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理论和河殇狼图腾那一套差不多,无非是中国(男)人只会种地工作,不具备想象力魅力等等等等,变着花样演绎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我的基本假设是,仓禀实而知礼仪,那些所谓的优点是建立在经济建设层面的意义上的。况且一个非洲穷人再会关心女生我想各种认同此观点的人也没有人会选择投怀送抱。
下面的观点说话可能不是很客气,我仅仅针对部分搞不清楚定位的人,而不是为数更多的,广大善良可爱的好女孩。而且题主并不反对任何形式的跨国恋,题主反对的是一小拨人的奇怪心态。而且即使是持有这种心态的人,题主也不是反对你本人,而是反对这种思潮。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受到不同的蛊惑持有奇怪的想法,这不可耻。不过一个巨大的持有奇怪想法的群体是很值得质疑的。这其实是一个『阶级立场』的问题,与个人无关,就像美国人发动伊拉克战争本身是邪恶的,但是你不能说某个士兵是邪恶的,即使他可能误杀过平民--他们也会因此而懊悔多年,而且在大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选择。所以下面中的所有的概念都是抽象化的,切记不要对号入座。
回到命题本身,这里先说了男人没价值,网上更早期的版本是只会挣钱不懂生活,而吹捧女人的价值又是什么呢,温柔贤惠,美貌漂亮这一套,从没有说过女性的工作能力如何,科研能力如何。这个逻辑很强大嘛,中国女人具有这么适合当老婆做男人附属的能力,中国男人又缺乏工作以外的情趣,当然配不上。
这得是多蠢的女权主义者才能提出这样的理论,先摆出中国女人是一个好的附属品,在摆出中国男人对比外国(实际上也就是那百分之十的外国)多么不会生活,于是配不上,为什么不会生活呢?因为他们都在忙工作呢。对啊,中国男人有在舰载机上舰后劳累致死的,没有情趣的程序员有一大票猝死的就不说了,说宏大点,这是在为了中国能过那百分之十有情调的生活。
当然了,总有人要问非得男人勤奋工作才能国家进步吗?你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多么独树一帜,出口大量娇小可爱,温柔贤惠水平远高于又矮又丑的日本男人少女到世界各国创汇。至于拿什么创汇,呵呵,我不想掉有善度。其实提这种说法和日本人创汇方法差不多嘛,日本人当时又没有见过世面,又矮,又丑,又没有钱,哪里比得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各国男性来的优秀对吧,所以男人无法工作赚到太多外国人的钱,那就出口女人赚钱呗,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日本女人『配得上』外国男人啊。
任何优越生活都不是没有来由的,都是先辈们的血汗积累。
这种思想其实远没有他们描述的美好,一则把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物质环境做了交换,心甘情愿的成为了附属品,以之获得别人家积累数百年的环境和财富(广义和抽象上的);二则让所有希望让中国崛起的人心酸;三则让那些勤勤恳恳工作在各岗位的中国女性情何以堪,让屠呦呦这样的女科学家情何以堪。
真正优秀的女性(女权)在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的同时,被黑的要死的中国男人在勤勤恳恳工作的同时,某些玩小布尔乔亚的假女权把自己放到当年日本出口创汇的女人一个层面上未免有些轻贱了自己。
要知道,做附属品的价值就是根据主人的兴趣安排,比如我们的邻居,19世纪有出口创汇,二十一世纪有AV之流。TG再怎么样,在大的方向上为了保护女性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言壮语也不会鼓励这种事情。当然了,主人兴趣好的时候会给你几根骨头的。君不见,中国历史上最会生活,最有情趣的,最会哄女人的大宋朝。为了美人一笑写无数艳词,动不动就是落得青楼薄幸名,为了哄女人出现了多少故事的北宋男人们。他们在女真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又做了什么呢?为了苟延残喘,没有举起刀枪棍棒,没有拿出圣贤书用真理说服人,没有像样的军队和抵抗,把自己的妻妾,女儿,国家的后妃,公主送出去买城求和。至于现代的活典型,是比越南男人优秀的多的越南女人来配得上的中国追求幸福往往被贩卖到山区。。。
还好『中国男人』在别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能咬着牙打回去,还好祖辈的男人们宁可冻死在长津湖的夜晚也不会再把侵略者放进家门。还好有无数的中国男人为了未来在流血流汗,无数的血汗工程中的男男女女,尽管他们不一定有自觉,但是确实在把整个国家推向成为这种『外国人』的方向上。不管怎么说,用一个民族的血汗和智慧换来的幸福生活,总比靠温柔娴熟和肤白貌美来的踏实一点。『中国男人』被喷的再惨也无所谓,至少我们不是宋朝的那群废物或者十九世纪的日本人。
真不知道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伟大努力,怎么就会产生这么一群人渴望当被支配的附属品。只能借一个句式,是丢掉了身体的裹脚布,丢不下心里的裹脚布。
这种人吧,外国男人我不知道,中国男人还真看不上你。
另外,权力本是要自己争取的,中国最早的女权是老毛和TG喊出来的,但这其实是在红军历史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妇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贡献最后为自己赢得的,而现在则是各位优秀的女性证明得来的,和通过贬低中国男人来体现自己价值的一小波人没有一点关系。
“配不配”这个题目听起来就让人感觉恶心。以为是存栏的猪配种呢?
婚恋讲究的是双方合意,任何人不得干涉。人家夫妻双方你情我愿,双双领证,需要你来评判“配不配”?
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发现好像无论哪国,都有很多女人都觉得本国男人配不上自己……
我听过中国女生跟我念叨中国男人邋里邋遢长得丑穿的土。
我听过美国女生跟我叨叨这帮男人耍酒疯party到凌晨惹人烦。
我听过韩国女生跟人抱怨男人不愿意帮忙做饭做家务大男子主义。
有时候我想过为什么……这可能还是因为世界各国普遍还都停留在男权社会阶段,女性对于社会现状抱有诸多不满情绪而产生的一种对抗思维吧。虽然这种配种论调多如牛毛,但是各个国家掌握社会资源和权力的还是男性,女性普遍还是处于社会弱势一方。这至少说明目前女性地位的提升还是非常有限,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在时尚和消费这种形而上的领域集火一下男性。这样久而久之会麻痹自己的,让女性对于自身权益的认知跑偏。
这也侧面印证了,改善女性权益的道路在中国还是任重道远啊。
讲道理、我配不上高圆圆.
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是一个伪命题,十四亿人,单从“婚配价值”来讲也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么,总有高素质身材好收入良好品质上佳又不直男癌的男同胞吧。不过我也能理解这个观点支持者们大概是什么意思,应该就是“同级别的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男人分三六九等,女人也分三六九等,那么三等男人相比三等女人就要low一些,应该一等男人才配得上三等女人,可能这就是“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观点的出发点吧。所以说这种配得上、配不上是个伪命题,就像奶茶这样的找了刘强东她也不会觉得委屈自己啊。女性同胞觉得配得上自己男人不多倒是可以讨论讨论的。
那么男女的价值应该如何评判呢?是不是能与女性同级别价值相匹配的男人就不够呢?大概一年前这个话题就引发过热议,那篇文章是这么说的“上海马路上,女比男明显高一个档次……现在的男的要么狗头狗脑,要么缩头缩脑,没一个看着舒服的,倒是女生都蛮有气质的……女性的外表已和国际接轨,而男的不健身,年纪轻轻就啤酒肚,仪态也差,好衣服都穿不出气质,还有谢顶的,满脸痘的……”
不管男同胞们乐不乐意,这确实是反映了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女性相比于男性更愿意打扮自己。但是探讨这问题就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一个人的价值是要怎么衡量?如上面文章所说,一个人的长相、身材、衣着打扮,明显是属于人的自然价值,但是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在谈“匹配”问题的时候不考虑社会价值是不科学的。
今天刚看到的新闻,苏格兰一个失业电工,冒充莱斯特城主帅拉捏利,一周睡了26个姑娘。同样一张脸,同样看似力不从心的年纪,换了一个莱斯特城主帅的身份就赢得平均一天3-4个姑娘投怀送抱,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吧。这还是个国外的例子,可不是高贵的白人姑娘一定都要六块腹肌的肌肉男哦。
这位大爷最后还很有理由:“我从来没骗她们,因为我没说过我是拉捏利,但她们却非要这么认为,我只是没有纠正她们的看法而已。”这就体现了,同样一副皮囊,社会价值的高低是多么具有决定性的。不过摆事实讲道理,这个老大爷身体素质也是很优秀的,一天三四个,一周七天天天不断,许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啊(当然也可能是真憋得太久了)。
要想更深入的了解男女配对中的价值问题,必须要提恩格斯那部经典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先从母系氏族公社谈起,为什么那时候女人占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原始社会男人打猎、女人采集果实,动物肯定比植物聪明,所以男人打猎的收成就难以保证而女人采集的食物是固定来源,你一个大男人天天在外面下光两手空空的回来,吃我们女人的用我们女人的,自然我们女人地位就高咯。但是人类从采集游猎文明进入到了农耕文明,男人的体力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农业文明重男轻女,从根上说就因为男人是壮劳力。男人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掌握更多的生产资料,人类历史也慢慢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男人也就成为了社会的绝对主宰。
不管现在男权女权怎么吵,至少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虽然现在妇女地位比封建时代大大提高,但我们依然是一个男权社会。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考量一个男人更多的是要考量其社会价值,而男人话语权下评判女人,自然就回去重视她的自然价值。普遍来看,在恋爱婚姻中,男人对女人的理想要求,大多是颜高、胸大、腿长。就算温柔贤惠这种也算其自然价值的考量。而女人对男人的评价,事业心、职业前途、未来发展、车、房……我们可以注意到现在一些对小鲜肉、腹肌男的需求量很高的女性群体,基本与经济自由的女白领群体重合,她们取得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就不在把男人的社会价值看的那么重要转而需求其自然属性。不过这种女性并不是主流,我妈我姥姥她们总是操心给我相亲,把这几个标签给我一贴“硕士”“家里几套房”“独生子”,介绍的姑娘已经排着队了,连我的照片都不用要,绝大多数都是郊区、县城的姑娘想在大城市落脚的,一回家就要给我安排我都不敢回去了。
我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目前社会现状下,对于男人的社会价值评判要大于其自然价值的评判,所以许多男人并不注重自己的外貌打扮(虽然说这种情况在大城市白领女性群体的强烈鄙视下有所改观,但依旧堪忧),而在男权社会话语权夏对于女性的要求则正好相反,青春靓丽的姑娘会得到舆论的肯定,而一个女学霸、职场女强人、女博士往往会受到不公平的歧视。所以我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是一个伪命题,这里更多的是在考虑自然属性的匹配与否,而忽略了社会属性的价值。
张艺谋再拍《山楂树之恋》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以前漂亮姑娘都嫁帅小伙,现在漂亮姑娘都嫁大自己二十岁的大老板,这个基因就这么被中和了,所以现在社会出美女越来越难了。这话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再以前那个大家都很穷、社会价值体现不出差距来的时候,自然价值成为了最重要的考量点。而为什么现在美女回家比自己大二十岁的“成功男人”,自然是把其社会价值与自己的自然价值做了一个匹配,就像买卖,明码标价公平交换市场行为,又有什么配得上、配不上之说呢?
要说明一点的是,我说明的是一个社会现象,不是我自己认可的一个观点,田园女权人士不要咬我。这个社会就是对女性的自然价值评判大于社会价值,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毕竟我们社会早已经走过了农业体力劳动时代和暴力战争年代——需要对男人的蛮力赋予极高评价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诸如污名化女博士、职场女强人、女司机等现象非常普遍,认为女人的价值就在于生育和相夫教子的观点同样非常普遍,这是对女性的不公平。我真得解释这一段不然极端女权人士早就把我挂路灯了,女权这个话题不敢碰,害怕。
另一点就是,单纯的把“配得上”、“配不上”拎出来翻来覆去的说,忽略了“爱情”这一重要因素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而单纯的把男男女女们进行物化的考量。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心理学的解释是一种“恋爱拼图”的契合,文艺点说就是这把钥匙正好能打开你心里的那个锁。在这其中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并不占据决定性因素,而两个人的人格、性格,大脑中的多巴胺成为了伟大爱情最主要的造就者。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相当多 的男男女女直接跳过“爱情”这一环节就直奔“亲情”这一层面了,随说认为婚姻的普遍基础是爱情也确实理想化了一些,但是不容忽视爱情这一种伟大力量确实普遍存在并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选择。至于“爱上”的那个人“配不配上”你,这个标准就更复杂了,这要考量你脑中的多巴胺和电流了。就比如幽默风趣在你的恋爱拼图里占多少比重,六块腹肌占多少比重,多喝热水占多少比重,因人而异。
至于配得上、配不上,怎么衡量男女双方的价值,都可以谈,单就这个题目来说,我认为其论证方式是有问题的。节目里给出了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四点理由,中国男人没学会尊重女性;中国男人的婚姻观跟不上中国女性觉醒;中国男人的魅力不够;中国男人的性观念配不上。我认为每一条论证都不能称得上是严谨的论证。
就比如说为证明“中国男人没学会尊重女性”的观点,举出了中国男人大男子主义的例子,又说外国人绅士风度如何如何,讲道理就是文章开头说的那个逻辑谬误,用中国差的跟外国好的比。中国没有尊重女性的绅士吗?当然有,相当多。就说西方发达国家,你非要举那些华尔街金领和欧洲老贵族们的例子,我带你去看看五大湖的钢铁工人、曼彻斯特的足球流氓、新西兰的伐木工、巴黎烧汽车的无业青年。讲道理哪个国家都有好的也有坏的,不尊重女性的现象确实有,那我是不是要举好多中国女性不尊重男性的例子证明配得上呢?这种胡搅蛮缠式的辩论是无意义的。还有性观念的问题,中国性教育现状就这样,我们就是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中国发展才多少年呢,男人性教育跟不上不见得女人观念就先进吧?就比如说节目里不带套这个问题,很多就是男女双方性知识普及度的问题,女孩子有男人不带套就不给上这种意识不过分吧?以点概面、以个体否定整体都是不可取的。
微信公众号(knowledgewealth),欢迎关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