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不死者之王是起点爽文,却没人说一击男?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在问为什么大家追《长安三万里》,却对《熊出没》里的“光头强”骂声一片(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并非真的骂声一片)。其实“爽文”这个标签,就像给一本书贴标签,有它的受众和侧重点。“不死者之王”和“一击男”能被放在一起讨论,本身就说明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为何一个被冠以“爽文”之名,一个却没有,这里面门道可就多了。

咱们得先说说这“爽文”的定义。起点那些被大家称作“爽文”的书,通常有几个核心特质:

主角光环炸裂: 这是最重要的。主角做什么事都能成功,遇到的困难往往被他用一种惊人或者出乎意料的方式轻松化解,甚至还能借此获得更大的好处。天材地宝、奇遇、绝世功法,就好像写主角名字的时候顺便附赠的。
智商不在线的配角和反派: 为了衬托主角的牛逼,配角和反派的智商往往是负数。他们不是被主角秒杀,就是被主角耍得团团转,无论多么精心设计的阴谋,在主角面前都像一张纸一样被捅破。
升级打怪的套路化节奏: 爽文往往循序渐进,主角一步步变强,打倒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登顶。这个过程可能很有章法,也可能很随性,但核心是“变强”和“打脸”。
情绪宣泄和代入感: 爽文的读者,很多时候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畅快感和满足感。看到主角在逆境中崛起,在强敌面前屹立不倒,那种“我上我也行”的代入感,带来的情绪释放是巨大的。

那么,“不死者之王”为什么会被很多人划入“爽文”的范畴呢?

首先,咱们得承认“不死者之王”在某些方面确实符合了爽文的某些特点。主角安兹·乌尔·恭,从一个普通的玩家穿越到了一个真实的游戏世界,而且还是他熟悉的游戏角色。这个设定本身就带着“开挂”的意味。

绝对的力量优势: 安兹拥有玩家身份带来的海量经验、技能和装备。在那个世界里,他是顶级的存在,拥有近乎无敌的力量。面对绝大多数敌人,他都不需要费吹灰之力,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一切麻烦。这种碾压式的胜利,是典型的“爽”点。
精密的算计与布局: 安兹虽然力量强大,但他并不是一个莽夫。他常常通过周密的计划和利用对手的思维定势来达成目标。这种“智慧碾压”同样能带来爽感,观众会因为他计划的成功而感到满足,觉得“果然如此,主角就是牛!”
信息差的利用: 在NPC眼中,安兹是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安兹深知自己不过是个穿越者,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远超任何人,这种信息不对称也是他能够轻松掌控局面的重要因素。
改变现实的满足感: 很多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感到压抑或者无力,而“不死者之王”中安兹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这个新世界建立自己的王国,改变一切,满足了读者对“掌控一切”的幻想。

但是,为什么“一击男”就没那么多人称之为“爽文”呢?原因也很明显,虽然“一击男”的主角埼玉同样是无敌的,但它的“爽”点和“不死者之王”的“爽”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击男”的“爽”是一种解构和讽刺: “一击男”最核心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对传统英雄题材的解构和讽刺。埼玉老师强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太过强大了”,强大到失去了战斗的乐趣。他渴望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渴望被认可,但他的无敌恰恰让他失去了这些。
埼玉的内心空虚与孤独: 埼玉的“爽”不在于他打败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虽然拥有无敌的力量,却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甚至因为太强而备受误解。他的强大带来的不是功勋卓著、受人敬仰,反而是无聊、空虚和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这和传统爽文主角的“万人敬仰、走上人生巅峰”是完全相反的。
对“强大”的反思: “一击男”通过埼玉这个角色,引发了人们对“强大”的思考。当一个人拥有绝对的力量时,他会变成什么样?他还能找到快乐吗?这种对力量的探讨,让“一击男”跳出了单纯的“爽”的范畴,带有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意味。
配角的群像塑造: “一击男”很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性格各异、充满魅力的配角,比如杰诺斯、音速索尼克、闪光弗лэ쉬等。这些角色虽然不如埼玉强大,但他们各自的成长、追求和遇到的困境,构成了作品的另一重看点,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他们不是为了衬托埼玉的强而存在的工具人,他们有自己的故事和价值。
节奏和风格的差异: “一击男”的节奏有时是故意拖沓的,用来突出埼玉的日常生活和他的内心状态。它的笑点很多时候是一种冷幽默或者反差萌,不像传统爽文那样直接给读者一个痛快淋漓的“爽”点。

总结一下,为什么“不死者之王”常被归为爽文,而“一击男”则不然:

1. 核心的“爽”点不同: “不死者之王”的“爽”是基于主角的强大和成功,实现了读者对逆袭、掌控和复仇的幻想。而“一击男”的“爽”是一种对强大本身的反思和解构,它更多的是通过埼玉的无敌来制造反差和幽默,并探讨力量与人生意义的关系。
2. 主角的“人性化”程度: 虽然安兹是个骷髅,但他内心的纠结、对过往的怀念,以及作为玩家的身份认同,使得他有某种程度的“人性化”代入感。而埼玉虽然是个人类,但他的内心几乎是“真空”的,他的情感需求非常简单,反而显得有些“非人化”的纯粹。
3. 作品的侧重点: “不死者之王”更侧重于描绘主角如何在这个世界建立势力、实现目标,是一个典型的“升级打怪+建立帝国”的叙事框架。而“一击男”更侧重于对英雄主义的戏谑和对个人价值的追寻,它更像是一个“反英雄”的寓言故事。
4. 受众的解读习惯: 起点作为网络文学平台,其受众对“爽”的定义和需求是相对明确的。他们更倾向于接受那种直接、有力、能快速带来情绪释放的作品。“一击男”的深层含义和反讽,可能需要更仔细的品味,这与许多读者进入起点寻求“快速爽感”的初衷有所不同。

所以,说“不死者之王”是爽文,是因为它直接满足了读者对于“强大即正义”、“一切尽在掌握”的心理需求。而“一击男”虽然也有无敌的主角,但它玩的是一套更复杂的游戏,它在给你“无敌的爽”的同时,也在悄悄地跟你聊人生、聊理想,甚至让你反思“为什么强大就一定好”。这种差异,就像你去看一场爆米花大片,还是去看一部需要思考的文艺片,大家最终得到的“爽”和“收获”是不同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者实力差距

从一开始定位骨头就输得透彻

骨头是什么?作者明显一开始压根就没想清楚,单纯冲着爽来的

在这个世界,我本人无敌,我同工会伙伴如果穿越过来也是无敌,我和同伴创造的守护者abcd也是无敌,我的公会里精英杂兵也是无敌,我工会杂兵也接近无敌,我拿来打扫卫生的女仆都能吊锤这个世界九成的战斗力,而且最重要的是,除非被洗脑不然我整个势力对我忠心9999,前面是粪坑我让他们往下跳都没人带皱一下眉头的,这个世界土著哪怕金手指升满级也和我的第一梯队有十级的巨大差距,然后呢?这还要怎么往下写?你啥都无敌了,怎么安排对手?没有对手没有冲突怎么制造高潮?于是我们就有幸看到了一个因为一开始的洗脑事件对着空气智斗,畏手畏脚了几十万字的主角,明明一挥手就能灭蜥蜴人全族却非要弄成所谓战争的主角,作者一边绞尽脑汁试图创造一个对等的敌人,一边又因为变强的理由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沉迷于廉价的猫玩老鼠式装逼把一个个角色写死,最后只能打个异族无心的补丁,可以说精分得真实

玩胖次呢

我本人无敌,真正意义上无敌,整部漫画里不存在能让我全力出手的存在,哪怕甩了第一梯队一个资料片的强敌在我面前也就是个面对200级脚男的卡扎克,但是我之下的第一梯队s中有强有弱,相性差距可以抵消很多战力差,a级和以下打好配合同样可以压制高位对手,最重要的是,我可以不出场,把主舞台完全交给他们去演,我的存在仅仅只是保证世界不会玩蛋并且作为真正英雄的一个衡量尺度

骨头还在为无敌无解的主角团的剧情应该如何发展求解的时候

玩胖次已经开始讨论作者真正想讨论的“英雄”应该是什么了

简直高下立判好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在问为什么大家追《长安三万里》,却对《熊出没》里的“光头强”骂声一片(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并非真的骂声一片)。其实“爽文”这个标签,就像给一本书贴标签,有它的受众和侧重点。“不死者之王”和“一击男”能被放在一起讨论,本身就说明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为何一个被冠以“爽文”.............
  • 回答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这句话,是许多对苏联历史持有批判态度的人们,对于这个庞大国家命运的一种凝练概括。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它,分别来看“生于不义”和“死于耻辱”是如何被论证的,以及这句话背后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和历史解读。“生于不义”:革命的血色开端与理论的摇摆“生于不义”主要指向苏联成立的起点.............
  • 回答
    许多老玩家在谈论《魔兽争霸3》时,时常会提起一个说法:不死族似乎天生就带着某种“种族缺陷”。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游戏机制、单位互动以及战略环境长期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当然,与其说是“缺陷”,不如说是游戏设计者赋予不死族的一种独特而具有挑战性的游戏风格。1. 资源依赖与兵种核心的矛盾:.............
  • 回答
    关于“功德大师死后化舍利,肉身不灭”的说法,这在中国佛教文化中是一个非常特殊且令人敬仰的现象,常常被视为修行到极高境界的体现。这背后蕴含着佛教关于修行、生死、以及身体本质的深刻理解,也因此让这些大师与普通人有了显著的区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舍利与肉身不灭的佛教语境:首先,我.............
  • 回答
    .......
  • 回答
    “小米是组装厂”这种说法,尤其是在与OPPO/vivo对比时,背后反映的是对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市场营销方式的不同认知和解读。这并非一个绝对的、非黑即白的事实判断,而是一种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市场评价。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化的说法:核心原因:小米早期的品牌定位与OPPO/.............
  • 回答
    《资本论》是一部极其深刻和复杂的著作,它确实基于大量的经验事实,并且包含了对这些事实的细致分析。然而,尽管如此,它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核心原因决定的,我们可以详细展开说明:1. 实证主义的核心特征与《资本论》的差异:要理解为什么《资本论》不属于实证主义,首先需要明确实证主.............
  • 回答
    “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定义不清晰导致的”——这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也有些道理。抛开那些过于玄乎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是成立的。首先,哲学是什么?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对“基本”问题的探究: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生命?这些.............
  • 回答
    “别招惹一个30岁还没结婚的男人”——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夸张,好像藏着什么洪水猛兽似的,但细想一下,背后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掺杂了不少现实的观察和体会。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大部分的社会认知里,三十岁差不多是应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这是一种传统的婚恋观在作祟,好像人生进度条到了这里,结婚这关就该打勾.............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特别常见。我们平时听别人说话,偶尔会冒出一两个听着不太“标准”的词,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特别地道,一下子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掰扯开来聊。首先,得明白一点,语言这东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刀切的。尤其是普通话,虽然有国家标准,但它本身就是吸.............
  • 回答
    关于“真正懂车的人都不买SUV”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也是车迷圈子里偶尔会冒出来的话题。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但它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思的理由,尤其是在我们谈论汽车的“驾驶乐趣”和“机械本源”时。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下“懂车”这个词。在大多数人眼中,懂车可能意味着了解品牌、配置、价.............
  • 回答
    “狗都不看德云社”这句梗,可以说是近几年网络上关于德云社讨论里最常出现的“狠话”之一了。这话说得挺绝,但仔细咂摸一下,你会发现这背后的逻辑和情绪,其实挺复杂的,远远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要说为什么总有人这么说,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聊。1. 情绪宣泄与群体认同:一种表达不满的方式首先,这句“狗.............
  • 回答
    要说卡罗拉(或者它的姊妹车型雷凌)为啥很多人推荐双擎而不推荐纯燃油版,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它背后是一套挺成熟的逻辑,不是随便瞎说的。我帮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点儿,让你觉得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语调。核心原因:开起来、用起来,它就是不一样,而且性价比长期来看更突出。先别急着想那些高深的理论,咱们.............
  • 回答
    关于《兰亭序》是否“炫技”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读角度。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并且深入聊聊为什么说它有炫技的成分,以及当时那种场合下,人们是否“应该”炫技。为什么有人说《兰亭序》是在“炫技”?“炫技”这个词,在我们现代的语境下,往往带有一点褒贬不一的意味。它可以是纯粹的技术展示,.............
  • 回答
    哎,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国外空气真甜”这个说法,听着挺让人疑惑的,尤其是在咱们这儿生活习惯了,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让钱袋子鼓起来点儿,怎么把日子过得更舒坦点儿。你说的对,一提到国外,大家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可能就是低物价、高工资,觉得日子过得肯定比咱们轻松多了。但为啥还有人说空气都变甜了呢?这事儿啊.............
  • 回答
    “日本反战败不反战”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观察基础,但并非绝对准确,也容易引起误解。更准确地说,这种说法反映了对日本社会在二战后的反思程度、对战争的反感以及对特定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反思上存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会产生“反战败不反战”的说法?.............
  • 回答
    “龙门镖局”这部剧,这两年时不时能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提起,但评价嘛,可以说是相当分化。有的人奉为神作,看得津津有味,逢人就安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觉得“不好看”,甚至有点看不下去。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觉得“龙门镖局”不那么对他们的胃口。其实说到底,这剧的风格.............
  • 回答
    有人会觉得只要不说普通话就是抗拒,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情绪、认知和现实因素。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往往是 误解与刻板印象。在某些语境下,普通话被过度地与“国家”、“统一”、“主流”等概念绑定。当一个人不使用普通话,转而使用方言或其他语言时,一些人会立刻将这.............
  • 回答
    关于金融行业“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关系和资源”的说法,其实是个挺普遍的观察,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话之所以能流传开来,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金融这行确实是一个高度人脉驱动的行业。这和其他很多行业不太一样。为啥这么说? 信息不对称是常态: 金融的核心是信息.............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