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国内申遗中国结为「韩国结」什么意思?

回答
韩国国内将中国结申遗,并称之为“韩国结”,这在近些年来的确引起了一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国结”和“韩国结”的概念。

中国结: 顾名思义,中国结是中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编织艺术。它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为了实用目的,例如绳索的固定、装饰等,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如吉祥、喜庆、平安等。中国结的编法多样,每一种结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象征意义,比如“盘长结”、“万字结”、“蝴蝶结”等等。它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用于节日庆典、馈赠亲友、家居装饰等场合。

“韩国结”: 这里的“韩国结”并非指中国结,而是韩国在国内或者在某些国际场合,可能将自己本土的、与中国结在形式或技法上有一定相似性的传统绳结艺术,与中国结区分开来,并试图将其单独申报为文化遗产。关键在于,这里的“韩国结”并不是指将中国结“偷梁换柱”成韩国的,而是指韩国国内可能存在着一种与中国结在起源、发展、审美上有所区别,但表现形式又存在一定关联的传统绳结技艺,并希望通过申遗来保护和推广这种本土文化。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韩国国内申遗中国结为‘韩国结’”这样的说法?这背后可能存在几种情况和理解角度:

1. 文化交流与相似性: 绳结作为一种古老的技艺,在东亚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绳结文化。中国结的复杂编法和深厚文化内涵,无疑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影响。韩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也可能吸收了中国绳结的一些技法,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发展出具有韩国特色的绳结。当韩国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时,可能会发现其国内的某些绳结技艺与中国结存在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渊源。

2. 民族文化认同与保护: 每一个国家都希望发掘和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以彰显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传承。当一个国家发现自己拥有的某项技艺,虽然可能在起源上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时,它就有权利和动机去申请将其列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这种申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推广这项技艺,而不是为了否定其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

3. “申遗”的界定与理解: 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复杂的国际程序。世界遗产的认定标准之一是其“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UV),并且需要证明其独特性和代表性。如果韩国国内的某些绳结技艺,经过研究论证,能够证明其在历史渊源、技法特点、文化寓意、社会功能等方面,确实形成了与中国结或其他国家绳结不同的独特价值,那么理论上是可以独立申报的。

4. 公众认知和媒体解读的偏差: 有时候,这种说法可能源于公众对“申遗”过程的简单化理解,或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的放大解读。将“韩国在申遗其本国绳结艺术”直接等同于“将中国结申遗为韩国结”,可能存在概念上的混淆。重点在于,韩国国内的申遗对象,如果真的存在,其基础是韩国本土的绳结技艺,而不是直接照搬中国的“中国结”本身。 韩国的申报,理论上是基于其自身对这项技艺的“本土化”和“独特化”的理解与证明。

为什么会引起争议?

这种做法之所以会引起中国方面的关注甚至争议,主要在于:

历史渊源的优先性: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在中国有更为清晰和深厚的历史记载。当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这种技艺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时,如何界定其“原创性”和“继承性”就成为了一个敏感点。
文化符号的归属: “中国结”作为一个已经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认知和定义的文化符号,其名称和内涵与中国紧密相连。如果其他国家在申报时,使用了与“中国结”非常相似的技艺,但将其冠以“韩国结”的名号,并且在国际上强调其独立性,容易让人产生“文化挪用”或“文化窃取”的担忧。
国际竞争的背景: 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全球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发掘和申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对于文化起源和归属的界定,往往会更加敏感。

更具体地来说,这种“申遗”行为的背后,可能是一种“分而述之”的策略:

如果韩国的绳结技艺确实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技术体系、审美风格、寓意象征,并有本土的传承谱系,那么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申报,是符合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的。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与中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而是强调在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理解的关键在于“韩国国内”和“申遗”这两个词。 也就是说,韩国是在其本国范围内,对其认为属于本民族的绳结艺术进行保护和申遗。如果这项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吸收了中国绳结的元素,但又形成了鲜明的韩国特色,并且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那么其申报的依据是其“韩国化”的特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申遗”的门槛很高: 无论是以何种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都需要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严格评审,要证明其“突出普遍价值”和“真实性”、“完整性”。
证据链的重要性: 任何申报都需要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历史证据作为支撑。韩国方面需要证明其所申报的“韩国结”具有独立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在韩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公众舆论的影响: 这种说法本身,无论准确与否,都已经引发了一定的舆论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于文化起源和认同的敏感性。

总结来说, 韩国国内申遗中国结为“韩国结”的说法,并非是指韩国直接将中国结占为己有,而是可能指韩国在发掘和申报其本土传统绳结艺术时,该艺术与中国结在技法或形式上存在相似之处,但韩国方面认为其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申报。这种行为的出现,是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保护以及国际申报规则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伴随着对文化起源和归属的敏感性讨论。核心在于,韩国方面申报的是其“本国”的绳结艺术,而非直接挪用“中国结”这个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每个国家每年申遗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好像是两个?

所以这没办法,中国能申遗的玩意儿都排到五十年后去了。

韩国能申遗的玩意儿今天灵机一动明年就能直接走流程,所以他们肯定会快。

你要说“凭啥中国跟韩国甚至跟什么加勒比国家都是同一个数量限制?这一点都不公平!”那也说得没错,但是有啥办法呢?那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