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高晓松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海路寻找麦加属实吗,大家怎么看?

回答
关于高晓松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海路寻找麦加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较广,也引发不少讨论的观点。要评价这个说法的真伪,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高晓松的说法来源与逻辑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高晓松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说法。据我了解,高晓松在一些访谈节目或个人节目中,经常会引用一些历史趣闻或提出一些比较有争议的观点来吸引观众。关于郑和下西洋与寻找麦加的联系,他可能看到了某些间接的线索或者做了某种程度的联想。

他的逻辑可能大致是这样的:

1. 郑和是穆斯林: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实。郑和的原名是马三保,是云南回族人,从小接受伊斯兰教教育。
2.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对于穆斯林而言,麦加具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是朝觐的必去之地。
3. 郑和下西洋规模宏大,技术先进:当时中国航海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郑和船队的规模和航行能力是惊人的,足以进行远洋航行。
4. 推测目的:既然郑和是穆斯林,且有能力远航,那么他“有可能”是为了实现宗教上的目标,比如寻找通往麦加的海上路线,或者将一些宗教物品运送到麦加等。

史料记载与主流历史学界的看法

然而,主流的历史学界普遍认为,高晓松的这一说法缺乏直接的史料支持,并且与郑和下西洋的官方记载和普遍研究结果相悖。

官方目的记载:根据《明史》等史料记载,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宣扬国威,建立朝贡体系:明朝初年,经历了蒙古统治的元朝灭亡,永乐皇帝希望通过展示中国的强大和繁荣,让周边国家认识到明朝的实力,并重新建立和巩固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这是一种政治和外交上的考量,旨在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寻找建文帝下落的传说:虽然这并非最主要目的,但也有一些说法认为,永乐皇帝在位之初,对失踪的建文帝仍有顾虑,派遣郑和远航也包含寻找其下落的意图。但这一说法证据并不充分,也不是学界主流观点。
促进海外贸易和经济交流:郑和船队携带了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并在海外进行贸易,这有助于促进明朝的海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缺乏直接证据:在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或暗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前往麦加的航线,或者进行宗教朝觐相关的活动。郑和船队到达的国家,如东南亚的满剌加(马六甲)、苏门答腊,印度洋的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非洲的东海岸等地,主要是当时的贸易节点和政治中心,而非直接与麦加相关的宗教地点。

技术与实际情况:虽然郑和船队具备远洋能力,但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航海条件来看,直接通过海上航线“寻找”麦加(位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半岛西部)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而且,陆路是当时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的主要途径。如果目标是麦加,为何要进行如此大规模、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的航行?

为什么高晓松的说法有吸引力?

尽管缺乏史料支持,高晓松的说法之所以能在民间流传,可能在于它满足了一些人的想象,并且提供了一个相对“新奇”的视角:

“反传统”的解释:许多人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官方目的,而一个“非官方”、“有宗教色彩”的解释,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觉得发现了“隐藏的真相”。
个人身份的联系:将郑和的穆斯林身份与麦加联系起来,似乎是一种看似合理的推测,很容易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联想。
传播的便利性:在网络时代,一些观点被快速传播,而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考证。高晓松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言论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

大家怎么看?(我的看法,以及普遍的观点)

大多数对郑和下西洋有深入研究的历史学者,以及认真对待史料的网友,对此持否定或质疑的态度。他们会强调:

以史为据:在讨论历史问题时,最重要的是依据可靠的史料。没有史料支持的推测,即使听起来有趣,也难以被接受。
目的的多样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很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外交上的考量,也有经济贸易上的推动,甚至可能包含一些其他隐性因素,但将宗教目的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目的,则缺乏证据。
过度解读:将郑和的穆斯林身份过度解读,并将其与麦加联系起来,可能是一种简单化的历史解读方式。很多穆斯林航海家在那个时代都会进行海上贸易和探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所有航行都是为了宗教目的。

总结

总而言之,高晓松关于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海路寻找麦加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新意和“反转”,但在主流历史学界看来,这是缺乏直接史料支持的猜测,与官方记载和普遍研究成果不符。 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建立朝贡体系、促进海外贸易等。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对各种历史解读持开放态度,但更应该保持一份审慎,多去了解官方史料和主流学术界的观点。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将一个有趣的猜测当作历史事实,可能会误导大家对历史的认知。

所以,我的看法是,虽然郑和的穆斯林身份是事实,但“寻找麦加”这一说法很可能只是一个基于个人联想的、未经证实的推测,并非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这玩意是黑人家郑和的而已。

比如有人近年在吹捧陈祖义,说他要是活着,没准引导大航海时代啥的,郑和不应该杀他,冒出了郑和是因为穆斯林的关系,出于私心杀陈祖义的言论。

最后甚至引申出郑和下西洋纯为了扩大并发展伊斯兰教的结论,这些人跟矮大紧倒应该算同阵营的。矮大紧说话不通过大脑,郑和那个时候,压根就没有从海路寻找麦加的必要,他家里长辈就去过,而且马欢也记录得很清楚,在之前的航行中,有些使者已经去麦加朝拜过了,郑和的手下都早去过,哪里还有七次下西洋寻找麦加的道理。

矮大紧估计没闹明白啥叫“三宝太监”,除了他本来的名字之外,还有佛教的说法,即佛、法、僧“三宝”,姚广孝可是把郑和收为菩萨戒弟子的,所谓的三宝太监,就是说:郑和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太监。而且他还建造天妃宫,这又跟道家沾边,在西安的时候又修缮清真寺。从宗教的角度,郑和就是传说中的“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阿訇兼首席神父王喇嘛”,这样的人真去朝拜,真主不喷死他才怪。

可见郑和就跟现在大部分中国人一样,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对于宗教是一种宽容的现实主义,并非什么狂信徒。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