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墓地、吃垃圾、18块就能陪睡,纸醉金迷的首都背后是400万贫民的挣扎。。。
菲律宾,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首都马尼拉华丽的外表之下,是一个个令人心酸的贫民区。
(远处的高楼与近处的贫民区形成鲜明对比。)
走进贫民区,才能看到真正的菲律宾。
这里有千千万万无处可去的人,聚集在一起,过着相对能遮风挡雨的生活。
环境与大家印象中的贫民区是一样的,一间房子就是一个家,不分厨房卧室储藏间。
如果不是这个孩子,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家。
然而这还算好的,不少人连个棚子都没有,只能住在水泥管里,铺上一些垫子破布,就算有一个睡觉的地方。
菲律宾贫民区最出名的就是墓地住人。很多别无选择的贫民,最后都去墓地里占一个位置,每天与死人“同居”,吃饭、睡觉、玩耍,都在陵墓之上。
贫民区里遍地都是市区人随意倾倒的垃圾,生活在此的人们也就整日与垃圾为伴。
就连河里也都满满的都是垃圾,那些悬浮的房子,不知道与这肮脏的河水接触了多少。
垃圾太多,就有穷人以捡垃圾为生,图上这位父亲带着儿子用简易的木筏在垃圾遍布的河流中捡垃圾准备换钱。
捡垃圾换钱,是许多菲律宾穷人的经济来源,对于“住房”不花钱的他们来说,这微薄的收入,几乎都用在了“吃饭”上。
前两年,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是一位父亲带两个女儿吃炸鸡,女儿吃着,他只能在一旁看着。
这张照片发生地就是菲律宾,这一顿饭的钱,父亲要用半瘫痪的身体乞讨三天才能赚到,可他还是想让女儿们吃到真正的炸鸡。
因为他,还有他的女儿们,甚至于所有的菲律宾贫民,从来不知道新鲜炸鸡的味道,对别人吃剩下的鸡骨头,倒是很熟悉。
在大多数人还在凌晨睡梦中的时候,菲律宾贫民窟里的人就早早为一天的吃食奔波。
就是从这样的垃圾堆里,他们需要找到能充饥的食物,当地人称之为pagpag。
pagpag本意是指有钱人衣服上或地摊上掸落的灰尘,如今,它被引申为有钱人吃剩下的、能被穷人捡来果腹的“餐余垃圾”。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穷人守候在各大餐厅的垃圾桶或者郊区的垃圾场,他们大都是以贩卖pagpag为生的人,在这里等待着新鲜的垃圾,那就是他们的“宝库”。
即便这个“宝库”恶臭不堪。
苍蝇、蛆虫到处都是。
前方高能。
他们还是要把能下肚的食物捡回家,因为这是全家支出的来源。
Nanay 就是一个“从事”pagpag的女人。
每天三四点钟,她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垃圾场“工作”。在一堆垃圾中找到“能吃”的肉,这对她来说其实并不容易,毕竟都在垃圾堆里,哪些肉还没有完全腐坏,只靠鼻子很难辨认,所以很多情况下,她都会亲自“品尝”确认肉的品质。
回家后,她把能吃的肉分成一袋一袋,以每一袋20比索到30比索,也就是人民币2块到4块不等的价钱,卖了出去。
在菲律宾,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与Nanay一样的“买卖”,这甚至成为了当地一条有利可图的“产业”。
许多过去对金属和塑料感兴趣的拾荒者,如今都开始卖起了pagpag,而且就这种“食物”,还有人去“掺假”,在鸡肉残渣里混上野猫或者老鼠肉。他们把骨头剥离,简单清洗过后装在袋子里卖出去。
来这儿购买pagpag的,都是附近贫民区的住户们,几十年前这个食物还只是少部分穷人不得已的选择,但近十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它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日常饮食。
他们把肉拿回家之后,会对其反复清洗,高温“烹饪”,有时还会买上一些蔬菜一起做,以求这些肉看上去能略微“精致”一些。
这不仅是普通家庭的做法,就连很多的清道夫和小餐馆老板,都愿意低价从收集者手中收来废弃肉类原料,然后清洗或消毒。简单处理之后,加上廉价蔬菜和浓厚酱料,掩盖住原本的外观和酸馊味,做出一锅“食物”,供客人“食用”。
是不是突然感觉能接受国内很多拿鸭肉充当牛肉的行为了?(此处不是洗白,骂所长会反弹)
菲律宾的孩子们,不少都是从小就是吃这样的“饭”长大的。
Sumanda是一位27岁的母亲,她的丈夫做苦力一天也只能挣20比索,也就是一袋pagapg的钱,所以除了这种食物,她没有别的选择。
比起毫不知情的孩子,Sumanda十分清楚这些都是“垃圾”,可她依旧认为这种食物很安全,原因是已经经过了“高温蒸煮”,如果吃出了病,只是因为肉没有洗干净。
但腐烂食物滋生的细菌有时候高温根本无法灭绝,还有一些店家会在食物残渣上喷洒过量的消毒剂,然后再扔掉。众多“安全隐患”加持下,菲律宾每年都有很多人因食用pagpag而死亡。
而且大多数都是孩子。
贫民窟帮扶之家的志愿者Salome Degollacion曾描述自己所见,“我目睹了很多人因为吃了pagpag而死去,很多孩子吃完后在呕吐,腹泻。”
菲律宾政府的卫生部门对此也多次警告,说这些食物会影响儿童发育,带来严重疾病。但对于活在当下的穷人们来说,真的不是事儿。
(获得游客赠予食物的菲律宾儿童)
在这群人的心里,有pagpag吃,有时候都算是一种幸福。
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风险都愿意去冒,所以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即便不断有人因为pagapg去世,这也会是穷人们不可替代的主食。
CNN在报道pagpag时说,“你可能会怀疑,怎么会有人喜欢吃别人吃剩的东西,但在这里,食物链与经济链紧密相关。这些孩子在社会的最底层,从贫民窟生下来的那一刻,放眼望去便都是一片垃圾。”
(在肮脏河里捡垃圾的菲律宾儿童)
死人为伴、吃剩饭、垃圾堆里长大,能活到成人,对很多菲律宾孩子来说都是奢望。父母能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就是供他们好好学习英语,然后去做保姆,去香港做菲佣,这也是很多菲律宾穷人的目标。
(孩子上学时的奖章与照片)
但就做菲佣这条路,对大部分贫民来说也十分难以实现,很多菲律宾男孩早早地变成了“人妖”(Lady Boy),去声色场所中满足看客的各种扭曲欲望。至于女孩子,就成为了雏妓,甚至很多幼女,都可以让客人花3美元对她上下其手。以“男人天堂”著称的菲律宾,闪现着魔幻荒谬式的刺激——而这一切,仅仅能保证收入让家里人活得过今天。
这个曾被美国视为新兴国家“样板”的菲律宾,金融区里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看上去绝对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区没有区别。
可与此同时,这个国家却有3000万人口在贫困线以下挣扎,光马尼拉就有400多万人居住在贫民窟,菲律宾第八次营养调查显示,全国依旧有736万的儿童营养不良。
这不是原始社会,这也是现在的菲律宾,他们不是难民,他们有国家有身份。无论去游玩的你住着多豪华的酒店,吃着多贵的餐食,这藏在贫民窟里的世界,也是菲律宾不可掩盖的另一面。
他们被困在封闭的角落,没有外来信息,没有教育资源,在贫困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漩涡里不断打转,从而被摒弃在主流社会之外。
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让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贫穷,脸上也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子们用被丢弃的篮筐搭起的球场打篮球。
捡露手指的拳套光脚打拳。
凑到河边一台小电视机前看电视。
这些都是穷苦出身的人,最简单的乐趣。即便环境极端恶劣也很穷,但生活地很快乐,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作为旁观者,包括所长在内,并没有资格指责他们不思进取,毕竟对于像王思聪这种富豪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也都是穷人。
只是那些垃圾堆里出生,垃圾堆里睡,垃圾堆里找食物的孩子们又何辜?他们真的都愿意接受自己只能挨饿吃剩饭的命运吗?
下面这张接受兰尼基金会项目资助的7岁儿童Emem,用笑容深深打动了所长,应该也给出了上面的答案:还是会有人感到不甘心,还是会有人想打破现状。
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也过着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贫穷之下,有数十万孩子死于非命。
(1942大饥荒里的孩子)
(当年吃树皮的孩子与现在吃剩饭的菲律宾孩子如出一辙)
可饿肚子的日子哪能一直过下去呢?70几年来,我们从物资匮乏一路走到吃饱吃好的今天。
甚至到了2018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达到了16.9%,比起简单的吃饱,我们早就开始重视科学的饮食。
(参加减肥夏令营的中国“肥胖孩子”)
除去城市不说,中国也有贫困地区,那些大山中的孩子,在改革开放多年之后,还有一些依旧吃不饱穿不暖。
可如今,我们的国家也都开始了精准扶贫,单2018年一年,我国脱贫人口达到1000万。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吃饭问题早就得到基本解决。
去年山区学生还因为倒牛奶事件,引起社会不少关注,虽然这不是一件好事,但至少证明,牛奶对孩子们来说,早就不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东西。
有人问,中国如今真的没有地方吃不上饭吗?
所长的回答与图中一样,没有。如今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剩下1年的时间,一系列政策加持下,国家早就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只要肯劳动,一定就能吃上饭。
(吃蛋糕的农村老两口)
我们靠着自己的双手,让我们的孩子一步一步过上了好日子,脱贫致富不止是嘴上说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也落到了实处,这些话虽然说起来很主旋律,但也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只是那些还在贫民窟里挣扎、对命运束手无策的人们,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现状。
贫穷虽与幸福无关,但如果能天天吃上新鲜美味的饱饭,孩子们会不会比下图笑得更加灿烂一些?
所长不是当事者,得不出答案。
偃苗助长的典范
看了上面各位答主的回答,我试着从菲律宾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聊聊菲律宾。
没去菲律宾前,对菲律宾的印象基本停留在新闻媒体及朋友圈里,只知道对中国很不友好。直到今年公司度假去了一趟菲律宾,对当地民众的印象完全改观。
我们这次度假去的是菲律宾锡基霍尔岛,锡基霍尔省是一个独立的小岛,位于维萨亚与棉兰老岛之间,北靠宿务省和保和省,以果冻色的海水,神秘的巫术,亚洲古老的修道院而著名,也是菲律宾人周末非常喜欢的旅游度假圣地。但是,中国游客却很少。
以下多图预警
一路过去,都是和我们打招呼的当地村民,这家人还要我拍一张全家福
听到我们来自中国,一群女生马上调侃式的问我们“are you single”?
在一个小村庄,半个村的人出来和我我们拍合影
走之前依依不舍的送别
给小孩子糖果,他们会说“thankyou”,有的小孩子不说话,父母会替他们说
孩子们毫不抗拒镜头
有些父母专门把孩子抱过来拍照
和小美女来张合影
于是我把我的大疆装上准备航拍
孩子们自动围城了一个圈
我的同事们和当地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路遇一群当地年轻人在弹吉他,主动邀请我们加入一起唱,还不停的给我们敬酒
路遇当地婚礼,和上去和伴娘们合影一张
海边遇见一群妹子,于是此行最骚的一个同事上去合了张影,顺便要了一圈facebook
有着篮球梦想的孩子
既然来了,就和当地人打个篮球友谊赛把
难得找到个好球场,打球全部拖鞋党
原来当地人也打麻将消遣
当地的小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没有喇叭,靠老师人工喊
一群可爱的孩子
看到我们来了,学校的孩子都来围观
那就一起来合个影吧
老师们也来合影了
当地的孩子,这种吊吊床很流行
大人也睡这种床
每次看到我们,都是微笑
贫穷却开心的一家
玩啥游戏呢
去当地人家里逛逛
一家五口
孩子们一大早起来就要过来接水。
几天的旅途,有幸在菲律宾碰到了一群快乐,纯真,质朴的人,他们见到陌生人会有点羞涩,给他们拍照片会说thank you。不管国家有多少隔阂和仇恨,人民永远是最淳朴的,孩子总是天真和善良的,伸出你的手,让我们消除彼此间的距离。
除了锡基霍尔,其他地方的菲律宾人也很友好,包括警察
在首都马尼拉和一群当地特警合影
同事在杜马盖地和持枪警察合影
同事拍的那边的警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