对欧洲的依赖 欧洲市场受制裁影响:西方国家(如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严格限制,包括禁止购买俄罗斯.............
  • 回答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关于“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接触线大规模集结”的说法,可以解读为释放了多重信号,并且预示着局势可能朝着复杂和不确定的方向发展。以下将详细分析这些信号及其可能带来的发展:一、释放了哪些信号?1. 为潜在的军事行动制造舆论铺垫或辩护: “受害者”叙事: 俄罗斯经常使用.............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涉及到历史事实、语言的解读以及政治宣传的技巧。要“高效圆场”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的说法,即“俄罗斯在历史上从未攻击过任何国家”,需要我们审慎地分析其话语的背后含义,并找出与之相对立的历史证据,然后以一种既能指出事实,又避免直接冲突的方式进行回应。以下是一些高效圆场这一说法.............
  • 回答
    玩《克里姆林宫危机》(Crisis in the Kremlin)可不是件轻松事,尤其是在你想让苏联真正走向辉煌,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走向解体。这游戏考验的是你的政治手腕、经济规划以及对国际局势的敏锐度。想在游戏中获胜,你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并且要记住,每一个决定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 巩.............
  • 回答
    克里姆特那幅画“这样”的背后,藏着一个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也藏着艺术家本人对生命、欲望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要理解他为何如此“画”,我们需要一点点回到那个时代,看看是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了他。想象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也纳。那可不是一个沉闷死板的城市,而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心脏地带。新艺术运动(Art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