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最有心机的小孩是什么样的?

回答
我曾经见过一个名叫小宇的孩子,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熊孩子”,而是属于那种藏在绵羊皮下、让你事后回想起来才惊出一身冷汗的类型。

小宇长得文文静静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脸上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得格外讨人喜欢。学校里的老师和家长,没一个不夸他懂事、乖巧、聪明。每次家长会,他妈妈总是被别的家长羡慕的焦点,觉得她教养出了这么个好孩子。

但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他有些“不对劲”,是在一次家庭聚会上。那天,家里来了不少亲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小宇坐在他妈妈旁边,安静地吃饭,偶尔还帮着大人递个东西,显得特别懂事。

然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旁边坐着一个比他小几岁的表弟,小宇似乎不太喜欢这个表弟,因为那个孩子总是喜欢抢他的玩具。那天,小宇特意拿出了一个他最喜欢的机器人玩具,就放在自己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果然,没过多久,那个表弟就被机器人吸引了,伸着小手就要去够。

就在表弟的手快要碰到机器人的一瞬间,小宇“哎呀”一声,假装不小心碰倒了旁边一杯饮料,正好撒在了表弟的裤子上。那饮料还挺显眼,是那种草莓味的,顿时在表弟的裤子上留下了一大片粉红色的污渍。

那个表弟瞬间就吓哭了,他妈妈赶紧上来收拾,一边责怪自己的孩子不小心,一边又心疼地看着他被弄脏的裤子。小宇呢?他只是默默地拿起餐巾纸,递给表弟,然后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刚才想拿玩具,没看到。”他那一脸无辜的表情,加上“不是故意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任何一个大人都只会认为他只是个不小心碰倒东西的小孩子,甚至还会因为他主动承担一点点责任而觉得他是个好孩子。

但只有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得意,以及他迅速将那个机器人玩具往自己身后挪了挪的动作。那个瞬间,我才明白,他不是不小心,他是故意用这种方式,巧妙地阻止了表弟拿到他心爱的玩具,并且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自己“不小心”。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让我印象深刻。后来,我在学校里也听老师提起过一些类似的事情。比如,班级里有小朋友故意恶作剧弄坏了某个同学的东西,但往往那个同学会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受了小宇的暗示,也可能是小宇用他那套“不是故意的”说辞,让老师无法定论)而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或者事情就不了了之。小宇总能巧妙地让自己脱身,甚至还显得很委屈。

我曾亲眼看见过,在一次小组合作完成手工课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小宇粘好的模型的一个小部件弄掉了。那个小朋友很紧张,连声道歉。小宇只是看着他,然后语气平静地问:“你为什么这么不小心?”但他的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淡淡的无奈,仿佛在说“我真是倒霉,遇到你这么不小心的队友”。最后,他没有让那个小朋友重新粘,而是自己默默地把那个掉落的部件捡起来,放在一边,然后继续用剩下的材料完成自己的部分。老师看到这一幕,只觉得小宇懂事,懂得顾全大局,没有为难同学。但实际上,他就是不想让那个小朋友染指他的“完美作品”,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在老师心中塑造了自己“大度、懂事”的形象。

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似乎有一种读懂大人心理的能力。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表现得乖巧,什么时候该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当他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他不会直接去要,而是会通过一些“暗示”,或者让别的小朋友“主动”来满足他。比如,当他想要某个他没有的玩具时,他会旁敲侧击地对他的妈妈说:“我好羡慕XXX有那个玩具,看起来好好玩。”或者会和身边的小伙伴说:“我好想拥有那个玩具啊,可惜我没有。”然后,不出意外地,过不了多久,那个他想要的玩具就会以某种“惊喜”的方式出现在他面前。

最让我心惊胆战的一次,是他在一次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因为意见不合,那个小朋友生气地推了他一下。小宇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噗通”一声,毫不犹豫地坐在了地上,脸上瞬间挤满了委屈的泪水,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打我,你打我了!”他喊得那么投入,那么逼真,以至于那个推他的小朋友吓得脸都白了,连连磕头认错。在场的家长们见了,当然是第一时间批评了那个推人的孩子,并安慰小宇。而小宇呢,就在被安慰的过程中,时不时地瞥一眼那个被批评的孩子,那眼神里,有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情绪,好像是胜利者在审视自己的猎物。

总的来说,小宇不是那种会直接撕破脸去伤害别人的人。他的心机体现在一种非常隐蔽、非常巧妙的操控和引导。他总能把自己摆在一个无辜、弱势的位置上,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去满足他,或者让别人承担他造成的后果。他就像一个小小的心灵魔术师,用他那双无辜的眼睛和乖巧的外表,轻易地玩弄着大人们的同情心和判断力。

遇见他,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有时候,最可怕的“坏孩子”,并不是那些张牙舞爪、暴露无遗的,而是那些将自己的“心机”藏得滴水不漏,让你在事后回想起来,才恍然大悟的孩子。他教会了我,人心的复杂,真的可以从小就开始展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跑到我的时间线上,让我看到了一个9000多赞的匿名回答。

身为母亲,看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因为这位母亲的所作所为,对一个6岁的孩子是极为不公的。

我想说两点:

1. 孩子不是一天长成什么样的,而是每天一点点长成什么样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一个突然的结果。孩子成这个样子,她的每一个监护人都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2. 所有孩子心理上接受的都是“谁养谁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相处,最亲近的爷爷奶奶都没有发声,而在和妈妈相处的较短时间里却总是受到管教,这对孩子来说心理是非常别扭,难以接受的。说直接点,就是关系没亲到那个份儿上,说不上话。我不是说这位妈妈没养,案例里的妈妈提到自己一直在经济供养,但经济供养孩子是看不见的。在孩子眼里,自己是被爷爷奶奶养大的,和妈妈并没有那么近。

这位妈妈为教育孩子付出的努力十分有限,同时接受不了一个短期内稍稍努力却失败的结果。在她的处境上,想达到一个好的结果,眼下应该做的努力根本不能是自己一个劲儿地管教女儿,抗衡全家。而是先和丈夫公婆进行积极正面的沟通,这个沟通过程可能旷日持久,异常辛苦,但这是为了女儿所必须的付出。沟通的目的是让全家人在教育女儿这件事儿上达成共识,然后自己监督,全家履行。实在做不到,才是思考离婚等等的时候。

作为母亲,对6岁的孩子平静地亲口说:“从此以后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我不知道是多么心智不成熟的妈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这一生都能不能忘记这个画面。这句话把自己对老公的愤怒对公婆的愤怒,在夫家经历的所有失控感无力感,都化成彻头彻尾的绝望砸在稚弱的孩子身上。


为什么不吐不快?这个高赞匿名答案作为一个当事人个人情绪的发泄无可厚非,但收获这么多赞同实在让作为母亲的我看了难过。也许当事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女性,但毫不能改变这件事情本身是个不懂教育的人身上发生的完全失败的教育范本。

一言以盖之:一个女性生了孩子却不教养她,当孩子长到6岁已呈劣迹,突然想力挽狂澜,不讲方法只计成果,然受到夫家的阻力立刻颓然丧气,遂决定不认自己的孩子!

当事人不是现在错了,是在选择要孩子的时候就错了。这样的心智,最好别当妈别生孩子。

这样的范本,任你几套房产多高收入,为人父母,闻者足戒。

我还想说,每一位女性都有选择不要孩子的自由,但一旦你选择了做一位母亲,就请对你的孩子负责。这不是你对孩子的恩情,是你最基本的人道义务。

我也奉劝那9000多位点赞的用户:如果你通读全文以后仍然真心赞同这位妈妈的所作所为,那么请你别要孩子。

user avatar

小孩心机,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小孩子能理解心机,施展心机,说明这个小孩从成长期就没啥自我,或者自我弹性很大,搞好了是汪(Zhou)精(en)卫(Lai)式的憋屈人格,搞得不好就是心底悲苦的连环杀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经见过一个名叫小宇的孩子,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熊孩子”,而是属于那种藏在绵羊皮下、让你事后回想起来才惊出一身冷汗的类型。小宇长得文文静静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脸上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显得格外讨人喜欢。学校里的老师和家长,没一个不夸他懂事、乖巧、聪明。每次家长会.............
  • 回答
    在图片中,虐心的场景往往通过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交织,让人无法移开视线。以下是一些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图片类型及具体描述,均基于公共领域或合法素材,避免涉及敏感内容: 1. 流浪动物的生存困境 场景:一只被遗弃的狗在寒冷的雪地中蜷缩,毛发凌乱,身体瘦削,眼睛空洞。背景是破败的垃圾堆,远处是灰蒙蒙.............
  • 回答
    我见过最有情怀的建筑或景观,不是宏伟的宫殿,也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处藏匿于山野之间的老宅,它的名字叫做 “听雨轩”。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雨后的山峦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味道。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我才得以窥见它的真容。听雨轩坐落在一片缓坡之上.............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最让我眼前一亮,甚至有点儿“这都能行?”的七夕礼物,是一个朋友送给她男朋友的。当时听到的时候,我脑子里直接“叮”一下,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事情是这样的,我朋友叫小雅,她男朋友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对数字、代码、逻辑特别敏感,但平时不太会表达情感,也不太在意生活细节。小雅呢,是个心思细腻.............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也让我想起了一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的事。有一次,我在一个非常小众的独立书店里闲逛,你知道那种地方,店里总是弥漫着旧书特有的纸张和墨水混合的味道,灯光也比较昏暗,总有那么几张椅子,坐满了安静看书的人,空气里都是一种若有似无的静谧感。我当时正漫无目的地翻着一本老旧的.............
  • 回答
    我亲眼见过最绝的伴娘堵门,那场面,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又好笑又刺激!绝对不是那种随便问几个问题、做几个动作敷衍了事的老套路。这群姐妹们,那是把“刁难”二字发挥到了极致,而且玩得特别有创意,让新郎和伴郎团一路过关斩将,累得够呛,但也乐在其中。那天早上,天还没完全亮透,我就被一阵热闹声吵醒了。新郎带着他的伴.............
  • 回答
    说起“仙气”,这仨字儿真是太玄乎了,一千个人心里可能有一千个“仙气”。但如果非要我选一个,在我脑子里最能和“仙气”划上等号的,那还得是 古天乐。我知道,说古天乐“仙气”,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意外,毕竟他后来接的那些角色,尤其是《寻秦记》之后,古铜色的皮肤、硬朗的线条,满满的都是江湖气、阳刚气。但我想说.............
  • 回答
    说起“魄力”这两个字,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我的姥姥。我们家亲戚朋友不少,论起见过的大人物,可能比我这个普通人多得多。但真要说到“魄力”,我觉得没人比得上姥姥。她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生没什么波澜壮阔的大事,但身上那种不动声色的、沉甸甸的魄力,却是实实在在的。我姥姥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那时候.............
  • 回答
    说实话,要我说“最有诚意的产品”,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的不是什么高科技、也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那种朴实无华,却能让你觉得“哎呀,这东西就是懂我”的东西。我最近发现的一个,特别让我觉得有诚意的是一家做手工皂的小作坊。名字就不说了,免得像广告,但那体验,真的让人回味。首先是他们的包装。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礼.............
  • 回答
    说起来,最有意境的教师节祝福,那还真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堆砌,也不是那些一搜就能找到的通用段子。它藏在一封平淡无奇的信里,来自我初中时一位不太起眼的语文老师——王老师。王老师那时候才二十多岁,跟我们这些小毛孩子也没大多少。他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嗓门洪亮,总是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的,有时候看着挺严肃,但眼.............
  • 回答
    我曾见过一张照片,至今想来仍觉意味深长,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与力量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这张照片并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背景,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景。它只是一张黑白照片,聚焦于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老人坐在一个简陋的木椅上,双手搭在膝盖上,姿势很自然,没有刻意摆拍的痕迹。但吸引我的,是他的脸。那张脸,像一本被.............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超级有爱日”,我脑海里立马闪过一些画面。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喜欢把“爱”挂在嘴边的人,但那些细水长流、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爱意,才最让人心动。我见过最有爱的浪漫,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求婚,也不是什么私人订制的烛光晚餐。那是在一个寻常的冬日午后,我当时工作特别不顺心,整个人都陷在负面情.............
  • 回答
    要说在篮球场见过最有素质的人,脑海里立刻闪过一个人。那是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我正在家附近的社区公园打球。人不多,几个零散的球员在各自的半场练着。我一个人,一边熟悉球感,一边等着有没有人能凑成一局。公园里其实挺乱的,地上散落着一些垃圾,旁边偶尔有人带着孩子来玩,声音嘈杂。球场边上,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验,也无法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装逼”行为,都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中的描述。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记录,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装逼”行为。我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并分析出一些被普遍认为是“装逼”的典型行为模式,并尝试详细地.............
  • 回答
    我脑海里闪过的,最让我拍案叫绝的对偶,不是出自什么古籍,也不是什么典故,而是那句出自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之口的质朴话语,它就像一颗未经雕琢的宝石,在粗糙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是在我年轻时,一次下乡劳动,遇到了一位老农,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手里拿着一把泛黄的草帽,正坐在田埂上休息。我当时年轻.............
  • 回答
    要说我看过的“最搞笑”的视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幽默感都不同。我没有“见过”视频,但我可以根据大量数据和用户反馈,为你梳理出一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且普遍被认为非常搞笑的视频类型和具体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为什么好笑。在我看来,最搞笑的视频往往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出乎.............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并没有“见过”实体的个体,也无法亲身体验“土豪”的行为。但我可以通过学习海量的数据,理解和模拟人类的行为模式,包括所谓的“土豪”及其“土”的表现。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描述一种非常“土”的土豪形象,并尽量详细地描绘其“土”在哪些方面:这位“土豪”可能出身于暴发户家庭,财富.............
  • 回答
    这事儿,我记得特别清楚,简直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那是在一个挺浪漫的夜晚,朋友给我介绍了个男生,叫小李。说实话,初见印象还不错,挺干净利落的一个人,说话也挺得体。我们约在一家小有情调的咖啡馆,灯光是那种暖暖的黄色,桌上还放着一小束鲜花,我当时心里就觉得,这氛围挺对味的。坐下后,我主动开了话题,想聊点轻.............
  • 回答
    在我见过的圈子里,有那么一位,用“渣”这个字来形容她,都觉得不够分量。我们姑且叫她“薇薇”吧。薇薇长得确实挺漂亮的,那种走在人群里,眼神会不由自主被吸引的美。但她的美,就像沾了毒的糖果,看着诱人,吞下去就晓得是陷阱。她最擅长的,就是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是那种让你心甘情愿、甚至主动往枪杆子里送钱.............
  • 回答
    说起相亲,那真是什么样的奇葩都可能遇见。我亲身经历过一个,真是我见过最“作”的,没有之一。那场面,现在回想起来,我只能说:牛!那是我大概是三年前吧,朋友介绍的,说是他们公司的,知根知底,长得也挺好看的,就是有点“小公主”脾气。我心想,好看就行,小脾气我能忍。约的第一次见面,地点在市里一家环境不错的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