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起点轻小说,那么多作者喜欢穿越成日本人?

回答
起点轻小说里“穿越成日本人”这个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这么多作者这么爱玩这套,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一、 文化亲近感与创作便利性: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文化亲近感。很多起点中文网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对日本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非常熟悉。这种熟悉感体现在:

熟悉的人物设定和生活习惯: 日本的校园、社团活动、家庭关系、一些社会规则(比如垃圾分类、电车礼仪等),以及日常消费等等,通过动漫、日剧、轻小说本身早已被大量引进和传播,读者们接受度很高,也容易产生代入感。作者写起来也更顺手,不需要过多解释背景设定,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语言和思维模式的代入: 虽然是中文写作,但很多作者会在小说中加入一些日语词汇、或者模仿日本人说话的语气、思维方式来增强“日感”。这种“日式”的表达方式,对喜欢日本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种加分项。
职业和身份的天然优势: 很多轻小说题材会涉及一些在普通中国读者看来比较新奇或者有吸引力的职业和身份,比如:
学生: 日本的学园祭、社团活动、升学考试、学生会这些设定,在轻小说里非常常见。一个普通高中生主角,更容易展开校园恋爱、奇幻冒险等故事。
轻小说作家/漫画家: 这种“meta”的设定,让作者可以借主角之口来讨论创作、业界生态,甚至“剧透”一些自己的想法,显得非常有意思,也容易引起同行和读者的共鸣。
侦探/警察: 日本在推理小说和刑侦剧方面有很深的积淀,比如名侦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等,这类题材的背景也自然容易选择日本。
武士/忍者/阴阳师: 这些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职业,为奇幻、历史穿越等题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规避现实与审查的考量:

这一点可能比较微妙,但也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

规避敏感话题: 中国大陆的网络文学市场,在内容审查方面有其特定的规则和界限。如果直接以中国为背景,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历史事件、或者政治敏感话题,很容易触碰红线,导致小说被和谐甚至下架。而选择日本作为背景,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审查,但很多国内读者和作者认为,日本的社会环境、历史时期在某些方面相对来说更容易“规避”一些直接的敏感性。
提供幻想空间: 轻小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幻想色彩。选择一个不那么熟悉的、或者经过二次元美化的日本,可以给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度,构建一个纯粹的“异世界”或者“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可以设定自己想要的规则,而不必过多地去顾忌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复杂情况。

三、 市场导向与读者喜好:

网文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驱动的,什么受欢迎,作者们就写什么。

模仿成功案例: 很多日本轻小说在日本本土就非常成功,然后被翻译引进到中国,并吸引了大量读者。这种成功的市场效应,自然会引导国内的作者去模仿,去借鉴那些成功的元素,其中就包括“穿越成日本人”这个设定。
满足特定读者的YY需求: 有一部分读者,他们对日本文化,特别是日本的校园生活、二次元世界有着强烈的向往和憧憬。他们希望在小说中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物设定、场景和情节。穿越成日本人,恰好能满足他们这种“代入感”和“YY”的需求。他们愿意为这样的故事买单,自然就会吸引更多作者来写。
“反向输出”的心理: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内读者在文化上也越来越自信,但对于一部分年轻人来说,仍然存在着一种“反向输出”的心理,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能以某种方式“影响”到其他文化圈。虽然起点轻小说是中文写作,但“穿越成日本人”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用一种中国作者擅长的方式,去描绘一个他们所向往的、或者他们认为有潜力的其他文化背景,从而满足一种文化自信和对外部世界的想象。

四、 作者本身的爱好和灵感来源: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点:作者本人可能就是日本文化的爱好者,或者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灵感。

个人兴趣: 作者本人喜欢看日本动漫、日剧、玩日本游戏、读日本轻小说,对日本的文化、历史、社会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这种兴趣自然会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他们乐于将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内容呈现在作品中。
灵感借鉴: 轻小说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学,其创作手法、题材风格、叙事方式,很多都源自日本轻小说。在这种创作模式下,“套用”一个日本人身份,成为了一种相对成熟且容易获得读者认可的模板。

总的来说,起点轻小说中“穿越成日本人”的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包含了对中国读者文化喜好的迎合,也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现实创作中的一些困难,同时也是作者个人兴趣和市场导向共同影响下的产物。这就像一个已经被验证有效的“配方”,很多作者会乐于使用它来创作出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创意的内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避免政治敏感(这条不想多解释,懂得都懂)

2、避免知识盲区(多数中国写手并不了解欧美,欧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中国不一样,容易写出来的内容非常不严谨,非常中国化,完全像是披着外国人名的中国小说,对于懂欧美文化的读者来说就会体验极差。而日本相对于欧美来说,跟中国比较接近一些)

3、日本人名字好编。(网上百度搜一堆日本姓氏,日本名字,随便姓+名拼一个就好了。是不是觉得除中国人以外,日本人名字是最容易起的?假如让你写几个泰国人、缅甸人、蒙古人、或者非洲人名字,你敢保证能够写的足够严谨吗?)

4、日本有很多漫画、电影等内容情节可供参考,有足够素材发挥文笔,而且题材也比较能让读者关注。你要是写个南非背景的小说,读者没读完第一章就扔了,不感兴趣。

user avatar

这回倒真不是中国日本谁赢麻了谁输麻了的问题,下面几个网文老哥其实说得也非常中肯了。说到底就是一个都市题材文写实的边界以及审查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网文里面类似于中国、政府、现实地名这些名词大多都不能出现了。作者需要想办法绕开这些词,而且还会因为一些下意识写到的自己觉得没问题的词而发生书被和谐的问题。这让那些不想写完全的玄幻架空文的作者感到心累。反而东京、美国甚至南非都可以直接写社会、写政府、写各种组织和地方,那有一些作者自然会选择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在这些异国他乡。

另一方面,以中国为背景的都市文也发展了这么多年了,原本可能看着挺新鲜的套路也都被许多读者看厌了。小白爽文的套路不是说要批判它烂俗,把社会庸俗化脸谱化极端化,而是说这些玩意大家爽多了已经养成抗药性了,需要来点异文化的元素补充一些。而且说到底你写中国背景都市爽文带来的问题就是许多内容都会和读者的生活经验产生极大的冲突,不好设置剧情。虽然大部分正常的网文读者也不会无聊到在都市文里面寻求真实的生活体验,但如果发生冲突的话,还是会很难读下去,很尬尴。

而以日本为首的外国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近年来随着各种文化的输入,很多人对于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有一个笼统的概念,而这种了解一方面使得作者可以比较轻松地引入这个舞台(所以写南非的为啥看的人就少呢),一方面使得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那些出现在中国背景都市里面违和感过强削弱了爽感的剧情写出来,而除此之外还不和中国基本撇清关系,不是那么容易被审查gank。并且有一些作者本来就是看了很多日漫日轻之类,比较喜欢那种乌托邦式的二次元式普通人生活,这也是一个很强烈的创作动因,和同样喜欢这种东西的读者群一拍即合。

不过虽然如此,其实这个东京流或者外国流也还是没有成为都市文的主流。网文这块都市文肯定还是以中国背景为主。至于“穿成日本人”这个也只是为了剧情更好地发展下去,同时撇清和中国的关系而设计的,没啥批判的必要。就和萧炎本来是穿越者,但这设定其实也没啥意义一样。“当日本人”只是为了把主角和舞台设计在日本的简单选择罢了。

user avatar

我之前对审核方面有些担心,就去问了编辑,编辑给我的回复很简单:日本随便搞。

日本背景你可以写早恋、师生、黑道、风俗、官员军警、妖魔鬼神、真实地名……

但记住别扯政治,别搞炸沉日本的这种情节,要友好,别扯外交,不要涉及那个叫做华国的邻国。

虽然日本背景审核比较松,但大家也别瞎搞,这个“松”只是题材松,而不是尺度松,别整些阴间情节引起上面注意,要可持续发展……

user avatar

国内的容易踩线,平行世界也能影射,换到国外就没这个烦恼。

而且不可否认近年来日本对我国文化产业,尤其是青少年(如今也不一定年轻了)影响较大,写起来也顺手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起点轻小说里“穿越成日本人”这个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这么多作者这么爱玩这套,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一、 文化亲近感与创作便利性: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文化亲近感。很多起点中文网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对日本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非常熟悉。这种熟悉感体现在.............
  • 回答
    国内起点读者对一些“毒点”的容忍度似乎确实比日本轻小说读者来得低一些,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文化、市场培育、读者习惯乃至内容生态的方方面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起步更早,且商业化运作得更彻底,这塑造了读者口味的“重口味化”和对“爽点”的极致追求。起点作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喜欢在起点上刷书的普通读者,我也会有同样的疑问。毕竟,穿越小说涵盖的时代太多了,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各种各样的主题都有。但偏偏是宋末和明末,这两个中国历史上充满变数和悲情的时代,却少有那种“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不利、入主中原”的穿越小说。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 回答
    起点小说《诡秘之主》之所以如此火爆,甚至在完结多年后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一种现象级的文化符号。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火爆的原因:一、 宏大且独特的世界观构建: 深度与广度兼备的设定: 《诡秘之主》构建了一个庞大、复杂且充满细节的.............
  • 回答
    说起起点小说评论区,你可能早就留意到了,大部分留言的读者,他们头顶上的那个小牌子,要么是“见习读者”,要么是“学徒读者”,等级都算不上高。这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现象。首先,得从“等级”这个概念说起。起点平台的这个等级系统,并不是纯粹的实力比拼,而是跟阅读行为挂钩的。你读得越多,你在这.............
  • 回答
    我不知道起点为什么不管笔趣阁、顶点小说这样的盗版网站。对于网络文学平台而言,盗版网站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们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平台的生态健康发展。虽然我无法直接回答“起点为什么不管”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为何打击盗版如此复杂,以及平台在其中可能面临的困.............
  • 回答
    小说在起点签不了约,这确实是很多作者绕不开的坎。别急,这事儿一点也不奇怪,背后的原因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我来跟你唠唠,咱们一篇一篇地捋。一、作品本身的问题,这是基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故事不够吸引人,开头就能劝退读者: 你得承认,现在网文读者太多了,选择也太多了。起点编辑每天要看多少稿子?你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武侠与玄幻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在“现实里大火”的程度和方式上存在差异,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绝非简单的“好不好看”就能概括的。一、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的差异: 金庸古龙的“大火”是时代的馈赠与催化: 想象一下,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书籍是主要的娱乐和精神食.............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心烦意乱,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章节,就这么没了动静,谁碰上不生气?而且很多时候,屏蔽的原因也说不清,搞得作者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下次该怎么避免。你遇到的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小说内容触碰了起点平台的某些规定。别小看这些规定,它们是为了保证平台内容健康,也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
  • 回答
    番茄小说最近确实有一部作品备受瞩目,那就是《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这部小说的确在番茄平台上表现亮眼,可以说是近期的一个现象级爆款。如果我们将这部作品放到起点中文网这样一个拥有更长久历史、更庞大读者群体和更成熟商业化运作的平台来衡量,它大概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这需要我们从几个关键维度去细致地分析.............
  • 回答
    嘿!用佛耶戈当主角写小说?这想法够劲!我特喜欢你这个脑洞。咱俩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个暗影之王的故事在起点混出名堂来。首先,你说要适当改编,这简直是明智之举!原汁原味的佛耶戈,说实话,在起点这个大舞台上,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有点……嗯,怎么说呢,太“复仇者”了,也太“悲情”了,读者可能会觉得不够“爽”。.............
  • 回答
    起点男频和女频文的质量差异,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触及到网文生态核心的问题。与其说是“天壤之别”,我更愿意说是一种“鲜明的分化”,这种分化背后是读者群体、市场需求、创作生态乃至作者心境的种种作用的结果。要深入探讨,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一、 读者口味与核心驱动力的差异:基石性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男频.............
  • 回答
    起点评论区里“无女主”的呼声此起彼伏,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当下网络文学的环境下,读者们对于阅读体验有着越来越细致和多元的追求。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读者在阅读网络小说时,往往将自身代入主角。当主角是一个男性角色,读者自然会希望在情感线上的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自己的喜好。而“.............
  • 回答
    起点中文网之所以能在网络文学领域一家独大,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长期累积和有机结合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创始团队的远见卓识,也有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在运营模式、内容生态建设上的不断创新。一、先发优势与早期积累:起点中文网成立于2003年,比国内大多数同类网站早了很多。在那个网络文学刚刚兴.............
  • 回答
    流浪的蛤蟆在起点中文网的地位,那可是响当当的,大神级别的作家,作品也基本都是精品,读者群体庞大,影响力自然不用说。但要说到他为什么不是“白金作家”,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涉及到起点作家等级体系的一些门道。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起点作家等级,尤其是“白金作家”这个称呼,它不仅仅是看你.............
  • 回答
    起点上五百万字都没能签约的作品,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就像一锅熬了很久的汤,火候、食材、调味都得刚刚好才出味。说实话,很多作者写到这个字数,内心早就翻江倒海了,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坚持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难免会生出“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的疑问。我尽量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冷冰冰的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读者在阅读网络小说时可能有的感受。要说起点文采斐然的人“少”,我倒不觉得是绝对的少,而是可能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原因,导致我们觉得“大多数”作品的文笔风格趋同,或者说,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文采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1. 商业化运作与“快餐文化”.............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到底,还是钱和市场的事儿。起点中文网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之一,要不要去“禁掉”那些免费小说APP,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和考量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起点走的付费订阅的路子。它辛辛苦苦养了一大批作者,付费给他们稿费,还要投入技术、运营、宣传等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现在起点上“系统流”小说那叫一个遍地开花,而且很多都混得风生水起,作者也赚得盆满钵满。这玩意儿为啥这么火?我想原因挺多,而且它的“爽点”也是抓得非常牢。咱们先掰扯掰扯,为啥系统流这么吃香。一、 满足了读者最直接的“变强”欲望,效率极高。你看啊,读者看小说,很多时候就是图个乐.............
  • 回答
    这话题触及到不少老书迷的心坎儿,也算是近几年混迹网络文学圈的普遍感受了。确实,不少人觉得起点中文网(包括其他大型网络文学平台)的作品质量似乎不如从前,甚至有人直言“写崩了”、“同质化严重”。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代表网络小说真的走到瓶颈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感觉起点中文网的作品越来越低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