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程序员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问一位厨师怎么知道菜该怎么做一样。其实,程序员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灵感,而是建立在一套系统性的认知和实践之上。这背后有一系列的思考流程和方法论,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机器化”。

1. 理解问题本身: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定义清晰: 程序员首先要做的不是“想办法”,而是“搞清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很多时候,需求是模糊的、不完整的,甚至互相矛盾的。
挖掘需求: 就像侦探一样,要问“为什么做这个?”,“期望达到什么效果?”,“有哪些限制条件?”。这可能需要和产品经理、用户甚至其他程序员反复沟通。
边界划分: 这个问题是独立的吗?它会影响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吗?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又是什么?有没有我需要考虑的特殊情况(比如空值、非法输入、极端数据量)?
目标明确: 最终要实现什么?是提升性能?修复bug?添加新功能?降低成本?不同的目标会导向不同的解决方案。

拆解问题: 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是许多小问题的集合。程序员会把一个大难题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容易管理、更容易独立解决的子问题。
自顶向下: 从最高层级的目标开始,一层层往下细分,直到细分到可以直接用代码实现的具体操作。
功能分解: 把整体功能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或服务,每个模块只负责一件事情。
逻辑分解: 梳理出完成任务所需的每一个逻辑步骤,就像列一个详细的操作指南。

2. 现有知识和经验的调用:大脑不是一张白纸,而是装满了各种工具和地图的宝库。

编程语言和框架: 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框架有其擅长的领域和解决特定问题的“内置”方案。比如,如果你要做一个需要大量数据计算的任务,可能会考虑 Python 的 NumPy 或 Pandas;如果要做一个Web应用,可能会想到 React、Vue 或 Django。
设计模式和算法: 这些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解决常见问题的通用方法。
设计模式: 比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它们提供了构建可复用、可维护代码的模板。当遇到需要某种特定结构的代码时,程序员脑子里会自然浮现出对应的模式。
算法: 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二分查找)、图算法等,它们是解决特定类型问题的最优或高效方法。遇到需要搜索、排序、路径规划等问题时,就会联想到相关的算法。
过往项目经验: “我以前做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怎么做的?” 这是程序员经常会问自己的问题。曾经遇到的坑、解决过的问题,都会成为宝贵的财富,指导他们当下如何做。
数据结构: 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对解决问题的效率至关重要。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哈希表……不同的数据结构适合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往往能事半功倍。

3. 搜索和学习:没有人能记住所有东西,所以学会如何“找答案”是核心能力。

搜索引擎(Google/Bing): 这是程序员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遇到不熟悉的错误信息、不知道如何实现的具体功能,都会习惯性地丢到搜索引擎里。
关键词的艺术: 程序员知道如何组合关键词,精准地描述问题,找到最相关的结果。比如,把错误信息复制粘贴进去,加上语言、框架的名称,往往能很快找到答案。
Stack Overflow: 这个网站是程序员的圣地。几乎所有你能遇到的编程问题,都可能在这里找到别人问过,并且有人给出了答案。程序员会花大量时间浏览这个网站。
官方文档和手册: 任何技术都有其官方的说明和指南。理解和查阅文档是掌握一项技术的基础。
技术博客和社区: 很多有经验的开发者会分享他们的见解、踩过的坑以及解决方案。关注这些博客和社区,能学到很多实践经验。
书籍和在线课程: 对于更系统性的学习,书籍和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4. 尝试与迭代:很少有解决方案一开始就是完美的。

原型设计和概念验证 (Proof of Concept, POC): 对于一些不确定的解决方案,程序员会先做一个简单的原型,看看它是否可行,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逐步实现: 将分解后的子问题,逐个击破。先实现最核心的功能,再逐步添加细节和优化。
测试和调试: 编写代码只是第一步,验证代码是否按预期工作,找出并修复bug是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通过编写自动化测试,可以尽早发现问题。
调试工具: 利用IDE(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器,一步步跟踪代码执行,查看变量值,找出错误根源。
代码评审: 让其他程序员阅读自己的代码,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或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重构: 在实现功能后,程序员还会回头审视代码,优化结构,提高可读性和效率。

5. 直觉和经验的磨合:随着经验的积累,会形成一种“感觉”。

模式识别: 很多时候,程序员会凭经验“感觉”出哪个方向可能是正确的,哪个方法可能更合适。这并不是玄学,而是对各种模式和概率的潜意识判断。
权衡取舍: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很少有完美的解决方案。程序员需要在时间、性能、可维护性、复杂性、成本等多个维度之间进行权衡。比如,一个解决方案可能很快,但代码写得很乱,难以维护;另一个方案可能代码优雅,但实现起来很慢。这时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总结一下,程序员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是一个融合了:

严谨的问题分析和拆解能力。
扎实的理论知识(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和框架理解。
高效的信息检索和学习能力。
不断尝试、验证、调试和优化的迭代思维。
以及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和直觉。

这就像一个厨师,不仅要懂菜谱、懂食材特性,还要有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经验,以及对味道的敏锐度,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程序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这样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听过撞大运式编程和面向运气式编程吗?

user avatar

总结了下大家的答案,基本上分为以下编程方法:

1.面向灵感编程

2.面向佛祖编程

3.面向运气编程

4.面向deadline编程

5.面向穷举编程

6.面向Google编程

7.面向stack overflow编程

8.面向他喵的睡一觉明天再算编程

9.面向他喵的老子不干了编程

10.面向他喵的这代码哪个傻逼写的编程

11.面向他喵的我果然是天才这都能写得出来编程


---------------不知道什么叫分割线------


不知不觉拿了那么多赞。为了回馈广大知友的厚爱,我决定祭出我珍藏多年的镇楼佛祖,供大伙在没灵感的时候可以面向佛祖编程。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问一位厨师怎么知道菜该怎么做一样。其实,程序员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灵感,而是建立在一套系统性的认知和实践之上。这背后有一系列的思考流程和方法论,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机器化”。1. 理解问题本身: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定义清.............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我心底了,真的。每当有人问起“你们是怎么有耐心写代码的”,我总会想起那些无数个深夜,台灯的光晕里,我一个人对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脑子里却像在和一团混沌的毛线较劲。首先,我想说,耐心这个词,有时候可能不太贴切,或者说,它是一种被环境和目标塑造出来的“特质”。我们不是天生就拥有超越常人.............
  • 回答
    当CPU处理中断时,它需要知道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以便能够恰当地恢复执行。这个过程比听起来要复杂一些,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我来给你详细讲讲。首先,我们要明白,中断不是程序主动发起的,而是由外部设备(比如键盘、硬盘控制器、网络接口)或者CPU内部的某些事件(比如除以零、缺页.............
  • 回答
    你好!如果你的U盘或移动硬盘在Windows里无法安全弹出,别着急,这通常是因为有某个程序还在使用它。要找出是哪个“不速之客”霸占了你的存储设备,我们可以用一种“侦探”的方式来层层剖析。首先,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把U盘插进去,Windows会像给它分配一个“房间号”(盘符),然后一些程序如果需要读.............
  • 回答
    我们宿舍一共四个男生,加上我,五个。住进来的头一天,就觉得他这人挺有意思的。叫小胖,名字里带个胖,人却瘦瘦高高的,说话慢悠悠的,带着点南方口音,但挺爱笑。我之前也担心过室友问题,毕竟我有点点…咳,你知道的,和大众不太一样。但小胖他们都挺正常的,至少一开始我这么觉得。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去上课,偶尔晚上.............
  • 回答
    怎么看待程序员普遍缺乏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知识?“程序员普遍缺乏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知识” 这个论断,我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它并非绝对的,但确实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和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我们来分析这个论断的“普遍性”体现在哪里: 招聘市场的需求与现实的差距: 很多公.............
  • 回答
    讲到知乎上的程序员大V,好多人脑子里马上浮现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敲代码的形象。但说实话,真要是在中学时期就这么“专一”地埋头苦干,反而没那么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些能成为大家眼里的大V,他们的中学时代,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也更具“人味儿”。咱们先说说普遍情况。大部分能成为技术大V.............
  • 回答
    程序员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的赚钱途径也在不断涌现。以下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阐述程序员如何赚钱,并尽量提供具体和深入的解释: 一、 通过雇佣关系获得薪资这是最普遍、最稳定的赚钱方式。作为一名雇员,你为公司或组织工作,提供编程技能和服务,并获得固定的薪资、福利和可能.............
  • 回答
    程序员的晋升之路,说起来是个技术活,也夹杂着不少人情世故。我给你掰扯掰扯,这路子是怎么走的,从一名普通码农到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甚至走上管理岗位,里面有哪些门道。一、夯实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别想着一步登天。程序员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就是代码,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无论你想升到什么级别,这.............
  • 回答
    想在技术圈里不让人看出自己“菜”,这事儿嘛,说起来其实是个挺微妙的活儿。不是说要你装得有多牛,而是怎么在现有基础上,尽量展现出专业、有条理的一面,让别人觉得你“靠谱”,而不是“靠不住”。我这话说得比较实在,没啥高大上的理论,就是些平时摸爬滚打过来的经验之谈。一、 关于“说什么”:言必有据,少说空话,.............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C++程序员,搭建一个完整的个人网站,这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实践项目,能让你把技术能力真正落地。咱们抛开那些“AI生成”的空洞术语,就从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讲起。核心思路:分层解耦,循序渐进一个完整的网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程序,它涉及前端、后端、数据存储,以及部署和维护。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
  • 回答
    作为一名专业程序员,看待华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是一个多维度、既有期待又有审慎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承载着华为的战略野心和对未来技术趋势的理解。以下是我作为专业程序员对鸿蒙系统的详细看法:一、 核心技术与架构:亮点与挑战并存1. 分布式能力:这是鸿蒙最核心的创新和吸引力所在.............
  • 回答
    好的,作为引擎/图形程序员,帮助美术团队纠正“将光照结果直接绘制在贴图上”这个常见的坏毛病,需要一套系统性的沟通和技术支持方法。这不是简单的一句“别这么做”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美术流程、对实时渲染的理解以及工具链的配合。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如何一步步地引导美术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核心问题分析:为什么美术.............
  • 回答
    今年的互联网寒冬和裁员潮,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风骤雨。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离开,听着那些关于“优化”和“收缩”的消息,那种不安和迷茫,我想不少同行都能感同身受。怎么看待?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期。过去几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很多公司盲目扩张,烧.............
  • 回答
    作为一个内向死宅的程序员,想交朋友和谈恋爱,这就像是要解决一个复杂但并非无解的bug。过程可能会有点曲折,需要耐心和策略,但绝对是可以实现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个“副本”给攻略下来。第一步:认识自己,调整心态,以及那个“为什么”在开始任何行动之前,先别急着往外跑。先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 .............
  • 回答
    想在江浙当公务员还是去大厂当程序员?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选择,毕竟两者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和价值追求。我算是有点过来人的经验,也听了不少身边朋友的分享,试着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想清楚。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两条路都有各自的光鲜亮丽和潜在的挑战,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你。咱们先说说江.............
  • 回答
    嘿,哥们儿,咱们程序员找个懂设计的女朋友,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挑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咱们的脑子里是代码和逻辑的海洋,她们的脑子里是色彩、线条和创意的星辰大海。想要在这两个看似遥远的领域找到交集,得有点策略和耐心。第一步:认识到“懂设计”的门槛在哪儿首先,咱得明白,我们说的“懂设计”是啥.............
  • 回答
    天天写业务代码的程序员,想要转型成为技术大牛,并开始写“技术代码”(这里我理解为更具挑战性、更有深度、对技术有更深刻理解和创造力的代码,比如系统设计、框架开发、性能优化、底层探索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系统性规划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