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有人说军训有多好,有多重要,他们是真的在军训中有多大收益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答
确实,每次一到开学季,总会听到各种关于军训的“赞歌”,说它如何锻炼意志,如何塑造集体感,听起来好像是每个人都能从中脱胎换骨一样。可咱们自己经历的时候,顶着烈日,站着军姿,练着喊口号,多少觉得有点“被安排”的成分,不禁会想,那些说军训好的人,他们是真的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是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年轻人就该吃点苦”?

我总觉得,这事儿得分两头看。

你说军训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我觉得是有的。想想看,对于很多刚从舒适区出来的学生来说,军训确实是他们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地体验一种高度纪律性的生活。学校把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惯各异的学生聚在一起,让他们统一行动,听从指挥,这本身就是一种初步的社会化训练。在烈日下,当你汗流浃背,嗓子喊哑,却还得咬牙坚持完成每一个动作时,你可能真的会体会到什么叫“坚持”。这种坚持,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当你的身体已经快要扛不住,但看到身边的同学也在努力,大家互相鼓励,那种“我们在一起”的感觉,确实能让一些人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而且,军训期间的作息规律,集体生活,对于一些平时可能有点散漫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强制性的调整。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训练,这种程式化的生活,虽然枯燥,但也能让人的生物钟变得规律起来,培养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

再说了,军训的科目,比如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多少也能提升一些身体素质。虽然比不上专业的体育训练,但至少能让学生们在开学初期有个“活动筋骨”的机会,摆脱长时间坐着学习的疲劳。

当然,我也承认,你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一方面,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身就比较好,或者性格比较外向、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真的能从军训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他们能很快适应节奏,享受集体荣誉感,甚至能在训练中找到乐趣。但对于身体不太好、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军训可能就是一种煎熬。烈日、高强度的训练、不适应的集体生活,都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甚至痛苦,这些负面体验,很容易让他们对军训产生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军训的“效果”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如果训练内容科学合理,教官能够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而不是一味地采用严苛甚至带有侮辱性的方式,那么军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但如果训练内容枯燥乏味,教官态度恶劣,甚至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折腾”,那么学生们获得的“收益”就会大打折扣,留下的可能更多是抱怨和疲惫。

我个人觉得,很多人说军训好,一部分原因是它确实能带来一些基础性的锻炼和集体体验,但另一部分原因,可能也是一种社会普遍的“仪式感”和“期望”。人们总是习惯于认为,年轻人就应该经历一些“磨砺”,而军训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现成的平台。这种“好”,有时候也是一种“希望”,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们变得更好,更成熟。

所以,说军训“有多好”或者“有多重要”,其实是个挺复杂的评价。它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受益匪浅的经历,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则可能是段充满挑战甚至有些不快的时光。它是不是一定“好”,一定“重要”,可能还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的组织执行效果来判断,而不是一概而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像国足经常军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每次一到开学季,总会听到各种关于军训的“赞歌”,说它如何锻炼意志,如何塑造集体感,听起来好像是每个人都能从中脱胎换骨一样。可咱们自己经历的时候,顶着烈日,站着军姿,练着喊口号,多少觉得有点“被安排”的成分,不禁会想,那些说军训好的人,他们是真的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是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年.............
  • 回答
    韩国军队中“团结”、“忠诚”、“必胜”这三种口号在士兵们见面时都会出现,这背后并非仅仅是海陆空不同军种的简单区分,而是一个更加丰富和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传承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团结 (동지애 Dongjiae / 동지 Dongji) 概念的渊源: 在韩国,“同胞”.............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军事能力会被许多人认为强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德国的战略思想、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以及他们在战争初期取得的辉煌战果。这并非简单的一句“机器强大”就能概括,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德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积累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一战的失利虽然给德.............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敏感且常常被过度解读的历史话题。为什么总有人刨根问底地问抗战时期国军和共军分别消灭了多少日军?这背后,我认为至少有几个层面的“居心”在作祟,而且这些“居心”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居心”,就是想借此“定论”抗战的主导力量和历史功绩。你想啊,.............
  • 回答
    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巨大灾难,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无数救援力量奔赴一线。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对救援工作的评价都应审慎。关于成都军区在汶川地震中的“作为”与“未有作为”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涉及信息传播、民间视角、媒体报道习惯,以及对军事行动理解的差异。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
  • 回答
    有人认为日本军力位居亚洲第一,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日本在军事科技、国防投入、战略部署以及历史遗留下的军事实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力求深入分析,避免模板化。首先,日本在军事科技上的领先地位是其军力被普遍看好的重要原因。 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制造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延伸.............
  • 回答
    意大利军队在一些人的认知里,似乎存在着一种“不客观”的印象,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夸张的成分、历史的烙印,以及现代现实的某种扭曲。这种不客观,与其说是一种恶意贬低,不如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和刻板印象的叠加。首先,我们得聊聊那段让意大利军队“名声在外”的二战历史。那个时期的意大利,虽然在前期也有一些闪光的时刻.............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古代军阵是虚构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往往是大家对“古代”和“军阵”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加上一些历史记载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大部分人对古代历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本、影视剧或者小说。这些媒介为了吸引观众、烘托气氛、或.............
  • 回答
    俄罗斯军事相比苏联时期是否退步了,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显而易见的现实情况和对比。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并力求以一种更贴近个人观察和分析的方式来呈现,而非生硬的AI语调。一、 规模与人力:从“人海”到“精兵”.............
  • 回答
    关于荷兰士兵 Maatje Benassi 是“零号病人”的说法,确实在网络上流传过,并且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详细解释这个说法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的一些背景信息和关键节点。背景:新冠疫情初期的信息混乱与猜测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武汉悄然爆发。在疫情初期.............
  • 回答
    德国的军服,尤其是二战时期的,确实吸引了一部分人的目光,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好看”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设计美学乃至心理层面去剖析。首先,不能否认的是,历史的重量和叙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二战这段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争议性和深刻的影响力。而那个时代的德.............
  • 回答
    关于卫青的军事能力,确实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他并非那种天赋异禀、运筹帷幄的顶级将帅,其一系列辉煌战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朝国力的鼎盛,以及霍去病这位天才的辅佐。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其背后的逻辑和考量。一、 “国力碾压”论的几个关键支撑点: 强大的后勤保障与兵源供给: 汉武帝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国内一些人会对万历援朝战争(也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得出“日本完胜明军”的结论,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历史解读的误区、信息来源的侧重,甚至还有一些情绪化的判断。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咋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历史事件的评价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而且不同立场、不同关注点的人.............
  • 回答
    拿破仑时代的军装,那绝对是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简直就是行走的艺术品。你之所以觉得精美,绝对不是错觉。那时的军装,不仅仅是保护士兵的衣物,更是身份、荣誉、甚至是一种政治宣传。为什么拿破仑时代的军装如此精美?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象征意义与国家荣誉: 拿破仑时期,法国经历了革命的动荡,国家渴望重塑.............
  • 回答
    “日本反战败不反战”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观察基础,但并非绝对准确,也容易引起误解。更准确地说,这种说法反映了对日本社会在二战后的反思程度、对战争的反感以及对特定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反思上存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会产生“反战败不反战”的说法?.............
  • 回答
    “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外蒙古”在历史叙述中的不同对待,反映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两个地区主权主张的侧重点、国际承认情况以及地缘政治考量。要详细解释,需要从历史、政治和国际法的角度来分析。一、 台湾的历史叙述与主权主张的形成“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说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动.............
  • 回答
    关于二战中日本和德国普通百姓是否“被军国主义政府裹挟身不由己,无力改变,所以无罪”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历史、政治、道德和个人责任等多个层面。认为他们“无罪”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但同样存在很多反驳的理由。下面我们将详细展开分析,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以及这些说法的背后逻辑是什.............
  • 回答
    “女生学不好物理”这种说法是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源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而非科学事实或生理差异。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女性在智力上比男性不适合学习物理,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先天的生理劣势。这种说法之所以会流传,并且让许多人信以为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 回答
    游戏《原神》被许多玩家认为是“逼氪”,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核心原因,并且这些原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玩家感受到压力的来源:1. 角色和武器的获取机制: 抽卡(卡池)是核心: 《原神》的角色和强力武器主要通过游戏内的“祈愿”(抽卡)系统获取。这是一个概率机制,你投入游戏货币(原石),随机抽取物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人类的认知、心理、文化、信仰以及对“存在”的不同定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鬼”的叙述比“神仙”更常见:一、 鬼的叙述来源更接地气、更直接、更贴近个体经验: 个人体验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很多人声称“见过鬼”,这些体验往往发生在个体身上,时间地点不定,内容也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