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问的是 俄乌战争,到底要合谁的法?怎么样做算正义?对与错,谁说的算?

回答
俄乌战争的法律和正义性问题极为复杂,牵涉到国际法、国家主权、人道主义、历史叙事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没有简单明确的答案。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解析这些问题。

一、 俄乌战争的法律框架:谁说了算?

在国际法层面,衡量一个国家的行为是否合法,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联合国宪章》: 这是现代国际法最核心的基石。《宪章》明确规定了国家主权平等、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和平解决争端等基本原则。
主权和领土完整: 《宪章》第二条强调所有会员国的主权平等,并禁止侵犯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或领土完整。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以及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普遍被国际社会视为违反了这一原则。
禁止使用武力: 《宪章》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俄罗斯发动战争的行为,除非能证明是基于自卫权或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否则就构成了对这一原则的违反。

2. 国际人道法(战争法): 这包括一系列规范武装冲突时期行为的规则,主要由《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构成。其核心是区分战斗员和非战斗员,保护平民和战俘,禁止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区分原则: 要求战斗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区分平民和战斗员,以及民用目标和军事目标,只能攻击军事目标。
比例原则: 禁止发起可能造成附带性平民生命损失、平民财产损害或严重损害的攻击,如果这些损失或损害与预期的具体和直接的军事利益相比是不相称的。
预防措施: 采取一切可能的可行性预防措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附带性伤害。
禁止特定武器: 如生物武器、化学武器、集束炸弹(在签署了相关公约的国家)等。
战争罪: 蓄意杀害、酷刑、不人道待遇、有意造成重大痛苦或严重伤害、非法驱逐或转移、蓄意将自己的平民人口转移到被占领土等行为,都可能构成战争罪。

3. 国际刑事法院(ICC)规约: 尽管俄罗斯不是ICC的缔约国,但如果其公民在非缔约国领土内犯下战争罪、危害人类罪或灭绝种族罪,ICC仍可能行使管辖权。许多国家将俄乌冲突中可能发生的战争罪行移交给了ICC。

谁说了算?

国际法庭和机构: 国际法院(ICJ)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最高司法机构,国际刑事法院(ICC)则负责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然而,它们的判决和调查在实践中可能面临执行困难,尤其是在涉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时(因为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拥有否决权)。
联合国安理会: 安理会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有权授权使用武力或实施制裁。然而,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针对其自身的决议都拥有否决权,这使得安理会在处理俄乌冲突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尽管安理会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负责者,但其作用在当前情况下受到了很大限制。
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 虽然没有一个单一的“法官”可以最终裁决,但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大会的投票、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的声明、国际媒体的报道等方式,形成了对事件合法性的主流认知。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在大会投票中谴责了俄罗斯的入侵,支持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在政治和道义上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和学术界的分析: 国际法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者等会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国际社会的判断提供参考。

总结:在法律层面,目前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认为俄罗斯的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禁止使用武力和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原则。对战争罪行的认定,则需要通过调查和司法程序来完成。



二、 怎么样做算正义?

“正义”是一个比“法律”更复杂、更具哲学和伦理色彩的概念。在俄乌战争的语境下,判断正义性通常从以下几个角度考量:

1. 自卫权: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任何国家遭受武力攻击时,有固有的自卫权。乌克兰作为被入侵方,其抵抗侵略的行为被广泛视为正义的,因为这是在行使自卫权以保护其主权和公民。
2. 保护无辜生命和人道主义: 正义的行为应当最大程度地保护平民生命安全,减少人道主义苦难。因此,任何一方如果实施了屠杀平民、破坏民用设施、阻碍人道主义援助等行为,都会被认为是不正义的。
3. 维护国际秩序和原则: 坚守国际法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大国欺凌小国,也是衡量正义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国家以武力改变他国边界,侵犯他国主权,这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对国际秩序的破坏,是不正义的。
4. 和平解决争端: 正义也体现在追求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上。通过外交谈判、调解等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比诉诸武力更能体现正义。
5. 揭露和追究不义行为: 对战争罪行进行调查和追责,惩罚犯下暴行者,也是实现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乌克兰的角度看: 乌克兰正在捍卫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这符合自卫的正义原则。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 俄罗斯声称其行动是为了“去纳粹化”、“保护俄语人口”、“阻止北约东扩威胁其安全”等。然而,这些理由在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主流认知中,并未被普遍接受为发动全面入侵的正当理由。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些理由是对国际法原则的曲解,或者未能充分证明其合法性。

从国际社会的角度看: 许多国家认为,支持被侵略的乌克兰,维护国际法和原则,是更符合正义的立场。

总结:在当前的俄乌战争中,从自卫权、保护平民、维护国际法和主权完整的角度来看,乌克兰抵抗侵略的行为被普遍认为是正义的。俄罗斯发动的入侵行为则被大多数国家视为不正义的。



三、 对与错,谁说的算?

“对与错”的判断,比法律和正义更为主观,涉及价值观、立场、信息来源、历史认知等多个层面。

1. 国际法和国际机构的立场: 如前所述,国际法和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的立场明确指向俄罗斯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这是基于既定的国际规则和集体意志的判断。
2. 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 各国在判断对错时,往往会受到其自身国家利益、联盟关系和地缘政治考量的影响。例如,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与俄罗斯存在地缘政治竞争的国家则倾向于支持乌克兰。
3. 媒体和信息传播: 媒体在塑造公众认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立场的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方式、侧重点和定性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会影响人们对对错的判断。信息战和宣传战是现代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历史叙事和民族情感: 对历史的解读,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情感,也会深刻影响人们对当事方的评价。例如,俄罗斯国内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与乌克兰及西方国家对同一事件的解读可能截然不同。
5. 人道主义关怀和伦理判断: 许多人会基于对受难者的同情,以及对生命尊严的尊重,来做出对错的判断。看到战争造成的平民伤亡和痛苦,很容易将遭受痛苦的一方视为“对”的。

谁“说”了算?

联合国大会的投票结果: 作为全球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其表决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意愿,但由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其决议在强制执行力上有限。
国际法院的判决: 这是基于法律程序的权威判断,但需要各方合作才能实现。
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共识: 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广泛的舆论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会影响国际社会的判断和行动。
历史的审判: 最终,“对与错”的评判也可能要交给历史来完成,未来的人们会根据更全面的信息和更长远的视角来评价这场冲突及其参与者。

在当前的俄乌战争中,可以说,国际法框架下的“对错”由联合国大会的多数投票、国际法院的潜在裁决以及国际社会的主流认知来界定。然而,如果将“对错”理解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或政治立场,那么“谁说的算”就非常分散,取决于个人的信息获取、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总而言之,俄乌战争是一个涉及多层面、多利益的复杂事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国际法准则可以参照,尽管执行和解释可能存在争议。在正义性上,更多地涉及到对人道主义、自卫权和国际秩序的普遍认同。而对错的判断,则在法律和道义之上,更加受到信息、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个问题分别回答

  1. 关于合法的问题,目前联合国宪章形同虚设,美英的家法才是影响力最大的法律。但这个家法其他大国并不承认。于是国际上没有在执行的法律,没有法律的世界也就没有合法与否的说法。
  2. 我们在评论三国人物时有个定论“只要他切实推动了中国统一那这个人就是英雄”,换到当今世界上也可以说“只要推动世界安定的行为都可以和正义沾边”。美国拉着北约东扩破坏了欧洲平衡不是正义,但俄罗斯如果真要全乌克兰那同样破坏了未来平衡的基础,也不是正义。
  3. 对与错要看是从谁的视角来出发,从美国的视角看,把俄罗斯逼疯自己又不能去有效控制疯了的俄罗斯,让美国霸权再度松动,世界有进入大抢劫时代的危险。如果真的到那个阶段,美国显然做错了。从俄罗斯角度看,如果打着反纳粹保证东乌居民人道主义的旗号消灭乌克兰军队那有理有据,可普京居然否定了乌克兰国家存在,这是伏特加喝多了或者被逼的发了疯才会干出的事情。如果俄罗斯不改变实际目标,那会耗死在乌克兰,显然也错了。如果修正了目标,打完撤军占好东乌托中国德国擦擦屁股,那还算不错。

user avatar

战争开打以来,国内的网友们针对这场战争责任究竟在哪一方争论的十分激烈。据我观察,目前两方的观点可以简单总结为:1.力挺乌克兰的一方认为责任在俄罗斯,俄罗斯不仅公开分裂乌克兰,甚至直接军事入侵乌克兰,因此,战争爆发的责任在俄罗斯。2.力挺俄罗斯的网友一方认为,战争责任在乌克兰,北约一轮又一轮的东扩加上乌克兰自身与西方“眉来眼去”,不断向北约和西方接近的对外政策挤压了俄罗斯的安全空间,造成了地缘上的直接对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上的威胁。

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持第一种观点的网友甚至经常拿抗日战争来进行比较以证明俄罗斯的“邪恶”。而持第二种观点的网友则认为,在现在中俄准同盟共同抗美的大局下,支持乌克兰就是间接支持北约,是在背刺盟友,是不利于中国自身利益的想法。

那么究竟,这场战争究竟有没有一个“对”“错”呢。其实,我认为双方网友的意见恰好是国际关系领域长期以来也存在的关于“经验”与“规范”的争论。简单来说,在国际关系中,有两个大的“世界观”,一种是建立在英国人Bentham提出的功利主义基础上,另一种是建立在德国人康德的道德主义的基础上。将前者作为前提,我们得出的行动逻辑是“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使自己自身获利最大化”;而如果将后者作为前提,我们得出的行动逻辑则是“在行动中还需要考虑到自身行动是否合乎规范,道义,对错等价值判断”。我相信双方网友应该能在这两种世界观当中找到自己的主张。

随后我想先解读的是支持俄罗斯一方网友的意见。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经验理论,它构建于人类的历史经验之上,它强调权力政治和国家生存与利益,同时在研究中,经验理论的支持者们更加坚信用现实主义去研究国家主体是把国家主体完全“研究对象化”,自己自身是不掺杂作为研究者的主观情感的,也就是研究者不会去“喜欢”或者“讨厌”所研究的国家。从现实主义出发,我认为,俄罗斯,乌克兰与北约掉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与“囚徒困境”当中,如果用更加国关的术语来说的话,那就是“安全保障困境”(security delimma)。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经典也很能解释这个事件的理论模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见到有圈内大佬提到,可能是我自己考虑不周全。不过,简单来说,北约,乌克兰与俄罗斯无法分清对方的意图,北约东扩的战略目标可以解释为是基于先制防御的目的,以防范俄罗斯可能带来的“进攻”。然而,在俄罗斯眼中,北约的东扩并非出于“防御”意图,而是可能在将来展开对于自身的“进攻”。同时,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可以被其自身解释为是针对北约“进攻”意图的“防御”措施,但在北约眼里,这恰好验证了他们一直所怀疑的俄罗斯具有“进攻性”的假设。而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困境,乌克兰一直认为俄罗斯的存在对其安全和利益产生了威胁,因此乌克兰急切需要西方的庇护,这是乌克兰自身的“防御”意图。但是在俄罗斯眼里,这是“引狼入室”,乌克兰现在向西方的靠拢,将来会带来对自身的“进攻”,因此俄罗斯不能容忍乌克兰完全转向西方。所以,从安全保障困境这一经验理论来看,不难发现,我们在俄乌战争中是很难判断到底责任在哪一方,到底谁应该负有责任的。

然而国际关系不是只有经验理论,有不少学者,尤其是规范理论的学者认为,国际关系当中也可以存在价值判断,可以去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我想用注入价值判断的规范理论来解读另一部分网友的观点。以著名的“正义战争”论学者Michael Walzer为代表的这一批学者一般被统称为“国家中心道义主义者”(state moralists)。简单来说,这一类学者的主张可以浓缩为两个要点:1.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中心,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利,某一国家对他国内政的干预,尤其是侵略行为是不能被允许的。2.比起结果,国家的规范与原则应该被重视起来。如果按照“正义战争”的主张者Walzer的观点来看,俄罗斯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俄罗斯是侵略者无疑。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的这一部分网友显然更认同“规范”与正义,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就不展开来说了。

总之,两部分割裂开的网友的观点作为现象,都能被归纳进国际关系的理论中。

在学界,关于经验理论和规范理论的争论也未停止过。所以,中国网友们也不用彼此互相攻击和谩骂,毕竟大家面对的问题在学术界都没个定论,我们普通人又能吵出来什么呢。

最后,简单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自己虽然勉强可以算作国际关系学生,但我研究的主要是“中国”。按大的方向来分,可能地区研究,现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论更贴切,我不是斯拉夫研究的方向,我甚至都不认识俄罗斯人或者乌克兰人,所以如果涉及到文化和文明冲突之类的话题我还真插不上太多嘴。不过,如果综合理论和现象来谈我的观点,我认为要解决俄乌问题真的很困难,我现有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让我个人提出一个好的,具体的方案。但或许,对于俄罗斯和欧洲来说,一个把俄罗斯包括进来的“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可能会是一个好的出路吧。

最后的最后,我没有立场,我跟我发的想法一样,我只是一个穷酸社科学生,我的想法一点都不重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