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火箭少女 101 的新 Logo?

回答
火箭少女 101 新 Logo 的消息一出,立刻在粉丝圈和大众视野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个曾经深度参与过她们出道历程、也一路见证她们成长的观众,我对这个新 Logo 的诞生,既有期待,也有审视。

首先,从设计本身来看,这次更换 Logo 显然是在寻求一种新的视觉表达,可能与她们当下更成熟、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有关。原先的 Logo,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种充满活力的“火箭”元素,搭配简洁的字体,非常符合她们出道时青春洋溢、逐梦未来的形象。那种感觉就像是一艘刚刚点燃引擎的飞船,蓄势待发,充满了无限可能。

而新的 Logo,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在保留“火箭”概念的基础上,做了不少调整。我看到的设计中,火箭的造型似乎更加抽象和流线型了,不再是那么具象化的飞行器。 这种变化,我觉得可以解读为她们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需要用明显符号来标记身份的“新人”。她们经历了训练营的磨砺,经历了舞台的淬炼,经历了舆论的洗礼,她们的“飞行”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级、更内敛的阶段。 抽象化的火箭,可能代表着她们如今已经将“追逐梦想”这个内核内化,不再需要外在的具象符号来强调,而是通过她们的实力、作品和舞台表现来传递这种精神。

色彩方面,如果说原先的 Logo 以鲜明的、能立刻抓住眼球的颜色为主,那么新 Logo 可能在色彩运用上更加讲究层次感和质感。 我猜测,新的配色方案可能更偏向于一种既能体现活力,又带有一些沉淀和高级感的颜色组合。例如,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渐变或者金属质感,让视觉冲击力更柔和,但更有深度。这就像是她们从一个热血少年,成长为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的青年艺术家,她们的色彩语言也需要随之升级,不再是简单的“亮眼”,而是要“耐看”、“有品味”。

字体的选择也很关键。 我注意到有些关于新 Logo 的讨论,提到了字体上的变化。如果字体变得更加稳重、现代,甚至带有一点艺术化的处理,这无疑是她们“成熟化”的一个有力佐证。要知道,字体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它承载着一种风格和情绪。一个好的字体设计,能够瞬间提升品牌的整体格调。相比于之前可能更偏向少年感的字体,新的字体如果能展现出一种力量感和自信感,那就很符合她们如今在各自音乐、表演领域展现出的专业度。

当然,任何一个偶像团体在更换 Logo 时,都会面临粉丝的“适应期”。毕竟,原有的 Logo 已经承载了太多珍贵的回忆和情感。一些粉丝可能会觉得新的 Logo 不如旧的亲切,或者觉得它失去了某种“初心”。 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毕竟 Logo 也是她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团体能够长期保持一种一成不变的视觉符号,反而可能暗示着她们的进步空间有限,或者不敢打破固有框架。 对于火箭少女 101 这样一个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成长的团体来说,适时地更新 Logo,也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它告诉大家,她们没有停滞不前,她们在进化,她们在用新的视觉语言来讲述新的故事。

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更换 Logo 也是一种品牌迭代。 随着她们个人的发展,她们各自拥有的粉丝群体和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壮大。一个能够适应不同发展方向、更能体现她们未来潜力的 Logo,对于整个“火箭少女 101”这个 IP 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它能够更好地承载她们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跨界合作、个人品牌延伸,甚至是团体解散后的个体发展,也能保持一定的视觉关联性。

总而言之,我对火箭少女 101 的新 Logo 持一个审慎乐观的态度。我理解粉丝的怀旧情绪,但更看重 Logo 所传递出的“成长”和“进阶”的信号。一个好的新 Logo,应该是在保留核心精神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反映她们当下和未来的状态。我期待看到这个新 Logo 在未来的各种场合中,能够真正地承载起她们的全新篇章,成为她们音乐和舞台一样,被大家喜爱和记住的新符号。 毕竟, Logo 的生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它所代表的那个团体有多么优秀,有多么热爱她们所做的一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表达个人观点:从专业角度来看的话,“火箭少女101新Logo”这个设计,我觉得不错。

logo非但不土反而很青春、可爱、随性贴合主题,估计设计师的水平和地位应该都比较高,也对,这么大的节目怎么可能不找大牌设计师?

先谈谈如今国内的设计风潮

目前国内的中高端设计风潮(低端的不谈),主要流行的还是平面简约严谨的风格,如下图。

这是网上搜的2015年的图。(有些企业已经改了logo,比如京东)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道,这些设计都是中规中矩的,没有问题也没有亮点,多数是平面简约的风格。360的立体logo没记错的话是在五年前设计的,正好体现了logo的流行风潮的演变:立体三维渐变→→平面简约纯色。

创造101之前的三角形logo就是典型的平面纯色风格


然后到火箭少女101的新Logo

分析下这个logo含义:

代表“火”的“火苗”图形,暗藏“火箭”二字,粉色,充满少女的活力。

“101”的第一个“1”为卡通风格的火箭,最后一个“1“”则是写着少女的卡牌。

“0”是CD,上面有一圈英文,是组合Slogan “Girls Power Go!!!”

“火箭少女”+“101”,将含义清晰、准确、详尽地表达出来了,巧妙且俏皮、可爱、随性。从含义到风格都很贴合这个组合,所以我说设计师的水平比较高。

同时风格上在国内算是标新立异,十分抓眼球,一出来就在网上火了,用一个logo就引起了话题,达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可说是十分厉害。

7.4更新:这个logo除了彩色版,还有纯色版的。放在图里应用,和单看logo比,感觉效果会更好一些。


其实这种乍一看貌似“不专业不认真”的“随性”风格,在国外并不少见,和火箭少女101logo差不多风格的我好像见过几个,但是我找不到了-_-||。

那就打打擦边球,说说这种貌似不专业不认真的随性风格吧,早在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logo就是。

火箭少女101是貌似随性的“儿童”图案,这里是貌似随性的“儿童”手绘,但雅典奥运会会徽呈现出来的感觉,是不是十分的清新、浪漫和文艺?和雅典这座文明古城,可说是天作之合。

这是我最喜欢的logo,不得不说希腊大师设计的前瞻性和艺术性,以及个人在奥运会这样级别的体育赛事上,也能打破世俗展现自己想法的魄力,要知道世界级的奥运会可比少女101正式多了。看起来这橄榄枝像是随手画的,但这其中的功力和考量,恐怕只有设计或艺术专业的人才能明白。


再给大家看看设计强国日本的随性logo设计

よーじや(yojiya)诞生于1904年,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护肤品牌店。原本只是在路上叫卖护肤品的小贩,现在已经是京都的名产之一,杨幂也推荐过。

老实说,我当时在京都看到这个logo,差点被吓一跳,但是认真细看,却别有一番韵味。再者,我想这种logo,看过之后印象一定会很深吧?

还有著名潮牌“川久保玲”的爱心logo

所以,咱别给设计加上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以上的三个logo虽然看起来随性,大众看了之后可能会觉得,“这什么鬼!小孩涂鸦嘛?我也能做。”但这些logo背后的思考和创作是很严谨的,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功底和水平,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搞出来。

主流风格是现代简约大气没错,但看到一个复杂有趣的就直接判断不好,也太武断了。不要现在流行哪个潮流,大家就都一窝蜂地紧跟着这个潮流,好像不跟就落伍了,卖不出去,不专业一样。最终导致国内设计趋于同质化,没有个性,难得见到眼前一亮的作品。


大牛设计师和普通设计师的区别

简单说来,厉害的设计师往往针对对象在思想上进行设计,不受世俗框框和潮流左右,他们创造潮流,他们的作品是有深度的,可以让人细细品味背后的东西。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侘寂(wabi-sabi)设计哲学

普通设计师往往只考虑表面,跟随潮流风格,因为水平或地位不够高而受制于世俗眼光和规则。国内设计目前甲方客户占主导地位的多,普通设计师身不由己,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贯彻。遇到这种情况,咱只得心中哀叹一声:无奈啊……_(:_」∠)_

中国设计界的自由度和包容度还是太低了

归根结底,这是由国人的艺术审美水平和保守的文化氛围决定的。如果你已经是著名设计师了还好,若你只是普通的设计师或学生,你搞与国内主流不同风格的设计,别人看不懂啊,别说客户觉得你水平低在敷衍他们,就是一些水平普通的大学老师也会给你打低分。所以国内设计师们干脆就根据对方的喜好和要求来设计,搞出来很多真正的土味设计。

所以我说,这个火箭少女101新Logo的设计师的地位比较高,能够力排众议,设计出这样有个性的logo。看到这个logo事件,我心里还是比较爽快的。

总之,无论是设计还是艺术,我都盼着国人的包容性和审美水平都能快些提高,早日构建一个宽松自由、包容差异的创作氛围,这样中国的艺术和设计才能真正崛起。


最后是连我也有点难以接受的随性设计展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