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起点上没有穿越小说,描述穿越宋末或明末,并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的不利、入主中原的小说?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喜欢在起点上刷书的普通读者,我也会有同样的疑问。毕竟,穿越小说涵盖的时代太多了,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各种各样的主题都有。但偏偏是宋末和明末,这两个中国历史上充满变数和悲情的时代,却少有那种“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不利、入主中原”的穿越小说。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说写不出来,而是写出来可能读者不买账,或者说写起来难度太大,而且容易触碰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议题。

首先,我们得想想读者喜欢看穿越小说,尤其是历史穿越,图个啥?

爽感和代入感: 大多数读者喜欢穿越小说,是想看到一个现代人带着先进的知识和思维,在一个落后的时代大展拳脚,改变历史进程,实现个人价值,甚至拯救世界(咳咳,在这里是拯救王朝)。这种“无所不能”的上帝视角和“主角光环”是很多人追求的爽点。
历史的“如果”: 很多人对历史上的败亡之国总有一种意难平的情绪,比如“如果当年宋朝能够如何如何”、“如果明朝能够及时改革如何如何”。穿越小说正好满足了这种YY的需求,让读者可以亲手去改写历史,弥补遗憾。
学习和娱乐的结合: 有些读者也希望在阅读中学习到一些历史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

现在我们把这些读者期望放在宋末和明末这两个时代,再看看为什么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一、时代背景的“硬骨头”:宋末和明末的挑战巨大

宋朝末年和明朝末年,这两个王朝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困境,不是简单的一两个政策失误就能扭转的。

宋朝末年:
蒙古的崛起与强大: 当时的蒙古帝国,尤其是由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强大军事机器,是当时任何东方王朝都难以匹敌的。蒙古人的骑兵战术、严密的组织、以及他们几乎席卷欧亚大陆的征服能力,都让宋朝(以及其他被蒙古征服的民族)显得非常渺小。你穿越过去,就算你把宋朝的军事装备提升到冷兵器时代的顶峰,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军队,也得面对数量庞大、战斗力惊人的蒙古骑兵。
内部的积弱: 宋朝虽然经济发达,但军事上长久以来就存在“重文轻武”的问题。军队的战斗力、将领的指挥水平、军备的生产和维护,都存在很多弊病。官场的腐败、党争,更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削弱了国家的抵抗力。
地理和战略劣势: 宋朝失去北方燕云十六州后,失去了天然的战略屏障,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原腹地。

明朝末年:
内外夹击的困境: 明朝末年面临的是来自北方满洲(后来的清朝)的强大军事威胁,以及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等)。这两个力量都是极具破坏性的。
财政的枯竭: 长期的战争、党争、以及各种开支,使得明朝的财政已经非常紧张。崇祯皇帝年年喊“内库空虚”,即使有心改革,也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
政治的腐朽与僵化: 明朝后期,官场的腐败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文官集团和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整个官僚体系运转不灵,甚至出现“士大夫皆丧失独立人格”的评价。
社会矛盾的激化: 天灾人祸(如小冰河时期的灾荒)加剧了社会矛盾,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思想上的僵化: 思想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东林党之争,虽然有其进步性,但有时也流于空谈,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不利”?—— 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

你提到的“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不利,入主中原”,这里的关键词是“完美帮助”,而且针对的是“元、清”。但问题在于:

如果帮助的是宋朝或明朝,那么元、清就成了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你帮助宋朝或明朝,就是要打败元朝或满洲。小说的主题自然是“抗元成功”或“力挽狂澜”。
如果你的目标是“帮助元、清入主中原”,那么你的穿越身份是什么?
如果是穿越成蒙古人/满洲人: 这种设定确实存在,但通常写的是“我(穿越者)帮助蒙古/满洲人征服天下”,而不是“我帮助元朝(已建立的政权)和清朝(后来的政权)避开不利”。而且,元朝和清朝都有各自建立的政权,它们各自的“不利”也有所不同。帮助元朝避开不利,可能是在忽必烈时期,让元朝统治更稳固,避免后来的灭亡。帮助清朝避开不利,则可能是清朝入关前后,或者在统治初期。这又会变成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故事。
如果穿越成汉人,但目标是帮助元、清: 这就有点复杂了。你会穿越成一个背叛民族的人吗?读者是否会买账?而且,这种设定很容易变成“汉奸文学”,触碰民族情感的底线,这是网文创作中非常敏感的领域,很容易引发争议,甚至被封禁。读者更愿意看到“我帮助自己的民族抵抗外敌”。

三、读者心理和写作上的障碍

“替天行道”的愿望: 大多数读者,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倾向于同情和支持那些“亡国”的民族,比如宋朝和明朝的汉族政权。他们穿越到这些时代,更希望看到的是“我来拯救我族”的故事,而不是“我来帮助异族征服”。
“历史宿命论”的挑战: 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蒙古的强大军事能力和中原王朝的内部腐朽,这些都是很难用一个穿越者的力量完全改变的。如果想写得“完美”,就必须要有非常宏大且有说服力的设定,否则就容易显得主角光环太强,剧情失真。
“洗白”历史的反感: 如果小说试图“完美帮助元、清避开不利”,很可能就需要将这两个政权的统治合理化,甚至美化。这对于很多对这段历史持有批判性观点(比如认为元朝是民族压迫,清朝是异族统治)的读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即使是站在汉族立场上,也难以接受帮助异族征服。
叙事角度的困难: 要写好一个帮助异族征服的汉人,需要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能够平衡民族情感、历史进程和人物塑造,让读者理解甚至认同主角的行为。这难度非常大。

四、可能存在的(但稀少)的相似类型小说

虽然你说的“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不利,入主中原”这样明确设定的小说可能不多,但有一些小说可能在某个侧面触及过类似议题,只是角度不同:

穿越成蒙古人/满洲人,帮助建立王朝的小说: 这种类型确实存在一些,比如主角穿越成蒙古贵族,帮助忽必烈统一中国,或者穿越成满洲八旗子弟,协助努尔哈赤、皇太极,甚至多尔衮入关。但这些小说更多的是在“帮助征服”和“建立新秩序”上,而不是像你说的“避开所有不利”那么极致。而且这类小说也常常伴随着“汉奸”的争议,读者群体相对较小,也不容易成为主流。
侧重于“统一”而非“民族属性”的小说: 有些小说可能描绘主角穿越到乱世,目标是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可能扶持了某个政权,而这个政权恰好是元朝或清朝的前身。但这种叙事会尽量弱化民族矛盾,更多地强调“天下大势”或“秩序重建”。

总结一下:

起点上之所以少有“完美帮助元、清避开所有不利,入主中原”的小说,主要原因在于:

1. 时代背景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宋末明末面临的挑战极其严峻,不是简单穿越就能“完美”解决的。
2. 逻辑上的矛盾与读者期望的冲突: 读者穿越历史更倾向于“拯救”本民族王朝,而不是“帮助”即将取代它的异族。
3. 民族情感和历史认知的敏感性: 帮助元、清入主中原的设定,容易触碰到读者对民族历史的情感和认知底线,写作上极易引发争议和风险。
4. 写作难度极大: 要写好这种内容,需要在历史观、价值观、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达到极高的水准,才能让读者接受。

所以,与其说是写不出来,不如说是这种题材的“市场需求”和“写作可行性”都比较低。读者更愿意看到那些“力挽狂澜”拯救汉族王朝的故事,或者至少是主角在乱世中崛起,建立一番事业,而不是“助纣为虐”(从某些视角看)。

你提出的这个点,恰恰说明了读者心理和历史题材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微妙之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您好,您的汉语不错,对中国历史文化也很了解,再在这里待几年,您就明白了。

user avatar

这说的不就是《地下交通站》里的黑藤太君嘛。

作为一个日本的知识分子,黑藤充分地认识到了中日矛盾的根源和日本统治中国的难度,并努力想改变这一切。所以他穿中国的服装,只要见中国人就一定说汉语,买东西会给钱,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用书法当亲善手段。他极力拉拢中国的学者、商人,总是摆出一副友善的样子。接待外国记者、拍电影、发新闻、办亲善会,试图改变舆论,想让中国人接受他们作为新的统治者,让天皇接溥仪的班。

然而,他依旧是安邱特务机关长,依旧会协助野尻下乡扫荡,依旧会去镇压反抗的中国人。他鄙视野尻这个除了杀人放火就只会吃饭睡觉,丝毫不懂得如何统治、如何收买人心的武夫,可是如果没有野尻带着宪兵队守住县城,石青山就直接到司令部里和他说话了。假如换成黑藤坐上野尻的位置,他也得抢粮食抢牲口,也得张口砍头闭口活埋。一个政权、一支军队的前进道路,岂是他一个小小的中佐能动摇分毫的。

要么做背叛阶级、背叛统治集团的勇士,要么就得随波逐流。黑藤没有做前者的勇气和良知,又不甘心做后者,所以他就被自己的同事们关进了精神病院,陪那位认为美军会登陆山东的木村太君去作伴了。

一个现代人穿越乱世,要是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和胆气,那就自己拉一支队伍对抗这吃人的秩序。要是不敢,还是老老实实分一碗肉汤喝吧。想靠做官改变世道?那就想吧。

user avatar

穿汉不屠奴,喝水也中毒。

穿晋不杀胡,猪狗都不如。

穿唐不揍狼,从小就没娘。

穿宋不灭金,祖坟冒金星。

穿元不起义,纯属是放屁。

传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民国不抗日,肯定不识字。

爱咋咋地。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