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脑长久不关机会缩短电脑寿命吗?

回答
电脑长久不关机是否会缩短电脑寿命是一个困扰很多用户的普遍问题。答案是: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适度的待机或睡眠比频繁开关机更佳,但长时间不关机(持续运行数周甚至数月)确实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可能间接导致缩短寿命或出现问题。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长时间不关机的潜在好处:

1. 减少硬件损耗: 传统的说法是开关机过程会对硬盘(尤其是机械硬盘)、电源、主板上的电子元件造成一定的冲击,频繁的启动和停止可能会加速这些部件的磨损。
2. 节省时间: 避免了每次开机等待系统加载和软件启动的时间。
3. 数据恢复能力: 理论上,如果电脑没有关机,在突发断电的情况下,丢失数据的风险可能比关机状态下小(尽管现代电脑有断电保护措施)。

长时间不关机的潜在坏处(导致缩短寿命的因素):

长时间不关机,尤其是让电脑处于持续高负荷运行状态,或者是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下,会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的负面影响:

1. 发热累积与电子元件老化:
持续运行,持续发热: 电脑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即使是待机或低负荷状态,CPU、GPU、内存、硬盘等核心部件仍在消耗电力并产生热量。长时间不关机意味着这些热量无法完全散去,会在电脑内部累积。
电子元件对温度敏感: 大多数电子元件的寿命都与工作温度密切相关。高温会加速材料的老化、性能的衰减,并增加故障的几率。例如,电容在高温下更容易失效,主板上的焊点也可能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问题。
散热系统压力: 风扇持续运转以带走热量,但长时间持续运转会增加风扇轴承的磨损。同时,风道中的灰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堆积,影响散热效率,进一步加剧发热问题。
CPU/GPU“烧毁”风险: 虽然现代CPU和GPU都有过热保护机制(会自动降频甚至关机),但长期处于接近过热的边缘工作,仍然会加速其内部晶体管的老化和性能衰减,缩短其寿命。

2. 系统性能衰减与软件问题:
内存碎片化与资源占用: 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分配和释放内存。长时间运行而不重启,容易导致内存碎片化,使得系统访问数据时效率降低。同时,一些后台进程和服务可能会无限制地占用内存和CPU资源,导致系统运行缓慢。
缓存溢出与不稳定: 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缓存也会随着时间累积数据,如果处理不当或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缓存溢出或错误,引发程序崩溃或系统不稳定。
软件漏洞与错误累积: 某些应用程序可能存在内存泄漏或其他bug,长时间运行后会积累大量错误,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崩溃。重启系统可以清空这些错误状态,使软件回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更新与补丁: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有时需要重启才能完全生效。长时间不关机意味着这些重要的安全和性能更新可能无法及时应用。

3. 硬件潜在损耗(特别是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的读写头: 对于传统的机械硬盘(HDD),其内部的磁头在工作时会悬浮在磁盘表面上方非常近的距离进行读写。如果长时间不关机,尤其是在有轻微震动或不平稳放置的情况下,磁头与磁盘接触的风险会增加,虽然不像反复开关机那样直接冲击,但持续的悬浮状态也并非零损耗。
SSD的寿命: 固态硬盘(SSD)没有机械部件,其寿命主要取决于读写次数(P/E Cycle)。长时间不关机不会直接影响SSD的P/E寿命,但如果电脑在长时间运行中频繁进行大量读写操作,那么SSD的寿命消耗会更快。不过,就“不关机”这个行为本身而言,对SSD的寿命影响远小于对机械硬盘的潜在影响。

4. 电源与组件的持续负载:
电源的持续工作: 电源(PSU)需要持续为电脑内部的各个组件供电。长时间不关机意味着电源一直在持续工作,这会对其内部的电子元件(如电容、变压器)产生持续的压力和热量,理论上会加速其老化。虽然电源设计通常有余量,但持续的满负荷工作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其他组件的持续供电: 主板、内存条、显卡等其他组件也一直在通电状态,这些组件的寿命也受到持续通电和工作状态的影响。

总结与建议:

适度的待机/睡眠是最佳选择: 对于现代电脑,使用待机或睡眠模式是更节能且能快速恢复工作状态的方式。这些模式下,大部分组件会进入低功耗状态,只保留少量电量维持内存中的数据,同时散热量也大大降低。这既避免了频繁开关机的冲击,又减少了长时间运行的累积损耗。
定期重启是必要的: 即使不完全关机,也建议用户每周至少重启一次电脑。这有助于清理内存、结束不必要的进程、应用系统更新、解决软件可能出现的临时性bug,保持系统和软件的良好运行状态。
长时间不关机(数周以上)是不推荐的: 如果电脑长时间(例如一个月以上)不关机,即使只是待机,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提到的性能衰减、缓存问题,更不用说如果它一直在高负荷运行。对于依赖高性能、不间断工作的服务器或工作站,可能有特定的维护和优化措施,但对于普通家用电脑,这不是一个健康的长期状态。
散热环境是关键: 如果你的电脑散热环境非常出色(例如良好的机箱风道、优质的散热器、低室温环境),那么长时间运行的负面影响会相对减小。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避免电子元件的老化问题。

总而言之,电脑长久不关机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某个硬件部件瞬间损坏,但它会通过持续的发热累积、系统资源占用、潜在的软件错误积累等方式,在长期内加速电子元件的老化,降低系统性能,并增加出现各种小问题的概率,间接上可能会缩短电脑的整体使用寿命。

最健康的电脑使用习惯是:白天使用时如果暂时离开,可以使用睡眠模式;晚上或长时间不使用时,最好选择关机。同时,养成每周至少重启一次的习惯。 这样做能够更好地平衡性能、便利性和硬件寿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经常见不能关机的unix服务器。一般寿命都是5年以上。忽然想起两个好玩的事。

N年前参观一个客户的机房,里面有一台DEC的服务器,厚厚一层灰。据客户说,这台服务器上跑了一套非常古老的软件,没有新版本,Dec的服务器早停产了也不能迁移,所以就这么一直开着,不知道run了几年了。有个哥们嘴欠说,这么多灰了应该清理一下。那个客户说,你们不懂,机器和灰已经到达稳定态了,清理灰尘说不定就挂了。就这么run着谁也不能动,啥时候宕机了就软硬件一起淘汰吧。后来也不知道又坚持了几年。

另外有个客户买了两台64路CPU的机器做双机,估计采购里有些人被做机柜的国内厂家买通了,只买机器不要机柜,因为机柜里带导轨和电源模块,为了他的奇葩要求费了好大力气。结果到货半年以后经常被投诉,说是机器每天都过热告警。被磨的没办法,去现场看了一眼,一个办公室改的机房,两大排机器,制冷就靠一个1.5匹的家用空调,我们设备开着柜门正拿电风扇狂吹。经过讨论,售后说他们机柜设计不合理,有热岛,对方一万个不信,说我们讹诈。。。。。后来在别的项目里多下了两台机柜送给他们了,这还万分不情愿,让我们写保证书说上了新机柜保证不告警。我保证你个臭狗屎,爱用不用。后来据说换了机柜就没事了,再也不告警了。吃相也太难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user avatar

根据研究,电脑每不关机60分钟,其寿命就会缩短1个小时。

user avatar

不会。

但是灰尘会积累狠多。



密闭不换气的空间或者太空上面没有啥灰尘就更不用管了。

user avatar

看环境,看人。

机房的说里面有台运行了近二十年的塔式服务器,给它写应用的人06年离职了,没人懂这应用该怎么迁移,就干脆让它一直跑着,看什么时候机器坏了软硬件打包换掉,结果到现在还好好的╮( ̄⊿ ̄")╭

user avatar

谢邀。答案是当然会缩短寿命。注意我们这里不是讨论一直不开机会不会影响寿命,也不是一直不开机和一直不关机哪个更影响寿命,不能偷换概念。我们要说的是长久不关机对寿命的影响。

硬件领域业内都知道芯片会Wear out,这应该是个普遍共识了。芯片用一段时间平均失效率就会上升,这是由芯片的物理特性决定的,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注意这里是平均,不是特指,说“我的电脑用了十年天天开,也没事。”,没有任何意义。所谓的电脑长久不关机的普通用户,其实只是不关机的时间比较长。个别完全不关机的用户电脑数年没有问题,也不代表别人不会出问题。只有统计了大量样本的数据才具有普遍性,才会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那么哪里才有不关机的大量样本呢?那么这个Wear out速度快慢和什么有关呢?其实很简单,所有云服务厂商的服务器从来不会主动关机,他们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服务器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样本空间。尽管他们的服务器和一般的电脑有所不同,但实际上稳定性要远高于普通电脑,他们的结果也会好于“电脑”,可以为我们对电脑的预期寿命提供一个上限。

云服务器的非计划关机与故障率

据ITIC统计,2017几个大的服务器提供商非计划关机天梯图如下:

这些非计划关机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停机检修啊?那是计划内关机(Planned Downtime)。非计划关机都是硬件出了问题而停机。请注意这些厂商的服务器质量相对是比较好的,而BAT等云计算厂商、脸书FB等OCP厂商他们的机器质量更差,更容易出问题(想想为什么质量差,但却没有动辄丢失数据?)。

根据我的经验,上万台服务器的云运营中心,每天都会有数十台乃至百台机器都会因为硬件原因停机等待更换配件。那么到底是哪些硬件坏了需要更换呢?是什么让这些硬件坏了呢?

内存

硬盘(HD/SSD)我就不提了,也许大家认为内存这个东西很皮实,不会坏。其实云服务器中内存的出错是十分频繁的。出错起来也千奇百怪,开始可能是偶尔的随机错误,经过ECC等校正后,就再也不会复现;而有时是某个Bit总是出错,进而慢慢的整个row、column或者相邻的cell开始出错,从可以纠正的错误变成不可修正的错误,导致服务器必须停机。这也是为什么内存有这么多RAS功能的原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这几篇文章:

是不是服务器内存被频繁访问,读写多了才出错。我台式机不太读写,就不会出错呢?实际上,内存的寿命和老化有关,而和读写次数无关。

内存DRAM的每个单元可以看作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的组合:

电容负责存储,充过电时是1,没充过电是0,这就是内存是如何存储数据的。晶体管是个开关,用于选中该电容。正是因为内存每个单元如此简单,才能如此大规模组织起来,形成低价而密度很高的内存颗粒。

电容的问题是会慢慢放电(fading),所以要过一段时间就充电。JEDEC规定每过64ms就要refresh一次,也就是充电一次,这个由内存控制器来完成。Refresh的过程和读写没有本质区别,我们来看1天啥也不干,要读写多少次

1000/ 64 * 60 * 60 * 24=1350000次

就是说每天内存的每个单元本身就要读写135万次!事实上,读写对内存来说本质上没有多大损耗,次数没有上限。这和闪存在擦除时电子在包围浮动栅的二氧化硅上进进出出,造成的老化完全不同(详情见:老狼:手机闪存和固态硬盘为什么擦除多了会损坏?)。

和CPU一样,晶体管老化Aging是不可避免的:

总的来说温度不高,5年应该没有问题;过后会慢慢出现可修正错误,这时候就应该换内存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内存是RDIMM,比台式机使用的UDIMM稳定的多。

CPU

CPU会用坏吗?当然会:

Intel的3年质保并不是说说算了:

交到用户手上或者服务器厂商手上的CPU已经在浴缸曲线(Bathtub)模型的底部,也就是稳定期了。多多使用,过了底部就会进入耗损失效期(Wear-out),Wear out的后果是出错而不是降频,而很多种出错都会被CPU的错误检测发现并报告或者纠正,详情请参阅本专栏的另一篇文章计算机硬件出错了会发生什么?,如果发现出错,就是CPU开始进入失效期,以后错误会越来越多。

结论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服务器用多了也会坏,遑论我们便宜的电脑了。这让我想起有些人总是问服务器的RDIMM某宝上为什么这么便宜?某宝的至强E5为什么白菜价?因为是洋垃圾,快坏了。某些厂商会预防性更换硬件,某些厂商可纠正错误达到一个阈值后更换(尽管还可以用),这些硬件的可靠性十分堪忧。这也对所谓“电脑用不坏”的论调给予了事实上的否定。

当然一些希望2年左右就更新电脑的朋友不必担心,可以一直使用。如果希望多用几年,你没事就关机吧。不为了寿命,也为绿色地球和你的钱包考虑一下吧。

BIOS培训云课堂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