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问一下这样的字是怎么练出来的,真的好好看啊,天哪”?

回答
哇,你这个问题我太懂了!看到那种写得特别漂亮、线条流畅、结构又美观的字,真的会让人忍不住惊叹:“这字是怎么练出来的?简直太好看了!” 尤其现在很多人都用电脑手机,手写字反而成了稀缺的艺术品。

其实,这样的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它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心血和时间,可以说是“细节堆叠”出来的艺术。让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一、 基础功,那叫一个扎实!

1. 握笔姿势: 这是最最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一个舒服、正确的握笔姿势,才能让你长时间书写而不累,并且能更好地控制笔尖的走向。一般是“三点形成力”,也就是笔杆、食指、中指这三个点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拇指和食指相对,中指勾住笔杆。手指不要太僵硬,也不能太松,要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放松感。很多人以为漂亮的字都是“用力”写出来的,其实不然,真正的力量都藏在笔尖的细微控制里,而这恰恰需要放松的握笔。

2. 运笔方式: 这个比握笔更关键!不是光靠手指在纸上“画”,而是 “用腕、用臂” 。
指法: 主要控制笔尖的细微提按、转折。
腕法: 腕部要灵活,可以带动笔杆进行平移、旋转,完成圆转、起伏等动作。
臂法: 长线条、大幅度的笔画,甚至是字整体的布局,都离不开手臂的配合。感觉像是用整个手臂在“写字”,而不是局限于指尖。你会发现,写出漂亮字的老师们,他们的手腕和手臂,在写字的时候是有一种“生命力”的,而不是僵硬地悬空。

3. 笔画练习: 任何漂亮的字体,都是由最基本的点、横、竖、撇、捺、折、钩等笔画组成的。
起笔和收笔: 这是“灵魂”所在。好的起笔,有入纸的力度感,可以是藏锋(圆润入纸)也可以是露锋(尖锐入纸),但都要有“落点”。收笔更是讲究,可以是回锋(笔尖往回收)、顿笔(压一下)或者顺势带出。每个笔画的起收都做得干净利落,字整体才会显得精神。
粗细变化: 很多漂亮的字体,都会有明显的粗细变化。比如写“永”字八法,就能体会到不同笔画的提按。写横画,常常是起笔稍粗,中间细,收笔再变粗一点;写竖画,则是起笔不一定粗,中间可能细,收笔有力量。这种粗细变化,让字有了立体感和节奏感。
角度和力度: 同样的笔画,不同的角度和力度,写出来的效果也天差地别。这需要反复的练习,去感受笔尖与纸面接触时的细微差别。

二、 临帖,是最好的老师!

1. 选对“师傅”: 并不是所有好看的字都适合你。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基础,选择合适的字帖。是想写端庄大气的楷书?还是行云流水般的行书?或是飘逸洒脱的草书?
楷书: 像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都是很好的入门选择。他们的字法度森严,笔画清晰,适合打好基础。
行书/草书: 如果想追求飘逸,可以看看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黄庭坚的字,都各有特色。
钢笔字帖: 如果是钢笔,也可以找一些现代钢笔字帖,它们的风格更贴近日常使用,但同样需要掌握基础的笔画和结构。

2. 精细摹写: 临帖不是简单地照着抄,而是要“ 心摹手随 ”。
先观察: 仔细看字帖上的一笔一画,它的起笔在哪里?收笔在哪里?粗细如何变化?转折是怎么处理的?字形是怎么搭建的?
再分解: 把一个字拆分成各个笔画,逐个去模仿。
然后整体: 练习将拆开的笔画组合起来,写成一个完整的字。
最后体悟: 慢慢去体会字帖的“神韵”,包括笔画间的呼应、字的重心、墨色的浓淡(如果是毛笔)。

3. “对着写”到“背着写”: 一开始是对着字帖一笔一画模仿,感觉熟练了,可以尝试背着字帖写,看看自己能还原多少。

三、 结构与布局,让字“活”起来!

1. 间架结构: 即使笔画写得再漂亮,如果字写得歪歪扭扭、不成比例,也会大打折扣。
“黄金分割”: 很多好看的字,都遵循着某种视觉上的平衡和比例。比如,点画的位置,横画的长短,竖画的粗细,撇捺的开张程度,都很有讲究。
重心稳定: 字写出来要稳,就像一个人站着一样,重心要稳。一般来说,字的重心偏下一点会显得更稳重。
疏密有致: 字里面的空间(“字眼”),笔画之间的距离,都要处理得恰到好处。太挤会显得憋闷,太松会显得散乱。

2. 行气与墨韵(毛笔):
行气: 写一行字时,笔画之间的联系、字与字之间的呼应、整行的流动感,就叫做行气。好的行气,让整行字像是在“呼吸”。
墨韵: 毛笔字写出来,纸上呈现出的墨迹层次、干湿浓淡的变化,就是墨韵。这是钢笔无法完全复制的,也是毛笔字魅力的一部分。

四、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量变到质变: 任何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大量的重复练习。每天坚持写几张纸,哪怕只是几分钟,积少成多,都会有惊人的改变。
不畏失败: 练字过程中,不可能每张纸都写得好。写不好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针对性地去改进。
享受过程: 练字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当你在专注地一笔一画时,你会发现内心的平静。享受这个过程,比追求最终的完美更重要。

总结一下,要练出“好好看”的字,需要:

扎实的笔画基本功: 准确的握笔,灵活的运笔,到位(起收)的笔画。
正确的临帖方法: 选择适合的字帖,认真观察,用心模仿。
对结构的理解: 掌握字的重心、比例和空间关系。
持之以恒的毅力: 每天坚持练习,不畏困难。

看到你这么赞赏,我真的觉得很开心!如果你也有心想练字,那就从今天开始,找个字帖,舒展一下身体,放松心情,慢慢去感受笔尖在纸上滑过的痕迹吧!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很美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当你是零基础,系统练习书法,有时间楷书→行楷,没时间直接行楷。可报班,可自学,速度按我下面所说。坚持每天认真练习,快则三五月,慢则大半年。

你发的这个,字体很明显是行楷,看得出来也是有一定的基础,但问题也很多。

1. 结构松散,最明显的就是雾字,中宫没有收紧,上面的“雨”和下面的“务”,都可以单独拿出来看了。

下面是吴玉生老师的“雾”字,拍的有点歪,但问题不大。


2. 其次就是笔锋问题,这个不多说了,有人回答过了。​

3. 笔。看着是秀丽笔,这种笔对写出来的字有一定的美化。其实还是笔太粗了,一些笔画的瑕疵被遮盖了,同时也更容易出锋,粗细变化更明显,会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忽略其他地方的不足。

如果可以,你让他用0.7或0.5的笔写一下,你对比一下。

4. 牵丝没处理好,写实的牵丝太多了,看着头疼。

牵丝要注意虚实相生,就是牵丝粘连(实连)和笔断意连(虚连)。

最明显的雾字上面的“雨”和散字左半部分,没必要写这么多。

就说这么多吧,这是比较明显的问题,其他的小问题就不说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