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花一千多买一个脱毛仪自用值不值?

回答

花一千多买个脱毛仪自用,值不值?这事儿,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最近是不是又被那些光滑无毛的美腿、无袖的夏天给“刺激”到了?身边朋友们聊起脱毛,什么蜜蜡、激光、等等听得我心痒痒。再看看某宝上那些颜值爆表的脱毛仪,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特别是那些一千多的价位,总在我购物车里徘徊,让我纠结:这钱花得值吗?是智商税,还是真香?

说实话,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一千多块钱,都可以买件质量不错的衣服了,或者吃好几顿大餐了。就这么花在一个小小的机器上,每天还要花时间去用,真的值得吗?

我找了几个同样纠结的朋友,又自己做了不少功课,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希望我的经验能帮你做出个判断。

先说说“值”的点,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心动?



省钱是真的! 这可能是很多人购买脱毛仪最直接的动力。想想看,去美容院做一次激光脱毛,按部位算,一次就得上百甚至几百,一个疗程下来,没有个几千块下不来。相比之下,一千多买个家用脱毛仪,虽然初期投入大点,但能用好几年,算下来真的划算太多了。尤其是如果你需要脱毛的部位比较多,或者对毛发的容忍度很低,那这个省钱效益就更明显了。
方便!随叫随到! 这是美容院比不了的。想什么时候脱就什么时候脱,不用预约,不用挤时间去门店,在家舒舒服服躺着就行。晚上追剧的时候,或者周末空闲的时候,都可以随手拿起来用。尤其是那种敏感时期(比如生理期前),美容院可能就不让你做了,但家里随时都可以。
效果确实有!别不信。 我承认,一开始我也怀疑家用脱毛仪的效果,总觉得跟美容院的没法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发现它真的能有效抑制毛发生长。很多人刚开始用的时候,会觉得长得慢了,毛发变细软了,甚至有些地方会很久才长出来一点点。当然,它不是一次性就能“光溜溜”的,需要坚持使用,比如一开始一个月用一到两次,后面根据毛发生长情况调整频率。但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明显的改善,毛发量减少,皮肤也更光滑。
私密性好。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有些部位比较尴尬,去美容院总觉得有点不自在。在家自己操作,想怎么就怎么,完全不用担心别人的眼光。
技术进步了,安全性也越来越高。 现在市面上的家用脱毛仪,大多采用的是IPL(强脉冲光)技术。这种技术对毛囊有靶向作用,能在不损伤周围皮肤的情况下起作用。而且很多机器都有皮肤感应器,只有检测到皮肤接触才会工作,并且有不同的能量档位可以调节,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和痛感来选择。只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出现严重问题的几率是很小的。

那“不值”的点,或者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效果因人而异,不能“一劳永逸”。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让人失望的地方。每个人的毛发颜色、粗细、密度,以及皮肤对光的反应都不同。脱毛仪对天生毛发颜色深、粗硬的“黑胡子”型效果最好,但对细软、浅色甚至天生毛发就不太明显的人来说,效果可能会打折扣。而且,它不是能彻底根除毛发的,更多的是抑制毛发生长,让毛发变得细软稀疏。所以,如果你期望的是彻底消失,那可能会失望。
需要时间和耐心。 这个真的不是“神器”,用一次就立竿见影。你想想,美容院的激光脱毛都需要好几个疗程呢。家用脱毛仪需要坚持按照周期使用,可能要几个月才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果你是那种“三分钟热度”,用了几次没看到明显效果就放弃的人,那这笔钱确实有点浪费了。
可能有点小痛感。 尤其是刚开始用,或者使用高档位的时候,会感觉到一股热流和轻微的“橡皮筋弹了一下”的感觉。虽然不像蜜蜡那么疼,但也不是完全没感觉的。如果你的痛感非常非常低,那可能也需要谨慎选择。当然,随着毛发变少变细,痛感也会逐渐降低。
不是万能的。 脱毛仪对所有毛发都有效吗?不一定。比如白色的、非常细小的绒毛,或者一些颜色特别浅的毛发,IPL技术可能就作用不大了。另外,有些皮肤病或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可能也不适合使用。所以,购买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
操作的细节很重要。 比如使用前需要将皮肤上的毛发剃干净,使用后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和防晒。这些细节如果没有做好,可能会影响效果,甚至引起皮肤不适。

那么,一千多的脱毛仪到底值不值?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是以下情况,那我觉得一千多花得值:

你的毛发比较明显,颜色深,而且你对光滑无毛的皮肤有较高追求。
你觉得去美容院太麻烦,或者预算有限,想自己在家解决。
你是一个有耐心,愿意坚持使用的人,并且了解脱毛仪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希望的是减少毛发生长,让毛发变细软稀疏,而不是彻底“净身”。

如果你是以下情况,那可能需要慎重考虑:

你的毛发非常细软,颜色很浅,甚至几乎看不出来。
你对疼痛非常敏感,一点点不适都受不了。
你期待的是一次性脱毛,或者一劳永逸的效果。
你没有耐心,容易放弃。
你的皮肤状况比较特殊,比如有严重的皮肤病,或者正在服用影响光敏感的药物。

最后,分享几个选购小Tips,帮你把钱花在刀刃上:



看IPL光能强度: 通常是焦耳/平方厘米(J/cm²)来衡量,数值越高,效果越好。但也要注意,太高可能会损伤皮肤。
看出光次数: 一般家用脱毛仪的出光次数在10万50万次不等。这个数字决定了机器的使用寿命。按照说明书的周期来用,足够一个人用好几年了。
看是否有肤色传感器和安全档位: 这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选择口碑好的品牌和产品: 不要盲目追求网红款,看看真实的用户评价,尤其注意那些关于效果和耐用性的反馈。
了解退换货政策: 万一买回来发现不适合自己,有个退换货的保障。

总的来说,花一千多买个脱毛仪自用,值不值真的取决于你的需求、期望和付出。对我来说,看到自己皮肤越来越光滑,心情也会变好,所以我觉得是值得的投资。但如果你是抱着“立竿见影”、“永绝后患”的心态,那可能就要三思了。

希望我的这些碎碎念能帮到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继冲牙器内卷以后,脱毛仪也迎来了内卷的高潮~

因为我最近又拿到了一款“卷王”脱毛仪,让我在这个问题下想好好的聊聊——一千多的脱毛仪,还能怎么卷!

现在市面上的脱毛仪,本质上的技术分为两类——激光和IPL。

激光是老一代的技术,单一波长能量集中效果没得说,但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很痛,太黑的人就不用考虑了,而且不适合大面积脱毛。家用里面很少用到(除了Tria),目前主要还是用在医院的大型设备。

IPL是是在激光基础上的一项新发明,大家听过的光子嫩肤就是这个技术,因为是宽谱光,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过滤不同波长的光,发射频率也能更快,对于大面积脱毛来说,也更有效,所以目前家用款主要就是这个技术的。

而之所以说一千多的价位,来了一位脱毛仪的“卷王”,就是因为它用了一个最前沿的技术——ELOS(Electro-Optical Synergy,光电协同技术),IPL强脉冲和RF射频结合。

第三代脱毛技术——ELOS

基于光学的脱毛技术总共有三次技术更新。

最开始是普通激光脱毛,就是采用激光直接对皮肤进行照射,破坏毛囊结构达到脱毛的目的。因为这种技术需要较大型的机器,所以最开始主要应用于美容院,直到现在仍有很多美容院在采用这项技术。

但因为激光脱毛会引起皮肤本身的红肿及皮肤不适,有的需要冰敷处理,所以这一技术仅停留在美容院中。


第二代技术叫做IPL,也就是强脉冲光技术。这种技术和激光有异曲同工的原理,但其特点是基于光的选择性作用原理,达到一种非相干的普通光。因为毛囊中的黑色素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只要控制IPL的波长范围是黑色素会吸收的,就能利用热效应可以很好的让毛囊进入休眠期甚至于破坏毛囊。这也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家用脱毛仪的技术。

也正是因为IPL是基于黑色素选择的原因,就会造成一个bug,表皮中一旦黑色素较多,那么光能同样也能被表皮吸收转化成热能,灼伤表皮,所以深肤色以及浅毛色的人就没有用了。

基于此就出现了第三代技术ELOS,光电协同技术。和其他的光学美容技术一样,ELOS技术在脱毛领域的应用也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在设计美容、皮肤护理等多种用途上都有应用。

其原理主要是以IPL对毛囊进行选择性的预热(IPL的选择性热效应),不同热度的组织会形成不同的热阻抗,毛囊的阻抗会低于表皮,RF射频对阻抗进行识别会被引导到低阻抗的毛囊中,两者持续叠加,这样热量集中在毛囊。简单来说,就是射频技术充当“瞄准器”,IPL充当“导弹”,两者结合更加精准的对毛囊进行破坏。

也因此,看似好像还是通过热能来破坏毛囊,实际上因为RF+IPL技术的联合,在相同能量的使用下,其对毛囊的破坏效果和能量集中程度都更好,属于“事半功倍”!也因此,对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刺激和影响更低。

相比于IPL技术,ELOS更好的解决了“能量分散、皮肤灼热、效率低”等问题,在无需光头制冷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同样的毛囊破坏作用,因此是更加高效、舒适的脱毛技术。

院线级脱毛设备的家用款

不论是IPL还是ELOS,这一技术的开发者都来自于以色列赛诺龙公司的CEO,Dr.Shimon Eckhouse,当然,IPL的发明还是他在1991年申请的专利,后面也基于这个技术创立了ESC Medical公司(科医人的前身)。凭借ELOS这一技术专利,赛诺龙公司开发了多种院线级的脱毛设备,包括e-Light、e-Laser和e-Max等设备,其功能涵盖嫩肤、去皱、脱毛、祛痘、紧肤等。

除了院线级的产品,赛诺龙公司也对应开发了家用型的脱毛设备,在国内也是唯一一个采用Elos技术进行脱毛的产品——iluminage易美肌脱毛仪。

易美肌脱毛仪的波长范围是550nm-1200nm,FDA的指导标准是脱毛仪不能使用波长低于500nm的光波,从安全性上不会引起表皮的不良反应。同时,这个波长的穿透深度是0.5-2nm,能够到达毛根,表皮、血液对光能的吸收率低,同时配合RF射频技术进行阻抗筛选,能够不以皮肤黑色素作为导向,直接针对毛囊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有效的脱毛。

也正是因为ELOS技术摆脱了黑色素导向,所以易美肌的脱毛仪能够针对所有肤色的所有毛发进行脱毛,其应用范围较IPL更广,同时,因为其能量更加集中,对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影响更小,所以相较于IPL或者激光技术,易美肌脱毛仪是接近“0肤感”的脱毛仪。

肤感舒适的同时,易美肌的能量参数同样优异。其光束能量达到了罕见的9J/cm2。(4J IPL+5W RF),这在家用型脱毛仪中比较少见。也因此,其脱毛的效果及效率都值得肯定。

特别是当前,很多脱毛仪对于光束能量存在虚报,为了追求使用的“无痛”或者“冰点”,有意把能量降低。但是FDA的研究表明,能量密度需要达到5J/cm²才能损坏毛囊,防止毛发再生。易美肌的脱毛有效性是获得FDA的批准的,其核心参数也达到了家用的顶配,因此可以放心使用。毛发比较浓密或者肤色比较深的,用这一款效果应该会更为明显。

在测评这一款脱毛仪时,我发现在如此高的能量中,甚至光头都没有现在流行的冰点“除痛”,使用上仍然没有任何的不适。

对于皮肤的任何部位都分厂使用,包括手指背侧、手臂位置、唇周、脸颊等位置都没有不适感,效果也十分突出

使用上,先采用美容刮刀进行刮毛,刮毛以后第二天采用1-2档进行照射。之后可以用一点身体乳或者芦荟胶进行局部的保湿。

一周1-2次的频率,一个月以后基本就能达到很好的脱毛效果,并且,毛孔并没有任何增大或者损伤。

当然,家用脱毛仪产品脱毛原理是对毛囊的活性抑制,毛囊本身有再生的功能,所以小概率下毛囊还是会长出一些毛发。但长时间使用后,毛囊被完全破坏后,也就基本不会长出毛发。

所以,如果还在犹豫买什么脱毛仪的话,不如尝试下基于最好的ELOS技术的易美肌脱毛仪吧~

user avatar

首先我们来说说毛发茂盛是怎么回事:

1.家族遗传

第一个原因就扎心了,有些人天生就毛发旺盛,这也没办法啦,就是遗传,天注定。比如很多毛发旺盛的小仙女会发现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也是“多毛星人”。

2.内分泌失调

现在很多女孩子学习工作节奏紧张,压力山大,除了时不时地熬夜,饮食也不规律,导致内分泌失调问题,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毛发增多。

3.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过旺

雄激素会刺激毛发的生长,如果青春期雄激素分泌过旺,长成“猕猴桃”也不难理解了[1]

简单来讲以上就是毛发野蛮生长的原因。但相对于为什么会这样,很多“猕猴桃女孩”更想知道该怎么长久地摆脱毛毛的困扰!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脱毛大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脱毛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按照技术成熟度和使用的热门程度,目前市面上的脱毛大法可以分为两类,传统方法和新时代方法[2]

传统脱毛发法:

1.物理脱毛法:

用镊子一根根拔,用蜜蜡一片片拔。简单粗暴,但是体验非常不好。稍微细软一点的唇毛等或许还能承受,像腋下这种毛发粗硬且浓密的部位,想想都觉得疼痛难忍。另外,从健康方便来讲,不建议选择这种粗暴的脱毛方式。将体毛连根拔起时,毛根处被称为毛囊细胞的部分皮肤组织也会被撕扯下来,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但是可能会造成毛孔深处破损出血。细菌趁机从破损部位进入皮肤内部,可能会引发毛囊炎,从而导致色素沉着、内嵌毛等皮肤问题。

还有剃毛:这种是将毛发拦腰斩断,因为没有除根,所以毛发过一段时间自己会长出来,那些比较粗硬的毛发一旦被刮除,新长的毛发会有些扎皮肤。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对脱毛没有特别强烈追求,应急刮一下毛的人。如果想要一直维持光滑无毛的状态,那就需要三天两头刮一刮,也是有点麻烦。

另外刀片反复的刮蹭刺激,还可能会刺激毛发长得更加粗壮哦。(得知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2.化学脱毛方法:脱毛膏/脱毛喷雾。

脱毛膏是一种化学制剂。很多脱毛膏都有一种很难闻的味道,这种味道源自一种叫做巯基乙酸(钙)的成分,该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溶断体表的毛发,但需要注意的是,与毛发相同,我们的皮肤中也含有胶质蛋白,因此在脱毛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皮肤产生损伤,有些人甚至会严重过敏。

以上这些方法呢,都属于传统的脱毛方式,只能去除体表毛干,无法作用于毛囊,毛发会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新时代的脱毛方法:

激光脱毛被国际美容界认为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高科技美容技术,激光脱毛仪也应运而生,这种方法既不会像物理机械方法那样简单粗暴的拔毛,也不是简单地靠热量烧焦毛发,而是通过高能量深层作用于毛囊,抑制毛发生长。

我们的毛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毛发与毛根,毛根周围的组织被称为毛囊,毛根与皮肤表面所成的钝角侧有一束斜行的平滑肌,称立毛肌。立毛肌的一端附着在毛囊上,另一端则位于皮肤中。最新研究表明[2],毛囊干细胞位于外毛根鞘的隆突部,立毛肌的附着点附近,使毛囊的隆突部及球部成为重要靶点。

也就是说,破坏该靶点,抑制生长,即可达到脱毛效果。该方法可以通过光源技术解热原理,利用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对特定波段的光的吸收,使毛囊生热,从而选择性地破坏毛囊,避免周围组织损伤的同时,达到去除毛发的效果[3]。该过程中,毛囊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能量,因此能够传导到周围皮肤组织到热量就相对很低,在使用过程中,皮肤几乎没有特殊的不适感。

因此,如果想要斩草除根,还是要从毛囊抓起,而运用此原理的激光脱毛(LASER)和强脉冲脱毛(IPL)可以说是脱毛大法首选了[4]

同样是利用光的作用从根部破坏毛囊,那美容相关的机构中使用的激光脱毛还是家用脉冲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结合题主的问题,来让机构激光和家用脉冲光pk一下。

其中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 价格合不合适(题干要求一千多)
  • 使用方不方便
  • 能否能长期坚持使用

机构激光脱毛价格比较贵,而且不同部位的价格也不同,一般都要几千以上(基本已经超出了题干范围了)。那些标价199,299的美容院,要审好题,冲着199去的,说不定最后这个项目那个项目还花了1万多不止。另外,对很多小仙女们来说,平常工作忙碌,也没有时间经常往返机构,另外涉及一些私密性的问题,很多人会更青睐家用脱毛仪,居家一站解决,价格也更有选择空间,从500-5000元不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激光还是强脉冲光,脱毛效果都不是 1 次就可以搞定的。由于毛发的生长状态存在生长周期,每次操作周期以 1-2 个月为宜,也可以观察毛发再生情况而重复使用,因此,长期坚持很重要。相对于机构激光脱毛,家用强脉冲光脱毛的疼痛感要降低不少,更易于长期坚持使用。

其次从适用范围来看,根据研究表明,强脉冲光的谱段较宽,对不同粗细和不同颜色的毛发均有效,这是优于其他激光脱毛仪的显著优点[5]。强脉冲激光波谱范围能够覆盖500~1200nm波长的波段,可以有效地进入毛囊深处,,有效应付各种形态的毛发。

因此,不管是为了回答主题还是个人心水推荐,家用脉冲脱毛仪都是首选。具体两种脱毛方式还有哪些不同,我总结了一张细节图,方便大家对比。

若如题主所说,想买一千块的脱毛仪应该如何选择呢?

选择一款家用脉冲脱毛仪主要看两点:产品效果和使用体验。

1.什么样的千元脱毛仪值得买呢?看产品效果

第一看能量。根据上文提到的脱毛仪工作原理可知,脱毛仪是利用黑色素的选择性光热作用,抑制毛发生长,使毛发变稀疏,因此,能量密度是直接影响脱毛效果的重要因素。能量越高,痛感就越高,甚至会灼伤皮肤,这也正是为什么激光痛感明显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能量不足,对毛囊的抑制作用也不够强,虽然使用起来更安全,但同时也牺牲了脱毛效果。因此,平衡好能量的高低才是关键。

越好的产品越要懂得平衡能量密度,在能量方面,家用脱毛仪能量一般都小于20J,在安全范围内,能量的数值越高,抑制毛发生长的效果就越好。

第二要看波长。脱毛仪是利用特定波长穿透皮肤表层准确到达毛囊,毛囊黑色素吸收这种光后温度升高失去活性,从而达到脱毛效果。如果出光波长过短,则穿透力不足,有害光也会增加,不仅脱毛效果差还可能被表皮和血液吸收,为皮肤健康埋下隐患。

因此,脱毛仪波长应该处于500-1200nm安全范围,能够覆盖嫩肤、美白波段,其中又以640-1200nm长度为佳[6]

2.什么样的千元脱毛仪才适合自己?由使用体验决定

(1)体感

一讲到脱毛仪,大家就想到痛不痛,可以说美容院激光脱毛以及其它脱毛仪方式的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痛”的印象。对于怕痛星人来说,体感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要素了,因为它直接关乎使用感受。虽然相比较于激光脱毛,家用脱毛仪的痛感已经降低了很多,但不同产品间的使用感受还是相差很大的。

一些产品搭载了蓝宝石冰点功能,就是为怕痛的小仙女准备的,“边冰边脱”,最大程度减少红肿热痛,同时又保证脱毛效果。而没有冰点功能的产品,对于敏感肌来说真的是见光死。

目前市面上搭载蓝宝石冰点技术的脱毛仪并不多,美的家用脱毛仪就是其中之一。与其它冰点技术不同的是,它拥有强弱双冰点,夏季或者环境温度高时可以使用强冰敷,秋冬季节温度低时可以选择弱冰敷,两种模式可选,体验升级UpUp。无需使用凝胶来隔热,蓝宝石冰点技术可以全程保持在13°C左右,就算长时间脱毛,也不会影响冰爽效果,真正做到舒适无痛。

(2)脱毛效率

如上文所提及的,我们常说的脱毛效率首先体现在能量大小,能量大小直接影响脱毛的见效时间。但效率其实也体现在出光头面积上。面积大,则意味着单次脱毛仪花费时间短,脱毛效率也更高。市面上的家用脱毛仪出光口大小一般在3cm2左右,而美的脱毛仪则配备了1.2cm*3.3cm的大出光口,基本是市面上最大的出光口了。结合17.25J的超大能量和不到1S的超快出光速度,一条腿的毛发只需 5-8min即可搞定,真的比去美容院等其他机构脱毛省了不少事儿。

综合以上参数,我列了一张表格。

另外出光模式也是体验的其中一项。美的的出光模式分为手动打光和自动打光。手动模式可以针对具体部位,调节档位实现强效脱毛。自动脱毛呢,就是智能操作,出光头吻合肌肤后,便可自动快速出光。档位有1-5档,5档是最高档,你可以根据脱毛的难易程度(毛发密度、软硬度、皮肤敏感度),来匹配不同档位。不同区域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脱毛方式,也不用繁琐地更换出光头了。个人觉得美的这款属于千元价位段里面比较全面的,操作也简单,适合新手小仙女。


(3)不推荐购买千元以下的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脱毛仪不同于其他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比如滤波片的质量差,导致出光波长在500nm以下,不仅起不到脱毛作用,还会损伤我们的皮肤。而且便宜的产品因为要节省成本,极可能使用玻璃灯管,容易有炸裂风险。千万不要拿我们的身体做赌注。所以说,小仙女们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宁愿不买,也不要买这种质量没有保证的产品。而作为国产大品牌,美的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都是绝对让人安心的。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没有一种脱毛方法能做到一劳永逸,不同部位的脱毛效果也会因为肤色、毛发状况存在差异,因而不是所有人都会产生一样的见效时间和效果。

美容护肤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就像汽车需要长期的保养,涉及皮肤毛囊的护理更是如此,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毛囊具有生长周期,毛发破坏掉会再生,而且激光/强脉冲光脱毛对于不同部位的毛发脱毛效果也是不同的。毛发稀疏的部位,例如对于唇毛这种原本就是细细软软的毛发来说,能够吸收的光能较少。最后的结局可能并不是不长唇毛,而是唇毛的颜色变淡变浅生长极其缓慢,看起来并不明显。而对于手臂小腿的体毛和腋毛而言,因其颜色明显,根部粗壮,能够吸收的能量较多,黑色素爆破和破坏毛囊的能量较大,因此脱毛效果相对更好,可以达到几乎看不出来的程度。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孕产妇、正处于母乳喂养女性不建议使用!!!

使用时注意,脱毛先刮毛,这样可以保证脉冲光有效作用于毛囊,虽然美的有赠送带有肥皂润滑条的刮毛刀,湿水湿润产生肥皂液刮毛,但是我还是洗澡的时候就着沐浴露刮毛,皮肤比较嫩的小仙女们也可以搓起泡了之后刮毛。千万不要干刮!以及千万不要就着毛发直接打光,千万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等你闻到烧猪毛的味道你就知道了…….(本文叙述的最终达到效果,因本人而异)

这是大概用了7、8次的效果,毛发稀疏细软的小仙女可能5、6次就有惊喜,毛发浓密厚重的小仙女可能需要至少10次。但是要想脱毛仪真的买的值,还是要强调,坚持,坚持,坚持!

总而言之,花一千多买脱毛仪自用,我觉得是对自己一个值得的投资,脱毛仪也不是智商税,让自己变美变开心,有什么不可以呢~

最后,祝福看完这篇回答的各位小仙女,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脱毛方式,也不要有外貌焦虑,美美地度过开心的每一天~

参考

  1. ^ 朱海琴, 范卫新. 雄激素和毛发生长[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 23(002):149-152.
  2. ^ a b 刘萍,刘毅.不同脱毛方法的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6):665-666.
  3. ^ 王 黎,刘晓瑾,安文清,等.不同皮肤类型患者激光脱毛的最佳剂量及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9,618(3):179-181.
  4. ^ Anderson RR, Parrish JA.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 precise microsurgery by selective absorption of pulsed radiation.Science,1983, 220(4596):524-527.
  5. ^ 尹锐,林 琳,肖 艳.强脉冲光对人体不同部位脱毛的疗效比较[J].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503-1505.
  6. ^ Choudhary S,Elsaie ML,Nourik.Laser assisted hair-removal[J].GItal Dermatol Venereol,2009,144(5):595-602.
user avatar

“为啥体毛不能直接消失永远不长?”估计这是每颗猕猴桃星人来自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尤其是马上到了春夏这种露胳膊露腿的时节,谁不想拥有光溜溜滑嫩嫩的白煮蛋皮肤呢?

别说各位小仙女了,我都想!

剃刀、蜜蜡、贴纸、脱毛膏、医美激光、家用脱毛仪,脱毛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招数层出不穷,相信不少猕猴桃星人或多或少也有所尝试,究竟哪种可以帮我们完美解决体毛问题呢?

一句话告诉你,在选对产品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家用脱毛仪是兼具有效性好&安全性高&实际成本较低于一体、最具性价比的脱毛选择。

为啥这么说?如果你在脱毛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那一款好的脱毛仪,统统都能帮你解决~


问题一:脱完毛没几天又长出来,没完没了的真烦人。

首先,丢掉你手上的剃刀、蜜蜡还有脱毛膏,这些传统的老方法连帮你延缓毛发生长都做不到!

如果还指着这些解决毛发,那势必会面临着刚脱掉的体毛没多久又会重新长出来,然后反反复复永无止境的困扰。

这跟毛发的生长和生理结构有关。

虽然身体各部位的体毛颜色或深或浅,质地或软或硬,但究其结构却大体相同。外露于皮肤表皮的那部分叫做毛干,位于皮肤内部的叫做毛根毛囊包裹于毛根外部,下端关键部位叫做毛乳头,这是连通毛发与血管的关键,作用是输送毛发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从而维持毛发生长

而无论是用剃刀直接刮掉,还是拿脱毛膏溶解毛发,都只能作用于皮肤外层的毛干部分;蜜蜡脱毛稍好一点,操作好了能把毛根从毛囊中拔出来。但这三种脱毛方法最多也就作用到毛根而已,根本无法影响毛囊,更何谈毛乳头了。所以,传统的脱毛方法那简直就是驴粪蛋光看个表面光,里面的毛该咋样还是咋样。

而家用脱毛仪则不然,无论是光源是强脉冲光还是激光,本质上的脱毛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光的热效应。

光照射在皮肤后深入至毛囊附近,毛发中的黑色素会吸收大量光能,经而转化为热能,毛囊内温度迅速升高,导致毛囊组织被破坏,毛发去除。而且不得不说国人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肤色颜色浅&体毛颜色深

肤色较浅,皮肤就不会吸收太多的光,光能利用率高且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体毛颜色深代表着所含黑色素多,吸收光能的效果也就越好,脱毛效果有保证。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无论是去美容院更专业的激光脱毛,还是家用脱毛仪,都无法做到一次脱毛,终身绝毛的效果,这是因为要想把毛囊完全烫坏,使毛发失去永久再生的能力,这热量无论如何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得不偿失。但在2020年新出版的《国际美容护肤标准教程》中,将光子脱毛(以IPL为光源,绝大多数家用脱毛仪属于此类)、激光脱毛(大多数医院用的脱毛方法)都归类为永久性脱毛。因为这两者可以达到“延缓毛发再次生长的速度”,持续使用可以做到持久无毛

但也比根本无法延缓毛发生长的剃刀蜜蜡之类的要有用的多了。


问题二:脱毛到底会不会越脱越黑?越脱越粗。

经常剃毛的姑娘们估计没少怀疑人生:脱毛到底会不会让新长出来的毛发更粗壮啊,为啥我每次看长出来的都比之前更硬更黑了呢?

先辟个谣,无论哪种用哪种方法来脱毛,新长出来的毛发都不会越来越黑,越来越粗。如果刮毛真的会让体毛越长越浓密,那脱发就不会是世界难题了,只用剃刀刮几次就好了,但凭你怎么刮,地中海还是地中海,秃顶仍旧秃顶。

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完全是因为体毛的形状都是下面粗上面细,剃刀刮毛、蜜蜡脱毛等方法都是将皮肤上面的体毛直接在横截面上截掉,新长出来的毛发比较短,角度也是近乎与皮肤垂直,底端比较粗这很正常现象,并不是脱毛让你的毛发更旺盛了。

但激光脱毛好就好在,他连这种错觉都不会给你,新长出来的体毛质地越来越软颜色越来越浅,让你更直观地感受到脱毛的效果,连产生怀疑的机会都不给你。


问题三:激光脱毛又是光又是热的,安全性有没有保障啊?会不会对皮肤有副作用?

激光、脉冲光脱毛还是相对安全的,皮肤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可能会产生局部红斑、毛囊性水肿等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会在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无需过多处理。

而且,你以为蜜蜡或是脱毛膏就比激光脱毛更安全吗?

蜜蜡脱毛的痛感就不用说了,那酸爽体验过的都知道。使用频繁还很容易引起毛发内生,就是新生毛发刺入皮肤,深入表皮向下生长。处理不好还会在皮肤表面长一层又红又疼的小疙瘩,甚至引发毛囊炎。

脱毛膏的主要成分是巯基乙酸盐,溶解毛发少了它不行。但问题是巯基乙酸盐,它具有刺激性,敏感性皮肤需要避免使用,面部、比基尼区这些敏感位置,基本上也就告别脱毛膏了。而且还可能出现红肿过敏、色素沉着,甚至是皮疹等皮肤病。

此外,如果经常用以上方法脱毛的小仙女们应该能体会到,像是脱完腋毛之后,新长出来的腋毛像一根根小针一样粗壮,不停地扎着你大臂内侧最柔嫩的部分,那体感简直像是容嬷嬷附体一样,别提多折磨人了。

要是恰好刮了比基尼区,那酸爽简直不敢想象……

激光脱毛就没这种烦恼,毛囊受损之后新生毛发远不如这些传统方法来的“坚挺”,帮你告别脱毛后扎人的烦恼。


最后再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吧。其实不少人都知道脱毛仪的优点,但1K+的价格还是劝退不少打算入手的学生党,尤其是买个剃刀脱毛膏也就几十块钱,两者一对比感觉脱毛仪的成本高出不少。

但要算账的话就算清楚,脱毛仪看着价格不算便宜,但毕竟是一过性消费,也就是说只用花一次钱。目前市面上品控做的不错的脱毛仪都有40W左右的发射次数,有的还能做到无限次数,总之用个几年不成问题。平均下来这价格就不算贵了。试想一下这几年要是都用剃毛刀或者是脱毛膏,麻烦不说,这价格算起来也不会比入手一台脱毛仪便宜。而且入手之后妈妈/闺蜜/舍友都能跟着一起沾光,还是相当实惠的~

美容院专业脱毛那价格就更不美好了,他们是按照部位收费的,但一部位要想彻底脱干净至少四位数起,想全身脱毛的话那价格至少上万了。而且也无法保证“一次脱毛、终身不长”,过一段时间还得再去。

所以综合来看,相较于剃刀/蜜蜡/脱毛膏这些传统的脱毛方法,花个一千多块钱入手一款合适的家用脱毛仪,还是非常香的。


但是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市面上的脱毛仪那么多。有的是激光,有的是脉冲光,波长能量都不一样,这些参数到底有啥区别?什么样的脱毛仪适合我呢?

别着急,接下来我就手把手的给你讲清楚脱毛仪的这些问题:

  • 波长能量这些参数到底代表什么?
  • 一款合适的脱毛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入手之后又该怎么用?

从更干货的角度帮你把脱毛仪的价值发挥到极致,看完之后行动起来,能直接帮你摆脱毛发困扰的那种干货~


1.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最为重要,这是直接影响脱毛效果的一个参数。

根据研究显示,只有能量密度≥5J/cm2的光能才具有比较明显的脱毛效果[1],换言之,能量密度不到5 J/cm2的产品,就别再考虑他们啦。

简单来说,能量越大的产品脱毛效果也就越好。不过以脉冲光为光源的脱毛仪因为波长较短,部分光能会被浅层皮肤吸收,光能过高肯定会烫伤皮肤,因此能量设置的不会太高,这也是家用脱毛仪脱毛效果比医美激光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2.光源波长

光源波长不仅影响脱毛效果,还影响使用脱毛仪时的安全性。

光源波长越长,发射出的能量被黑色素吸收的也就越多,脱毛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波长比较短,光波的穿透性比较差,很大一部分能量被表皮和血红蛋白吸收,还会很大比例被表皮和血红蛋白吸收,对皮肤产生副作用[2]。

这也是激光脱毛与光子(脉冲光)脱毛的主要区别。一般640nm以上波长的红光可以直达毛囊深处,对毛乳头产生破坏,脱毛效果更好,所以一般美容院的专业激光脱毛波长都是640nm以上。

而脉冲光它是一段光,光波范围较大,脱毛效果确实不如激光。但是不同人/同一个人的不同部位,它毛囊深度都不完全一样,所以脉冲光的穿透力虽然不如激光,但能对不同深度的毛囊都产生作用,打击面更广~

看到这可能有的朋友想问了,这么说的话,激光能量大、波长长,用它来脱毛的优势不是更大?

这倒也不是,各有利弊吧。

单纯从效果来看,家用脱毛仪肯定没法正面硬刚美容院的专业激光脱毛,但也并不是完全被碾压。激光脱毛虽然见效快,但脱毛的时候痛感较强,而且出光速度比较慢,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而且马上就到夏天了,太阳底下还要来回往美容院跑,而且脱毛后要注意防晒,要是一不小心晒伤了更麻烦。

最关键的是,美容院他贵啊!

所以,如果你不差钱不怕麻烦又不怕痛,去美容院做激光脱毛是你更好地选择,毕竟效果在那放着呢。而如果你像我一样,首先是个怕痛星人,而且预算也不是特别够,那还是老老实实选一个参数过硬,同时用起来使用感别太差的脱毛仪,毕竟要是痛感太强,把脱毛变成了一种折磨,那不把它丢在角落里才怪。


我们来总结下,一款好的脱毛仪应该要满足以下几点:

  • 波长≥500nm、能量密度≥5J/cm2
  • 产品质量要有保证,尽可能降低皮肤的不良反应,能无痛更好
  • 发射次数越多越好,使用寿命长

其实这要求真不高,但偏偏市面上有些品牌总打一些虚假的噱头,弄些像是智能识别肤色、自动连打之类华而不实的鸡肋功能;要么就是连基本参数都过不去,波长500nm都不到,为了使用的时候不痛就把能量密度配置的低的不得了,这种脱毛仪用了效果也不好妥妥的智商税;还有的产品参数倒是过硬,但忽略了没有考虑到皮肤的承受力,没配合啥保护措施,用的时候就痛得不得了。脱毛是为了变美,本来是件开心的事,结果整的好像上酷刑一样,能坚持下来就怪了。

这么一整,把本来很清晰的市场搅和的鱼龙混杂,不少猕猴桃星人选不对、选不好合适的脱毛仪,结果就给这一品类直接扣上智商税的帽子,这锅脱毛仪可真是白背了。


所以,市面上难道就没有能满足上述几点需求的脱毛仪?

还真不是。比如说像是ulike的蓝宝石air+家用脱毛仪,能做到脱毛仪类目销量的佼佼者,绝对有其过硬的产品优势。从产品参数的设计、脱毛的有效性、安全性、使用感,甚至是使用寿命,都是脱毛仪市场中的佼佼者,价格2000以内(记得来领券呀)还带冰点功能,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作为家用脱毛仪的代表性产品,也是各家竞品争相模仿的对象,ulike的脱毛仪设计的相当能打。

550-1200nm的波长,各种深度的毛囊都能作用到;搭配最高可达6J /cm2的能量密度,脱毛效果绝对有保证。能量共有5档,可以满足不同肤质、多种场景下的脱毛需求,初次尝试的脱毛小白,或者用来脱唇部、比基尼这些敏感区可以从低档入手体验;像我这种脱毛老手,毛发又比较旺盛的猕猴桃,就开了最高档直接怼。

当然,一款好的脱毛仪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参数过硬,而在于它足够替用户考虑的人性化设计以及脱毛时足够出众的使用感。比如说ulike脱毛仪的蓝宝石制冷触头技术,就是出于增强用户的实际体验感,降低痛感,在出光口处非常豪地镶嵌了整块蓝宝石晶体,这一材质透光率高、传导率高,很多高档手表和手机摄像头都少不了蓝宝石的身影仪器内部会有一个制冷系统来给蓝宝石出光口降温

这样强光打到皮肤上产热的同时,蓝宝石出光口会给被打光的皮肤进行冰敷,实现了“边冰边脱”,皮肤表面温度可以稳定在10℃左右,所以用起来的时候感觉凉凉的很舒服,不会像市面上其他那些未加保护的脱毛仪一样,脱毛的时候痛得不得了。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出现皮肤红肿、干燥、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概率。

其次,ulike的平面出光口体现出了产品匠心。市面上的脱毛仪大多为凹面出光口,无法完全贴合皮肤,让原本就不够高的能量进一步流失,削弱了脱毛效果;而且凹面出光口非常非常容易积灰,清洁起来也不方便~

而ulike的平面出光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光能的损失,灯头与皮肤紧密贴合,可以增加毛囊根部对于光能的吸收效率。

马上要到夏天了,我这种怕热怕到极致的人离不开短袖短裤,我可不想脱掉长裤又露出毛裤,所以早从3月就未雨绸缪,实施了我的脱毛大计。

入手后的最初两周,我是剃毛隔天就用一次,主要是脱手臂和腿上的毛毛,配合他家的大出光口,直接开最大档,不到10分钟就能在身上完整脱一遍,速度相当快,而且我是真的真的一点也不痛,贴在皮肤上的蓝宝石出光口感觉凉凉的,还很舒服~

如果是用剃刀刮毛的话到了第二周就正是体毛茁壮成长的时候。但用ulike脱毛的感觉就明显感觉到好多脱过的位置直接就不长体毛了,零星长出来的几根余孽也蔫蔫的不精神。

就这样大概用了将近2个月吧,我就把频率降到了半个多月用一次,这个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体毛进一步稀疏,而且长得更慢了。

或许有的小伙伴这时候心里该打鼓了,最开始的几周这使用频率一点也不低,而且后面也要坚持使用,不一样很麻烦?

才不是呢。比起用剃刀脱毛膏过不了多久就得脱一遍,而且还得忍受新生毛发扎手的折磨,脱毛仪的效果真的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知道,而且到了后期稳定的时候基本上俩三月用一次就行了,一点也不麻烦。

反正我是亲自试过了,领券后不到1600价格,感觉就俩字:真香。

讲完了脱毛仪的挑选,还不算完,用的时候还要好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索性一次讲清楚~


  • 先刮毛,后脱毛

毛囊中的毛发分为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三个阶段。

处于生长期的毛母质细胞分裂周期短,黑色素在此时是最多的,脱毛效果也最好。而退行期与休止期的毛发几乎不吸收能量,因此只有当休止期的毛囊进入生长期后,脱毛治疗才有效。所以在用脱毛仪脱毛之前,请先拿剃刀把脱除部位的体毛刮掉,然后再用脱毛仪。拿着脱毛仪对着长长的毛直接打光,能量会损耗在皮肤表面的毛发上,到达不了毛囊。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脱毛仪使用之前都要刮毛的原因。


  •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使用周期[3]

从表中我们能看出,唇毛的休止期比较短,而腋下、四肢等部位毛发的休止期比较长,所以到了后期,脱唇毛的间隔时间就比较短,在一个半月左右,而腋下等部位就相对长些,两个月左右。

不同部位的使用频率不一样,脱毛效果也不一样。像是女性的唇毛,它属于毫毛,颜色浅、不易察觉,毛囊体积小,黑色素含量较少,因此脱除效果往往并不是很理想;而腋毛、四肢上的那些比较黑的毛发脱毛效果就要明显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


另外像是乳晕、阴部等部位的皮肤黑色素含量相对较高,大部分光都被色素吸收,进入毛囊的光就会降低很多,而且这些部位的皮肤较为敏感,这些部位不建议使用,还有文身、痣部位也不建议使用。


  •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在使用脱毛仪的时候需要佩戴太阳镜,因为脉冲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使用后可能会产生局部红斑、毛囊性水肿等不良反应,不过绝大多数会在数小时后自行消退、少部分会出现结痂、水泡、色素沉着等并发症。肤色比较白的人可以将能量设置的高一些,而如果肤色比较黑,还是踏踏实实的从低能量开始试起吧。脱毛后的6小时内最好避免碰水,同时也要避免暴晒哦~


最后给认真看完的猕猴桃星人总结几点哦~

  • 脱毛仪从效果、方便程度和成本来看,都算是脱毛领域中性价比较高的那一挂,同时选对产品&正确使用可以持久无毛;
  • 选脱毛仪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光源波长、能量还有出光口面积、是否有冰点这些产品细节;
  • 处于生长期的毛发黑色素含量较多,最好脱除,所以无论使用哪种脱毛仪都要提前刮毛;
  • 腋毛、腿毛等比较明显的体毛要比唇毛等细毛更好脱除,乳晕、阴部还有文身处不建议使用;
  • 脱毛时要佩戴太阳镜,脱毛后还要避免曝晒。

最后希望小仙女都能在夏天来临前如愿变成一颗颗光溜溜的白煮蛋~别拖延,赶紧行动起来呀!!!

参考文献:

[1]. 林佳音 袁定芬. 激光及强光脱毛疗效相关因素探讨[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45):549.

[2]. Hession M T , Markova A , Graber E M . A Review of Hand-Held, Home-Use Cosmetic Laser and Light Devices[J]. Dermatolog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for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 et al, 2015, 41(3):307.

[3].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