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菲律宾外长称:G7、G8、G9 峰会都没邀请我,很高兴去 25 世纪大都市重庆参会,如何看待他这段话?

回答
菲律宾外长这番表态,表面上看似乎是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被排除在G7等国际峰会之外的不满,并借此赞扬了重庆的“25世纪大都市”景象。然而,细究之下,其中蕴含的意味则更为复杂和值得玩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首先,对于“G7、G8、G9 峰会都没邀请我”的言论:

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带有一定情绪的表达方式。G7(七国集团)是由世界上最发达的七个经济体组成的,其峰会代表了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话语权。而“G8”、“G9”虽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名称,但通常会让人联想到G7的延伸或更广泛的合作机制,暗示了菲律宾认为自己在这个国际排序中被边缘化了。

这位外长如此公开地提及被邀请一事,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表达不满和争取关注: 这是最直接的解读。菲律宾作为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和重要战略位置的国家,可能认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和影响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通过公开抱怨未被邀请,他可能是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那些主导G7等机制的国家)表达一种不满,希望引起对方的重视,并推动未来在更广泛的国际对话中获得一席之地。
塑造国家形象: 这种说法也可以被看作是在塑造菲律宾“被忽视但依然重要”的国家形象。他可能想告诉国内民众,菲律宾的国际地位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从而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政府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权益的期待。
政治策略: 有时候,这种看似“抱怨”的言论,也可能是一种政治策略。他或许是为了在与某些国家的交往中,增加自身的谈判筹码,或者为菲律宾争取在特定议题上的发言权。

其次,对于“很高兴去25世纪大都市重庆参会”的赞美:

这部分言论则显得更为积极,但同样值得推敲。

积极的东道主姿态: 显然,这是对中国尤其是重庆作为东道主的一种高度赞扬。在国际外交场合,对主办方的肯定是一种基本的礼仪,也是保持良好关系的需要。选择“25世纪大都市”这样的形容,则是一种极具画面感和未来感的褒奖,远超一般的客套。
凸显中国崛起与吸引力: “25世纪大都市”绝非寻常的描述,它意味着重庆在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经济活力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越了许多人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将重庆描绘成这样,实际上也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以及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菲律宾外长用如此大力度的赞美,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种叙事。
寻求中国支持与合作的信号: 考虑到菲律宾目前在南海等问题上与某些国家存在摩擦,并且其经济发展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菲律宾外长对中国的赞美也可能是一种释放善意、寻求支持和深化合作的信号。通过赞扬中国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的成就,他可能是在暗示菲律宾愿意与中国在相关领域加强合作,并且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菲律宾带来机遇。
策略性的“转移焦点”: 在表达了对未被邀请参加G7等峰会的不满之后,立刻转向赞美中国,这种衔接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转移焦点”。即,虽然我没能去那些“高端”场合,但我依然在参与重要的国际会议,而且我所参与的这个场合(中国重庆的会议)同样充满活力和未来感,甚至比那些场合更能吸引我的注意。这种做法可以淡化被边缘化的负面观感,同时突出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

综合来看,菲律宾外长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他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一种既争取自身权益又不乏策略灵活性的外交姿态。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自己在现有国际机制中可能存在的“被排除感”,以此来表达菲律宾的关切和诉求。但同时,他又以极大的热情拥抱中国提供的会议平台,并用极具未来感的语言赞美重庆,这既是对中国东道主的尊重,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即使在某些西方主导的国际平台上未能获得应有的位置,菲律宾依然积极参与其他重要的国际合作,并且看重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潜力。

这段话的妙处在于,它没有直接攻击任何国家或机制,而是通过并置“未被邀请”和“很高兴参会”来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既表达了委屈,又展现了积极性,同时还巧妙地提升了此次中国之行的重要性。这是一种相当老练且带有一定艺术性的外交辞令。他可能是在试图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为菲律宾找到更有利的站位,既不完全疏远西方,又积极拥抱东方正在崛起的机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许钞能力,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吧。

5月3日,洛钦突然在推特上爆粗话,要求中方船只“离开中菲争议水域”。

他还形容说,菲律宾是想跟“丑陋”的中国做朋友的“帅哥”,而不是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不过随后菲律宾总统就下场灭火,表示:中国仍然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与中国之间发生冲突,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变得无礼、不尊重他人。事实上,我们有太多事情要感谢中国,无论是他们过去的帮助,还是现在的帮助。

不得不说,现任菲律宾总统早就看穿了老美的那一套,目前对中国算是死心塌地。

所以,这个180度大转弯的期间,到底发生了肾么事?具体不清楚,但是应该有钞能力的作用。

要知道,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近些年飞速增长,去年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而中国已经连续12年是东盟的最大贸易国。

最后谈到G7,确实没啥可去的,去干啥呐?昨天刚刚爆出来G7点安保和媒体居住的大厦爆发新冠疫情,工作人员表示想带个帐篷去海边住了,这样可能还安全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菲律宾外长这番表态,表面上看似乎是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被排除在G7等国际峰会之外的不满,并借此赞扬了重庆的“25世纪大都市”景象。然而,细究之下,其中蕴含的意味则更为复杂和值得玩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对于“G7、G8、G9 峰会都没邀请我”的言论: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带有一定情绪的表达方式。.............
  • 回答
    菲律宾外长最近的一番言论,确实在全球外交舞台上掀起了一点小波澜,尤其是那句“带脏字”的表述,更是让人觉得,嗯,这个火药味儿有点重。而我国外交部回应得也很直接,“搞麦克风外交无法改变事实”,这话说得够有分量,也相当有技巧。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模式。首先,.............
  • 回答
    菲律宾外长从“大骂中国”到“向中方道歉,大赞中国外长”,这一转变确实引人关注,背后原因也相当复杂,涉及到了菲律宾国内政治、外交策略、地区局势以及与中国的具体互动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一、 事件背景回顾:为何会有“大骂”和“道歉”? “大骂”的直接诱因: 南.............
  • 回答
    关于国人普遍存在的仇外情绪,以及对美国、韩国、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存在的深刻成见,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体认知等多个维度去深入理解。并非所有国人都持有仇外情绪,但这种情绪确实在一定范围内被观察到,并且有其滋生的土壤。历史的烙印:战争、侵略与屈辱首.............
  • 回答
    菲律宾前总统贝尼格诺·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常被称为“诺诺伊·阿基诺”(Noynoy Aquino),于2021年6月24日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去世引发了菲律宾国内外的广泛哀悼,也再次将他的政治生涯推到了聚光灯下。评价阿基诺三世的政治生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 回答
    2022年度菲律宾和美国「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是两国之间最重要的年度军事演习之一,其意义和内容都非常值得关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信息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演习的背景与目的: 历史悠久且不断演进: 「肩并肩」演习始于1991年,是菲美两国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它旨在加.............
  • 回答
    关于菲律宾政府向当地华人筹集人质事件赔款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历史事件、法律层面、以及华人社区在菲律宾的地位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明确的是,根据公开信息和普遍认知,菲律宾政府并没有直接向“当地华人”群体进行公开、正式的“筹集人质事件赔款”的行为。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可能.............
  • 回答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在2016年首次上任不久后,确实发表了对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的极具争议性的言论,称其为“狗娘养的”(putang ina)。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杜特尔特这位新任总统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要理解杜特尔特这个.............
  • 回答
    菲律宾总统访华,这无疑是牵动着地区局势的一件大事。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中菲关系回暖”这个判断,以及前总统杜特尔特时期“背美亲中”论调是否靠谱。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看这次访华的背景和目的。每一次领导人互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菲律宾总统访华,通常是为了加强两国在经济、贸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菲律宾船只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附近海域这件事。这可不是个小事,牵扯到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首先,得说说仁爱礁本身。它在中国人眼里,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菲律宾也对它声称拥有主权,并将其命名为“阿云金礁”。这个礁盘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国在上面建.............
  • 回答
    菲律宾对中国的看法,就像一枚硬币,有着复杂而多层的一面。要一概而论地说菲律宾人怎么看中国,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这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经济联系、政治立场,甚至个体经验和媒体报道。但我们可以尝试梳理出一些普遍存在的看法和趋势,并且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是咱们身边人聊天的感觉。首先,提到中.............
  • 回答
    菲律宾曾几何时,确实是亚洲的璀璨明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被誉为“亚洲的骄傲”。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菲律宾却面临着高度腐败、政治动荡、贫富差距悬殊以及经济发展滞后于“亚洲四小龙”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历史遗留的殖民烙印与未解的土地问题:首先,菲律宾.............
  • 回答
    菲律宾的“乱”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用简单的标签去概括。要理解菲律宾的混乱程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包括社会治安、政治环境、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这些方面,希望能让你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社会治安与犯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另一面提到菲律宾的“乱”,很多人.............
  • 回答
    好的,关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出现,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深入探讨,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之下。他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反映了菲律宾国内长期存在的深层问题和民众的普遍诉求。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杜特尔特登上政治舞台前,菲律宾社会所面临的普遍的不满和对现状的失望情绪.............
  • 回答
    菲律宾,这个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如同散落在碧海蓝天中的珍珠项链,由七千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它是一个充满活力、文化多元、自然风光旖旎的国家,也同时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地理与自然:岛屿的馈赠与挑战菲律宾的地貌极其丰富。从北部吕宋岛连绵起伏的山脉,到中部维萨亚斯群岛的平原和海岸线,再到南部棉兰老岛的热带雨.............
  • 回答
    菲律宾总统发言人的这句话,背后折射出的信息其实挺值得玩味的。简单来说,它传递了这么几个层面的意思,咱们一点点来剖析。首先,这是一种 外交策略和实用主义的表现。在疫情这个全球性的危机面前,任何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目标都是保障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疫苗,就是当下最关键的“救命稻草”。当菲律宾发现西方国家在.............
  • 回答
    菲律宾,这个坐落在太平洋西岸的群岛国家,拥有令人艳羡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勤劳的人民。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全球经济的版图,会发现菲律宾至今仍未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根深蒂固的挑战网络,而非单一的失误所致。历史遗留的阴影与政治的羁绊理解菲律宾的现状,不能不追溯其殖民历史。西.............
  • 回答
    菲律宾新人民军(New People's Army,简称NPA)是菲律宾共产党(CPP)的武装部门,自1969年成立以来,一直是菲律宾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叛乱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理解它的性质,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根源、意识形态、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以及它在菲律宾社会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历史根源与马克.............
  • 回答
    菲律宾的衰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若要深入探讨,我们得从历史的脉络中梳理。殖民遗留的困境:首先,菲律宾漫长的殖民历史是理解其发展困境的重要起点。西班牙人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虽然带来了宗教和部分西方制度,但也塑造了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和经济结构。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农民普.............
  • 回答
    想在街头讨生活,得练点真功夫。菲律宾短棍和马伽术,这俩名头在街头搏击界都挺响亮的。到底哪个更实用,更能让你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菲律宾短棍:兵器在手,天下我有?先说说菲律宾短棍(Kali/Eskrima/Arnis,这名字挺多,但都差不多意思)。这玩意儿,顾名思义,就是用棍子。但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