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冬季身体易亮起哪些求救灯?如何正确应对?

回答
冬天,大地沉睡,万物休养生息,但我们的身体,尤其是那些本就有些小毛病的人,却可能开始悄悄拉响警报。这些“求救灯”,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剧痛,而是身体释放出的、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和回应的信号。了解它们,并知道如何应对,是这个冬天保持健康的关键。

一、冬季身体的“求救灯”信号与解读

1. 皮肤干燥、瘙痒、脱屑: 这是最常见的信号了。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让皮肤表面的水分加速蒸发,皮脂腺分泌减少,天然的保湿屏障受到破坏。有些人会觉得皮肤紧绷,甚至出现细小的裂纹,瘙痒难耐,尤其在晚上更加明显。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湿疹、银屑病等皮肤问题的加剧。

身体在说什么: “我的皮肤太缺水太干燥了,需要滋养和保护!”

2. 鼻塞、流涕、咽喉不适: 冬季气温骤降,冷空气刺激鼻腔黏膜,导致血管收缩,黏液分泌可能增加,从而引起鼻塞。干燥的空气也会刺激咽喉,使其变得干痛,容易引发感冒初期症状,比如咽喉异物感、痒感、灼热感。

身体在说什么: “吸入的空气太冷太干了,我的呼吸道需要温暖和湿润。”

3. 关节疼痛加剧,活动不便: 很多人会发现,进入冬天,尤其是天气阴冷潮湿时,关节处的疼痛感会明显增强,僵硬感也会加重,活动起来不如平时顺畅。这在本身有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人身上尤为突出。

身体在说什么: “我的关节血液循环变差了,受寒后更容易引发炎症和疼痛。”

4. 情绪低落、易怒、失眠或嗜睡: 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体内褪黑素分泌增多,血清素水平下降,这很容易影响情绪,导致一部分人出现“冬季抑郁”(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疲乏无力、对事物失去兴趣。睡眠模式也可能被打乱,要么失眠多梦,要么白天精神不振,容易犯困。

身体在说什么: “我的身心节奏被冬天的黑暗打乱了,需要更多阳光和快乐的刺激。”

5. 体温波动、手脚冰凉: 即使穿得再多,有些人还是会感觉手脚冰凉,甚至全身都感觉冷。这是因为寒冷环境下,身体为了维持核心体温,会优先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减弱。有些人也可能出现体温不够稳定,一会儿觉得热,一会儿又觉得冷。

身体在说什么: “我的循环系统需要提振,我需要更好的保暖和促进血液流动的方法。”

6.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突然增加: 寒冷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有些人会因此感到腹胀、食欲不振。但也有少数人,为了抵御寒冷,身体会本能地想要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导致食欲大增,容易引发体重增加。

身体在说什么: “我的消化系统对寒冷敏感,需要温和的调养,或者我需要一些能量来对抗寒冷。”

7. 更容易疲劳、精力不足: 冬季天气寒冷,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体温,加上日照不足、活动量减少等因素,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乏力,精力不如其他季节充沛。

身体在说什么: “我需要补充能量,需要休息,同时也需要一些方式来提升活力。”

二、如何正确应对这些“求救灯”

了解了身体的这些信号,我们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回应它们:

1. 针对皮肤干燥、瘙痒、脱屑:

加强保湿:
温和清洁: 使用温水洗澡,避免过烫的水,减少沐浴露的使用频率和用量,选择温和、无皂基、滋润型的沐浴产品。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及时涂抹: 洗澡后,趁着皮肤还有些湿润时,立即涂抹身体乳、润肤霜或身体油。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甘油、角鲨烷等成分的产品,它们能有效锁住水分。
局部重点护理: 对于手部、脚部、肘部、膝盖等特别干燥的部位,可以加强使用护手霜、护足霜,甚至睡前涂抹厚厚一层再戴上棉手套或棉袜,效果更佳。
室内加湿: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可以大大缓解皮肤干燥。
多饮水: 保持身体内部的水分充足,从根本上滋养皮肤。

2. 针对鼻塞、流涕、咽喉不适:

保持呼吸道湿润:
室内加湿: 同上,加湿器对呼吸道也有益处。
盐水漱口: 每天早晚用温盐水漱口,可以清洁咽喉,缓解不适。
蒸汽吸入: 在洗澡时利用浴室的蒸汽,或者用热毛巾敷在口鼻处,都有助于缓解鼻塞和咽喉干燥。
多喝温水: 蜂蜜柠檬水、温姜水、各种花草茶都是不错的选择,温热的液体能舒缓咽喉,帮助稀释鼻腔分泌物。
减少刺激: 避免吸烟、二手烟以及过度刺激性气味。

3. 针对关节疼痛加剧,活动不便:

保持温暖:
局部保暖: 穿戴保暖的衣物,特别是针对关节部位,如羊毛裤、保暖内衣、护膝、护腕等。
适度运动: 不要因为疼痛而完全不动。选择低强度的、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运动前做好热身。
热水泡澡或热敷: 睡前用温热水泡澡,或用热毛巾、热水袋敷在疼痛的关节处,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以及富含维生素D、钙的食物,对关节健康有益。避免生冷辛辣食物。
咨询医生: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4. 针对情绪低落、易怒、失眠或嗜睡:

拥抱阳光与光照:
增加日照时间: 即使是阴天,也要尽量在白天外出活动,尤其是在阳光出现时,抓住机会晒晒太阳。
光疗: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模拟日光的光疗灯,每天照射一段时间。
规律作息: 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摄入咖啡因、酒精。
积极的社交和爱好: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进行愉快的交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听音乐、阅读、绘画,都能有效改善情绪。
适度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可以帮助释放内啡肽,改善心情。
均衡饮食: 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镁、色氨酸的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

5. 针对体温波动、手脚冰凉:

改善循环:
多运动: 坚持室内或室外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一些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按摩: 经常按摩手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泡脚: 每天用温热水泡脚,可以在水中加入生姜、艾叶等,效果更佳。泡脚后注意擦干,并穿上保暖的袜子。
饮食温补: 适当食用一些温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生姜、大枣等,有助于身体发热。但要注意适量,避免上火。
保持身体活动: 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不动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适时起身活动一下。

6. 针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食欲增加:

温和调养:
规律饮食: 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选择易消化食物: 多吃温热、熟软的食物,如粥、汤面、蒸煮的蔬菜、炖肉等。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健脾益气: 食用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子、红枣等。
细嚼慢咽: 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
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
注意保暖: 腹部保暖对消化系统尤其重要。

7. 针对更容易疲劳、精力不足:

能量补充与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均衡营养: 确保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为身体提供能量。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补充: 在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下,可以考虑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铁剂(如果缺铁)等。
循序渐进的运动: 适度的运动反而能提升精力,不要因为疲劳就完全停止活动。
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总结一下, 冬季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灯”,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和呵护自己。它们不是疾病的宣判,而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善意提醒,告诉我们需要调整生活习惯,给予它更细致的关爱。用心去倾听,用对方法去回应,这个冬天,你同样可以感受到充沛的活力与健康。记住,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在小信号出现时就及时调整,远比等到问题严重再去补救要轻松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冬天的病,可是很凶险的哦~

很多年前上学的时候,一个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病例。那是一个冬天,夜里三点,急诊科来了一个腰痛的病人。

和病房不同,急诊科越是夜晚,越忙。酒吧打架流血的、夜里骑摩托车摔伤的、情侣吵架自残的,各种各样什么病人都有,这样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忽略一个腰痛的患者。

常规来说,腰痛的病因很多,骨头的问题、肾的问题都有,比较复杂,但这种疼痛一般可以忍受,能在半夜三点来急诊的,大概率是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一般是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暂时受阻在输尿管的狭窄处导致的。

输尿管结石,通常伴有明显的身体提醒:腰部绞痛。

通常在运动后或夜间突然发生一侧腰背部剧烈疼痛,因为太疼了常形容为“刀割样”,同时可以出现腹部及大腿内侧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结石犯了的病人坐卧不宁,非常痛苦。

当病人真正进入诊室的时候,整体表现的和结石并不一样,更类似于那种“隐痛”,当时接诊的医生想要排出一下主动脉夹层,可问及他有没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时候,却被他否决了。“以前有过,这两年加强锻炼,高血压早就好了,不吃药也很正常。”

可这位医生还是多了个心眼,给他开了心血管相关的检查,嘱咐他先做这个,再去做结石相关的,这个患者出去没有半小时,就接到了危急值电话。

病人是腹主动脉夹层!!

这个病名听起来平淡无奇,好像没有心脏病、尿毒症危险,但却是最为凶险的急症之一,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者,自夹层发生,病死率以每小时1%~2%递增,24h病死率约25%,2周后高达75%[1].

但恰恰是因为发现早,他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住院期间,医生发现他的高血压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问他为什么停止吃药,他说今年夏天的时候,血压已经正常了,觉得自己“痊愈”了,就自行停药了。

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笑了,因为冬季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坎儿"。冬季人体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 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气温每下降1℃, 收缩压上升1.3毫米汞柱, 舒张压上升0.6毫米汞柱。同时,冬季的血压波动也明显大于夏季。[2]如果因为夏天血压正常就停止吃药,高血压可能就会进一步发展,而这正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冬季,受天气影响,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病多发,更容易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季节也是导致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冬季,不管是气温、空气质量还是饮食结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健康,导致我们的身体更加脆弱。

比如,小孩子对“御寒”没有概念,稍微一热睡觉就蹬被子光脚丫,容易发热、咳嗽,

而中年人每天都在封闭的环境中通勤、工作,冬天不管是公司还是公交车,都是门窗紧闭,一些病毒就会随着咳嗽打喷嚏停留在室内空气中,这个时候抵抗力差的人就会被交叉感染,导致疾病的流行。

老年人呼吸功能不好,如果以前有肺部问题,随着冬季开始,致敏颗粒、污染物等都会加重原先的问题,导致气喘、咳嗽。

还有就是饮食习惯,冬天新鲜蔬菜的供应减少,肉食供应增加,可能会导致缺乏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是促进铁吸收的肯定因素,其机理是将铁保持在还原形式,从而增加了肠道的吸收率。如果膳食中缺少维生素C,铁就以氧化形成被排出体外,导致缺铁,引发一些严重后果。

所以,在冬季想要健康的工作生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预防传染。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这12个字是我们预防呼吸道传染的关键。

二、御寒保暖:

寒冷的气候容易诱使疾病复发或加重,尤其是儿童、女性及慢病人群,应特别留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暴露手脚等局部,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膝盖等关键部位的防冻。

三、补充必须的维生素。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果不想吃,也可以选择一些维生素补剂。

四、家中时备药,做一个小药箱。

年轻时候很少得病,觉得有病了去看就好了,家里准备这个干什么。成家了有了孩子,经历一次之后这观点就变了。有次沐沐就因为蹬被子半夜发烧,去医院看,医生说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超过38.5退热就行了。

回到家才犯愁,一是退烧药只有一瓶,两次就喝完了,二是家里也没有体温计,我怎么知道她烧到多少度了?准备出去买,但又是晚上又是天寒地冻的,就打算上网上试试,竟然发现夜里美团买药竟然还配送,而且点了以后,不到30分钟就能送到门口,因为是新客,第一次买,加一分钱还送了我一个印着美团的 logo 的药箱,药箱也非常方便,把前方的十字星的锁扣扣开之后就可以打开药箱了,分上下两层,里面还放着一个赠送的口罩。

从那以后,家里就会特别备有一个常用药物的小药箱,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会在上层放工具性器材(像是体温计、处理或包扎伤口器具等),在下层放消耗性药品(棉签、创可贴、药品等)。

而且一旦哪个用完了,就可以及时在美团上进行补充,真的是很喜欢这种配送模式,老百姓深夜购药需求紧急,买药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参考:

[1]王志维. 急性S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挑战与技术革新[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1):4.

[2]丁荣晶. 冬季,高血压患者的"多事之秋"[J]. 健康管理, 2012, 000(012):P.90-91.

user avatar

冬季,最大的特点就是冷。室外天寒地冻,我们就更愿意关紧门窗,待在室内了。这就造就了一个封闭的、聚集性的空间,给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感冒、流感的传播带来了先天优势;感冒/流感还会诱发诸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冬季也是这些慢性病的高发季节。

苏轼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寒冬得病,身体也是早早就知道了。对于身体出现的一些信号,不能忽视,可能是向你提出求救的信号灯。

PS:以下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前往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鼻屎增多/鼻出血

有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一到冬天,鼻屎变多了,还容易流鼻血。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干燥,鼻粘膜会分泌更多黏液来保持湿润,这些黏液干燥后就会变成鼻屎;干燥或者鼻屎增多会促使人挖鼻孔,这样可能造成鼻粘膜损伤;而且干燥本身也会导致鼻粘膜下小血管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因此冬天更容易流鼻血。

这些都是身体给出的求救信号灯,告诉你天气干燥,要做预防了。因为寒冷、干燥的空气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感染机会,使得病毒在空气中更稳定:

  • 平均温度或最高温度每降低1℃,鼻病毒(最常见的感冒病毒)感染风险增加8%;平均绝对湿度和最大绝对湿度每降低0.5g/m3, 鼻病毒感染风险分别增加13%和20%。[1]
  • 流感病毒在5°C时传播高效,但在 30°C 时传播效率低下;干燥条件(20%和35%相对湿度)比中间(50%相对湿度)或潮湿(80%相对湿度)条件更有利于传播。

同时干燥环境也会损伤粘膜的屏障功能,降低了抵抗力,也更容易感染。[3]

因此,我们要么用加湿器给空气中增加水分;要么用喷鼻子的给鼻腔里增加水分,洗洗鼻子,还可以同时冲洗掉进入鼻子的一些异物。

喉咙发痒

痒被认为是碰到异物后,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抓挠欲望或反射的不愉快感觉[4]。可以发生在皮肤、粘膜上,皮肤发痒通常通过抓挠来去除异物;粘膜以喉咙发痒最常见了,喉咙作为与外界接触的门户所在,碰到过敏原、病毒这些异物,就可能引起发痒,可以说喉咙发痒是过敏或者感冒、流感的早期表现,需要咳嗽清喉咙来去除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一般单纯喉咙发痒都不会太严重(出现其他症状例外),通常是刚刚接触,属于警示症状,注意回避可能的过敏原,比如宠物皮屑、灰尘、一些模具等;除了用咳嗽清喉咙以外,还可以使用漱口水「清洗」一下,有时喝点冷饮也能解决问题[5]。

夜间经常咳嗽

对于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朋友,无论是冷空气,还是感冒、流感,都是病情的不利因素,因此病情经常会在冬天急性发作,不再平稳。

如果近来一段时间,总是夜间咳嗽,甚至影响了睡眠,要高度警惕是不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症状[6]。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咳嗽可能比较轻微,也不会影响生活,这种身体的求救信号常常被忽视,导致后续症状加重。

此时要排查身边可能的诱发因素,并远离或者预防:

(1)过敏原:比如前面提到的宠物皮屑、灰尘、一些模具、室内刺激性气体等;

(2)可能感染源,已经患有感冒、流感的人;

(3)空气不流通、空气较冷;

(4)戒烟,远离二手烟。

如果排除了诱发因素仍未能好转,应及时就医;家里也要常备相应的药物,比如用来吸入的,以备不时之需。

大家看完这个回答也不必过度紧张,通常这些信号都不会太严重,了解了这些身体的求救信号,及时做出应对,如果症状加重及时就医即可。家中也应备些常用药或者健康卫士用品,一般网上就能买,特别如果忘记买的话,像美团买药24小时在线,一般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应急的时候可以多考虑的。

值此特殊疫情时期,如果出现发热、浑身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或者有外地旅居史后出现症状者,尽快到有发热门诊、腹泻门诊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Ikäheimo TM, Jaakkola K, Jokelainen J, et al. A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recedes Human Rhinovirus Infections in a Cold Climate. Viruses. 2016; 8(9):244.

[2]Lowen AC, Steel J. Roles of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in shaping influenza seasonality. J Virol. 2014;88(14):7692-7695.

[3]Kudo E, Song E, Yockey LJ, et al. Low ambient humidity impairs barrier function and innate resistance against influenza infe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9;116(22):10905-10910.

[4]Lavinka PC, Dong X. Molecular signaling and targets from itch: lessons for cough. Cough. 2013;9(1):8.

[5]Addey D, Shephard A. Incidence, causes, severity and treatment of throat discomfort: a four-regio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BMC Ear Nose Throat Disord. 2012;12:9.

[6]Singh DP, Jamil RT, Mahajan K. Nocturnal Cough. [Updated 2021 Jun 15].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Available from: ncbi.nlm.nih.gov/books/

user avatar

又到了又干又冷的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大家肯定都是赶紧把空调暖气给安排上,尤其是有娃的家庭。

暖和了虽然也好,但是在冬季,因为家里开空调暖气造成的闷热,室内不通风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常常会造成室内温度高,空气中水分变少,更加干燥,再加上一些家长总担心娃会冷,穿的太多太热,新生儿湿疹在这个季节也进入了高发期。

前几天就有朋友专门给我打电话,说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就感觉自己家娃的皮肤挺干燥,而且会发红,手摸上去感觉很粗糙。同时因为经常会痒,娃就会不自觉地去抓挠,有的地方甚至都抓破了皮,晚上睡觉都睡不好了,总是哭闹,早上起来也没精神,都不好好吃奶了,可是愁坏了大人!

其实,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宝宝湿疹的征兆,看到这些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考虑到,要着手预防宝宝湿疹的出现了。

那要怎么做才最好呢?

湿疹虽然名字叫“湿“,其实它是跟皮肤太过干燥,皮肤屏障受损,水分散失有关。在寒冷的冬季,本来冬季的气候,再加上室内暖气或者空调的长时间加热,空气更加温暖干燥,湿度不够,宝宝的皮肤长时间缺水,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家长们可以在开空调或者暖气的时候,注意不要温度过高,保持在18℃到25℃之间为宜,同时适当开窗,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干燥的冬天,家里还可以准备一个加湿器,配合温度计湿度计,让室内的湿度保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范围。在冬季,一般情况下最让人感到舒适的室内湿度是30%到80%,之间,如果室内开了空调的情况下,湿度在40%到50%之间时,会让人感到更加舒适。

到了冬天,很多宝宝会对洗脸洗澡有一些抵触,这个时候家长们更不能偷懒。每天洗脸涂抹面霜,可以帮助宝宝做好脸蛋皮肤的保湿。同时每周可以进行1~2次澡,洗澡水温适宜,不要过高过烫,洗完后可以给宝宝涂抹身体乳,修护皮肤屏障,让皮肤保持应有的水分。

另外就是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别给娃穿太多!

很多家长就“爱娃心切”,老是担心自己的娃会冷,哪怕屋里已经够暖和,还是给娃包了一层又一层,娃常常一活动就是一身汗,尤其是新生儿小宝宝,不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感受,这就需要家长们平时多注意,及时领会这些“信号”!

有的宝宝湿疹反反复复,不排除可能跟饮食有关,比如对于一些蛋白质,或者鱼虾等海产类过敏,这种情况就比较特殊了。怀疑有这个问题的话,家长除了在调整生活习惯上注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要注意娃的饮食,尽量地远离可能的过敏原。

宝宝湿疹属于冬季高发的常见皮肤问题,如果发现宝宝的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出现了明显的红肿,蜕皮,瘙痒严重,已经影响宝宝进食和睡眠,甚至挠破了出现皮肤感染,脓包,那就切记,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

其实,只要及时发现这些征兆,尽快做好正确的应对,很多时候还是有效果的。如果是经常湿疹的娃,家长们也可以按医生要求,在家中常备用一些外用激素类药物。

就算是临时需要,又不方便去医院,现在网上买药也很方便,24小时都能送,平均30分钟送到,如果是新用户的话,还能1分钱领取实用性很强的小药箱呢。

说实话,对于辛苦带娃的家长们来说,能够生活在现代社会,享受各种网络的便利,真是太幸福了。当然,飒姐最后还要提醒一句关于宝宝湿疹的这些问题,预防真的很重要,家中备药也有必要,但最重要的是该求医的时侯还是建议前往医院。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还是要去医院交给医生处理的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