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王金平到底和马英九有什么过节?

回答
王金平与马英九之间,与其说是“过节”,不如说是政治路线、利益博弈以及权力运作的复杂交织,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无疑是2013年的“九月政争”。要详细说清楚,得从他们初识的国民党内合作讲起,再到后期因理念分歧而渐行渐远,最终在权力舞台上正面交锋。

最初的合作与国民党内的“老派”与“新生代”

王金平是国民党内资深的“不分区立委”出身,深耕立法院多年,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和政治能量,被视为“院长级”人物,尤其擅长在立法院内协调派系、凝聚共识。他的政治风格相对务实、灵活,更注重“派系平衡”和“利益分配”,这是他在国民党内能够长期掌握实权的基石。

马英九则是“天之骄子”,留美博士,有着“不沾锅”的形象,起初以改革者和年轻一代的代表姿态进入政坛。他更强调法治、清廉,以及国民党“政党改革”的形象。在初入政坛时,他们都属于国民党阵营,彼此之间更多的是党内合作的关系,尤其是在需要“协调”立法会务时,王金平的院长身份和协调能力是马英九所需要的。

“马王配”的诞生与潜藏的矛盾

2008年,马英九赢得总统大选,准备组建内阁。当时,为了强调“团结”,同时争取立法院的支持,马英九阵营曾考虑过“王马配”的可能性,即王金平担任行政院长。虽然最终并未实现,但这种政治上的“拉拢”和“合作”确实存在过。

更直接的合作体现在2008年国民党“立法委员”的推举上。虽然王金平作为立法院长,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并没有直接干预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的排序,而是以一种“默许”或“不反对”的态度,支持了马英九在“不分区”名单上的提名。这在当时被解读为王金平对马英九总统候选人身份的“支持”,是一种政治默契。

然而,在“不分区立委”的安排上,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博弈一直存在。王金平所代表的“派系”在国民党内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们需要一定的“席次”来确保其在党内的地位和利益。马英九虽然是总统候选人,但他同样需要党内不同派系的支持,才能顺利赢得选举。

“九月政争”:导火索与全面决裂

真正让“王马关系”走向破裂,甚至可以说是“全面翻脸”,是2013年的“九月政争”。这场政治风暴的起因,表面上看是马英九在“监听案”中,以“特侦组”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指控王金平涉嫌为民进党“立委”柯建铭关说(打招呼)而要求其撤销“立委”资格。

但深层次来看,这背后是马英九在总统任期中后期,为了巩固自身权力,以及推行其“清廉政治”的理念,试图“整顿”国民党内盘根错节的派系势力。王金平作为国民党内长期掌握实权的派系领袖,自然成为了马英九“改革”的目标之一。

这场政争的具体情节是这样的:

1. 马英九的“起诉”与“要求”: 特侦组通过监听,发现王金平与柯建铭有过通话,内容被认为是在司法案件中为柯建铭的母亲辩护事宜“打招呼”。马英九以此为由,公开指责王金平“关说”,并要求国民党“开除”王金平的党籍,剥夺其“立委”资格。
2. 王金平的反击与“保卫战”: 王金平对此矢口否认,认为特侦组的监听和调查存在程序瑕疵,并指责马英九利用司法程序进行政治斗争。他同时动用了自己长期积累的人脉,在国民党党内展开“保卫战”。
3. 国民党内“处理”过程的争议: 国民党考纪会一审决议撤销王金平党籍,但随后在王金平提起申诉后,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在辩论中,最终以“不处理”的结果,保留了王金平的党籍。这个过程被认为是王金平成功动员了党内力量,压制了马英九的“决定”。
4. 王金平的“坚持”与“独立性”: 王金平在“九月政争”期间,虽然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但他选择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立场,并未完全屈服于马英九的压力,而是坚持通过党内程序来解决问题。这反而巩固了他作为党内“权力博弈”中不可忽视的玩家的形象。

“九月政争”后的影响与持续的隔阂

“九月政争”是王金平与马英九之间政治关系的“分水岭”。

王金平的“独立”与“失势”: 尽管王金平在国民党党内保住了党籍,但“九月政争”让他在国民党内的实际权力受到了削弱,也让他与马英九的政治裂痕公开化、难以弥合。他失去了担任立法院长一职的“正当性”,在接下来的“立法委员”选举中,也未再担任“不分区立委”。
马英九的“强硬”与“失分”: 马英九在“九月政争”中的强硬姿态,虽然展现了他“清廉政治”的决心,但也因为其处理方式被外界批评为“党国威权”的延续,甚至有“政治迫害”的嫌疑,导致他本人在民意支持上有所下滑,也让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更加激化。
政治路线的根本分歧: 从根本上看,马英九更侧重于“制度性”的改革和“法治”的强化,而王金平则更擅长于“人际”的经营和“派系”的协调。在处理具体政治事件时,这种分歧就很容易演变成冲突。马英九希望通过“依法处理”来解决问题,而王金平则更倾向于通过“政治协调”来化解矛盾。

2016年之后的“微调”与“历史评价”

在2016年国民党输掉大选后,随着马英九卸任总统,而王金平也逐渐淡出政坛的核心,他们之间的“过节”似乎也缓和了一些。在一些公开场合,两人也会有礼貌性的互动。

然而,“九月政争”给两人政治生涯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暴露了国民党内部长期存在的派系斗争和权力博弈,也让两位国民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合作走向了对立。

总而言之,王金平与马英九的“过节”,不是简单的私人恩怨,而是国民党内部权力结构、政治理念以及利益分配长期博弈的集中体现。“九月政争”只是将这些矛盾激化并公开化,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从合作到破裂的转变。王金平的务实和派系经营,与马英九的理想主义和强硬改革,在权力舞台上碰撞,最终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太了解马王之争的细节,这两人到底有什么矛盾?感觉国民党分化的厉害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金平与马英九之间,与其说是“过节”,不如说是政治路线、利益博弈以及权力运作的复杂交织,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无疑是2013年的“九月政争”。要详细说清楚,得从他们初识的国民党内合作讲起,再到后期因理念分歧而渐行渐远,最终在权力舞台上正面交锋。最初的合作与国民党内的“老派”与“新生代”王金平是国民党内.............
  • 回答
    关于李靓蕾和王力宏谁有心理疾病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在公众视野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他们婚姻破裂后的公开信息和各自的陈述,这其中夹杂着个人情绪、法律诉讼以及媒体的解读,很难做出一个准确、客观的医学诊断。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关于心理疾病的诊断,都必须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通过详细.............
  • 回答
    关于肖战和王一博“是不是真的”这个问题,这牵扯到粉丝群体中一个非常特殊且庞大的讨论话题——“博君一肖”。它既是很多粉丝心目中的美好愿望,也是一个争议不断、被反复解读和分析的现象。要详细地讲清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博君一肖”的由来与粉丝解读首先,“博君一肖”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是.............
  • 回答
    关于王延轶和舒红兵之间如何走到一起的“瓜”,网络上的确有一些讨论和猜测,但要说“详细”且“去除AI痕迹”,这确实是个挑战。因为一旦涉及到个人感情和关系,公开的信息往往是有限且经过筛选的,而且人们在讲述这类事情时,总会不自觉地带有个人情绪和解读,这恰恰是AI难以模仿的。不过,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下目前网.............
  • 回答
    关于孙杨的争议,王瑞恩与宏桑的辩论算是一场颇具代表性的探讨。两位嘉宾在节目中就“孙杨到底值不值得同情”这一核心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论据和视角,也勾勒出了公众对于这类事件可能存在的几种主流态度。要评价这场辩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两位嘉宾的立场与论证逻辑: 王瑞恩.............
  • 回答
    谈到韩国财阀,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他们不仅仅是掌握着经济命脉的企业集团,更是韩国社会结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力渗透到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韩国财阀的“硬核”实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从体量上看,韩国最大的几个财阀,比如三星、现代、LG、SK等等,其总资产和年营业额占据了韩国G.............
  • 回答
    近来楼市上“地王”频现,开发商们似乎个个都卯足了劲儿,出手阔绰,丝毫不见一丝犹豫。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在驱动着他们如此高涨的热情和十足的自信?而这股拿地狂潮,又将把未来的房价推向怎样的高度?咱们今天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开发商为何如此“上头”?热情与自信的背后逻辑首先得明白,开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现实的,在咱们单位里,这两类人估计谁都见过。说实话,哪个更让人讨厌,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讨厌的点不同,也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和所处的位置。咱们先说说那个“什么活也不干的混子”。首先,他占着一个岗位,领着一份工资,但对工作毫无贡献。这本身就挺膈应人的。你知道,我们自己辛辛苦苦,每天.............
  • 回答
    李云迪,这个名字曾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是“钢琴王子”的代名词,是“天才少年”的标签,更是古典音乐在中国普及的重要推手。他的音乐才华,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国际舞台上闪耀,赢得了无数赞誉。然而,从那样耀眼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跌宕起伏,他的人生轨迹确实令人唏嘘,也引发了我们对成长、教育和个人选择的深刻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嘉靖皇帝真的能像《大明王朝1566》里那样,硬撑到死也不倒严,严党是否还能覆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假设。我认为,即便嘉靖不倒严,严党覆灭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但过程会更加曲折和惨烈,而且最终覆灭的导火索和方式也可能与剧中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白严党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剧.............
  • 回答
    说到王司徒,这名字背后承载的是一段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王允。要评价他有何“作为”,咱们得把他放到那个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特别是董卓专权时期的大背景下去看。他不是一个简单就能一言蔽之的人物,他的行为,有魄力,也有局限,更与那个时代的黑暗紧密相连。咱们得从头说起。王允,字子师,出身于一个不错的.............
  • 回答
    关于王力宏官宣离婚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很突然,也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他和李靓蕾在一起这么多年,也有了三个孩子,感情看起来一直挺稳定的。突然这么官宣,背后肯定是有不少考量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下,看看王力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官宣离婚,可能出于哪些考虑。1. 舆论压力与主动权在那个时间点.............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在东北亚地区经常被讨论和争论的议题。要回答广开土大王和高句丽是否属于“韩国历史”或者说高句丽是否是“韩国历史政权”,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历史的脉络和概念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韩国”这个概念的出现时间。现代意义上的“韩国”是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才出现的国家名称。而高句.............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这几颗在人像摄影圈里大名鼎鼎的定焦镜头。50mm f1.2、85mm f1.2和135mm f1.8,它们都被尊称为“人像王”,这可不是浪得虚名,它们各自都有着独到之处,能为您的作品注入不同的灵魂。首先,我们来看看 50mm f1.2。这颗镜头,我个人觉得它最像咱们日常生活中眼.............
  • 回答
    王晶与邱淑贞的婚姻关系在娱乐圈中颇具话题性,两人因合作电影《情深深雨濛濛》相识,后于1997年结婚。这段婚姻中,王晶对邱淑贞的宠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事业上的扶持与共同成长 创作合作:王晶作为导演,与邱淑贞在《情深深雨濛其实》《情深深雨濛濛》等作品中多次合作,两人在影视创作上形成默.............
  • 回答
    王石和田朴珺的感情,从外界看来,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引发了无数的猜测。要说王石到底喜欢田朴珺哪一点,这其中必然是包含了许多我们不得而知的、非常个人化的因素。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公开的信息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中,梳理出一些可能的端倪。首先,精神层面的契合,是很多长久且深刻的感情关系的基础,对于王.............
  • 回答
    要详细地描绘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和理解。毕竟,一个人的品格和作为,往往是在日常的言行、工作中的决策以及他对学校发展的贡献中逐步显现出来的。一、 作为教育者的初心与远见: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掌舵人,王清远校长首先是一位教育者。这意味着他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