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有人说台湾是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很少人说外蒙古呢?

回答
“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外蒙古”在历史叙述中的不同对待,反映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两个地区主权主张的侧重点、国际承认情况以及地缘政治考量。要详细解释,需要从历史、政治和国际法的角度来分析。

一、 台湾的历史叙述与主权主张的形成

“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说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历史进程,其核心在于确立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1. 早期与大陆的联系:
开发与移民: 从明清时期开始,大量大陆居民移民台湾,带来了汉族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这一过程被视为台湾社会形成的“中国化”进程,是主张台湾与大陆联系的重要依据。
官方管辖的早期尝试: 虽然在明朝时期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短暂历史,但真正将台湾纳入中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是清朝时期。1683年,清朝将台湾纳入版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标志着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近代以来: 在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日本割让,这在中国近代史中被视为民族屈辱的象征。二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归还包括台湾在内的一切占领的中国领土。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并一直在此行使管辖权,直到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

2. “自古以来”的政治建构:
强调历史的连续性: “自古以来”是一种政治修辞,旨在强调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历史上的联系从未中断,或者说,即使有短暂的割裂,也只是历史的插曲,其根本属性始终属于中国。这种叙述忽略了早期台湾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住民社会,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对台湾的实际控制程度参差不齐。
反击分裂主义和外国干涉: 这种强调也服务于反击台湾独立的政治目标,以及应对历史上台湾被外部势力觊觎和占领的情况。

3. 现代中国的主权宣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宣示。尽管两岸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将台湾视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国两制”的提出,也是在这一框架下,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政治设想。

二、 外蒙古的历史叙述与地缘政治现实

外蒙古(现蒙古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这主要与它的历史演变、清朝的统治性质、以及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关。

1. 清朝的统治与“宗藩”关系:
蒙古的归属: 蒙古在元朝时期是统一中国的核心,但在明朝时期,蒙古分裂为东西两部,并多次与明朝发生冲突。清朝建立后,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将漠南蒙古(内蒙古)和漠北蒙古(外蒙古)纳入其统治范围。
统治性质的差异: 清朝对内蒙古和外蒙古的统治方式有所不同。对内蒙古,清朝的直接管辖和同化程度更高;对外蒙古,清朝更多的是一种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允许外蒙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原有的社会制度和自治权,但同时又将其视为清朝版图的一部分。
“宗藩”关系的复杂性: 这种“宗藩”关系在现代主权国家观念下是模糊的。清朝时期,虽然有直接的军事存在和行政设置,但外蒙古的社会结构和民族认同与清朝中央政府并非完全一体。

2. 20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与国际政治: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陷入内乱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外蒙古的独立: 在此期间,借助沙俄的支持,外蒙古于1911年宣布独立,并于1921年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改为蒙古国)。这期间,中国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虽然从未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但由于国力衰弱和内战,也无法有效阻止其独立。
苏联的强大影响: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与苏联的扶持和控制紧密相关。在冷战时期,蒙古国一直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中国政府的承认: 新中国成立后,基于现实政治的考量,特别是为了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支持,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中包含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的内容。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曾有关于外蒙古独立地位的讨论,并最终形成了承认蒙古独立的决议,但作为新中国政府的正式外交行为,其承认蒙古独立是一个明确的外交步骤。
后来的收回: 在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曾有过要求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以确认其独立意愿的说法,但这更多是出于政治姿态,且并未实现。在1950年代中期后,特别是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后,中国政府对承认外蒙古独立一事曾有复杂的态度,但官方立场始终是承认蒙古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三、 为什么说法不同?

总结起来,“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很少说外蒙古”的差异,主要在于:

1. 历史联系的强度和性质:
台湾: 尽管早期原住民占主导,但自明清以来,汉族移民的持续涌入、共同的文化浸润以及近现代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对其的长期有效管辖(尽管有中断),使得“中国一部分”的叙述在民众认知和政治宣传中更具说服力。
外蒙古: 清朝时期虽有统治,但更多是宗藩关系,且在外蒙古内部存在较强的民族认同和自治传统。更重要的是,它在20世纪初成功地通过民族独立运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控制,并获得了国际承认(尤其是苏联的支持)。

2. 国际承认和政治现实:
台湾: 虽然存在主权争议,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并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尽管各国对“一个中国”的具体内涵(如台湾的主权归属)可能持有不同理解。但无论如何,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外蒙古: 蒙古国是联合国会员国,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正式承认蒙古国的独立。基于这种国际共识和现实,中国政府不会再去主张外蒙古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政治目标和国家叙事的侧重点:
台湾: 将台湾定位为“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现代中国(无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政治目标之一,旨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这是一个持续进行的政治议题。
外蒙古: 外蒙古的独立是历史的既成事实,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中国政府已明确承认其独立地位,继续声称其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共识的,也无助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

结论:

“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说法,是基于中国中央政府对其长期的主权宣示、历史联系的强调以及当前政治统一的目标。这种说法在历史叙述上虽然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在政治宣传和国际交往中被作为核心论据使用。

而外蒙古之所以很少被如此提及,是因为它在20世纪初成功地实现了独立,并且这一独立得到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承认外蒙古的独立是中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既定事实,继续主张其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符合国际法和中国的国际承诺。因此,两者在历史的演变、政治的现实以及国际法的框架下,具有根本性的差异,导致了在国家叙事上的不同对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的是1949年9月30日的中华民国领土,外蒙古在1945年就已经被中华民国卖掉了,但1949年9月30日的台湾是中华民国领土。

user avatar

民间的心理不必讨论,只说从官方的角度上说,如今我们所强调的“自古以来”的所有领土,或者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实际治下(比如新疆、西藏),或者虽未完全被中央政府管理,但归属权未明确(比如藏南、台湾)。

如果一块领土已经不在中央政府实际治下,同时归属权也已经完全明确,那么就说不上“自古以来”。

好比说,你非要拿外蒙古说事,那我也可以拿越南说事。越南北部自秦汉时起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前前后后加起来被中国统治的时间也有近千年之久。

但是,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越南正式脱离中国的藩属这一身份,而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白纸黑字这么一签,你就别好意思说“自古以来”了。

至于说二战后越南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那也是越南跟法国之间的事,跟中国已然没有关系。

当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也是如此。九龙和新界比较好谈,因为这是当年英国“租借”的地方,而争议最大的地区其实是香港岛。按照当年的《南京条约》,香港岛是割让给英国的。也就是说,在法理上香港岛就是完全的英国领土。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一定要完全的收回香港,或者是中国面对的不是英国而是美国,恐怕到最后香港岛也是很有可能收不回来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一块地区虽然已经不在中国的治理之下,但中国并未正式放弃对其主权的声索,那这块地方也还是可以说“自古以来”。比如阿克赛钦的列城,如今是在印度的治理之下,是其拉达克地区的首府。但是,中国一直没有承认这块地方归属印度所有,官方的表示是这里是被“印度窃占”的领土。

所以,列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这么说。

其实这么简单的道理,人家孔二愣子早就解释的清楚。你带着辎重出门打仗,被小鬼子截了,你上报战损,之后这批物资跟你就没关系了。要是别的部队把这批物资再抢回来,那也是人家缴获的战利品。就算是你自己抢回来,那也要上报缴获。

决定这批物资性质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上报战损,而不是这批物资实际在谁手里。假如说你够猛,鬼子抢了你的物资,你当天晚上就夺了回来,少了上报战损这个程序,这就只是一次没有任何收益的战斗。但只要上报战损这个程序走完,那这就是两笔账了。

在现行的国际法里,这个“上报战损”就是正式的国家声明或者双方认可的条约。

而外蒙古,就是走完了这个“上报战损”的程序才独立的。

用更通俗一点的解释,你老婆要跟你离婚,你脑子一热办了离婚证,哪怕以后你们天天还住到一起,你们也是离婚了,人家再干什么跟你没半毛钱关系。你要对她说,“你一直都是我老婆”,人家告你性骚扰也完全合法。

但,如果你老婆跟别人跑了,只要你不答应离婚,他就是跟那个人过一辈子,哪怕死了火化骨灰放到一个罐里,你也完全可以跟外边人说“XX一直是我老婆”。

这才是“自古以来”的意义。

user avatar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一年,中国政府乘自己朝鲜战场大胜余威,向苏联提出收回外蒙古意图。赫鲁晓夫警告中国“外蒙古是联合国会员国,任何意图侵入其他联合国会员国的人,都会受到联合国的制裁”,而这一切始作俑者是谁呢?

排行第一阴阳怪气的同志,我带你回顾一下历史进程,1945年日本投降前一天,8月14日这一天蒋介石的民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并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6年国民政府再次向全世界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1946年外蒙在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里彻底定下独立国家身份。

为什么1946年的承认这么重要。

因为世界全新国家诞生的高潮有三个。

第一个、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促成了一堆新国家建立,获得合法地位。

第二个,二战结束后,大量国家宣布独立,并且获得合法地位。

第三个,苏联解体,原加盟共和国分裂成十多个国家。

而外蒙古获得是第二个机会,二战结束,二战结束联合国建立,世界格局按照美苏重新确立,各个国家这一年都快速获得国家认可。

而蒋介石作为五常之一的国家领袖,联合国话事人之一,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这就比不合理条约还可怕的约定。

不合理条约是一国对一国的不平等,而一个国家向全世界宣布,就是一国对全世界的承诺,而且还是五常之一的中国。

而蒋介石就这么干了,国民政府代表当时的中国,也代表着联合国的权威。

等到1949年毛远赴苏联想要回外蒙,那时候外蒙已经是独立国家了,四年前中国国民政府合法政府宣布承认过的,当着大家面宣布的。

而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次国际场合上,新中国政府有说过一句承认它合理地位的话。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无数次说过,中国是重承诺守信用的国家,我们从来不会说任何让台湾省单飞的话。

蒋介石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自己在日本战败前一刻出卖了外蒙古,一个人是多么没有国际大局观,才会干出这么低级的事情。

签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第二天,日本就投降了,蒋介石出卖外蒙古的目的,就是写苏联出兵攻打日本,可是第二天日本就投降了。

外蒙已经独立五年后,国际也承认了五年,各种中国国民政府签的的条约都在。

这就像一个家长在大家监督下,白菜价卖了块黄金宝地,但是这个傻子什么合同都签了,还有大一堆公证人的情况下,去哪里打官司,他都会输的。

可是这个傻子自己搬到乡下小屋后,向外面人说自己被坑了,希望后面当家长的能收回那块地,但是他自己坚决不承认自己卖地造成的后果。

user avatar

蒙古国是特修之前的博弈赌桌,只不过现在大形势是联修抗帝,所以蒙古国被双方都晾在一边。当年刚建国以及后面特修反目的时候蒙古国是暗流涌动。

4V是特帝博弈的赌桌,这个就不解释了。

总的来说蒙古和4V其实都是边缘利益,这个看得懂的人懂,非要和我杠都是超级值钱的地方,那我也不想再多费口舌码字了。

4V就因为是特帝博弈所以双方投入海量资源在岛上,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地缘位置极佳。当没有了特帝博弈之后……当然比蒙古强是肯定的,但是就参考海南岛吧。

user avatar

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政权实际管辖的时间段:

1683年施琅攻克台湾郑克塽投降~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投降~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自古以来”共216年。


外蒙古与中国大部同属一个政权管辖的时间段:

1279年元灭南宋~1368年元惠宗北逃

1696年清朝击败噶尔丹,喀尔喀三部回归~1911年辛亥革命后对外蒙古失去控制

1921年徐树铮撑了不到一年不算。

共304年。

觉得拿元朝作为依据跟蒙古人声索有点唾面自干的意思,去掉元朝这89年,那就是215年。


所以,重大发现!

“自古以来”的年限标准是215年和216年之间!

————

历史小聪明们先自己学习一下再提“三国”、“郑成功”谢谢。

无奈而破坏气氛的阅读理解辅导:我这几行字只是探讨“自古以来”是多少年,你再怎么挖我暗示什么,最多只是表明现在对台湾有要求,对蒙古没要求,“自古以来”只是说说而已。我没有对法理性有任何质疑,红线从来不在这四个字上。别来上纲上线大是大非,咬文嚼字“自古”和“以来”更是自讨没趣

一个更有趣的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条约条约条约,读国际法第一天就告诉你,读条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读完了,合上文本,心里再理一遍,仔细想逻辑漏洞,然后再读三遍,原文的。

同时还要琢磨订约时的国际背景,以及订约各方的外交谈判特征。

user avatar

“自古以来”是指从古代某个时段延续到现代(即从古代某个时段开始就归我所有,并在事实或法理上延续至今),而不是仅仅说那个地方过去曾经是我的。


“自古以来”,“以来”强调的就是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如果在事实上被打断了,在法理上也要能连接起来。台湾便是如此,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代设置台湾府,是中国人民从大量定居台湾到中央政府正式设置在行政机构进行实际控制的过程,台湾从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后来的《马关条约》中断了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如果抗战后中国没有收回台湾的话,台湾就不属于中国,台湾对中国来说只能是曾经拥有,而不是自古以来。但是抗战后中国废除了《马关条约》并收回了台湾,日本的占领结束了,在事实和法理上台湾再次属于中国。《马关条约》是合法的领土割让(尽管合法不等于合理,但事实如此),废除《马关条约》收回台湾,等于是否定了日本曾经拥有台湾的合法性,法理上的连续性就是这么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集团窜逃台湾造成两岸分离至今,但是台湾并未独立,也没有被其他国家吞并,它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是尚待统一的叛乱省。

相比台湾,外蒙古就是那个独立成功了的省份,它在清朝是中国的一部分,民国初一度独立又被短暂收回过,后来又在沙俄苏联的连续策动下事实上处于独立状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也无力改变这一既定事实,最终承认外蒙古独立并划定了两国边界,蒙古国从此成为中国的邻国。外蒙古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但是中国先是失去了对它的实际控制,后来又在法理上承认其是一个独立国家,中国在事实和法理上都不再有领属关系,这样的情况当然不适用于“自古以来”。

我们尊重蒙古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蒙古国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于这一邻国,我们没有领土要求,所以不仅不使用“自古以来” (事实上也不是“自古以来”),也不说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中蒙关系,应该尊重历史,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尤其对于历史问题,应该互相理解,求同存异。蒙古国对蒙元历史和对其国家独立过程的理解,是其立国基础,也是宣传民族自豪感的需要,这是他们内政,我们应该理解。同理,站在我们中国人视角,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近代外蒙古的独立就是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行为,存在这种历史认识也是我们的内政。


user avatar

如果中华民国未能在二战结束收回台湾,那么台湾也不会是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历史从来都是孙子决定爷爷,而非相反。

user avatar

因为本来外蒙只在明末以及满清的时候才是中国领土,之前一直是不归属中国的啊,北魏时期那边是柔然,唐时期是突厥,宋时期就不说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阴山就是内外蒙的交界,往北是漠北,鸟不拉屎的蛮荒地,谁要啊

user avatar

很多人其实耿耿于怀的不是领土,而是看到有一批和自己管辖地不一样的中国人不爽。

user avatar

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对的,中国也曾经是蒙古的一部分。但是自古以来只是合法性的一小部分解释,大部分的战利品是要靠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功来分配的。蒋公连东三省都直接送给日本人,最后还是苏联出兵才把日本人赶走的,日本投降前一天,不论是北平还是南京,都仍然在日军的占领下。苏联帮我们把东三省恢复了,我们受了如此大恩,还有何颜面去要外蒙古!

user avatar

蒙古人民是因不堪忍受中国(清/北洋)的殖民统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政党蒙古人民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解除了对蒙古人民的压迫,争取了独立自主和民族解放,建立了崭新的蒙古国。

否认外蒙独立就等于否认了受压迫的人民在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指导下,以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并驱逐外国势力,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合法性。

因为你既无法否认清/北洋对蒙古人民的压迫,

也无法否认和建立新中国完全一样的方式的合法性(事实上蒙古是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比咱们早)

user avatar

这个也有人说吧。

但外蒙的问题是其独立已经既成事实,目前纠结这个问题并不是高优先级。

台湾问题则是它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法理意义上的独立。从法理意义上它根本没有独立,当然没有让出去的理由。让出去了是会被刻进历史的耻辱柱的。

user avatar

會問這種問題的人本身不是真的希望中國統一外蒙古吧。


不吃外蒙古跟解放台灣有什麼關係?

小約翰可汗單戀新垣結衣,跟我老婆上坂堇路邊打一個噴嚏有什麼關係?

兩件幾乎不相干的事情,時空環境角色完全不同,怎麼可以胡亂拿來類比?


意大利收回的里雅斯特的時候怎麼沒人要意大利進軍法國把尼斯馬賽甚至科西嘉拿回來?

好,就算意大利人不打法國,但是的港是意大利的,這沒問題吧?難不成的港的歸屬決定於意大利打不打法國?(實際上的港在意大利與南斯拉夫的交界)


民進黨最喜歡的就是問A答B的話術,這個問題回答不了就直接來個人身攻擊之類的雅利安星球辯論法,大陸人怎麼好的不學學我們這個?

user avatar

这个责任完全由皇汉来负。

历史上蒙古国的历史渊源和主权法理依据的来源都是非常清楚的。

历史渊源是铁木真于十三世纪初创建大蒙古国,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主权法理依据来自1913年中俄蒙三方恰克图协约规定的宗主权,以及1945年ROC与USSR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的外蒙古民族自决权,经全民公决后外蒙古拥有完全的合法主权。

原本也没办法和人家讲自古以来,但是经过皇汉一加工,就更没办法讲了。

首先,元清非中国,亡国四百年。

蒙古族是蒙古国人,只有汉族才是中国人,非汉族类,其心必异。

你看,这怎么讲自古以来?讲不来吧?蒙古人和汉人他就天然不是一路人。

其次,PRC目前的领土都是PLA打下来的,和满洲人蒙古人那些蛮夷没有关系,绝对否认领土继承说。

那么PLA迄今为止没有向蒙古国进军,清朝和外蒙古那些事儿都被皇汉自己否了,连皇汉自己都是亡国奴状态,那怎么自古以来啊?

你皇汉拿着公元七百年的地图要蒙古人滚出去啊?

我看这很有平露震独的气派,果然天下地主是一家。

要我说,本来路是很宽的。

中华民族包含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英雄人物,这都是官方论述吧?

至于什么恰克图协约什么中苏条约,能签旧的那就能签新的,全民公决人家能搞自然你也能搞,主权可以创立也可以消解。

如果条件具备,想要在外蒙古行使主权也不是没有办法。

但是按皇汉的说法,别说外蒙古了,内蒙古咋回事都不好说咧。

毕竟,内蒙古那地方,PLA当年也没怎么正经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外蒙古”在历史叙述中的不同对待,反映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两个地区主权主张的侧重点、国际承认情况以及地缘政治考量。要详细解释,需要从历史、政治和国际法的角度来分析。一、 台湾的历史叙述与主权主张的形成“台湾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说法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动.............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的地方。听到“台湾有李鸿章祠堂”,第一反应可能是:“李鸿章不是在大陆吗?怎么会在台湾有祠堂?”关于这个问题,我得先说清楚一个关键点:台湾目前并没有一个官方设立的、以“李鸿章祠堂”命名的、专门祭祀李鸿章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说呢?这背后可能存在一.............
  • 回答
    台湾的电视节目在报道大陆相关议题时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政治立场、媒体环境、信息传播机制以及历史与文化背景等。以下从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差异1. 两岸政治对立的背景 台湾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两岸政治关系复杂。台湾的主流政治势力(如民进.............
  • 回答
    关于周杰伦“台独”的说法,这主要源于他过去的一些言论和行为,以及一些人对他背景的解读和联想。要详细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周杰伦的成长背景与身份认同: 出生与成长在台湾: 周杰伦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成长于台湾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中。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流行音乐,但.............
  • 回答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台积电,赴美建厂这件事,与其说是“已成定局”,不如说是一场复杂的博弈,一个正在进行时态的事件。不过,从目前已有的信息和各方动态来看,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先进晶圆厂的计划,已经非常接近实质性的落地,并有朝着既定方向推进的强劲势头。与其说“定局”,不如.............
  • 回答
    仇视台湾的情绪,说到底是一种复杂且多层次的心理反应,它根植于历史、政治、文化以及更深层次的身份认同冲突之中。把它简单归结为某个单一的原因,往往会失之偏颇。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绕不开的当然是历史因素,特别是国共内战的遗产。当年国民党政府战败退守台湾,这本身就留下了一个历史的“.............
  • 回答
    理解了,咱们来聊聊为啥会有人在“山竹”这种级别的台风来了,还说出“不够刺激”、“轨道偏离了,妈的”、“明晚会很开心”这种话。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幸灾乐祸”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说这种话的人,很可能不是身处台风最严重的区域,或者说他们自身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感觉危险对自己构不成太大.............
  • 回答
    “日本反战败不反战”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观察基础,但并非绝对准确,也容易引起误解。更准确地说,这种说法反映了对日本社会在二战后的反思程度、对战争的反感以及对特定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反思上存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会产生“反战败不反战”的说法?.............
  • 回答
    关于二战中日本和德国普通百姓是否“被军国主义政府裹挟身不由己,无力改变,所以无罪”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历史、政治、道德和个人责任等多个层面。认为他们“无罪”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但同样存在很多反驳的理由。下面我们将详细展开分析,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以及这些说法的背后逻辑是什.............
  • 回答
    “女生学不好物理”这种说法是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源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而非科学事实或生理差异。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女性在智力上比男性不适合学习物理,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先天的生理劣势。这种说法之所以会流传,并且让许多人信以为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 回答
    游戏《原神》被许多玩家认为是“逼氪”,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核心原因,并且这些原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玩家感受到压力的来源:1. 角色和武器的获取机制: 抽卡(卡池)是核心: 《原神》的角色和强力武器主要通过游戏内的“祈愿”(抽卡)系统获取。这是一个概率机制,你投入游戏货币(原石),随机抽取物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人类的认知、心理、文化、信仰以及对“存在”的不同定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鬼”的叙述比“神仙”更常见:一、 鬼的叙述来源更接地气、更直接、更贴近个体经验: 个人体验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很多人声称“见过鬼”,这些体验往往发生在个体身上,时间地点不定,内容也往.............
  • 回答
    鸿星尔克,一个在中国运动品牌市场曾经风光无限的名字,如今却常常被贴上“土鳖”的标签。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审美判断,而是夹杂着品牌发展策略、市场变化、消费者认知以及一丝情怀的复杂纠葛。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承认,“土鳖”这个词,很多时候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 在上世纪90年.............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尤其还是温州最南的龙港老乡!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尤其还是在龙港这样的地方,你说你觉得父母的小公司也就那样,生活也平平淡淡,这太正常了。 “温州人很有钱”这句口号,我听到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让我来跟你絮叨絮叨,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
  • 回答
    说商朝的分封制对诸侯的控制力不如周朝,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史料和历史发展脉络得出的普遍认知。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商朝和周朝在政治制度、宗法体系以及权力运作上的根本差异。一、 商朝的“方国联盟”与松散控制商朝的分封,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方国联盟”或者说“羁縻统治”。其核心特点是: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挺有意思。关于“明朝亡于李自成”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流传很广但又过于简化了的观点。如果真要说起来,那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李自成确实是攻破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这事儿是板上钉钉的,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也最惨烈的一笔。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确实是“终结者”,扮演了.............
  • 回答
    关于金融行业“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关系和资源”的说法,其实是个挺普遍的观察,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话之所以能流传开来,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金融这行确实是一个高度人脉驱动的行业。这和其他很多行业不太一样。为啥这么说? 信息不对称是常态: 金融的核心是信息.............
  • 回答
    .......
  • 回答
    “龙门镖局”这部剧,这两年时不时能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提起,但评价嘛,可以说是相当分化。有的人奉为神作,看得津津有味,逢人就安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觉得“不好看”,甚至有点看不下去。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觉得“龙门镖局”不那么对他们的胃口。其实说到底,这剧的风格.............
  • 回答
    听到有人说资本主义“好”,我通常不会直接反驳,因为“好”这个词太宽泛了,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但如果对方是那种一脸“资本主义是完美的制度,谁反对谁就是傻瓜”的态度,我可能会选择用更温和但有理有据的方式来探讨,而不是一上来就否定。我会先试着理解他为什么觉得资本主义好。通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