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一些人在快手抖音等app上打着考古的名义直播盗墓?能否从法律上对平台进行惩罚?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监管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法律和伦理两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并探讨对平台的惩罚可能性。

一、 如何看待“打着考古名义直播盗墓”的行为?

1. 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与掠夺:

不可逆的损失: 文物一旦被盗挖,其埋藏环境遭到破坏,很多文物(尤其是有机质文物)会迅速氧化、腐烂,失去其历史信息和研究价值。许多发现文物的具体地点、层位、共存关系等信息也会一同丢失,这对于考古学研究来说是灾难性的。
历史真相的扭曲: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盗墓行为往往伴随着对文物出土信息的篡涂改,使得后人难以还原历史真相,甚至被误导。
文化基因的断裂: 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记忆,盗墓行为是对这些文化基因的掠夺和破坏,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犯罪。

2. 法律与道德的严重违背:

侵犯国家所有权: 根据中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地下埋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盗墓行为直接侵犯了国家对文物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破坏社会秩序: 盗墓行为通常涉及非法挖掘、买卖文物等,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可能滋生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活动。
欺骗与误导公众: 以“考古”之名行盗墓之实,是对公众的欺骗,模糊了真正的考古工作与非法盗掘的界限,对公众的认知造成误导,甚至可能激发模仿效应。

3. 对直播平台的纵容与利用:

流量变现的诱惑: 盗墓直播通常会吸引大量眼球,为平台和主播带来巨大的流量和经济利益。在追求流量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一些平台可能对这类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内容审核的失职: 直播平台负有对内容的审核义务,但面对海量直播内容,审核难度巨大。然而,对于明显带有违法性质的内容,如果平台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则存在管理上的重大失职。

二、 从法律上对平台进行惩罚的可能性

在中国,针对直播平台的内容监管和责任追究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盗掘、倒卖、运输、非法出让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罪(第322条): 这是直接针对盗墓行为的刑事犯罪。虽然平台本身不直接实施盗墓,但如果平台被发现为盗墓活动提供宣传、组织、交易等平台和便利,可能涉及协助犯罪的嫌疑。
非法经营罪(第225条): 如果平台允许或组织盗墓直播,并从中非法获利,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第312条): 如果平台明知是盗墓所得的文物却仍然提供交易渠道,也可能触犯此罪。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禁止盗掘、破坏文物: 法律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盗掘、破坏文物行为。
文物拍卖、展览等规定: 文物交易受到严格管制,未经许可的文物交易是违法的。
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保护义务: 法律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举报违法行为。

3.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的信息。
平台有义务制止传播违法信息的行为。

4. 《网络安全法》:
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护义务,包括对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义务。
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网络活动负责,并有义务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5.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这是最直接规范直播平台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直播内容不得涉及危害国家安全、传播低俗暴力、虚假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
直播平台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审核管理制度,对违法违规信息和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制止和处理。
平台应当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如实提供信息。
对于违法违规的主播和内容,平台有义务采取关闭直播间、封禁账号等措施。

平台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和惩罚形式:

行政处罚:
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监管部门可以对平台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改正内容审核机制。
罚款: 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平台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具体金额取决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造成的影响。
暂停或者停止部分业务、停止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对于严重违规的平台,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甚至停止部分直播业务,或吊销其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
没收非法所得: 如果平台通过盗墓直播获得了非法利益,可能被没收。

刑事责任(较难直接追究平台本身,但存在可能性):
如果平台被证明明知故犯,并且积极组织、宣传或协助盗墓活动,甚至通过这些活动获得了巨额非法利润,那么平台的运营者、直接负责人可能面临刑事指控,例如非法经营罪、帮助犯罪等。
平台如果成为犯罪的工具,且其运营者或高管对犯罪行为有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理论上不排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但这需要非常充分的证据链来证明平台的直接参与或纵容。

平台被惩罚的关键在于证明其“明知故犯”、“重大过失”或“直接获利”。 监管部门在处罚平台时,会重点审查:

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是否健全有效。
平台在收到举报后是否及时处理。
平台是否主动屏蔽或删除相关内容。
平台是否为盗墓直播提供了宣传、推广、交易的便利。
平台是否从这些非法直播中获得了直接的经济利益。

具体如何惩罚平台:

1. 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一旦接到举报或主动发现此类行为,网信办、公安、文物局等相关部门会联合介入调查。
2. 固定证据: 调查人员会收集直播视频、主播账号信息、交易记录(如果涉及)、平台审核记录等证据。
3. 约谈平台负责人: 监管部门会约谈平台负责人,要求其解释情况并配合调查。
4. 出具处罚决定: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则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平台上有大量主播打着“寻宝”或“历史探索”的旗号,在未获得合法考古许可的情况下,私自挖掘古墓,并将盗掘过程和所得文物进行直播展示,甚至提供交易信息。

如果平台只是“被动”发现,且迅速采取了封禁账号、删除视频等措施,并能证明其审核机制已尽力而为,那么平台受到的处罚可能相对较轻,主要是行政处罚。
但如果平台对这些行为“视而不见”,甚至通过给这些主播提供流量扶持、甚至参与分成等方式来变现,这就构成了“明知故犯”或“重大过失”,平台就可能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甚至平台运营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结论:

法律上可以对平台进行惩罚,并且惩罚的力度取决于平台的过错程度。平台作为内容提供者和管理者,对在其平台上发生的违法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对于这种明显带有违法性质、且对国家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监管部门会加大执法力度。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及时举报此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首先,站内举报不靠谱,要举报得去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要举报就连平台一块撸。

12377.cn/

其次,从截图看,很多确实进入了墓地,但能倒斗出这么多好东西显然不现实。很多都是一眼假,无非提高假货附加值而已,

之前我看到过一些盗墓小视频,但是稍微懂点的人老了就知道那是布景,连死人骨头都是买来的模型。

最后,虽然假的盗墓很多,但是不乏真的,见到了直接举报没错,假的那是诈骗,真的那是盗窃文物,都该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