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克兰首都批准撤离计划,已至少 10 国紧急呼吁本国公民撤离,目前情况如何?

回答


关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撤离计划及多国公民撤离行动,以下为详细分析:



背景: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的撤离计划
1. 撤离计划的背景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基辅成为战略目标。乌克兰政府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撤离计划,以保护平民安全。此时,基辅面临来自俄军的持续轰炸和地面攻击,平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2. 撤离计划的实施
时间窗口:撤离主要集中在2022年2月25日至3月初,因俄军在3月初对基辅发动大规模进攻,导致城市陷入混乱。
撤离对象:优先撤离老人、儿童、孕妇及行动不便者,同时允许部分公民自愿撤离。
撤离方式:通过陆地(如经波兰、立陶宛)和海上(如经黑海)两条路线,但多数撤离者选择陆地路线。
撤离规模:据乌克兰政府统计,约10万至15万平民撤离基辅,其中约5万人经波兰抵达波兰边境,其余在乌克兰境内疏散。

3. 撤离中的挑战
安全风险:撤离途中遭遇俄军炮击、爆炸袭击,部分撤离者在途中伤亡。
交通拥堵:撤离通道(如经波兰的铁路)因拥堵和混乱导致延误。
信息混乱:撤离指令与实际执行存在脱节,部分撤离者因信息不明确而滞留。
国际协调:波兰、立陶宛、德国等国协助接收撤离者,但因疫情(2022年乌克兰疫情)导致部分撤离者被拒绝入境。



多国紧急呼吁公民撤离的背景
1. 撤离行动的触发原因
安全威胁:乌克兰政府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后,多国政府认为公民在基辅面临直接危险。
国际关切:联合国、欧盟及美国等国际组织呼吁保护外国公民安全。

2. 主要参与国家
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将撤离在乌克兰的公民,但因冲突爆发,实际撤离规模有限。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在冲突爆发后迅速启动撤离程序,将公民从乌克兰撤离至本国或第三国。
其他欧洲国家:如荷兰、瑞典、丹麦等也组织了撤离行动,但规模较小。

3. 撤离行动的细节
撤离方式:多国通过飞机、火车、渡轮等途径将公民撤离。例如,美国通过“Operation Atlantic Resolve”从基辅撤离约1200名公民,英国通过“Operation Trojan Horse”撤离约500人。
撤离时间:主要集中在2022年2月底至3月初,部分国家在冲突升级后(如3月14日俄军占领基辅)继续撤离。
撤离规模:据估计,约5万至8万外国公民从乌克兰撤离,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

4. 撤离后的安置与后续问题
安置地点:多数撤离者被安置在波兰、德国、荷兰等邻国,部分国家(如美国)在乌克兰设立临时避难所。
后续危机:2022年3月14日,俄军攻陷基辅,乌克兰政府宣布首都进入“特别状态”,但撤离行动已基本完成。此后,乌克兰政府采取措施重建首都,但安全局势依然紧张。



当前情况(截至2023年)
1. 乌克兰首都的安全状况
军事形势:自2022年3月后,基辅成为乌克兰政府的行政中心,俄军长期控制该地区,但乌克兰军队在2023年多次发起反攻,逐步收复部分区域。
平民安全:尽管基辅仍面临俄军威胁,但政府已建立防空系统和疏散机制,平民生活逐渐恢复。

2. 国际社会的反应
撤离行动的结束:多数国家已完成撤离,但部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仍保留撤离机制,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和国际组织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包括医疗、食品和重建支持。

3. 未来可能的行动
持续安全威胁:俄军仍对基辅及周边地区构成威胁,乌克兰政府可能再次启动撤离计划。
国际协调:各国政府可能根据局势变化,调整撤离政策或加强安全措施。



总结
撤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乌克兰首都撤离行动基本完成,多国公民安全撤离,但过程中面临安全、交通等挑战。
当前局势:基辅虽仍处于冲突核心,但乌克兰政府已建立防御体系,未来可能继续与俄军对抗。
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持续关注乌克兰安全,可能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应对措施。

如需进一步信息,可参考联合国、乌克兰政府及各国政府发布的最新公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现在乌克兰的问题是不少高官议员富翁一起跑路了。大号寡头们除了科行长都跑了,科行长不跑不是因为爱国,而是因为受米国国际制裁怕跑出去被逮捕。

另外议员跑的据说周日想紧急开会都凑不够人数,所以下令给边防不得放高官议员们出境。

当然就像之前说过的,米英军事教官也已经跑光了。

加上各大保险公司宣布今天开始撤销对乌克兰的航空保险,等于被欧米国家给禁飞了,有消息说很快还可能撤销开往乌克兰货轮的保险,那样就又等于被禁运了。

其实现在这次“乌克兰危机”应该快到尾声了,唯一的变数就是基辅当局的想法了。其实米俄两家搞的py交易,唯一的问题就是乌克兰长期拒不履行2015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东乌前线常年冷枪冷炮不断死人,搞的普京在国内灰头土脸的。

但是如果真的停火了,那么乌克兰的法西斯营立刻就得造反,政府高管们会很危险,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基辅当局就没法以抗俄的名义找欧米要钱了。基本上这两条下来,乌克兰很快就会四分五裂,成为一个地理名词。

所以基辅当局现在拼命的满地打滚,就是想维持过去七年的现状,而欧米俄也都觉得很麻烦。因为真的动手打了不好收场,不给钱又怕基辅当局主动挑事。现在普京的目的是威胁米国你不管好自己的狗这事后果自负,米国也被逼的搞一些口头响亮但是实际上是坑害乌克兰的做法,逼其就范。

现在看捷连斯基怎么选择了,存在一定狗急跳墙在东乌主动开火的可能性,不过前线乌军士气也很可疑……

user avatar

俺觉得拜登快成功了,乌克兰马上就要打起来了。

但不是俄罗斯打乌克兰,而是乌克兰边防军回师鸡脯夺权。

乌克兰中央政府现在被美国折腾的分崩离析,原本接受国际援助的分配权都因为因缺人而无法正常执行,半独立的乌克兰冲锋队开始直接接收国外军事援助。军队和中央的稳定关系已经不存在。这对乌克兰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冲锋队后面是已经失效的中央,前面是十几万毛子大军。回军先重建中央还是继续和毛子对耗,正常人的选择应该一样。

但这群组织松散的冲锋队回师,和乱军怕是没啥区别,沿途的老百姓定然遭殃。在鸡脯城里的抢劫与火并也有可能出现。

拜登应该也是盼着这一幕出现。

一来直接把乌克兰惨剧的原因扣到俄罗斯头上,制裁俄罗斯北溪2等(实际制裁欧盟)应该畅通无阻。

二来乌克兰这样一乱,又会制造大批难民,难民混杂着乌克兰冲锋队涌向欧洲(美国已经提前在东欧通向西欧的节点上布置了军队,有了这些节点就控制了难民进入西欧的开关)。新的难民危机配合美国加息,足可以吸纳一批欧洲的资金,成功割到欧洲韭菜。

上面两种情况,原本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才会出现。可换个角度考虑,乌克兰军队回师打自己政府,这不也能出现吗。

所以俺预测美国再次成功玩弄欧洲,达成了期待的直接目的。

————————————————————

新增下乌克兰冲锋队的操作流程:

  1. 一队穿着俄罗斯军服的人突然出现在乌克兰境内,向着基普烧杀过去。
  2. 前线军官回师救援,紧跟着一路烧杀尾随。
  3. 双方距离基普半天路程的时候乌克兰买办全员出逃。
  4. 基普市内展开枪战,留下的百姓纷纷遭到抢劫。
  5. 给被打死的人换上俄军军服。
  6. 胜利者宣布全歼入侵俄军,成立救国委员会取代政府掌握政权和西方援助。并就基普百姓被抢劫杀害的遭遇起诉俄罗斯并索赔。
  7. 美国第一个跳出来让俄罗斯交出凶手,并展开制裁,欧洲只能跟上。

————————————————————

再新增下毛子的应对可能:

  1. 波罗申科突然拥有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
  2. 这支军队迅速击败了入侵的“俄军”和紧随的乌克兰冲锋队,保卫了基普。
  3. 被俘的“俄军”接受采访表示是冲锋队强迫自己假扮的。
  4. 冲锋队成了众矢之的被中断支援,波罗申科带兵剿匪下自行解散。
  5. 波罗申科宣布重新大选并当选总统。
  6. 波罗申科与俄罗斯拉着法德签署为期数年的和平协议,协议期内不推动加入北约,不对东乌动武。
user avatar

现在看起来应该是美国准备把乌克兰卖了,但是不能让俄罗斯捡块肥肉,所以一通恐吓把乌克兰剩下的一点资本和人才都吓跑,最后扔给俄罗斯一片废墟。

当然俄罗斯的关注点主要是安全,也没想接手以后带乌克兰人过好日子,剩下一片荒地当缓冲区其实也挺安全的,所以就认了。。。

user avatar

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俄罗斯不跟乌克兰打一架怕是很难收场。如果俄罗斯不识抬举,坚持不肯进攻乌克兰的话,我有上中下三策:

下策是以俄罗斯不肯发动战争为由,美国发动对俄罗斯的战争,以彰显美国坚决保卫乌克兰的严正立场,并顺便为拜登拿一枚诺贝尔和平奖。

中策是美国派两伙雇佣兵,一伙穿上俄罗斯军装,一伙穿上乌克兰军装,然后在俄乌边境乒乒乓乓打一架,对外多少也有个交代。

上策是美国口头谴责中国没有因为美国声称俄罗斯要进攻乌克兰而附和美国谴责俄罗斯支援乌克兰反而跟美国唱反调支持俄罗斯不打乌克兰既得罪了美国又纵容了俄罗斯还放弃了乌克兰。

user avatar

2月14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部分地区汽柴油报价情况;陕西 92号汽油7.67 元/升;95号汽油8.11 元/升; 0号柴油7.35 元/升;甘肃92号汽油零售价格7.67元/升;甘肃95号汽油批发零售价格8.18元/升;甘肃0号柴油零售价7.23升;辽宁 调价后92号汽油 7.76元/升, 0号柴油 7.36 元/升。

原文:乌克兰周围有俄军大约87个营,约14.78万人,配备齐全,甚至连野战医院和急救血液都到位了,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缓慢的增加,最终可能到达16万人以上,并且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说回乌克兰 ,虽然俄国人的数量不少,但是相对于一个3000万人口的国家,这点部队还是杯水车薪,哪怕是拿下基辅都不太现实,基辅拥有300万人口,几万正规军和10多个营的民兵。

基辅已储备足够的燃料和发电机, 可以在空袭或者受袭击的情况下保证紧急用电10 天。

但是战斗有可能发生在第聂伯河以东,虽然情况也差不多

第聂伯河以东有差不多一半的乌克兰正规军,并且挖了几年的战备工事了,除非俄国空军能切断一切增援,不然以5 6万人的部队啃下这么大块地也很难。

乌克兰国防军的演习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6560423616573440

大家都是小动作不断:

俄国人这几天封锁了乌克兰大部分绝大部分海域,有部分地区甚至封锁到3月11日

乌克兰的船舶将被迫沿着德涅斯特河岸(距离海岸 11-18 公里)靠近海岸航行,那里的海深为 7 -10 米,大部分运载矿石、谷物和煤炭的散货船最多可装载 150-3万吨货物。它们的吃水深度可达 18 米。理论上可以选择转移到较小的船只,但这只能是短时间的办法。截至2月13日,港口现有10艘大型船舶,理论上只有2-3艘能够克服吃水问题。

乌克兰出口每天的损失可能高达300 万美元,俄罗斯人还可能今天宣布演习,待货运商取消航运后,在演习前又宣布取消演习,周而复始!

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于俄罗斯已正式留出一小块区域供船只通行,因此很难追究其责任。

油价

2 月初,每桶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为 95 美元,几乎是 2020 年的五倍。高盛预计,到 2022 年底,原油价格将超过每桶 100 美元。摩根大通的预测更加悲观——125美元。

自 2014 年以来,俄罗斯一直在加强储备,以应对美国更大制裁。除了开发 SWIFT 替代方案外,俄罗斯政府还严格控制支出,甚至公布预算盈余,这在西方民主国家很少见。

政府还建立了超过 6200 亿美元的外汇和黄金储备,与印度并驾齐驱,位居世界第四位。

由于油价上涨俄罗斯的储备明年可能会再增加 200 亿美元,甚至更多。

SWIFT:西方反击的核弹

美国宣称如果俄罗斯不顾一切,就将俄罗斯从SWIFT 的全球电子支付系统中剥离出去.

什么是SWIFT假设一家德国公司正在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它需要为此付费。它可以通过输入收款人的帐号和 SWIFT 代码,将资金从其德国银行账户转移到俄罗斯公司的俄罗斯银行,通常是美元。

然后,这家德国公司通过 SWIFT 从其德国账户向俄罗斯银行发送一条消息,转账一比款项。然后,当资金以电子方式到达时,俄罗斯公司就可以提取这些资金。

SWIFT 使用标准化的指令代码使银行能够快速处理付款。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 11000 家金融机构使用 SWIFT。该平台年平均处理超过 100 亿条消息,数万亿美元。

在 SWIFT 之前,当银行想要将金融交易从一个地方记账到另外一个地方,通常使用电报,慢且不安全。SWIFT 成立于 1973 年,总部位于比利时,由成员银行共同管理,由 25 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管理,目前其中包括一个俄罗斯席位。该组织由 G10 中央银行——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美国、瑞士和瑞典——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监督。

user avatar

墙都不扶,就服你

user avatar

我真的是十分佩服美国设置议题的能力,都2月份了,这种话题还能炒的起来。

对二战东线战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随着天气的回暖,俄罗斯的翻浆期马上就要到了,翻浆期一到,什么天兵天将都得在地上趴着,打不了动不了,苏德两国都是一到秋冬季节就大打出手,一到春季翻浆期就歇菜,翻浆期一到,就算俄罗斯真想打也没用了。

换言之,“俄罗斯要打乌克兰”或者说“俄罗斯”这个概念本身已经在美国几十年如一日的炒作下成了一支概念股,既然是概念股,有没有实体业绩支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相信,只要大家相信了,它就能卖钱。

但眼下这支概念股的基础概念支撑已经快要因为翻浆期的到来而破产了,泡沫要破了。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能高强度设置议题,甚至还能动员起其他国家跟着它一起表演,把风投概念运用到外交上,流石天下第一做账家,这份手握ST还能脸不红心不跳的本事,真不是我等凡人能学会的。

欧洲和美国都想要争相高位套现,俄罗斯自己都靠这支概念股捞了不少好处,问题就在于接盘的全是乌克兰。

美国炒归炒,自己是不信的,你见过相信概念股概念的发行方吗?欧盟比较复杂,有的信,有的不信,信还是不信取决于其历史际遇,比如法国就必然不信,而东欧大概率是信的,毕竟历史经验嘛,俄罗斯自己吃几碗干饭自己比谁都清楚,所以也不信,但不妨碍它拿这个做文章逼着北约后退,捞到实际好处。

而乌克兰自己全都信了,身为事件中心的它信了,它不完蛋谁完蛋?据说几百号国会议员跑的干干净净,就剩下20来号人还留着。

乌克兰现在极有可能创造一个世界纪录——近代以来第一个被活活吓死的国家。

目前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俄罗斯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简直是不可取代的重要,要是没了俄罗斯美国可怎么活啊?

美国一有事,就说俄罗斯要搞事,不管俄罗斯到底有没有在搞事,反正说你有你就有,喇叭在美国手上。只要美国高呼俄罗斯又要吃人啦,东欧就会群起跪下,欧洲就会抱紧大腿,对美国心里只有感恩。

当年苏联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是掌控欧洲的根本前提,要是没有苏联的威胁,欧洲那些眼高于顶的老爷是不会待见扬基佬的,苏联也乐得陪美国一起踢假球。两国搞吉哈德的本事没有,但是打着搞吉哈德的旗号炒概念股的本事不仅有,而且很大。

现在局势又回到了冷战的状态,美俄踢假球,恐吓老欧洲,乌克兰被开除人籍。

2.天天喊狼来了,万一狼真来了呢?

天天炒作“俄罗斯要打乌克兰”这支概念股,万一俄罗斯真就把概念股里的概念坐实了呢?

这不是没有可能,俄罗斯历史上一向有发动突然袭击的传统,为了搞突然袭击,俄罗斯可以不管不顾。

最关键的是,如果乌克兰被活活吓垮,到时候普京不想打也得打了,而且恐怕用不着派大军去爬泥浆,一支占领机场的空降兵即可,这也是俄罗斯传统艺能了。

不过恐怕美国现在非常乐于见到俄罗斯把概念股坐实,因为一旦坐实,欧洲人不信也得信了。

至于乌克兰?谁在乎它?

user avatar

其实拜登政府为什么弄这一出。什么资本回流,国家利益,你们真是想多了。包括拜登想打,其实都是误判。

拜登政府现在外在宣传俄罗斯中国的威胁,对内又说通货膨胀和疫情反复都是特朗普的锅,再加上对特朗普及其家人的的调查。无非就是想给自己打造人设,捞政治资本,打击政治对手罢了。

真要是打了,拜登炒作议题的余地就很小了。反而对自己及党派利益不利。

user avatar

动静越大、声势越响,越打不起来。

虽然各方层层加码,俄军向边境集结,北约也不断向驻东欧机动集群增兵。

但实际上没有一边敢真的开火。

本轮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最开始只是美国例行公事打东欧牌罢了。

俄罗斯抓住机会向边境增派重兵,把一场虚构的危机变成真的,让美国下不来台,还把欧洲也拖下水,只能被迫接招。

目前的状态对俄国就是最有利的,真打反而会陷入困境——就像在阿富汗一样。

目前已经有39个国家呼吁公民不要前往乌克兰,以及组织本国侨民撤离,基本都是欧洲、北美、日韩等西方阵营国家。

但大多数国家其实并未真的撤侨。

北约肯定不会真打,他们从来就没打算为乌克兰流血,根本犯不着铤而走险。

俄国保持这种高压态势就可以让欧洲必须跟他们谈条件,真打反而得不偿失。

乌克兰虽然想收复领土,但如果没有北约的全力支持,他们肯定不敢真动手。

虽然最近国际局势愈发紧张,但乌东前线的交火频率反而降到了近年的新低。

两边都只是嘴上喊喊罢了,不敢开火。

西方国家撤侨只是渲染危机的严重性,给选民摆摆姿态罢了,没必要当真。

反而是乌克兰情况比较麻烦,寡头和企业家跑了一堆,还导致大量资本外流。

即便危机能平安结束,算下来也亏了。

其实不可能真打的....就目前全球这种经济情况和社会压力,谁有钱打仗啊?

西方国家面临的通胀与信贷就不说了。

俄罗斯现在的情况也很糟糕,经济一片萧条全靠资源出口输血,绝对不能打。

战争是无底洞,低烈度的阿富汗战争都能消耗北约2万亿美元,乌克兰让俄罗斯付出1000亿美元的开支不过分吧?

俄国人现在上哪变出1000亿美元呢?

user avatar

我觉得俄罗斯,本来极有可能是真的要瞅准了机会开打的,军队都集结了嘛,军演也没消停。

可现在让美国人这么满世界一嚷嚷,一时间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大伙的目光齐刷刷盯着毛子,这么一来反倒让毛子尬住了。

不打吧,前面的戏做得太足了,别说本国人民,就是中国的粉丝们都眼巴巴等着呢,收手的话怎么找台阶呢。

打吧,现在对面做足了准备,就等着自己跳出来当侵略者呢,自己也没有得手的把握,赢得起输不起。

怎么收场啊。

我觉得这个场面挺可笑的。

user avatar

气氛烘托到这份儿上了,请美国多少有点表示。

虽然你是想和俄罗斯媾和,像当初张伯伦一样,但是你凭空制造事情能力可真够埋汰的,舆论力量眼瞅着也江河日下了。

骑虎难下,这么搞下去,恐怕法德不输,欧盟略亏,违背你割它们肉的初衷啊。

对此,献上上策一条:

投共。

至少短期会给你充足的转圜余地,至于投共以后的事,建议学习中国古代英雄吕奉先 。

user avatar

我要是演员总统,我就宣布俄国人只要过来我就投,无论如何反正不打仗。

问就是我跟法国人学的。

或者公开宣称自己是白手套,地毯,谁来尽管来擦脚,没钱反抗。

美俄都是我大哥,大哥要我吃屎我决不喝尿。

大哥给我小鞋,我当场拿鞋底抽自己给大哥助兴。

二位大哥意见不统一也好办,两部电话播通两位大哥,话筒对听筒,现场直播。

哪位大哥不接电话就是同意。要不不配做大哥。

政府跪了,人民站着就行。

学安倍,学武契奇。

我TM是演员我怕啥?

user avatar

原答案2022年2月15日

中国的军舰在哪里?

哦,在家里,不去撤侨。

那没事了。

………………分割线……………………

2月22日

包机撤回了,开打!

user avatar

哥几个又来看历史问题下看合订本了呀

user avatar

2月16日,如果俄罗斯不入侵,那就入侵俄罗斯,然后反诬它入侵。

如果做不到入侵俄罗斯,那就挑衅它,嘲讽它,制造争端,擦枪走火,反正只要它一还手我们马上就嚷嚷俄罗斯打人了!

如果连制造争端都做不到,那干脆前线士兵哗变回师打鸡脯,然后说就是俄罗斯支持的。至于俄罗斯怎么去支持乌克兰政府军,反正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

user avatar

乌克兰这个事我一直有些想不通,就是对美国的利益到底是什么,值得他们这么瞎折腾。


现在乌克兰一方,俄罗斯一方,德法一方已经全都表明不想打的态度,乌克兰首脑一直在给局势降温,不认为会打仗。俄罗斯也明确说过入侵是谎言,近期也没有进攻的打算。

俄罗斯的条件就是乌克兰不要加入北约,德法并没有明确的反对俄罗斯的条件,甚至乌克兰一方也在想办法找台阶下。

俄乌德法有甩开英美,直接搞了个四方会谈。现在来看,各方都在降温,德国明确不送武器给乌克兰表明立场,法国去莫斯科和普京单独会谈,普京也说了原则上同意了会谈内容。


可局势现在一天天还是坏了起来,乌克兰一天20架私人飞机开走,官员跑到国外办公,七国集团准备联合制裁,上周五北京时间凌晨2点后,美国突然cia搞了个报告说,2月16号,普京讲发动进攻,连俄罗斯怎么打,走哪条路线,哪个军队打哪全都有,当天美股和黄金就疯了。

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拜登指挥的俄罗斯进攻呢。看着黄金和股市,我不禁产生了一丝丝疑惑,难道明天真的要打仗了?

可明天要是不打呢,那些今天把黄金推到1880的狗大户真不怕明天亏钱么?

反正明天就见分晓了,美国到底说的是不是再一次谎话,明天就知道了。



话再说回来,如果各方都不想打,美国一直在这喊要打了,要打了,到底目的是什么呢?

我是不信什么控制欧洲,配合升息一类的鬼话,因为这太一般论了。

美国确实可以搅合欧洲升高对立情绪,达到欧洲依附美国的作用,但是这种长远的国际战略是步步为营的,以数十年为计划的方案,要配合着金融战,对盟国派系的渗透,整个欧洲的布防等等复杂的手段才能见效。

而今天拜登声嘶力竭的呐喊普京要入侵了,和德法俄乌冷漠的回应来看,这并不像是什么深远的国际战略,更像是临时起意,为了什么不得已才操作的计谋。


如果是为了配合美国升息,让美金回流,这种说法看似符合道理,但是细想起来更奇怪。

无论俄乌打不打,中国都是避风港啊,美国的正面对手是中国,如果中国毫发无伤,资金又能回流多少?

现在如果不爆发世界级的大战,西欧的投资基金也不可能轻易离开,德国的经济结构相当健康,全是工业,基本没有虚拟金融经济,法国工业体系完整,还有非洲经济圈,北欧从来都是中立的,俄罗斯也没有对挪威芬兰瑞典动武的念头,欧洲的基本盘还在,能回流美国多少钱?

回流个上千亿美金的水平都不如美联储撒钱一个月多,回流一万亿也不可能啊,而且就算回流一万亿美金,对美国今天的放水量,一年打出十几万亿的金钱子弹来看,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我们外界不知道的因素,就是让俄罗斯进攻乌克兰这件事会达成什么美国的重大利益,所以美国现在脸都不要了。

而且这个因素一定非常迫切,就是必须乌克兰此时此刻打起来才管用的事,拖久了就来不及的事。


但是我从上周五想到这周二,也想不出美国或者民主党,或者拜登本人,在这里面有什么重大利益,想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现有的公开信息太少。

user avatar

打不起来的战争

user avatar

来看看大棋党是怎么赢的!

开战前:肯定不会打,因为我们还没撤侨,俄罗斯一定会通知我们!

刚开战:俄罗斯精确打击军用目标,平民根本没必要担心!

现在确定要撤侨了:哎呀,要配合俄罗斯打闪击的嘛,怎么可以提前撤呢,这不就暴露俄罗斯的战略意图了吗?

美国,北约,欧盟,俄罗斯,中国赢没赢麻我不知道,大棋党确实赢麻了!

user avatar

俄罗斯已经划道了:你加入北约我就动武。

加入北约是俄罗斯军事行动的触发点。

那么现在北约敢要乌克兰吗?不敢。

美国敢说支持乌克兰入北约吗?不敢。

俄罗斯顾忌的不是乌克兰。所以乌克兰自己如何,俄罗斯不会在意。

哪怕乌克兰内乱,俄罗斯也无动于衷。

至于乌克兰出兵俄罗斯。

那可就没有美欧插手的余地了。

user avatar

用某个媒体人的话来说,

美国在阿富汗经营了二十年都不知道塔利班何时进入喀布尔,可是美国却能“准确”地预言俄罗斯在2月16日对乌克兰发动战争。

我觉得他这话说得是真好!

不过问题的关键不是美国有没有胡说,而是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其实我是真的想不明白。因为这种有零有整的预言太容易被打脸了。如果俄罗斯不发动战争,那么怎么办?难道说因为我们的预告,俄罗斯取消了行动吗?哄孩子呢?骗鬼呢?

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这件事非常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我能想到的就是配合美联储加息故意制造一波恐慌。可是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恐慌如果被辟谣了,那么反而会促进稳定。这种操作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俄罗斯看起来不想打,乌克兰看起来也不想打,会不会美国手里攥着一张势必会引起两国战争的王牌呢?

因为最近美国对外确实太没章法,我反正是看不懂。阿富汗撤兵能那么拉胯,F35能冲到海里,海狼能撞得瘫痪,今天的美国太多事已经让人看不出是一盘大棋还是单纯的低级错误。

不过几天后大概事情就会明朗化了,我们且看吧。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这又是一个乌龙……虽然这样想可能有点儿太小瞧世界霸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撤离计划及多国公民撤离行动,以下为详细分析: 背景: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的撤离计划1. 撤离计划的背景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基辅成为战略目标。乌克兰政府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撤离计划,以保护平民安全。此时,基辅面临来自俄军的持续轰炸和.............
  • 回答
    美国首次批准直接向乌克兰运送“毒刺”防空导弹,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在军事援助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前的俄乌冲突走向。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具体含义:一、 战略层面的重大信号与影响: 美国对乌克兰防御能力的高度重视和承诺升级: 过去,美国向乌克兰.............
  • 回答
    您提到的情况,关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内街道发生战斗,三面交火以及政府呼吁市民紧急避难,这描述的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局势,通常发生在大规模的城市战或军事冲突期间。要准确回答“目前情况如何?”,我需要您提供一些更具体的信息: 您看到或听到的信息来源是什么? 是某个特定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帖子、官方声明还是.............
  • 回答
    乌克兰首都基辅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中小企业代表们试图冲入最高拉达(议会)大楼,这无疑是一场牵动局势的关键事件。围绕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抽丝剥茧,了解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信息。首先,抗议的核心诉求是本次事件最值得关注的出发点。中小企业代表们为何要不顾一切地冲击议会?这背后必.............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基辅近期的军事动态,以下信息基于公开报道和国际媒体的综合分析,力求客观呈现事件背景、各方反应及潜在影响: 1. 事件背景与时间线 爆炸事件:据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6月,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多起爆炸,主要集中在中央行政区(如总统府附近)和政府大楼区域。爆炸未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但引发对首都.............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军事行动确实将当地的局势推向了紧张的边缘,而基辅方面向平民发放枪支的举措,无疑增加了局势的复杂性。在这种背景下,基辅爆发大规模巷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1. 乌克兰军队的作战策略与基辅的防御能力: 乌克兰军队的韧性: 尽管在军事实力上可能与.............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军事行动,其持续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这其中涉及的因素众多,如同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迷宫中寻找出口,每一步的判断都可能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影响。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表象,探究其背后驱动力和制约力。首先,我们得明白,俄罗斯最初对基辅的企图,更多的是一种“闪.............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发动了全面入侵。那天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标志着这场冲突的开始。最初的爆炸发生在北京时间当天下午,据报道,基辅及其周边地区听到了多次巨大的爆炸声。爆炸声源于俄罗斯军队对基辅地区的军事目标发动了导弹和空中袭击。这些目标包括机场、军事基地以及其他.............
  • 回答
    在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号召下,大批在乌中国公民购买中国国旗,一时间导致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国旗供应出现短缺。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复杂的社会心理和地缘政治背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事件的直接诱因:安全担忧与身份认同的叠加要理解国旗脱销的现象,首先需要回到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点。在俄乌冲突升级、战火蔓延至基辅周边的.............
  • 回答
    乌克兰的抵抗超出许多人的预料,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强”或“不强”来衡量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表现。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其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展现出了极强的决心和意志力。这种士气在战争初期是难以被量化的,但却至关重要。在军事层面,乌克兰军队在2014年之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现代.............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方面指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25 日离开基辅,并且其发布的呼吁都是提前拍摄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1. 消息来源和可信度分析: 信息来源: 这个说法直接来自于俄罗斯官方或与俄罗斯政府相关的媒体。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双方都在进行信息战,宣传和反宣传是常态。因.............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CNN关于俄军第三名少将 Andrei Kolesnikov 在基辅阵亡的消息,这无疑是俄乌冲突中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进展,也确实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方面。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俄军连续出现高级将领阵亡,尤其是少将级别这样的高级指挥官,这绝非小事。少将是什么概念?在军队体系中,他们通常是师.............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有可能在北京会面,这一消息无疑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领域中最具爆炸性的传闻之一。如果此事成真,其影响之深远,远非一句“重要”所能概括。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细致剖析其可能性、潜在动机以及可能带来的结果。首先,我们来探讨“可能性”:坦白讲,到目前为止,这更像是一.............
  • 回答
    好的,我将尽力用一种自然、不带有 AI 痕迹的风格,详细描述中国开始从乌克兰撤出首批公民的情况以及当地的大致状况。乌克兰的撤离序曲:中国公民踏上归途的复杂图景近期,随着乌克兰局势的持续紧张,一项重要的行动正在悄然进行:中国政府开始组织从乌克兰撤离首批公民。这无疑牵动着许多国人的心弦,也让人不禁想要了.............
  • 回答
    欧盟此次动用 4.5 亿欧元为乌克兰采购军火,并被欧盟领导人称为历史性的“分水岭”,这无疑释放了多重且深远的信号,标志着欧盟在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侵略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以下是更详细的解读:一、欧盟集体安全和防务政策的重大转变与成熟: 从象征性支持到实质性军事援助的飞跃: 长期以来,欧盟在安全和.............
  • 回答
    俄乌双方首次进行的这次被俘人员交换,无疑是这场持续冲突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节点。这次交换涉及9名俄罗斯军人,以及乌克兰梅利托波尔市市长伊万·费多罗夫(Ivan Fedorov),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是多层面的,既有即时的战术考量,也有更深远的战略意涵。首先,这次交换直接触及了人道主义层面和战俘待遇问题。 .............
  • 回答
    日本首相关于“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采取强硬行动”的表态,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其背后的考量、潜在影响以及外界的反应。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更反映了日本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定位、对国际秩序的维护以及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一、 日本的立场与历史背景:首先,需要理解日本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位置。日本.............
  • 回答
    根据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通报以及公开报道,首批约400多名中国留学生已经从乌克兰撤离,这标志着在紧张局势下,我国公民安全得到初步保障。然而,目前乌克兰境内的整体情况仍然非常复杂且严峻,撤离行动只是复杂局势中的一个缩影。撤离行动的背后:首先,这次撤离行动本身就极具挑战性。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许多地.............
  • 回答
    3月4日,乌克兰南部尼古拉耶夫州州长宣布俄军已进入该州首府。根据当时报道和后续观察,可以推断出当地局势大致如下:军事态势与交火: 俄军的行动: 俄军的推进是此次局势升级的核心。他们的目标是控制尼古拉耶夫市,这个城市在乌克兰南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临近黑海,对俄军控制南部沿海地区至关重要。俄军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