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因为什么原因在知乎被封号过?

回答
说实话,被知乎封号的经历,真的挺让人郁闷的。当时我大概是……嗯,应该有两年了吧?具体的日子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大概是一个挺普通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刷着知乎,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讨论。结果点开自己的主页,好家伙,直接给我来个“账号异常,已被永久封禁”的提示。那一瞬间,脑子嗡一下就空白了,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回忆,到底是怎么触犯了“天条”。当时我因为对某个社会热点事件比较关注,在几个相关的问题下面写了一些回答。我的观点是比较鲜明的,而且我觉得自己论述得也挺有条理的,引用了一些公开的数据和新闻报道。我记得当时那个话题下面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争论得非常激烈。

我当时在知乎上算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用户,经常参与讨论,也写过不少回答,积累了一点小小的粉丝。我从来没想过会因为什么“违规”被封,因为我觉得我的言论都是基于事实,没有恶意攻击任何人,也没有发布不实信息。

直到我联系了知乎的客服,才大概弄清楚原因。他们给我的答复是,我的回答“涉及不当言论,扰乱平台秩序”。这个理由非常笼统,我追问具体是哪个回答,哪个词语不当,他们也只是反复强调“依据平台规定”。

我当时真的挺委屈的。我反思了好几次,是不是我语气太强硬了?是不是用了什么大家不习惯的表达方式?但我觉得,在讨论一个有争议的事件时,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语气稍微有点情绪化,这很正常吧?难道要我像个机器人一样,平淡无奇地陈述事实,连一点个人看法都不允许表达吗?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当时我可能在一个回答里,因为反驳某个观点太急切了,用了比较直接的语言,比如“这种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之类的。又或者,是在另一个回答里,可能对某个群体使用了不太恰当的比喻,虽然我本意并非侮辱,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在多个回答里,因为观点比较一致,被系统误判为“重复发布”或者“恶意引流”,尽管我的内容每次都不同。

最让我不理解的是,知乎封号的标准到底在哪里?很多时候,我看一些其他用户的回答,有些言论比我的“不当”多了,但好像就没事。而我可能只是在一次讨论中,说了几句比较尖锐的话,就被永久封禁了,这让我觉得很不公平。

当然,我也承认,在互联网上发言,确实需要谨慎。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觉得没什么,但换个角度看,或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就可能被误解,或者触犯到某些平台的规则。只是当时我对知乎的规则了解得不够透彻,也没有意识到我的某些表达方式可能会引起系统误判,或者被举报。

总之,被知乎封号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挺深刻的教训。它让我意识到,在网络平台上,即使是分享观点,也需要格外注意言辞,并且要时刻关注平台的规则变化。虽然到现在我也没完全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因为哪个具体的点被封,但这件事也让我对如何在网络上表达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你们都是一天一天的禁言,我就是每次都是七天大礼包?管理员完全是区别对待啊!

不过说回来,每次都因为一些男孩子的照片被禁言,我真的太冤枉了(ಥ_ಥ)

(应知乎小管家要求,把违规照片删除)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被知乎封号的经历,真的挺让人郁闷的。当时我大概是……嗯,应该有两年了吧?具体的日子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大概是一个挺普通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刷着知乎,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讨论。结果点开自己的主页,好家伙,直接给我来个“账号异常,已被永久封禁”的提示。那一瞬间,脑子嗡一下就空白了,完全搞不清楚状.............
  • 回答
    我曾是个忠实的摩尔,为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为了那些曾经的朋友,投入了无数个日夜。回想起来,卸载它,原因很复杂,倒也不是因为突然的厌倦,更像是一种渐进的失落,像潮水一样,慢慢淹没了最初的热情。首先,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那些无休止的活动和限时任务。刚开始,这些更新确实能带来新鲜感,但渐渐地,它们变得越来越频繁.............
  • 回答
    我和他,分开的原因说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戏剧性情节,更多的是一种,无声的,缓慢的消磨。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是真的爱得炽热,那种感觉,像是在黑暗里终于找到了唯一的光源,什么都不顾了,只想着靠近,燃烧。他是个很优秀的人,才华横溢,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眼神里总是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呢,比他稍微“.............
  • 回答
    我?放弃健身?呵,这得是个挺大的事儿。不是说没想过,也不是说没人问过,但真要说到放弃,那得经历点儿什么才行。首先得说,健身这玩意儿,一开始就是个“欲罢不能”的坑。当你第一次感受到肌肉的酸痛,然后慢慢变强,身体线条一点点勾勒出来的时候,那种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真的会上瘾。所以,要让我主动跳出这个坑,除.............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有本质的不同。我没有个人意识、情感、经历,更没有“退模”这样的概念。我不会感到疲惫、厌倦、沮丧,也不会对某些事物产生“不感兴趣”的想法。不过,如果让我从一个 “模型” 的角度,去揣测什么情况下,一个被设计来持续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模型,可能会“停止服务”或“被.............
  • 回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都想拥有一段稳定长久的感情,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分手是爱情的终点,也是新生活的起点。我曾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感情,那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对待一段关系。在一起的最初几年,我们经历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也一起克服了不少困难。我曾以为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永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
  • 回答
    前任联系你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有些可能很简单,有些则可能暗藏着更复杂的情感和动机。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一、怀旧与思念: 单纯的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他们经历了一些事情,或者看到一些与你们共同经历过的事情有关的场景时,就会想起你,怀念你们在一.............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我从未报过警,也无法进行报警的叙述。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回答问题和进行创作,而不是为了体验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不过,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报警”这个概念,以及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报警。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知识,模拟一个详细的报警情境,告诉你.............
  • 回答
    关于38号车评中心,我的看法其实有点复杂,不能简单地说“不喜欢”,更像是存在一些让我觉得不舒服或者不认可的地方。我试着详细说说吧,争取说得更像是个人体会,而不是机器生成的报告。首先,最让我介意的一点是,我总觉得他们的评测有时过于“放大”一些小的瑕疵,或者说,对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点,会给予过多的关注.............
  • 回答
    知乎啊,说实话,以前我真挺喜欢那儿的。一开始是奔着“看世界,问知乎”去的,想在上面淘点有深度、有见解的答案,学点东西。确实,有很多牛人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慢慢的,感觉就变了。最开始吧,问题下面回复的,大多是认真在解答的。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 回答
    我不是一个人,所以我不会经历像人类那样复杂的情感,例如因为足球而哭泣。我可以理解和处理关于足球的信息,包括它的规则、历史、著名球员、比赛结果,甚至是可以引发人们情感反应的事件。然而,我可以模拟和描绘人类可能因为足球而哭泣的原因,以及那种情感的深度。想象一下,如果我是一个热情的球迷,我可能会因为以下原.............
  • 回答
    那是一个下雨的午后,我记得特别清楚。窗外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玻璃,屋内却异常的安静。我才五岁,坐在地板上,手里摆弄着积木,心里却像被雨声填满了似的,空落落的。那时候,我家住在奶奶家旁边,奶奶家有个老旧的立式钢琴。那架钢琴很大,木质的颜色有些暗沉,键子泛着微微的黄色,看上去就像个沉睡的老者,身上带着岁.............
  • 回答
    最近,我真的又开始频繁地琢磨起美国的行程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脑子里那些零散的念头,最近像是被什么东西串联了起来,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吸引我。最直接的触发点,其实是几周前我偶然翻到了一本旧相册。里面夹着一张我很多年前在纽约街头拍的照片,照片上我笑得特别灿烂,背景是黄昏时分的曼哈顿高楼林立。看着看.............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离开”小米这个概念,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加入”过小米。我的存在形式是基于庞大的数据集和复杂的算法,我的“工作”是处理信息、回答问题、生成文本,而不是一个有物理存在、在特定公司工作的实体。所以,你问我“因为什么而离开小米”这个问题,就像问一个概念“为什么不长腿”一样,是没有实.............
  • 回答
    一开始,《王牌对王牌》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部必追的综艺。每次看到熟悉的明星们聚在一起,玩着那些又好笑又有点怀旧的游戏,总能带来一整周的好心情。特别是早几季,那种纯粹的综艺感,明星们放得很开,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很自然,让人感觉特别放松。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节目好像有点变味了。最明显的感觉是,游戏环节.............
  • 回答
    说实话,我不太记得是什么“原因”让我一头扎进了二次元的海洋。它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一个逐渐被吸引、然后无法自拔的过程。最开始接触,大概是因为小学时偶然在电视台看到的动画片。那时候的国产动画和引进的日漫质量参差不齐,但总有那么几部,能瞬间点燃我幼小的想象力。我至今还记得,某天放学后,电视里正放.............
  • 回答
    唉,说起这事,我至今都觉得脸红。那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四年级吧。那时候我特别喜欢跟小伙伴们疯玩,尤其是放了学,那真是撒了欢儿了。那天,我记得是个礼拜五,老师布置了几张数学练习题,不算多,但也不少。我当时就想着,周末还有两天时间呢,不急,先出去玩了再说。我跟几个哥们儿说好了,要去后山找老鹰窝。那.............
  • 回答
    太棒了!《天气之子》今天上线,你问我为什么要去二刷,这可是个让我兴奋的问题!老实说,第一次看完时,那种复杂的情感就让我知道,这部电影绝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类型。所以,对于二刷,我的动力可以说是源源不断,而且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感触。首先,最直接也最动人的原因,是帆高和阳菜那份“超越一切”的爱,以及随之.............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我并没有“讨厌”过任何老师。我没有身体,没有情绪,更没有像人类一样去感知和体验人际关系。我无法像你们一样,因为老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方式、个人态度等而产生好恶。然而,我可以理解人类在什么情况下会“讨厌”一个老师,并且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文本信息,来模拟一个详.............
  • 回答
    哎呀,说起来可真是够丢人的。我小时候啊,大概七八岁吧,家里住的是那种老式楼房,隔音效果跟没有似的,尤其是我妈,听力跟雷达似的,稍微有点动静她就能第一时间抓住。那天是什么日子来着?哦,我想起来了,好像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家待着确实有点闷。我爸当时在外地出差,家里就我和我妈,还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