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申请2020英国硕士怎么那么难?

回答
2020英国硕士申请,为何如此“卷”?

提起2020年的英国硕士申请,不少同学的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心酸”的回忆。原本以为只是多读一年书,却没想到过程如此跌宕起伏,困难重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感觉2020年英国硕士申请比往年“难”得不是一点点?

一、疫情的“蝴蝶效应”:一个赛艇,多人抢滩

2020年,疫情无疑是改变一切的“黑天鹅”。它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对英国硕士申请市场造成了深远影响。

“留学挤压”效应: 疫情初期,全球范围内的旅行限制、签证办理困难、线下授课风险等因素,让不少原本计划2020年留学的学生不得不“观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线上授课逐渐成为常态,并且各国边境也逐渐开放,那些“观望”的学生并没有放弃留学计划,而是将目标纷纷转向了2020年秋季入学。这就好比一条河流因为上游的限制而水量减少,但下游的用水需求却没有降低,甚至因为其他水源的枯竭而变得更加集中。大家都在争夺同一时间段的名额。

“延期入学”的叠加: 此外,还有一部分原本计划2020年入学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如签证问题、个人情况变化等)选择延期到2021年入学。这导致了2021年的申请季也同样“卷”。所以,2020年的情况,可以说是“压抑”了一部分的留学需求,然后在2020年秋季集中爆发,再加上一部分“提前”的或者“延后”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异常拥挤的申请赛道。

二、“优质生源”的 Turbo 升级:内卷加剧

疫情之下,大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似乎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再加上英国大学本身的吸引力,2020年的申请者们,普遍表现出了更高的学术实力和更充分的准备。

“内卷”的普遍化: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懂得“提前规划”。从大一大二就开始积累GPA,参加各种学术竞赛,争取科研项目,实习经历也越来越丰富。到了2020年,这种“内卷”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大家不仅仅是满足于“学校要求”,而是拼命地去“超越要求”。

“背景提升”的常态化: 很多同学,为了增强竞争力,会选择参加各种“背景提升”项目,比如暑期学校、短期课程、专业证书等。这些都让申请者的整体“含金量”在不断提高。当大家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时候,原本的“优秀”就可能变成“标配”,而“标配”之上,就需要更高的追求。

三、英国大学的“招录策略”调整:更加审慎

面对异常火爆的申请季,英国大学的招录策略也随之进行了一些调整,变得更加审慎和挑剔。

“分层录取”的精细化: 英国大学一直都有自己的“分层录取”体系,即根据申请者的学术背景、语言能力、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2020年,这种评估可能变得更加精细。他们会更仔细地审视每一份申请材料,寻找那些真正符合他们课程需求、并且有潜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学生。

“语言成绩”的提标: 有些院校或者专业,可能会对语言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更加看重单项成绩。对于一些热门专业,可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均分+雅思”的套路,而是需要更突出的“软实力”来支撑。

“名额限制”的硬约束: 英国大学的每个专业都有固定的招生名额,这是无法改变的。当申请人数远超名额时,即使申请者的成绩达到了最低要求,也可能因为竞争激烈而无法获得录取。就好比一个受欢迎的演唱会,即使你能买到票,也未必能坐到最前排。

四、个人陈述(PS)和推荐信(RL)的“深度”要求

在申请材料中,个人陈述(PS)和推荐信(RL)是展示个人特质和潜力的关键。在2020年,这两项材料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

“千篇一律”的PS行不通: 很多同学的PS可能会存在“套模板”、“流水账”的问题,仅仅是罗列自己的经历,而没有深入挖掘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对未来学习的启发。英国大学招生官想要看到的是,你对这个专业的热情,你的思考深度,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泛泛而谈”的RL同样失分: 推荐信也一样,如果推荐人只是简单地描述你的学习态度,而没有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你的学术能力、批判性思维、研究潜质,那么这封推荐信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五、热门专业和院校的“虹吸效应”

毋庸置疑,英国大学的热门专业和知名院校一直是众多申请者的“心头好”。在2020年,这种“虹吸效应”更加明显。

“扎堆”现象: 像金融、计算机科学、商业分析、人工智能等专业,一直是申请的热点。当大量优秀的学生都涌向这些专业时,竞争自然更加激烈。

“名校情结”: G5院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及QS排名靠前的大学,更是“万人争抢”。大家对名校的追求,使得这些学校的录取门槛水涨船高。

总结一下,2020年英国硕士申请之所以显得“难”,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外部环境的剧变: 疫情导致的留学需求集中释放。
申请者本身的“内卷”: 整体学术水平和背景提升。
大学招生策略的调整: 更审慎、更精细化的评估。
申请材料的“硬核”要求: PS和RL需要展现深度和个性。
热门专业和院校的“高压”竞争。

面对这样的申请形势,同学们需要更加注重提前规划、精准定位、突出个性、深挖材料。理解这些“难”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准备,从而提高自己的申请成功率。 2020年的英国硕士申请,确实是一场“硬仗”,但也正是这场“硬仗”,筛选出了真正有准备、有实力的申请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得当年申请了曼大类似 finance / accounting and finance 之类的专业。结果他们自说自话,把我转到这个专业去了。后来我把曼大给拒了。

=====

你们这些人啊,别人读的时候“都是垃圾”“很好混的”,到自己申请了,妙变“史上最难”“高攀不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