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西大同,临近内蒙古。
看到有人回答刀削面了,除了刀削面,那就是我们那里的莜面了呀。
莜面栲栳栳
莜面鱼鱼儿
凉拌莜面
莜面饨饨
我们那里多煤矿,煤矿工人下井后体力消耗大,而莜面又比白面和米饭更能充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莜面差不多退出了主食的地位,但是依旧活跃在饭店和人们家里的餐桌上。
在我们那里莜面的主要吃法是蒸,蒸好了蘸上醋或酱油,或者和凉拌的菜一起吃。
以前其实吃的也不多,但自从到了他乡,却分外怀念。回去的时候能吃一笼。是真的好吃啊。
记得以前在电视节目看到过,古代吃莜面有挑选出来专门的好看小姐姐给搓莜面。
也没见过23333
~分割线
还有凤临阁的烧卖
~分割线
再补个刀削面吧,毕竟也是在外的人心心念念一回大同就要吃的东西。而且排名第一的答案里刀削面应该有别于大同刀削面,因为大同刀削面的刀是带弧形的。比如类似这种的:
在别的地方也吃过刀削面,但是客观的说,真的都不如大同的。够筋道,据说是大同水质的原因,外地的水和不出这样的面,上面的臊子足够多,满满的一层特别香的肉。加个豆腐干加个鸡蛋丸子,真的超级无敌好吃(「・ω・)「
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宿舍楼的天津宿管大爷在他回家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他问问刀削面的面的活法。。
可以说是大同人的尊严之面了。
去大同的话强烈安利一中门口的丹凤削面,还有七中附近的任记刀削面。记得有一回中央台来采访,随便拐进了家路边刀削面,还说什么这种的才正宗,看着那屏幕里那一层发黑的臊子没一点胃口,我一个大同人拒绝承认那是正宗。瞎搞事。
~再分割
补充个浑源凉粉儿
大同大街上有很多凉粉摊子都起名浑源凉粉,但是正宗的还是要到浑源去吃,可是去过几次浑源,每次去必吃,可以说是超好吃了
~再分割~
以前有一朋友外号吃糕少年,号称盐水就糕能吃一大块_(:3」∠❀)_
不过我喜欢吃油糕,豆馅菜馅各有各的口感~
~~~~~分割
看到一个人说以上这些不好吃。是的,我身边也有几个大同人不喜欢吃以上的某几种。但是,一个人的口味什么时候能代表一大群人了??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好多东西我都不喜欢吃,我还觉得甜辣就是罪恶呢,我还觉得芝士不好吃呢。可依旧影响不了它们都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啊
~…~…~分割~
听说帅气的小哥哥和好看的小姐姐都点赞了呢(ง •̀_•́)ง
烧豆腐翻身牛肉,过桥米线冰稀饭,感受来自这座云南小城的暴击!
云南超好吃的小城
以下是没事干研究员的安利
没有广告软文
请耐心观看
正值菌子季,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宝藏云南,风景美又好吃。
逛过昆明,游过大理,吃过腾冲,但这次被滇南的小城俘了胃,食物都大写着好吃与诱人。先来感受一波动图:
这里有小城的安逸,也有古城的魅力,坐落在红河河谷附近,天高远阔,一年四季都适合去。
包罗万象的它,小吃丰富且讲究,不算重口与野性,酸甜咸辣各具特色,更被旅行者接受。
100 张图带你吃中国最好吃的小城
文末揭晓答案
印象云南的打开方式:吃花食菌子
当地人真的很会(敢)吃
现在正值菌子季,云南人对菌子的热爱众所周知,而且野生可食用品种都多达几百种。
摘下刚洗好的见手青,野味十足,和蒜片小米辣简单炒炒,就超过瘾!
吃起来滑溜溜脆弹弹的,真的比肉还让人馋十倍。
一大锅咕咚冒泡的菌子火锅,汤底还加入了鸡肉,是难以用语言传达的鲜美。
有的吃起来像布丁,有的是清澈的脆。
爱吃辣的可以配上蘸水,其实不用也足够征服味蕾了。
加入任何食材都能变得好吃,豆腐吸饱了鲜入魂的汤汁,每个缝隙里都在写着美味。
烫好的米线,盛一碗菌汤泡一泡,美味翻倍。
云南人食花也是日常,那就来欣赏下吧:
正当季的芋头花,当地菜场随处可见,顶部的黄花吃着软嫩,茎部更爽脆。
野菜花生汤,花生汤喝起来像加热加浓版的银鹭花生牛奶。
含苞待放的荷花摘下来,做成荷花跑蛋:
石榴花清炒,是略带劲道的脆:
还在饭馆吃到一道特色菜:羊奶菜踏芋头。羊奶菜腌渍过,吃起来是酸角汁味儿。
当地名菜汽锅鸡要登场了,汽锅也是包罗万象的,还有宴席排场的汽锅宴。
一份优秀的汽锅鸡,汤一定好喝。
金灿灿的汤发着光,鲜甜到浑身舒坦,鸡肉的原汁原味也被保留。
在这里也少不了经典的云南菜:风味罗非鱼,调料满满非常入味。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菜却有些惊喜:
雪里红,非我们所认知的雪里蕻,而是将豆腐渣做成菜。
豆渣配番茄,真是写实的名字了。
米豆腐切成小块炝,外酥里嫩,像烤化的芝士。
原本它长这个样子,的确像未切开的奶酪:
在江浙吃惯蜜汁糯米藕,原来煎或炸着吃也别有风味。
轻松实现糖水与水果自由
正值闪闪发亮的夏日丰收季啊
在广东之外实现糖水自由的机会可不多,三五元的价格,是童年夏天的滋味。
冰木瓜,当地老少通吃的凉品,透明的果冻状,长得和冰粉差不多。
撒上的芝麻很香,可谓是点睛之笔。
没想到冰稀饭也加入了甜品大军,能吃到玫瑰蜜点缀的甜,冰凉饱腹。
酒酿在当地称作甜白酒,一般是店家自己酿制的。
吃起来有气泡感很甜蜜呀,晋升夏日高光小糖水。
这碗的糯米更松软,还有蜂蜜的香醇。
拉拉粉是蚕豆淀粉做的,细长弹糯,更像是一份小吃。
豆面汤圆,顺利俘获了作为糯米爱好者的研究员的心。
煮好的汤圆裹入红糖、黄豆粉,还能吃到拉丝hh:
漫步在古城老街,发现新奇的「下午茶」:越南粽子配咖啡。
糯米用千张纸(一种中药)染成黑色,夹心是猪肉与黄豆,炸过后有点像江西籍研究员老家的冻米糖。
还有越南风味的卷筒,面糊摊成薄薄的形状。
裹入榨菜末、香菇肉、葱肉或芹菜肉,一定要配上蘸水吃!
这个季节的云南水果也是「百花齐放」的,走在路边都目不暇接。
青提葡萄脆桃脆枣桂圆无花果荔枝李子......馋到走不动路:
万万没想到烧烤摊也很有特色
街头铁板烧,便宜又好吃!
再坚持一下,我们正要说夜宵呢。
当地的烧烤摊像极了街头版铁板烧,而且离不开一位手法熟练的师傅。
铁架底下的炭火滚滚,大家围坐在烧烤摊,眼馋着滋滋作响冒着热气的食物。
翻身牛肉,用的腱子肉,切得薄如纸。
一定要烤好趁热吃,香嫩入味。
看这薄的透光的肉片,闪闪惹人馋。
三线肉就是猪五花,配上加入麻椒、辣椒粉的本地蘸水,提鲜提味。
当地的小肉串便宜又香嫩,一人吃上 10 串妥妥的。
还有 Q 弹的肠子,被烤得脆脆的,嚼起来很带劲。
本地人还爱吃猪蹄,弹牙好吃的滋味,懂的人自然爱。
素菜也能单独出道,除了必不可少的豆腐,被盘烤茄子惊艳到了。
加入韭菜辣椒肉末等提前备好的调料,把茄子肉撕开搅拌,吃起来香喷喷!
云南小瓜也是烧烤摊上的一绝,就是西葫芦,清新且解腻。
佛手瓜更脆脆甜甜的,本地人爱叫洋瓜。
吃烧烤,当地人要配碳水,别处可是吃不到的!
热凉饺子,当地的特色吃法,碳水吃得也能很开胃,极富层次感。
冰镇的甜醋可以直接喝,像酸梅汁似的口味,爱了!
拌卷粉也很美味,不能少了韭菜碎和一勺花生酱,甜辣甜辣的让人上瘾。
还有勺粉,红薯做的一种米粉,是凉品,吃起来滑溜溜的。
自家腌的酸菜,炒肉末米饭,是奶奶家的味道,香~
再来一碗冰稀饭、甜白酒或者当地的冰镇饮料,舒坦。
愿意早起嗦一碗草芽米线
当地草芽的花样吃法知多少?
云南也是一个嗦粉王国,而这里的过桥米线基本上都会加草芽与薄荷。
米线一般是 10-20 元的价格,区别不在大小碗,而是汤料的丰富度。
各家店各有特色,主要是看加的什么肉。
最常见的就是汆肉,切成薄片的猪肉,用滚烫的汤汆熟。
夹层肉也是里脊肉,但比汆肉吃起来更嫩。
红烧肉很入味,肥瘦恰当,吃起来很香。
当地人也爱吃肠旺,肥肠与血旺,新鲜软糯。
有的还会加肉皮,Q 弹带点劲道的口感。
汤底也可选清爽的清汤或醇厚的红汤。
再自助加入各种葱末、韭菜碎、香芹碎、辣椒油...
一般店里会有卷粉和米线两种可选:细细的米线,香软爽滑,有米香。
卷粉则是宽条的米粉,更软糯。
有的店还有红米做的卷粉与米线,想吃几碗都可以,还可选择自己再烫一烫。
把米线捞进比脸还大几圈的汤碗中,也是有手法的。
埋头嗦完,很落胃。
当地的回民不少,想吃牛肉可选择清真米线馆子。
牛凉片、红烧牛肉被汤汁浸泡后,更加软嫩,好吃!
说起这乳白色的草芽,是本地特有蔬菜,长得像象牙。
新鲜的草芽吃起来甜嫩嫩又脆爽清香,像是茭白与藕带的「私生子」。
它常出没在烤摊上,撒上调料,好吃。
和汆肉同炒也是一道经典菜肴,鲜鲜嫩嫩的。
拌入芝麻油花椒油陈醋酱油辣油等做成凉菜,解腻又下饭。
当地的名片:比肉还好吃的豆腐
豆香满城,让人上头
来这里吃过小豆腐,绍兴、长沙的臭豆腐都要被抛到脑后。
本地人告诉我们好吃的豆腐都是手工包的。
要自然发酵成发黄的样子才好吃,闻着略带臭味,但吃起来超香。
烤豆腐是有技巧的,经验丰富的师傅能把棱角分明的豆腐烤成圆鼓鼓黄灿灿,外脆里嫩的样子。
撕开还冒着热气,有发酵的豆香。
蘸水也有讲究,有干辣椒、酱油辣椒,还有蒜油的。
豆腐浸一浸,香辣有味,带着舒适的烟熏味,朋友说像在吃西班牙 5J 火腿。
将小豆腐晒制后成了干豆腐,变成干巴巴的小黑脸。
但是烤后能膨胀成可爱的胖子,口感更有嚼劲。
还有石屏的包浆豆腐,烤得两面金黄会爆浆。咬一口,里面像嫩嫩的豆花噗地一下溢出来。
更有意思的操作是,夹一块豆腐,摊主会向碟子里丢颗玉米粒来计数。
钻到一家豆腐作坊楼上,5 元/位,豆浆豆花还可随意吃。
配上炸豆腐和豆皮,是独有的豆腐下午茶套餐了。
豆皮又薄又香,高温下锅快速捞起,炸成锅巴的样子,但更酥。
题外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这座小城是云南红河州的建水。
这里的魅力远远不止于食物,有热情且迷人的烟火气,有回到儿时的穿越感。
除了几元钱就能买来快乐的各种米线烧烤糖水小吃铺,还有充满底蕴的文化魅力。
爷爷奶奶会拎着桶子去大板井打水,一口古井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建水人。
许多好吃的小店都藏在古宅或自家住房的庭院中,甚是有趣。
这一趟加了不少卖水果、豆腐、菌子摊主的微信,想念的时候打算复购试试,再来告诉你们!在此特别感谢建水本地小伙伴@向渝、wuli土妹、独角仙人、龙四、神仙猫的推荐。
好吃的店铺推荐清单在这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