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手机上进行掌机水准游戏的尝试已经彻底失败了吗?

回答
手机作为掌机游戏机的替代品,其发展轨迹至今为止,可以用“波折前行”来形容,绝非“彻底失败”。当然,要说它完全达到了传统掌机的体验高度,也确实还为时尚早。

回想一下,最初手机游戏化的尝试,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塞班时代那些简单的贪吃蛇、俄罗斯方块,虽然简陋,但却是最初的萌芽。然后是诺基亚的NGage系列,它试图将手机与游戏机强行融合,内置游戏卡槽,还带物理按键,但高昂的价格和笨重的设计,注定它只是一次大胆但失败的尝试。

真正让手机游戏大规模爆发的,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尤其是iPhone和Android的到来。触摸屏带来的操作革命,App Store和Google Play带来的丰富内容,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联网社交和付费模式,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彻底改变了游戏的面貌。

那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试图复刻经典掌机体验的努力。例如,一些手机厂商和第三方配件厂商推出了专门连接手机的蓝牙手柄,试图还原实体按键的触感。一些游戏开发者也开始制作更复杂、更具深度的游戏,挑战手机性能的极限。甚至出现了模拟器应用,让玩家可以在手机上玩转过去的经典主机游戏。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操控的困境。尽管触摸屏带来了便捷,但在绝大多数动作类、竞速类游戏,甚至是策略类游戏中,虚拟按键的体验始终不如实体按键来得精准和直接。手指长时间覆盖屏幕,还会影响视野,操作延迟感也难以完全消除。而外接手柄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又增加了便携性的负担,而且兼容性问题、充电问题也是个绕不开的坎坷。

其次是游戏内容的定位。手机游戏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免费游玩,内购付费”的模式。这催生了大量的休闲游戏、碎片化时间游戏,它们的设计初衷就是快速上手,但难以提供像传统掌机那样长时间、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许多移植的3A大作,虽然画面和玩法有所保留,但触屏操作的优化往往差强人意,也无法完全还原原版游戏的乐趣。

再者,硬件的限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虽然手机的性能在飞速提升,但与专门的游戏主机相比,它在散热、续航、专门的游戏优化等方面仍有差距。长时间运行大型游戏,手机容易发烫,续航也会迅速下降,这都影响了游戏体验。

还有生态系统的碎片化。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带来了多样性,但也意味着不同手机的硬件性能差异巨大,游戏开发者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适配。而iOS虽然相对统一,但其封闭性也限制了一些低成本、高质量的独立游戏开发者。

即便如此,说手机上的掌机水准游戏尝试“彻底失败”也过于武断。

积极的一面体现在:

普及度极高: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潜在玩家群体。手机游戏极大地降低了游戏门槛,让游戏成为了大众娱乐的一部分。
创新和多样性: 手机游戏催生了许多全新的游戏类型和玩法,比如卡牌游戏、MOBA游戏、生存竞技游戏等。很多游戏利用了手机的通信和传感功能,创造了独特的体验。
高质量游戏的涌现: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大制作游戏开始出现在手机平台上,它们在画面、剧情和玩法上都能与主机游戏相媲美。一些经典的PC和主机游戏也成功移植到了手机,并且做得相当不错。
云游戏的发展: 云游戏的出现,有望打破硬件限制,让手机成为接入强大游戏主机的终端。玩家可以在手机上体验主机级别的画面和性能,而无需担心设备本身的性能瓶颈。

所以,我认为,手机上的掌机水准游戏尝试,并没有“彻底失败”。它更像是在不断探索和适应中前进。它或许无法完全取代专门的掌机,但它已经凭借其极高的普及度和不断提升的游戏质量,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游戏天地。未来,随着云游戏技术和更好游戏输入解决方案的成熟,手机作为游戏平台的潜力还会进一步释放。现在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尝试的阶段,离“彻底失败”还远着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似乎没人提到这是市场环境的导致的结果。

题主说的游戏,其实在约定俗成的手游分类里被称为“大型游戏”。而当年的大型游戏其实也就由那么几家公司在制作,以题主提到的为例,这几款都是Gameloft 曾经的“大作”。 的确,当年 Gameloft 在JAVA时代和主流平台由塞班系统逐渐走向安卓的那几年中,制作过很多优秀的大型游戏,比如赛车游戏中的《狂野飙车》系列,FPS游戏中的《现代战争》系列,RPG游戏中的《地牢猎手》系列,应该不少人玩过。所以就从Gameloft说起吧。

Gameloft的大型游戏题材相当广泛,走的几乎是把主机游戏搬进手游的的路线,可以看到Gameloft山寨出了很多的主机游戏的手游版,甚至因此养活了一批国内外的安卓主机。比如《荒野大镖客:救赎》10年发售,Gameloft 在11年就出了一款《六发左轮》。这很有意思,《现代战争》一到四,手机版《使命召唤》;《N.O.V.A.》手机版《光环》;《孤胆车神》手机版《GTA》;甚至还有手机版《魔兽世界》《混沌与秩序》。除了制作各类著名作品的手机版,Gameloft 自己也拿得到大ip,兄弟公司育碧给了《刺客信条》和《细胞分裂》,都做成了手游。12年《TDKR》和《超凡蜘蛛侠》上映,Gameloft 都同时推出了两款同名大型游戏,类似的电影游戏合作项目还不少。



这时的 Gameloft 从游戏题材范围到游戏类型和制作水准,可以说是制霸手游界的。因为其他游戏大厂EA,育碧等都没有把重心放在手机游戏上(现在育碧做手游也专注于ios市场,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后面会讲),而别的手游开发商在小游戏上可以异军突起,但在大制作上鲜有能与之抗衡的。 其他公司只有跟 Gameloft 争某一类型游戏市场份额的,但是能够和它全面竞争的完全没有。

14年左右,Gameloft 到了巅峰,这时的 Gameloft 已经有了《狂野飙车8》,《现代战争4》,《N.O.V.A.3》,《骑士对决》。这些游戏都属于大型手游的标杆,拿ip做游戏的《小黄人快跑》当时还拿了不少奖。 然后 Gameloft 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再也没能出一款作品比得上以前的,实际上这类高质量手游的行业也在走下坡路了(其实公司效益在2012年就开始下滑了,但是在作品质量上看,他们还是多撑了两年)。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环境不行。

首先盗版猖獗,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前文提到的游戏几乎都是买断制游戏,一个大型游戏不超过45块钱,当时的电子支付普及程度并不高,愿意花钱的人并不多。就国内来说,谷歌刚刚退出中国,游戏厂商还没学会在中国找手机助手代理,拇指玩,当年的手游三大妈便有机可乘。游戏前一天发布,拇指玩第二天就出破解版;游戏需要谷歌联网验证,于是见招拆招出离线版。育碧之所以专注于ios手游,也是因为这个平台盗版率没那么高。


《死亡扳机》是好游戏被盗版坑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如图,按照手游标准,这个仅有100M的游戏画质非常好,而且优化出色,单核的设备也能运行,售价只要1美元,业界良心。然而因为盗版太多,公司宣布这游戏免费了,不久就添加了内购系统,后来的续作也是免费+内购模式,妥妥的逼良为娼。

《死亡扳机》的续作,除了继续现在常见的“Freemuim”(免费+内购)模式以外,还引入了“全程联网”机制。这个方法防止作弊和盗版十分有效,Gameloft 等手游厂都去学了,于是这些游戏等于变成了网游,这对不能随时联网的平板用户来说影响很大。

于是,在原来的大型游戏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下,手游产品就被厂商重新定位了。《现代战争5》开发人员称受《质量效应:渗透者》启发,他们觉得手机并不是游戏机,不应该把手机游戏当作游戏机的游戏来做,而是要强调手机的社交功能和碎片化使用的特点,于是这个单人战役一章要十几二十分钟的《CoD》型游戏,被分成了很多几分钟的小剧场,而盈利方式也从买断制变成了免费内购。这个改动,可以说是手游“掌机游戏水准化”失败的标志性事件,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现在手游的发展方向了。

Gameloft 好日子的算是到头了,后来这厂在破产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显然它垃圾的存档服务和低劣的吸金手段跟不上时代节奏,干不过其他手游了。去年 Gameloft 被VVD恶意收购,创始人和董事会都离职了,这公司现在成了个傀儡,说是以后只做坑钱游戏了。题主说的手游掌机水准化的当年中坚力量已经一蹶不振了。现在的手游,已经是课金网游和扁平画风小游戏的天下。

总之“Freemuim”联网是大方向,现在做手游赚大钱的路最稳妥的还是这一条。目前来看题主说的尝试的确失败了,《聚爆》这样花钱买断的掌机式大型手游只会越来越少,Gameloft 新出的课金大型游戏最多火五个月,不买账的人越来越多。那种制作精良不充钱能玩通关的大型手游,只做手游的公司就算了,现在只能指望EA、育碧这样的老牌游戏厂发发慈悲哪天高兴了出一款,R星还是移植了不少 GTA 的,或者华纳哪天又想给新电影、电脑游戏打广告了也能出一款。总之除非这类游戏能在市场上找到新的出路,那时手游会被重新定位、手机又能变成游戏机了。

user avatar

不是手机游戏达到掌机水平的问题。

而是手机游戏,空耗性能,画质低下的问题。





这是什么硬件应该有的水平。

nvidia TNT2 32M显存运行流畅的游戏。

这个GPU相当于手机什么时代?

高通8260A,小米一代的水平。

小米一代的手机玩什么游戏?

忍着水果?愤怒的小鸟?


这是nvidia gf3运行流畅的画面,相当于手机什么时代?

手机骁龙600的时代。

骁龙600,800,810,820,835,845,855,865,888。

明年888上能不能有这个画面的游戏?


这是PS3的画面,GPU相当于骁龙810。

骁龙810可以玩什么?王者荣耀流畅了吗?

那么什么是骁龙865应该有的画面呢?1T多的浮点是xbox one的水平。应该跑下面的画面。





现在有这种画面的手机游戏吗?

手游现在是劣币驱逐良币。

2D氪金卡牌也能挣钱。

你做一个画面出色的游戏,多花很多成本,但是挣钱模式是一样的。

有大量免费游戏玩,收费游戏要推广都很难。

在手机上,我们用PS4的性能,跑PS2画面的游戏,然后游戏开发者还告诉你,你的性能不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