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项目像中国男足一样一直退步的?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中国球迷的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要找到一个与中国男足“一直退步”状况完全对标的国家和项目,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一直退步”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足球的发展受到太多因素影响。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或许能找到一些相似之处,或者说一些大家可以共情、理解的现象。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退步”的衡量标准。对于中国男足,大家普遍认为的退步体现在:

成绩下滑: 从曾经亚洲一流,甚至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的队伍,到现在连亚洲区十二强赛都难以进入,更别说世界杯了。
球员水平下降: 感觉球员个人能力、技术、意识相比过去似乎没有提升,甚至有所退步。留洋球员凤毛麟角,本土联赛水平也备受质疑。
青训体系问题: 被认为是“根基不牢”,缺乏源源不断的优秀年轻球员涌现,导致国家队人才断档。
足球文化不成熟: 很多时候被外界诟病联赛不够职业,管理混乱,国家队比赛成绩与社会关注度脱节。

基于这些标准,我们来试着找找有没有类似的案例。

足球领域内的相似案例:并非“一直退步”,但有过长期低迷与反复失败

在足球世界里,确实有一些国家曾经辉煌,但随后经历了漫长的低谷,甚至表现出反复失败的特点。

哥伦比亚(部分时期): 哥伦比亚足球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过黄金一代,涌现出巴尔德拉马、伊基塔等巨星,并且多次闯入世界杯,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但之后,由于国内政治动荡、毒品问题影响,加上人才断档等原因,哥伦比亚足球一度跌入低谷。虽然近些年有所复苏,甚至重新成为世界杯常客,但与他们曾经拥有的黄金一代相比,总让人觉得未能达到那个高度,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蛰伏期”。但要说“一直退步”就有点绝对了,他们有过明显的起伏。

苏格兰: 苏格兰足球历史悠久,曾经是世界足球的重要力量,有过多次世界杯参赛经历。然而,自1998年以来,苏格兰国家队就再也没有进入过世界杯决赛圈。虽然他们最近几年在欧洲杯层面有所起色,甚至闯入了决赛圈,但与他们历史上的辉煌相比,这二十多年的缺席本身就是一种“退步”,并且在人才培养、整体足球发展上,也长期面临挑战。球迷们对他们的期待很高,但实际成绩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长期的“原地踏步”或者“难以突破”的状态,在很多球迷眼中,也算是一种“退步”。

其他体育项目内的相似现象:辉煌不再,屡屡受挫

除了足球,其他体育项目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尽管具体原因和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游泳(部分国家和项目): 有些国家曾经在某个游泳项目上涌现过世界级巨星,甚至垄断过奖牌。但当那一代巨星退役后,由于缺乏后继力量,或者训练体系、科研投入不足,这个项目就可能迅速衰落,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都无法重现昔日辉煌。例如,某些欧洲国家曾经在自由泳或蛙泳项目上非常强势,但随着一代名将的谢幕,这个项目就变得默默无闻,直到新的天才出现才有所改变。这种“起高楼,又眼看着它塌了”的过程,以及随后的漫长修复期,很像“退步”。

田径(某些强项国家): 类似地,有些国家可能在某个田径项目(比如短跑、跳远)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出了很多世界纪录保持者和奥运冠军。但一旦核心人物、教练团队或相关技术、训练理念出现问题,整个项目可能就会陷入低迷,人才断档,成绩远不如前。例如,某个国家可能曾经在男子100米项目上人才辈出,连续几届奥运会和世锦赛都有其选手站上领奖台,但后来因为青训断层、兴奋剂丑闻影响,这个项目就一蹶不振,很难再回到巅峰。

为什么说中国男足的“退步”比较特殊或令人印象深刻?

1. 投入与期望的巨大反差: 中国足球,尤其是男足,国家投入巨大,社会关注度极高,曾经也有非常明确的“2002年世界杯出线”目标和“亚洲一流”的口号。但实际成绩却与这种投入和期望相去甚远,并且这种差距似乎还在拉大,这种反差感让人们觉得“退步”尤为明显。
2. 人才青黄不接的循环: 很多时候,一个国家足球的水平跟是否有好的联赛、好的青训体系、好的教练团队息息相关。中国男足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老球员退役后,新人上不来,或者上来的新人能力不足,无法填补空缺,导致国家队水平难以维持,甚至下滑。
3. “永远在路上”的改革: 中国足球的改革,无论是在管理层面还是基层青训层面,似乎一直在进行,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按下葫芦又起瓢”。这种持续的改革但成果迟迟不显的现状,也加剧了人们对“退步”的感受。

总结一下: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像中国男足一样“一直退步”的国家或项目,或许很难找到一个百分之百契合的。因为“退步”是个动态的概念,很多国家都会有起伏。但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却长期徘徊在低谷,并且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遇到严峻挑战,以至于让国民感到失望的项目和国家是存在的。

中国男足的“退步”之所以让很多人印象深刻,更多的是因为其背后巨大的投入、极高的关注度以及与曾经辉煌(或至少是希望)之间巨大的落差。这使得他们的每一个失败都显得格外刺眼,每一次“进步”的呼声都伴随着无数的质疑。这种“不进则退”的语境下,一旦发展停滞甚至下滑,那种“退步”的感觉就会被无限放大。

或许,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谁退步了”,更应该思考“为什么会退步”,以及如何真正有效地去扭转这种局面,让希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可以触摸到的现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足球吧,世界杯头两届是凑热闹,那会儿世界杯根本没人玩,有人去就烧高香了,后来美国好容易借着拉美战乱几乎白得出线(想像下澳大利亚如果是大洋洲赛区),结果被剃了几回光头小组赛送脸下乡,后来凭借买买买和主场优势大放异彩,当初美国俱乐部曾经把罗纳尔多,贝克汉姆等老人家全部吃进,接着昙花一现就又江河日下了。这届干脆连线都没出。

user avatar

先不论尬黑的问题,我来讲一下“老子玩的必定天下无敌,老子水平不行的一定是老子压根不屑于玩”的——美国体育。

网球

美国是网球运动开展最早,网球传统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作为四大满贯赛事的美网公开赛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美国网球、尤其在代表世界最高关注度的男子单打上,曾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成绩,70~80年代的Connors、McEnroe轮番统治了ATP排名十年,到90年代更是进入库里埃、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等众多好手称霸的巅峰时代,尤其是统治了整个90年代的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双雄:桑普拉斯创造了ATP排名榜首286周和14座大满贯桂冠的记录,阿加西完成了男子选手史上第一个全满贯(四大满贯+奥运会)。美国男网的全盛时期,美国选手拿下了1989~2002年的14年间,一共56场大满贯赛事的27个冠军,加上三座国家队赛事戴维斯杯桂冠。

但是,在桑普拉斯和阿加西退役后,美国只出了一个曾在ATP排名上短暂登顶,但职业生涯饱受伤病困扰的安迪·罗迪克。即便说21世纪是四大天王时代,但美国男网的衰落速度却超出人们的想象,罗迪克早早退役后,美国男网甚至连一个能打到罗迪克程度的选手都捉襟见肘,整个十年间全美国拿得出的最好选手,仅仅是最高排名只能勉强挤进前十的伊斯内尔。2009到2017年的八年间,美国男网更是跌入了超过2000天连大满贯四强都打不进、自家的美网上打不进16强的史上最低谷。国家队的戴维斯杯上,曾经还能靠双打好手布莱恩兄弟支撑的美国队在2010年代以后也大幅衰落,长年在世界组前两轮徘徊。

更关键的是,在四大天王都已经超过30岁的今天,美国男网一哥居然还是跟四大天王同时代的伊斯内尔,短时间内美国男网并没有能够复苏的迹象。而且从罗迪克开始,美国男子选手培养就陷入了只会造重炮发球手、风格过于单一的怪圈,技术上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

另外,说到女网,虽然90年代就已经成名的威廉姆斯姐妹活跃至今,但与她们同时期的美国女网也已经出现了人才断层的问题,以致威廉姆斯姐妹显得如此“常青”。直到近三年间美国女单才重新涌现出了一批新人,女网才算复苏。

自行车

以每年的环法大赛为代表的公路自行车运动,从19世纪创始起曾经长期被欧洲垄断。1986年,美国选手LeMond横空出世,打破了环法赛自创立以来欧洲人垄断的记录,随后又在89、90年两度夺魁。进入90年代后,著名选手阿姆斯特朗,率领着美国的本土车队,成功实现了环法七连冠的伟业。阿姆斯特朗拿下第七冠后退役,接棒的美国人兰迪斯再下一城,更是奠定了美国在公路自行车运动上的全盛地位,带着“抗癌斗士”光环的阿姆斯特朗也毫无疑问成为了美国民族英雄一般的人物。

当然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2006年兰迪斯夺冠的当年,他的尿检就被查出了阳性,随后冠军被剥夺,这也直接导致了从阿姆斯特朗时代起一直作为美国自行车中流砥柱的美国探索频道车队的解散。再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美国体育史最黑暗的丑闻——阿姆斯特朗的禁药事件。由于阿姆斯特朗的偶像地位过于高大,美国自行车界最初拼命地保全阿姆斯特朗,但真相最后终究败露,阿姆斯特朗的七个冠军被全部剥夺,本人彻底身败名裂。

阿姆斯特朗、兰迪斯,加上Leipheimer、Hincapie等其他选手的涉药事件,导致美国自行车遭受重创,并在2010年代急剧衰落。后阿姆斯特朗时代初的美国选手尚能在环法前十中占据一两席,但15年之后美国选手就已跌出前20,近两年更是跌到了30名开外。相比于主要因为技术落后而衰落的美国男网,美国自行车的衰落只能说是自食其果。

赛车

泛赛车竞速项目上,由于美国人很“聪明”地早早自我封闭,自绝于世界赛车界,这一块可能没有上面两项这么直观的对比,但美国选手仍然在世界赛车界留下过足够成功的战绩。1960年代F1和Indy500分离后,美国仍然贡献了诸多优秀的F1选手,如夺得过赛季总冠军Phil Hill和Mario Andretti,生涯拿到了12个F1赛段冠军,并且在美国本土的纳斯卡和Indy500上也有辉煌战绩的的意大利移民Mario Andretti放到世界上也是公认的传奇车手,直到80年代美国都仍在F1保有一席之地。但80年代之后,美国在世界赛车上的地位便已经衰落,到90年代,美国车手已经彻底远离了世界赛车界。直到2015年,才有一名美国选手Alexander Rossi在F1赛事中短暂登场,但他仅过了两个赛季便退出了F1回到了美国本土的IndyCar。

不仅是F1,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都仍然是世界赛车版图中的中坚力量,MotoGP、勒芒等重要的世界赛事中美国选手都有过很成功的成绩,尤其MotoGP,在80年代一度被美国车手垄断,甚至直到传奇车手瓦伦蒂诺·罗西的时代,美国车手都还从罗西手中抢下了两次总冠军。但到2010年代之后,美国的摩托竞速实力同样急剧下滑,如今已经成了和F1一样零车手的境地。而国际赛车界的其他重要赛事,如WRC、WTCC、达喀尔拉力赛等,这些赛事里美国选手本来也没有什么成绩(尽管通用和福特这些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仍一直在积极参加这些赛事)。


最后简单说一下,为什么美国体育会在网球、自行车这样的国际化、职业化程度极高,且以个人为中心的运动中出现这样的大规模衰落现象?按美国人自己,尤其是对美国男网的反思,主要还是美国的职业体育制度的问题。美国并不缺少民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但美国依赖于教育系统的职业运动员培养和过度商业化的职业体育体系,导致美国优秀运动员的产生极为不稳定。桑普拉斯、阿姆斯特朗等明星运动员在的时候,资本愿意关注网球和自行车的职业化,可一旦没了明星选手的示范效应,资本就立刻退出,导致在大学里从事相关运动的准职业选手难以继续发展,进而导致网球这样的项目上的恶性循环,优秀选手越来越少,项目整体的水平便一蹶不振。

user avatar

你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定要和这样的伪球迷割裂的原因。不然别人说中国球迷素质低的时候我会无言以对。


原答案

先问是不是

根据fifa世界排名,中国刚刚从低谷中恢复过来,回到自己正常的排名。



@不穷不看空 顺便补一张中国和印度队的排名趋势图

因为这个排名图是有延迟性的,所以我估计(毕竟没有自己动手算)印度队的实际排名应该和中国差不多,可能明年或者后年两个队都在70附近了……


@张庭兰 你可以说世界排名没什么用,麻烦拿出干货可成?我的干货可贴在你的答案下面了。

@贝小立 只会不友善的骂人算什么?拿出你口中我们这些140变矮的证据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