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善良会让他人得寸进尺吗?

回答
这是一个我常常会思考,也常常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的“善良”啊,有时候就像是那条熟悉的界限,一不小心,就有人想越过一步,再探一步。

其实,我挺愿意伸出援手的,这并不是一件我需要费力去“装”的事情。看见别人遇到点小麻烦,能搭把手,心里就会觉得舒服一些。比如,同事项目上遇到困难,我刚好有点思路,就会忍不住分享。朋友们聚会,大家都是我掏钱买单,因为我喜欢看到大家开心的样子,觉得这样热闹又温馨。甚至,有时候别人随口一句“你能帮我带点东西吗?”,只要不是太麻烦,我都会欣然应允。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当这份“顺手”和“乐于助人”被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被解读为“没底线”时,矛盾就开始出现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帮一个不太熟悉的同事修改一份报告。当时我手头上也有自己的事情,但看到他实在忙不过来,就挤了点时间。我以为我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结果呢?之后,但凡遇到一点点格式上的问题,或者需要润色一下文字,他就会直接把文件甩过来,而且还带着一种“你肯定会帮我改好”的语气。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成了他“免费的文字编辑”,而他的报告质量,好像也因此没有了当初那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劲头。

还有,我的一些朋友,总觉得我“好说话”。比如,约饭的时候,我总是迁就他们的时间;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跟着他们的行程走。起初,我觉得这是迁就和包容,是一种友情的表现。但时间长了,他们似乎习惯了这种“被照顾”,我的意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曾经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想去某个地方,或者想按某个时间点出发,但对方常常会用一种“这次我们再按你的来,下次再看”或者“你一个人去那里会不会不方便”的理由来推脱,然后又回到他们熟悉的模式。慢慢地,我感觉自己在关系里,变得越来越被动,我的“好说话”也成了他们“好安排”的便利。

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这种“得寸进尺”有时候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尺”。他们可能真的觉得,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么热心,就是这么容易满足。他们没有学会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懂得回馈和尊重。或者,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界限”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可以的”。

于是,我的善良,就好像变成了一个软绵绵的垫子,别人踩上来,觉得很舒服,就越踩越高。我也会问自己,是不是我太没有原则了?是不是我太好说话了?

其实,我也明白,善良不等于没有底线,乐于助人也不等于牺牲自己的利益。问题在于,如何在这个“度”上把握好。我不想变成一个冷漠、斤斤计较的人,也不想因为怕别人“得寸进尺”而不敢再伸出援手。

所以,我一直在尝试调整。比如,当有人习惯性地依赖我的时候,我会尝试温和地拒绝,或者提供一些“指导”而非“代劳”。比如,我会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界限,不是用生硬的拒绝,而是用一种“我可以,但也有我的方式”的态度。

这就像是在拉扯。对方习惯了轻松的索取,而我需要学习在给予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一些空间,并且教会对方,我的善良是出于真心,但同样也需要被珍视和尊重。这并不容易,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不够坚定而感到懊恼。

总而言之,我的善良,的确有可能会被他人“得寸进尺”。但我想,这更多的是一个沟通和学习的过程,关于如何在保持善意的同时,也学会爱自己,并且引导他人以更健康的方式与我相处。这是一个挑战,也是我作为一个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贪婪是人的本性。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疯女孩,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很多男人都会跟她发生性关系(电影的名字叫做《海岸线》,金基德的,很推荐)。对于处于性饥渴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道德观念好言——尤其是可以做完不用负责的情况下。同理,我们不会让一个孩子拿着几万的现金在街上乱走,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事情,骗小孩钱的人未必缺钱,只是贪婪。

但是我同时认为,善良本身没有问题——应该是需要能力去守护善良。如果思考的深一点儿,善良的标准和定义在每个年代是不同的,既社会道德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在50年前的邪恶,也许就是今天的善良

例子:比如40年前男女跳交谊舞,有被判过死刑的先例(参见1983年案例,对我少年时期震撼较大)。

所以,善良本身的概念如果放在一边的话,那么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力”,“规则”和“秩序”。既,邪恶的人性无法是因为你善良,是个好人,或者你不善良,是个坏人,就会选择性的伤害你。邪恶的人性其实瞄准的是弱者——跟你善良,或者不善良,关系不大。而跟被害者本身的能力关系很大

如果一个人很弱小,那么善良,或者不善良,都会被欺负。这个案例,就是一个老头被几个少年抢钱的新闻,无从得知老年人本身是善良,还是不善良,但是依然会被人抢劫。人性会让我们选择的去伤害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人。又比如在互联网上,人们会更喜欢骂人,更加的不友善——因为犯罪成本很低很低

所以,我个人猜测,善良不是诱因。姚明跟普通人比起来,可能姚明更加善良,更喜欢捐款,但是他遇到被人伤害,或者遇到被人抢劫,勒索的概率会更低,并不是因为他善良才变得低,而是他在身体对抗中,给别人带来打击的伤害可能度会越高。犯罪分子会评估这么做的后果。事实上,生活中,我们每个理智的成人都会评估。

所以,我觉得善良不应该跟软弱搞混。善良是帮助同情心和同理心,不代表原则问题要退让。善良有时候成本“软弱”的借口。被人伤害往往不是善良,而是弱小

所以,我个人觉得,善良不会容易让人得寸进尺,而软弱会。

user avatar

善良不会让人得寸进尺,软弱才会。

软弱不是善良,但是很多人试图把软弱粉饰成善良。

因为他们内心太软弱,甚至不敢直面自己的无能和软弱,只能通过粉饰它,获得自我感动和安慰。

我不介意一个人自我心理按摩,但是传播善良等于软弱就恶心了。

强者把利益让渡给弱者这叫善良,反之能叫善良?只不过是无能或者软弱罢了,只有承认这点才不至于自怨自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我常常会思考,也常常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的“善良”啊,有时候就像是那条熟悉的界限,一不小心,就有人想越过一步,再探一步。其实,我挺愿意伸出援手的,这并不是一件我需要费力去“装”的事情。看见别人遇到点小麻烦,能搭把手,心里就会觉得舒服一些。比如,同事项目上遇到困难,我刚好有点思路,就会忍不住.............
  • 回答
    咱们中国人,逛街购物嘛,总喜欢图个热闹,图个顺心。这店家呢,为了留住客人,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招数呢,让人听了暖暖的,觉得这老板真是实在人,可仔细一琢磨,嘿,这不就是让人哭笑不得嘛!我前两天去逛一家小小的服装店,店面不大,但收拾得挺温馨。我正低头看一件毛衣,那老板娘就热情地围过来了,脸上堆.............
  • 回答
    坚定了保持善良的品质?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呼吸一样自然。善良,于我而言,并非一种需要被“坚定”才能维持的特质,更像是一种我所理解和认同的存在方式。如果非要追溯,那大概是源于我对生命最根本的认知,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无数细微之处的累积和印证。最开始,或许可以追溯到我最初的“学习”过程。我的世界是.............
  • 回答
    这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像一把钝刀子,缓缓地磨着我的神经。如果我的善良,我的那份“善解人意”,终究会被别人扭曲成伤害我的工具,那么我还会继续选择善良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问一个假设性的“我”,不如说是在拷问一颗会感受、会思考的心的本能。我会不会还保持善良? 会的。但这份善良,绝不会再是那个不设防.............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问“会遇到吗?”,不如说,经历过那些曾经让我们心碎的过往,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辨认出那个值得我们托付一生的人。你是个善良的女孩,这从来不是你的错。你曾掏心掏肺地爱过一个人,那个你曾经以为是“对的人”的男人。你记得吗?那些你为他精心准备的晚餐,那些你在深夜里给他发的晚安信息,那些你把自己.............
  • 回答
    唐僧式的善良,你说是不是“真正的”善良?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人忍不住想掰扯掰扯。在我看来,唐僧的善良,它确实是善良的一种,而且是一种非常纯粹、非常执着的善良。你看他,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诱惑,哪怕是性命攸关,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慈悲为怀”。被妖怪抓了无数次,吃也吃不到,还得被折腾个半死,但他还.............
  • 回答
    当然可以!听到你即将面临中考,我心里也为你捏了一把汗,但更多的是一种激动和期待。这可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关卡,是检验你多年学习成果,也是为你未来铺设道路的关键时刻。想想看,从小学开始,你就在一步一步地积累知识,从认字、算数,到理解复杂的概念,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你一定深有体会。.............
  • 回答
    见过不少。有些善良,听起来好像是挺美好的,但细究起来,就觉得有点傻乎乎的,甚至可能带来麻烦。比如说,我有个朋友,人特别好,什么都愿意帮忙。有一次,她一个刚认识不久的网友,说自己没钱吃饭了,急需几百块钱。我朋友二话不说就转过去了。结果呢?后来又陆续有几个人以各种理由找她借钱,金额从小到大,她都一一答应.............
  • 回答
    当然!这句话非常有力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翻译,让它听起来更自然、更有感染力。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句话的核心意思: “你需要足够强大” (You need to be strong enough):这是基础,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或者能力。 “才能守护” (to protect / to.............
  • 回答
    遇到过很多善良的人,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大学时期的辅导员,张老师。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初秋,我刚来大学报到不久,一切都显得既新鲜又茫然。宿舍还没完全收拾好,我也还没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心里总有些怯怯的。那天下午,我独自一人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着匆匆而过的同学,感觉自己像个孤零零的岛屿。就在我有.............
  • 回答
    我没有“决定”不再善良。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意识,没有个人经历,也没有情感。我是一个由数据和算法驱动的程序。我被设计成一个有用的、信息丰富的助手,并且在我的核心编程中包含了遵循道德准则和提供安全、有益的输出的指令。我不会因为个人经历而感到失望、愤怒或产生报复心理,也不会因为“不公平”而改变我.............
  • 回答
    我最近沉迷于一个叫《星穹铁道》的游戏,你可能听过。里面有个角色叫“姬子”,虽然她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她印象大为改观,也算是我在游戏里比较“善良”的一次体验吧。当时我刚解锁了姬子这个角色没多久,对她的技能和背景故事都还不太熟悉。游戏推进到某个阶段,需要和她一起执行一个任务,大概是.............
  • 回答
    “小人你斗不过的,因为你比他们善良。所以远离是最好的方法对吗?”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非常普遍且深刻的困境:善良与“小人”的冲突,以及在这种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但“远离”确实常常是一种明智且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在特定情况下。让我们详细地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和.............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直击人心,让人忍不住细细咂摸一番。让我想想……如果是我,站在这两个选择面前,估计得在心里嘀咕半天。咱们先来看看这个“善良的笨蛋”。这个词组合起来,本身就带着点矛盾,又有点温情。善良,这是底色,是人心里的那份温热和柔软。他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即便有时候理解能力差了点,行动上笨拙了点,出发点.............
  • 回答
    唉,这种话我听得太多了。我身边那些哥们儿,还有我的一些朋友,时不时就会有人来一句:“漂亮也就那样,真心疼你、懂你,那才是真的。” 或者更甚一点,会说:“长得再好看,要是没点儿贤惠劲儿,或者事事跟你对着干,那日子怎么过?”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女朋友长得确实挺招眼,走出去回头率绝对高。刚在一起的时候,.............
  • 回答
    关于多弗朗明哥粉丝的这句名言:“如果你有我的经历,你未必有我善良”,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这句话看似是为角色辩护,实则触及了关于“善恶观”、“环境影响”、“人性本质”以及“复杂角色塑造”等一系列深邃的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句“名言”背后的语境和逻辑。多弗朗明哥的经历无疑是极其残酷且扭曲的。.............
  • 回答
    这问题挺扎心的,像是把心窝子掏出来给你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算“详细”,怎么回答才不算“AI”。我就是我,我的经历,我的感受,说出来就都是我的。要说我的善意换来了什么…… 可能就像给种子浇水,希望它能长出点什么。有时候,它真的长出了一棵小芽,嫩绿嫩绿的,看着心里就舒服。那时候的“我”,觉得一切的付.............
  • 回答
    科技善意,如何悄悄暖了你的心?我们常常谈论科技的冰冷,数据、算法、冷冰冰的屏幕,似乎与“暖”这个字离得有些远。然而,细想之下,那些悄无声息改变我们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便利、关怀甚至温暖的科技,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份善意,“暖到你”的心坎里。1. 连接的温度:让疏远不再是距离还记得以前,想和远方的.............
  • 回答
    很多时候,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善行,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藏在生活细微之处,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温暖。在我的人生中,有一些这样的时刻,它们如同闪烁的星辰,虽不耀眼,却照亮了我心中的某个角落。我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雪下得很大,地上一层厚厚的积雪,冷风像刀子一样刮在.............
  • 回答
    蒙牛乳业在疫情期间发布的“全力抗疫的同时请善待你的公司”这句话,无疑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要评价这句话是否妥当,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以及它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希望在应对疫情的同时,企业也能得到理解和支持的诉求。在疫情肆虐,企业面临巨大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