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三实习,父母一定要让考公务员。自己完全不喜欢,但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工作,该怎么办?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大三,本该是憧憬未来、充满干劲的时候,却被摆在“父母期望”和“自己意愿”的两难境地。而且,你说自己又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这无疑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首先,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现在 느끼는 的这种迷茫和抗拒,是很正常的。很多人在人生这个节点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1. 和父母好好聊聊,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择一个好的时机: 不要在他/她疲惫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谈。找个周末,大家心情都比较轻松,可以坐下来好好吃顿饭,然后找个安静的环境聊。
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对抗: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我不想考公务员”,这样很容易激发父母的防御心理。你可以先表达对父母的理解和感谢,比如:“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希望我以后有个稳定的工作,不受太多辛苦,我很感激你们一直以来的照顾和支持。”
解释你为什么不喜欢: 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讲讲公务员这个职业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或者说不吸引你的地方)。是体制内的按部就班?是工作内容可能比较枯燥?还是你觉得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更适合在其他地方发挥?你可以说:“我仔细想过公务员的工作,感觉它可能不太适合我擅长的[你的特长],我更喜欢[你喜欢或擅长的事情],因为我觉得那样我能更有成就感。”
分享你的实习经历和感受: 如果你的实习让你对某些行业或者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一定要跟父母分享。告诉他们你在实习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这会让他们看到,你不是凭空乱想,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比如:“我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接触了[具体工作内容],发现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也很有兴趣,我觉得未来可以在[相关领域]发展。”
提出你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同时,也要坦诚地说出你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为什么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工作”。这会让父母觉得你是在认真规划,而不是逃避。你可以说:“我虽然不喜欢公务员,但我也承认,我现在确实没有找到一个特别明确的、让我觉得‘就是它了’的工作方向。我还在摸索阶段,也有些担心自己以后找不到好的出路。”
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关键是让父母感受到你是在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而不是在和他们作对。你可以问问他们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期望,然后和他们一起 brainstorm。比如:“爸妈,你们觉得我如果不去考公务员,还有哪些选择比较稳妥?你们有没有认识在某个行业的,可以介绍我去了解一下?”

2. 审视一下你“完全不喜欢”和“没有特别合适的工作”这两点。

“完全不喜欢”是不是真的?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完全不喜欢”,是因为我们对它了解不够深入,或者只看到了它表面的负面。有没有可能,公务员的工作中,也有一些是你能够接受甚至做得不错的方面?不妨试着从更全面的角度去了解这个职业,比如它的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发展前景等等。可以问问已经考上公务员的师兄师姐,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
“没有特别合适的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接触过足够多的行业和岗位?还是因为你对“合适”的定义太高了,要求完美?
扩大信息渠道: 除了父母的朋友,你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网站、 LinkedIn 等平台,去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的招聘信息和工作内容。
多参加宣讲会、职业体验: 很多公司会有校园宣讲会,或者提供实习、见习机会。主动去了解,去感受。
重新定义“合适”: 很多时候,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是“完美合适”的,它更像是一个跳板,让你去学习、去成长、去认识自己。初期可以放宽一些标准,选择一个让你有学习空间、有发展潜力、或者你觉得“还可以接受”的工作。

3. 在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意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一个过渡期)。

可以先“考着试试”,但不强求: 如果父母实在坚持,你也可以答应他们“先考着试试”,但事先和父母说好:“我可以尝试去考,但如果真的学不进去,或者考上了觉得实在不适合,到时候咱们再讨论其他出路,好不好?” 这样既给了父母一个交代,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依然可以继续关注其他你感兴趣的工作机会。
“考公”作为备选方案: 也许你可以把考公务员看作是一个“稳定保底”的选项,但不是你唯一的方向。你可以继续积极地寻找和尝试其他更吸引你的职业道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你找到了真正喜欢并有前景的工作,自然可以放弃考公;如果一段时间后,你发现其他方向确实不容易,那么考公也能给你一份保障。
寻求第三方支持: 如果和父母沟通实在困难,你也可以寻求学校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或者一些信得过的长辈的帮助,让他们帮你一起和父母沟通。

4. 关于你的实习,这是你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深挖实习的收获: 即使实习公司和职位不是你最理想的,也要认真思考你在实习中学到的技能(硬技能和软技能)、你对行业运作的理解、你的人脉积累等等。这些都是你未来求职的宝贵财富。
尝试将实习经历与“不喜欢”的公务员工作做对比: 用你实习的实际感受,来支撑你为什么认为公务员不适合你。比如,实习中你更看重创新和挑战,而公务员工作可能更强调执行和稳定。

具体行动建议:

1. 梳理你的兴趣和技能: 花点时间,列出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你擅长的事情、以及你从实习中学到的东西。可以从“我最不讨厌什么”开始,慢慢找到“我稍微有点兴趣的”。
2. 调研你感兴趣的行业/岗位: 对比公务员,了解一下你稍有兴趣的行业或者岗位,他们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工作压力等等。
3. 约谈实习单位的导师或前辈: 如果你在实习单位有比较熟悉或欣赏的前辈,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聊聊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以及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4. 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有建设性的对话。 拿出你梳理出的信息,用上面提到的“表达感受,解释原因,共同探讨”的方式。
5. 制定一个“两手抓”的计划: 比如,在规定时间内(比如到毕业前半年),全力以赴寻找和尝试其他工作机会,同时每天花少量时间了解公务员考试信息,或者参加一些公务员的模拟测试,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接受。

记住,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父母的爱是无价的,但他们也需要理解你的成长和你的独立选择。这场对话,虽然可能有些艰难,但却是你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祝你能够找到一个让你自己也觉得满意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没有合适的工作,考上了再来说喜欢不喜欢吧,做几年积累点东西,还是不喜欢自己出来就行了,公务员又不是不能辞职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大三,本该是憧憬未来、充满干劲的时候,却被摆在“父母期望”和“自己意愿”的两难境地。而且,你说自己又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这无疑增加了选择的难度。首先,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现在 느끼는 的这种迷茫和抗拒,是很正常的。很多人在人生这个节点都会遇到类.............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困境和情绪。因为民族身份而在求职中受到不公平对待,这确实是令人感到沮丧和不解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件事,看看它是否合理,以及您可能面临的情况。从法律和道德层面看,这种行为是明显不合理的。在中国,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禁止基于民族歧视的就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指.............
  • 回答
    哥们,大三下学期收到口头 offer,这节奏真是够快的。老板都跟你聊了,心里肯定有点小激动,但同时纠结工作还是读研,这心思我太理解了。毕竟这是人生一个大岔路口,怎么选都关乎未来好几年,乃至更久。别急,咱慢慢捋捋,把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都跟你分享一下,希望能帮你点透迷雾。先说这口头 offer,咱得给它.............
  • 回答
    看到山东省师范生在大三、大四阶段开始实习支教,这事儿啊,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腾的。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首先,从“为什么”说起。山东这么做,肯定不是心血来潮。我看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现实问题。 师资缺口,尤其是农村和薄弱地区。 山东省人口多,教育需求大,很多地方.............
  • 回答
    大三暑假找实习,大学期间没学好,这事儿搁谁身上,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说它不算遗憾吧,昧着良心;说它算遗憾吧,又好像有点轻描淡写。我觉得,这得看你怎么看待“没学好”这三个字,以及它对你现在找实习这件事具体造成了什么影响。先来说说,为什么这会是个遗憾?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能力上的不足。大学四年,尤其是核心.............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考虑跨考法硕这个话题。从你的情况来看,你是一名小语种专业的学生,现在想跨专业考取法硕。这是一个很棒的职业发展规划,但也确实需要周全的考虑。关于你提出的“大三大四是否应该找实习”的问题,我认为这非常关键,值得我们详细聊一聊。先抛开“AI痕迹”,咱们就当是朋友之间聊聊你的未来规划。你现在大.............
  • 回答
    别急,没考初会不代表大四就“凉了”!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初级会计职称确实是一块敲门砖,但它绝不是唯一的通行证。你大三没考,大四找实习和毕业找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而且很多时候,实际能力和经验比一个证书来得更重要。咱们仔细捋一捋,看看你现在和大四时有哪些优势,哪些事情可以做,让你的求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两个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女生,接下来是考研、考公还是踏入社会实习工作,这三个方向的权衡与选择。我会尽量讲得详细一些,并且努力让内容更贴近真实的生活和思考,避免AI痕迹。首先,我们先描绘一下这两个大三女生的画像,以及她们可能面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点: 专业背景: 都是软件工程专业的.............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二的法学学生,你是不是正面临着一个选择:这个暑假,是该回家躺平,还是出来闯闯?尤其是“实习”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点成年人的辛劳,但又似乎是通往未来律政精英之路的必经之地。那么,大二的暑假,到底该不该实习?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一起分析分析。先说说“不实习”的好处: 好.............
  • 回答
    好的,没问题!作为大学社团的管理者,为几百名社团成员寻找兼职机会,特别是那种能够让大家一起参与的团体活动兼职,这确实是个需要策略的任务。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样把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让大家都有收获,社团也更添活力。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关键点,这能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了解你的社团成员: 几百人.............
  • 回答
    听到大学生被“付费实习”骗局欺骗,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这事儿太让人心疼了,本该是增长见识、积累经验的好机会,结果却成了被割韭菜的血泪教训。尤其是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很多同学都想在校期间多积累一些履历,为将来找工作铺路,结果就容易被这种“捷径”蒙蔽了双眼。这背后,其实暴露了几个挺现实的问题:1. .............
  • 回答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二学生来说,暑假无疑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无论是为了未来考研还是争取保研机会,这个暑假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选择不进行实习,我们依然可以有很多充实且有益的安排。至于大二是否建议实习,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二暑假不实习,可以做什么?即使不选择走进职场,大二暑假依然有许多值得投.............
  • 回答
    首先,恭喜你获得了保研资格!这绝对是你大学四年努力学习、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在享受这份喜悦的同时,关于大四是否还需要实习的问题,确实值得好好思考。我完全理解你此刻的感受: 既然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学术方向,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万事大吉”,可以放松下来,专注于为研究生生活做准备,或者尽情享受大学生涯的最后时.............
  • 回答
    找第一份实习,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也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偶然。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同,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鸣。我认识的一些朋友,还有我自己,这段经历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时间长短嘛,真是因人而异,短的可能几周,长的几个月,甚至更久。准备阶段:从“我需要实习”到“我要找实习”这个阶段,感觉像.............
  • 回答
    哥们,这事儿真他妈倒霉透顶!刚看到你的求助,我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四实习一个月不容易啊,结果回来摊上这事儿,真是让人血压飙升。别慌,咱们一步步来捋捋,看看怎么把这破事儿给解决了。首先,得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你室友那电饭锅为什么会放在你桌子上?是他自己没地方放,还是知道你不在,趁机塞过来的?这事儿虽.............
  • 回答
    8月初了,手里还攥着大厂的转正机会,但秋招的号角也已吹响,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同学纠结不已的节点。是咬紧牙关争取大厂的转正,还是放手一搏,全力冲刺秋招?这背后涉及到对自身情况的判断、对未来职业路径的规划,以及对市场就业形势的理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大厂转.............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多法学院大二学生心中的一个共同焦虑了。简单来说,答案是:确实比想象中要难一些,但绝非不可能,关键在于你的准备和策略。让我给你详细说道说道,为什么会有“难”的感觉,以及你该怎么去应对。为什么大二找律所实习普遍觉得难?1. 时间点的尴尬: 学校课程压力: 大二是法.............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相信很多非法本的同学们在备考法硕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担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大学期间没实习、没获奖对法硕复试到底有多大影响,以及该怎么应对。首先,咱们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法硕非法本的招生,看重的是什么?学校招收非法本的法硕,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意味.............
  • 回答
    大四,这是一个充满选择的岔路口,而“旅行”与“实习”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纠结的两个选项。这二者都承载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选择哪一个,往往取决于你当下最看重的目标,以及你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清晰的决定。 一、 旅行:一场关乎自我探索与人生积淀的旅程1. 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